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門村

河南焦作沁陽市普通山村

風徠門村位於河南省焦作沁陽市郊區,1972年的軍事地圖上已顯示“風門村”。而且,從“風門村”發現的石碑上記載的也是“風門”二字。

名字來歷


首先一點,要證實的是“風門”並非“封門”。許多人錯把“風門村”寫作“封門村”,從而誤導了大家。甚至於部分地圖上印製的也是“封門”二字,1972年的軍事地圖也顯示的是“風門村”。而且,考察隊從“風門村”發現的石碑上記載的也是“風門”二字。另經查實,真正以“封門”命名的村莊位於原隸屬於焦作轄區、現與焦作交界的濟源市王屋山鄉。
風門
漢語字典釋義為
1.針灸穴位,手足太陽之會;
2.冬天在房門外面加設的擋風的門,也叫風門子;
3.樂器的吹法。
詞海釋義為:
古建築門的一種。即在居住建築的外門做出雙層門,靠外的一層門即稱風門。風門既可做在單扇房門外邊,也可做在隔扇門外邊。高寬尺寸隨槅扇的邊框尺寸而定。風門一般朝外開,常與簾架配合使用,用以遮蔽風塵。
從地理位置來看:古代把地理位置險要、易守難攻的地方稱為風門。也稱為玄關、風門坳等名稱。
陰陽學說來看:古人認為,東南90度的整個方位是最吉祥的區域,這一區域稱為“風門”。清代蔣大鴻著錄《陽宅天元五歌》經云:『更有風門通八氣,牆空屋闕皆難避,若遇祥風福頓增,若遇殺風殃立生。』風門,指宅外四面八方,空缺而有風來之處,曰門者,非真有其門,如牆空屋闕處,有風來者即是,此指近宅之客屋而言,非本身之主屋也。
根據以上諸徠多釋義內容,結合測量“風門村”地理位置和布局來看,基本上確定,“風門村”是以地理險要、風水八卦來定名的。

歷史推斷


風門村
風門村
依據拍攝照片拜訪了相關人士,因提供圖片不多及不夠清晰,專家無法清晰斷定年代,但大概圈定為宋、明兩代產物。從三塊“風門村”相關廟宇維修碑文記載上了解到,現有碑文最早記錄的是嘉慶五年,即公元1800年。其中,記錄比較詳細的是同治十二年的碑文:覃懷之北,有一峻山,名曰芸薹,山清水秀。到此居庄,地名風門屯。其地肥饒,其家殷富,在庄人等,皆好善樂施。昔年以有,山神古廟一鎖,屢年風雨損壞。公同議論,積余錢餉,重修整理。夏末初秋,與工動作,花費金文,總共五拾六仟有零餘。云:太行蒼蒼,沁水泱泱。——大清同治十二年冬月下旬日 勒石立。
翻閱大量的史料,發現碑文開頭的“覃懷”竟然是歷史悠久的夏代名城。據《姓氏考略》載,“夏有地名覃懷,居者以地為氏為覃氏。”。“覃懷”是地名,夏代時的稱謂,今河南溫縣周圍為覃懷,底績是覃懷之地的最底部。《禹貢》云:“覃懷底績至於衡漳”。《左傳》云:“覃懷,近河地名。”“衡”是稱其重量,漳是河流之意,“衡漳”就是黃河稱起的地方。《左傳覃懷註疏》云:“河內郡有懷縣,在河之北,善覃懷二字為一地,故云近河地名。”河南溫縣周圍,夏稱覃懷地,秦漢稱河內郡,唐宋稱懷州,元以後稱懷慶府。覃懷底績是這塊方的底部,即今溫縣北平皋村,也是漢代以前的古地邢丘。“覃懷”字意來自甲骨文中的解釋。考古學家羅振玉說:“覃像酒盈樽,(古代的酒壺)。郭沫若和陳夢說,“覃”字上面的“西”字,是酒壺的蓋,西下的“曰”是酒壺的大肚,“十”字底部為尖狀,插入地中便於存放。這些歷史大家考析的覃字,正是古代覃懷地區的形貌。覃懷地區,西與北是太岳山脈,南與東是萬里黃河。在今邢台、安陽一帶為“西”處,在今焦作、沁陽一帶為“曰”處,在今溫縣北平皋為“十”的下底處。北平皋四面環水,中為突起高地,黃河過此後,開始東北去,故稱底尖部。此地有一部落叫覃懷氏,其後以部落名為姓,稱為覃懷氏,后簡改為覃(Tán 音譚)姓,稱為覃氏
從《沁陽史志》了解到,沁陽市位於太行山南麓,東鄰博愛,西接濟源,南毗溫、孟二縣,北界山西。夏為覃懷首邑,屬冀州;商代屬京畿;紂時封鄂侯於邗,其地為邗國。秦漢稱河內郡,明清設懷慶府。
根據以上記載,考察隊認為,早在夏代,沁陽就是豫西一個經濟、商貿中心。
在對“風門村”考察期間,讓考察隊比較意外和驚喜的是,“風門村”的三座廟宇中的一座竟然敬奉的是一對身著官裝的男女石雕像,雕像男左女右,顯現威嚴端莊的坐立形態。其左邊為一怒目圓睜的武將,右邊中間端立的是一位文官,文官左為一夜叉,右為一侍女。從其著裝上推測,應屬於宋、明年代服飾。
隨後翻閱查證宋、明兩代服飾特點。明裝與唐裝相比,在於衣裙比例的明顯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長,逐漸拉長上裝,縮短露裙的長度。衣領也從宋代的對領蛻變成以圓領為主。最突出的特點是以前襟的紐扣代替了幾千年來的帶結。但是紐扣並非始於明代,從元代的辮線襖子腰圍部分曾經見到過釘紐扣的形式。紐扣的使用也是一種變革,體現著時代的進步。另外理學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服裝風格。
明代女裝上衣是三領窄袖,身長三尺,露裙二、三寸。當時揚州流行一種新式樣:女衫長二尺八寸,袖子寬一尺二寸,外護袖鑲錦繡,冬季鑲貂狐皮。裙裝在明代初年用色偏向淺淡。裙褶十分盛行,有細密褶紋,也有大褶紋。褶紋裝飾十分講究。有的還將整塊緞料用手工做成細褶紋,取名“百褶裙”,一種二十四褶裙取名“玉裙”。明代服用此式較為普遍,它的形狀宛如一條長長的彩色掛帶,每條霞帔寬三寸二分,長五尺七寸,服用時繞過脖頸,披掛在胸前,由於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墜子,因此越發顯得高貴。
明代士人服飾 明代圓領大袖衫為儒士所穿的服飾,與其他官吏一樣,都有詳細的制度。如“生員 衫,用玉色布絹為之,寬袖皂緣,皂條軟巾垂帶。凡舉人監者,不變所服。”這是從江蘇揚州明墓出土的一套士人服飾。在當時被稱為“直裰”,或稱“直身”,《儒林外史》里的士人,就多穿這種服裝。
明代官吏朝服與公服 戴烏紗襆頭、穿織金蟒袍的官吏。明代文武官員服飾主要有朝服、祭服、公服、常服、賜服等。蟒袍是一種皇帝的賜服,穿蟒袍要戴玉帶。蟒袍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相似,本不在官服之列,而是明朝內使監宦官、宰輔蒙恩特賞的賜服。獲得這類賜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
因“風門村”雕像歷史久遠,加之保護的不太完善,侵蝕的較為嚴重,無法判斷人物的身份。同時,我們只能隱約看出正座男士胸前應有文案,並從其服裝和官帽上判斷其身份應該為一官員。但是,為什麼“風門村”居民不敬奉神仙卻敬奉一對官員夫妻?據我們了解和專家介紹,類似這樣的事情,應該是宗廟祭祀才有的形式。而且,在我們進入之前,就聽說“風門村”曾經是一位官員隱居的地方。雖然我們已經無法繼續去考證這些事實,但從種種跡象表明,“風門村”的確有一段曾經不平凡的故事,建立這個村莊的應該是一位有一定管理能力和文化修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