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崗市京劇團
成立於1952年的京劇團
鶴崗市京劇團成立於1952年5月,前身為國民黨新六軍二十二師京劇團,1948年瀋陽解放后,集體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政治部解放軍軍官教導四團。1952年5月,由寶泉嶺農場集體轉業到鶴崗市,初稱邊疆京劇團,后改稱鶴崗市京劇團。隸屬於鶴崗市人民政府,為全民所有制專業表演團體。首任團長周雲龍,黨支部書記何岐忠。
鶴崗市京劇團成立之初演出場地選址在當時的人民劇院舊址,該場所設施十分簡陋,但是上座率極高,場場爆滿,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在多方的努力下,鶴崗市京劇團移址於現在京劇團劇場。
鶴崗市京劇團成立初期在全國各地招聘京劇演員,經過短短數年時間,鶴崗市京劇團人員逐漸穩定,陣容整齊,演員達八十餘人,成為我市演出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專業化表演藝術團體,並且劇團大多數主要演員都是青壯年,如荀派旦角演員王佩珠、麒派老生演員劉盛斌、裘派花臉演員曹玉璋、余派老生演員賈慧茵以及後起之秀王奎武、馬四喜等。演出武戲、群戲為長,至文革前,鶴崗市京劇團演出傳統劇目、現代劇目和新編歷史劇500餘出,每年演出200餘場。此外,鶴崗市京劇團還曾多次接待尚小雲、荀慧生、趙松樵、朱鴻生、孟幼冬等我國著名京劇演員流動演出,並且均由鶴崗市京劇團協助演出。
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鶴崗市京劇團多次參加合江地區及黑龍江省舉辦的匯演。劇院多名優秀演員獲得好評及優秀表演獎。1959年覃志良改編的現代京劇《黃河岸上一家人》受到當時任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延澤民的高度讚譽。
文革時期,禁演傳統戲。主要演員靠邊站,部分演員“造反革命”機構砸爛,業務荒廢。演職人員被下放農村、廠礦接受“再教育”。1970年,組建了革命樣板戲學習班,演出“樣板戲”。文革結束后,劇院1977年恢復上演傳統戲《春草闖堂》、《桃李梅》、《徐九經陞官記》、《鄭子清外傳》、《梁山伯與祝英台》等新編歷史劇。與觀眾久別的傳統京劇重新登上舞台,倍受廣大觀眾的歡迎。
改革開放使人們的觀念發生了巨大改變,讓我們的祖國日益繁榮富強,同時一大批新興、外來的藝術門類也悄無聲息的來到人們身旁,在這些新興、外來的藝術門類的激烈竟爭中,鶴崗市京劇團由於經費匱乏,後繼乏人,觀眾大量流失,而不得不進入一個相對困難時期。
寂寞鶴崗市京劇團為了擺脫“困境”鶴崗市京劇團勵精圖治、大膽改革,從1985年起,十餘年來先後遠赴河北、溫州巡迴演出1000餘場。整理改編傳統戲、新編歷史劇、創作現代戲數十齣。開展以副養文、創辦藝校,培養京劇後備人才等多項舉措。
進入九十年代以後,鶴崗市京劇團立足於為鶴崗市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為鶴崗百萬人民服務的發展方向,每年深入我市廠礦、村鎮進行公益性演出近百場,在此同時,先後排演大型現代京劇《尚志悲歌》、新編歷史劇《弘治私堪》、大型現代京劇《梅嫂》、校園劇《向前看齊》獲得數十項省級劇目創作獎項。從1999年至2005年鶴崗市京劇團同我市各文藝單位在每年的7、8、9三個月的周末分別在我市各大廣場舉辦彩色周末文藝演出活動。深受人民群眾的歡迎。
進入新世紀,鶴崗市京劇團雖然老藝人相繼退休和故去以及一些有潛質的中青年演員的調走,但同比全省各地市級專業劇團,鶴崗市京劇團演出陳容和綜合實力在我省應屬一流。但是讓人尷尬的是,“雖然台上不斷有戲演,無奈台下觀眾日漸稀”。任何傳統藝術,無論過去如何輝煌,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必將被觀眾拋棄。
2004年鶴崗市京劇團的決策者居安思危,在文化局黨委的“堅持兩條腿走路,多元化發展”,培養一專多能複合型人才的指示下,以2004年度劇團業務考核為契機,狠挖自身潛力、大膽革新。一大批能歌善舞、一專多能的複合型人才脫穎而出。劇團主要演職員楊曉明、徐佳、王宏、孫鳳、董麗萍、楊曉泉、楊曉光、張圓、王洪嶺、陳海濤、趙曉光、王傑、范吉平、董立勇等多次獲得省級以上個人獎項,為家鄉贏得了榮譽。
2005年在全國文化事業發展的大前提下,為了整合我市文化事業的資源,解決藝術人員短缺,物資匱乏等不利因素的制約,鶴崗市文化局在請示上級領導的同意下,與2005年8月3日將原鶴崗市京劇團與原鶴崗市歌舞團整合為鶴崗市藝術劇院,行政級別為科級財政撥款差額事業單位。
鶴崗市京劇團成立經半個多世紀以來,歷經幾代人的默默耕耘,五十多年來,鶴崗市京劇團沐雨櫛風,勤勉拓新。2005年的機構整合不是鶴崗市京劇團歷史的終結,而是鶴崗市京劇團一次重造自我的新生,我們相信整合后的鶴崗市藝術劇院,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帶領下,一定會取得新的更加輝煌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