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君子

荀子·君子

君子觀念在中國各家中,儒家尤其孔子對之極為重視。雖然,在人格塑造的理想中,儒家有聖人、賢人;道家有真人、至人、神人,究其境界均似高於君子,然而聖賢究竟不世出,真人、至人、神人尤其高遠而不易攀及,世間完人總是不多,因而一較普遍的、較易至的、較完美的人格典型-君子,也就特別值得注意與追求。

荀子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漢族,因避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周朝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時人尊稱“荀卿”。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常被與孟子的性善論比較。對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當的貢獻。

君子全文


天子無妻,告人無匹也。四海之內無客禮,告無適也。足能行,待相者然後進;口能言,待官人然後詔。不視而見,不聽而聰,不言而信,不慮而知,不動而功,告至備也。天子也者,勢至重,形至佚,心至愈;志無所詘,形無所勞,尊無上矣。《詩》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此之謂也。
聖王在上,分義行乎下,則士大夫無流淫之行,百吏官人無怠慢之事,眾庶百姓無奸怪之俗,無盜賊之罪,莫敢犯上之禁。天下曉然皆知夫盜竊之人不可以為富也,皆知夫賊害之人不可以為壽也,皆知夫犯上之禁不可以為安也。由其道則人得其所好焉,不由其道則必遇其所惡焉。是故刑罰綦省而威行如流,世曉然皆知夫為奸則雖隱竄逃亡之由不足以免也,故莫不服罪而請。《書》曰:“凡人自得罪。”此之謂也。
故刑當罪則威,不當罪則侮;爵當賢則貴,不當賢則賤。古者刑不過罪,爵不逾德。故殺其父而臣其子,殺其兄而臣其弟。刑罰不怒罪,爵賞不逾德,分然各以其誠通。是以為善者勸,為不善者沮;刑罰綦省而威行如流,政令致明而化易如神。傳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此之謂也。亂世則不然:刑罰怒罪,爵賞逾德,以族論罪,以世舉賢。故一人有罪而三族皆夷,德雖如舜,不免刑均,是以族論罪也。先祖當賢,后子孫必顯,行雖如桀、紂,列從必尊,此以世舉賢也。以族論罪,以世舉賢,雖欲無亂,得乎哉!《詩》曰:“百川沸騰,山冢崒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懲!”此之謂也。
論法聖王,則知所貴矣;以義制事,則知所利矣。論知所貴,則知所養矣;事知所利,則知所出矣。二者,是非之本,得失之原也。故成王之於周公也,無所往而不聽,知所貴也。桓公之於管仲也,國事無所往而不用,知所利也。吳有伍子胥而不能用,國至於亡,倍道失賢也。故尊聖者王,貴賢者霸,敬賢者存,慢賢者亡,古今一也。故尚賢使能,等貴賤,分親疏、序長幼,此先王之道也。故尚賢使能,則主尊下安;貴賤有等,則令行而不流;親疏有分,則施行而不悖;長幼有序,則事業捷成而有所休。故仁者,仁此者也;義者,分此者也;節者,死生此者也;忠者,惇慎此者也;兼此而能之,備矣;備而不矜,一自善也,謂之聖。不矜矣,夫故天下不與爭能而致善用其功。有而不有也,夫故為天下貴矣。《詩》曰:“淑人君子,其儀不忒;其儀不忒,正是四國。”此之謂也。

題解


本篇的篇名,前人認為是“天子”的誤寫。因為本書的篇名多是根據篇中第一句話確定的,此說為是。本篇旨在探討天子如何治國的問題。文中指出天子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威,若以禮義統治天下,則官無怠職,民無怪俗,而有罪者服其罪。刑罰、官爵運用準確,刑與罪相當,爵與賢相當,天子就有了威望,教化就易於推行。文中特彆強調尚賢任能的重要意義,指出這是“主尊下安”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