脛骨
小腿內側的長骨
脛骨是小腿內側的長骨,分一體兩端。脛骨近側端膨大,向兩側突出成為內側踝與外側髁。
兩個髁上面光滑為關節面,兩髁之間為髁間區,它的中間為髁間隆起。脛骨近側端前面有一粗糙隆起稱脛骨粗隆為髕韌帶附著處。在外側髁後面有一圓形腓關節面與腓骨頭相關節。
脛骨體橫斷面呈三角形,它的前緣和前內側面的全長位於皮下,是最容易發生骨折的部位。脛骨體的背面上部有一明顯斜行的比目魚肌線(腘線),為比目魚肌附著處。
脛骨遠側端膨大,橫斷面呈四方形,外側有一凹陷的關節面稱腓切跡與腓骨相關節形成脛腓連結。內側有凸向下方的內踝。脛骨遠側端下面光滑,覆有關節軟骨,它與內踝的外關節面、外踝的內關節面一起形成踝關節的關節窩。
脛骨外傷性骨折多見;亦是骨髓炎、骨腫瘤多發骨。
1。脛骨正位。骨上端由脛骨內、外側髁和脛骨粗隆構成。在正位片上,內外側髁的外形相似,唯脛骨上端的外側緣比較傾斜,而內側緣近似方形。脛骨兩側髁的上關節面平坦,分別與股骨內外側髁相對應。外側髁下部與腓骨小頭部分重疊,構成脛腓關節。脛骨上端骨小梁明顯,也常見橫行的骺線。位居干骺端中部的脛骨粗隆在正位片上一般不顯影。
脛骨骨幹是典型管狀骨影,兩緣皮質明顯,內有骨髓腔。下端稍微膨大,其下關節面與距骨相對應構成踝關節。下端內側的向下突出為內踝影,它也參與踝關節的構成。脛骨下端之外面與腓骨下端重疊,有時見韌帶連結的間隙影。脛骨下端骨小梁清晰,有時也見骺線。
2。脛骨側位。在脛骨側位片上,其上端之內、外兩髁重疊。在脛骨上端前緣皮質明顯向前隆起,為脛骨粗隆。后緣與腓骨小頭重疊,偶見脛腓關節間隙。骨幹前緣皮質明顯加厚,它是脛骨前嵴影。后緣皮質較薄,常與腓骨骨幹重疊。脛骨下端膨大,其下關節面與距骨滑車相對應構成踝關節,關節間隙明顯。脛骨下端內踝影呈三角形,尖端向下伸入距骨滑車影內。此外,踝關節間隙部分與腓骨外踝重疊。
脛骨平台是膝關節負荷結構,其骨折為關節內骨折,最常見於車禍和高處墜落傷,系軸嚮應力、側方應力或兩者混合作用所致。
1、切開複位內固定仍然是治療脛骨平台骨折的主要手段。脛骨平台骨折內固定手術目的不僅是骨折複位,恢復膝關節力線,更重要的是恢復膝關節功能。因此,在骨折得到牢固固定以確保癒合的同時,應盡量解剖複位脛骨平台關節面,以允許肢體進行早期、無痛、主動活動,減少骨折併發症發生。傳統的鋼板內固定手術主要強調骨折固定的穩定性,骨生物學因素通常被忽視,體現手術切口大、暴露範圍廣、骨折端血供破壞嚴重。微創經皮鋼板固定術(MIPPO)核心原則在於保護骨折癒合的生物學環境,尤其是保護骨折斷端周圍血供。MIPPO以“內固定支架”概念,利用肌腱複位作用及間接複位技術進行骨折複位,用普通或特殊設計鋼板對骨折進行橋接固定,其優點是可最大限度地保留骨折處血供,促進骨折癒合,減少感染和再骨折危險。
2、外固定技術高能量創傷所致脛骨平台骨折多伴有骨骼、肌肉、皮膚缺損,對此臨床上多採用外固定支架治療,因為外固定支架具有創傷小、無醫源性加重破壞骨折端血運、更符合骨折癒合生理進程等特點,這也成為骨科醫師手中不可或缺的方法。對於那些將來可能需要內固定的高能量創傷所致脛骨平台骨折,仍建議先採用臨時外固定支架,以促進骨折複位和固定,為軟組織癒合贏得時間,且無臨床證據表明將來內固定部位的感染來自臨時外固定支架。Ilizarov外固定支架適用於高能量創傷所致脛骨平台骨折關節面嚴重粉碎的Ⅱ型、Ⅲ型開放性骨折患者,或內固定手術可能危及生命及大面積污染會增加感染、致使失去肢體患者。Ilizarov外固定支架的優勢在於二次手術率低、住院時間短、併發症少,且骨折癒合率與切開複位內固定相比無明顯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