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畫竹的結果 展開

畫竹

清代鄭燮創作的散文

原文:余家有茅屋二間,南面種竹。夏日新篁初放,綠陰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涼適也。秋冬之際,取圍屏竹子,斷兩頭,橫安以為窗欞,以勻薄潔白之紙糊之。

風和日暖,凍蠅觸紙上,冬冬作小鼓聲。於時一片竹影零亂,豈非天然圖畫乎?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於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註釋譯文


白話譯文

鄭燮畫竹我家有草房二間,屋的南面種有竹子。夏天,新的竹子剛剛長出嫩葉,蒼翠碧綠,光亮照人,在裡面放一個小床,非常涼爽舒適。在秋冬交替的時節,拿來屏風的架子,去掉兩端,橫起來安放就成為窗格,然後用均勻潔白的薄紙把它糊起來。在風和日暖的時候,受凍的蒼蠅碰在紙上,發出咚咚的像敲打小鼓的聲音。在那時,紙上映出一片零亂的竹影,難道這不是一幅天然的圖畫嗎?凡是我畫的竹子,沒有老師的傳授,大多都是從紙窗上、牆壁上、日光下、月影中受到啟發而畫出來的。

詞句註釋

1.余:我
2.篁(huáng):竹子
3.放:綻放
4.置:放
5.榻(tā):床
6.涼適:涼爽舒適
7.際:時
8.圍屏骨子:屏風架子 圍屏:屏風
9.窗欞(líng):窗子上構成格子的木條 欞,舊時窗戶上的雕花格子
10.凍蠅:受凍的蒼蠅
11.豈非:難道不是
12.師承:老師傳授
一詞多義
1.秋冬之際,取圍屏骨子:之:助詞"的"
2.用勻薄潔白之紙糊之:之:代詞 它(窗欞)
3.於時一片竹影零亂:於:在
4.多得於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於:從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細心觀察,留心身邊的一切,才能有所成就。

作者簡介


鄭燮(xiè),(1693年11月22日-1765年),清代著名畫家。字克柔,號板橋,也稱鄭板橋
鄭燮
鄭燮
乾隆時進士,曾任濰縣縣令,書畫史。江蘇興化人,應科舉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進士。官山東范縣、濰縣知縣,有政聲“以歲飢為民請賑,忤大吏,遂乞病歸。”作官前後,均居揚州,以書畫營生。工詩、詞,善書、畫。詩詞不屑作熟語。畫擅花卉木石,尤長蘭竹。蘭葉之妙以焦墨揮毫,藉草書中之中豎,長撇運之,多不亂,少不疏,脫盡時習,秀勁絕倫。書亦有別緻,隸、楷參半,自稱“六分半書”。間亦以畫法行之。印章筆力朴古逼文、何。為人疏放不羈,以進士選縣令,日事詩酒,及調濰縣,因歲飢為民請賑,忤大吏,罷歸,居揚州,聲譽大著。恣情山水,與騷人、野衲作醉鄉游。時寫叢蘭瘦石於酒廊、僧壁,隨手題句,觀者嘆絕。著有板橋全集,手書刻之。所作賣畫潤格,傳頌一時。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擅畫蘭竹。鄭燮一生畫竹最多,次則蘭、石,但也畫松畫菊,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生於1693年11月22日,卒於1765年1月22日,享年七十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