青環海蛇
青環海蛇
青環海蛇(Hydrophis cyanocinctus),前溝牙類劇毒蛇。長1.5—2米。其軀幹略呈圓筒形,體細長,後端及尾側扁。背部深灰色,腹部黃色或橄欖色。全身具黑色環帶55—80個。生活在海洋中,善游泳,捕食魚類。卵胎生。
分佈於中國遼寧、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和台灣近海。
青環海蛇
青環海蛇最大全長1,755(1,570+185)mm(海南),雌性1,967+(1,865+151)mm(浙江)。
以捕食蛇鰻為主。食物中絕大多數為尖吻蛇鰻。偶有其他鰻和魚。食物主要從頭部吞食。一般胃內有1條鰻蛇。偶有3條的。
青環海蛇潛水的深度不等,淺水青環海蛇的潛水時間一般不超過30分鐘,在水面上停留的時間也很短,每次只是露出頭來,很快吸上一口氣就又潛入水中了。深水青蛇在水面逗留的時間較長,特別是在傍晚和夜間。潛水的時間可長達2—3個小時。
青環海蛇
青環海蛇具有集群性。常常成千條在一起順水漂游,便於捕撈。還具有趨光性,晚上用燈光誘捕收穫更多。
青環海蛇為卵胎生,海南島的青環海蛇大概在10月間產仔蛇,每次產仔蛇3—15條。卵徑最大19mm * 6mm。
青環海蛇喜歡在大陸架和海島周圍的淺水中棲息,在水深超過100米的開闊海域中很少見。它們有的喜歡呆在沙底或泥底的混水中,有些卻喜歡在珊瑚礁周圍的清水裡活動。
青環海蛇多分佈於中國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及廣西 沿海。
中國以外多分佈於波斯灣、印度洋。在太平洋地區,北迄日本,南達伊里安島沿海。
青環海蛇物種數量較多,物種數量趨勢未知。
該物種已被入列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 。
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青環海蛇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青環海蛇的主要毒素為神經毒素和肌肉毒素,兩者約佔蛇毒總體的60%。青環海蛇的一次毒液排放量為43mg/kg體重。固體含量為13%,凍干蛇毒為5.6mg。小鼠腹腔注射給毒24h致死LD50為0.17mg/kg。
藥名:青環海蛇
來源:為海蛇科動物青環海蛇的全體。
功效:滋補強壯、祛風止痛、舒筋活絡、除濕止癢。
主治:治頭痛、痹證、肌膚麻木、水瘡水泡、皮膚瘙癢。
性味歸經:辛、咸,寒;入肝、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一30克。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以青環海蛇的整體或除去內髒的全體入葯。主要在夏、秋捕獲,捕獲后活者可先用開水燙死,然後用手從頭到尾反覆擠壓,擠盡腸中廢物,曬乾(或烘乾)或鮮用。
炮製方法:一般以多種中草藥,浸入60度白酒中,每斤海蛇可浸酒2斤,經一年以上服用。
①蛇青含海蛇毒a(nydrophitoxin a)、海蛇青b(nydrophitoxin b),前者由60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含天門冬醯胺(asparragine)、谷氨醯胺(gluiamine),但不含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N一末端為蛋氨酸(methionine)、C一末端為天門冬醯胺;海蛇青b同樣由60個氨基酸殘基組成,但較海蛇青a少一絲氨酸(serine)殘基,而多一賴氨酸(lysine)殘基。
②血中含醛甾酮(aldosterone)、皮質酮(corticosterone)、乳酸。腎上腺含17一去氧皮質甾(17一deoxycorticosteroid)、膽甾醇、孕烯醇酮(pregnenolone)、黃體酮(pregesterone)、去氧皮質酮(deoxycorticosterone)。
青環海蛇是海寶。和陸生蛇一樣,青環海蛇也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它的皮可用來做樂器和手工藝品;蛇肉和蛇蛋可食,味道很鮮美;某些內臟可入葯。
一醫用科學價值以蛇入葯,《神農本草經》即有記載。青環海蛇入葯,首載於唐代陳藏器的《本草拾遺》,“主赤白毒痢,五野雞病,惡瘡、灸食,亦燒末服一,二錢匕”沿海民間有食用青環海蛇的習慣,藥用也很普遍。作為祛風燥濕,通絡活血,攻毒和滋補強壯等功效良藥,常用於風濕痹症,四肢麻木,關節疼痛,疥癬惡瘡等症。
青環海蛇干福建省中藥研究所比較分析了青環海蛇的化學成分,發現青環海蛇含氮量高達9.94%,比陸地蛇多出1.03%,脂肪含量比陸地蛇高0.53%,氨基酸總量比陸地蛇高5.2%,其中人體必須氨基酸賴氨酸,蘇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等均比陸地蛇高出16%以上。並證明青環海蛇原生葯使用安全,無毒。周少雄等研究了青環青環海蛇等4種常見青環海蛇乙醇浸出物的營養成分,發現其中含有l9種氨基酸,以精氨酸,谷氨酸,纈氨酸和賴氨酸含量較高,還含有8一氧化賴氨酸.Zn,Cu,Fe等微量元素和ca,MK,Na等宏量元素含量豐富L2。
傳統醫學認為蛇膽具有行氣化痰,搜風祛濕,清肝明目等功效,用於治療咳嗽,哮喘等疾病。蔡雲見等測得青環青環海蛇膽正丁純提取物含牛磺膽酸36.5%,以鮮膽汁計算,含牛磺膽酸0.34%,與眼鏡蛇,金環蛇,銀環蛇等陸地蛇相當。動物實驗表明青環海蛇膽具有顯著止咳,祛痰作用,對乙醯膽鹼造成的氣管痙攣有明顯緩解作用。因此,青環海蛇膽與陸地蛇膽一樣可用於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青環海蛇
沿海漁民常熬制青環海蛇油外用於水火燙傷,凍瘡,蟲蚊叮咬等。研究表明青環海蛇脂質,類脂質含多種飽和不飽和脂肪酸,其中軟脂酸,十六碳烯酸,十八碳烯酸,二十碳烯酸等含量較高,廿二碳六烯酸(DHA),廿碳五烯酸(EPA),維生素A,維生素D3,維生素E等含量也很豐富。日本有一種油針療法,將青環海蛇脂質為主要原料製成的注射劑在身體壓痛點和硬結部位注射,可以治療腰痛和頜,肩等部位的疼痛。還將青環海蛇脂質製成軟膠囊劑,作為保健品,增強學習,記憶功能,預防骨質疏鬆。
青環海蛇毒液毒性非常強烈,遠比陸地毒蛇的毒性大,通常純青環海蛇毒素的LD50均小於0.10mg/kg,如常見的青環青環海蛇為0.05mg/kg,平頦青環海蛇為0.06mg/kg。青環海蛇毒與陸地蛇毒類似,也是多種蛋白質的混合物。其中主要成分是神經毒素和各種酶蛋白,從青環海蛇毒液中分離出來的神經毒素主要是作用於突觸后的a神經毒素,結合在骨骼肌運動終板部位的煙鹼型乙醯膽鹼受體,阻斷骨骼肌的神經肌肉接頭傳遞,因此中毒的人和動物出現肌肉麻痹,多以呼吸肌麻痹導致窒息死亡。青環海蛇毒不含心臟毒素,對心臟沒有直接作用,但有明顯的橫紋肌毒性,引起的肌肉損傷以出現血紅蛋白尿為臨床表現,通常認為引起肌肉損傷的不是神經毒素,而是磷脂酶A。以陸地蛇毒素為主要原料開發研製了溶栓,止血,鎮痛等多種製劑。青環海蛇毒素的開發利用相對滯后,原因之一是青環海蛇排毒量相對較低,難以採集足夠應用的毒液量。國內外對青環海蛇毒素的研究報告比陸地蛇毒素少得多。中國對青環海蛇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中山大學等建立了多個青環海蛇毒腺表達文庫,克隆了幾十個青環海蛇新基因序列。重組青環海蛇毒素有明顯抑瘤活性,對HI,sK—N—sH和MGC三種細胞的IC50分別為0.045mg/Trd,0.057mg/ml和0.069mg/ml,可望開發成新的抗腫瘤藥物。重組平頦青環海蛇神經毒素對小鼠化學致痛有鎮痛作用,鎮痛效果高於鹽酸哌替啶,可能開發成新型鎮痛葯。
青環海蛇肉質柔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一種滋補壯身食物,常用於病後、產後體虛等症,也是老年人的滋養佳品。它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和增強新陳代謝的作用。在港、澳、台、廣東、海南等地,青環海蛇被列為美食之一。在日本,青環海蛇更被推為宴席上的佳肴。常用於風濕痹症、四肢麻木、關節疼痛、疥癬惡瘡等症。青環海蛇的食法很多,青環海蛇肉可清蒸、紅燒、煲湯。
主要在夏、秋兩季捕捉。捕后除去內臟,剝取蛇皮,陰乾或烘乾備用;用乾淨器皿收集蛇血,鮮用;取肉鮮用或烘乾備用;取出脂肪,經加熱熬煉成海蛇油;取出膽囊,用線紮好膽管,懸掛陰乾或泡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