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泉村

晶泉村

晶泉村隸屬郭城鎮,距鎮政府駐地約5公里。全村轄區面積約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33.3公頃,山嵐約53.3公頃。屬丘陵地帶,90%的土地為山薄地,適宜種植小麥玉米地瓜花生蘋果等農作物。 2002年,全村有349戶,1048人。有姜、王、柴、劉、孫、李等6姓,均為漢族。

基本概況


歷史沿革

嘉靖年間(1522-1566年),姜姓建村定居。傳說村南山一巨石上,有仙女足跡,為王母娘娘所留,故命名為母仙村。1964年,因村名帶有迷信色彩,根據村南有晶山,山下有泉水,遂更名晶泉村。20世紀40年代,王、柴、劉姓陸續遷入。

大事記


1941年冬本村解放。
1942年秋日軍膠東拉網大掃蕩經過本村,打死村民30餘人。
1994年開始硬化路面。至1995年,村西、村北路面硬化完成。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只有80公斤,總產10餘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達到300公斤,總產70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調動了生產積極性,糧食產量有了較大提高。之後,為進一步提高糧油產量,積極推廣生產新技術、新品種,普及了地膜覆蓋栽培花生、芋頭等,引進優質小麥、玉米、花生新品種。2002年,糧食畝產達到407公斤,總產42萬公斤。 1990年初,實行第一次產業結構調整,主要進行果品品種更新,增加果樹數量。至2000年,全村蘋果、梨、桃等果園面積達40公頃,佔總耕地面積近1/3,收入達60多萬元,成為全村經濟的支柱產業。 2002年,全村第一產業總收入586萬元,其中農業400萬元,畜牧養殖業140 萬元,林業5萬元,其它41萬元。
第二產業改革開放以來,先後發展了石灰石開採、藤編、羊毛衫加工、建築業等項目。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達到140人,收入180萬元,其中工業100萬元,建築業80萬元。
第三產業改革開放后,黨支部發動群眾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先後發展了商業、飲食服務業等。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達到150人,收入320萬元,其中運輸業70萬元,商飲業130萬元,服務業120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本村自古就重視文化教育,歷來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建國前,姜殿和等人就讀於青山中學,並從該校參加革命。1942年成立小學,學生只有10餘人。解放后,學校規模逐步擴大,學生人數不斷增多。1980年,全村小學生達200多人。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先後有25人考取大、中專院校。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貧苦生活。建國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5年,人均糧食250多公斤,人均收入不足百元。2002年,人均糧食達到500公斤,電視機已經普及,許多村民擁有電冰箱、摩托車等高檔消費品。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村民住房多為草房,低矮簡陋,人均居住面積不足6平方米。建國后,居民住房條件逐步改善。20世紀70年代末,村民多數住上了寬敞、明亮的瓦房。2002年,有7戶住上了小樓,全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0平方米。村內街道經多次建設,建成東西、南北兩條主街道;在兩道交匯處,建成了南街中心廣場。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2年2月,成立黨支部,王世福任黨支部書記。之後,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姜殿順、姜志樂、姜殿珍、姜成蓮、姜占奎、姜志令、姜明忠、姜志謙、姜殿寧。2002年,全村有4個黨小組,42名黨員。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2月,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委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村主要行政負責人的有王世福、姜殿德、姜同樂、姜志樂、姜占奎、姜令波、姜福志、姜志海、姜令國、姜明水、姜殿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