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花鼓
山西臨汾翼城縣的傳統舞蹈
翼城花鼓,山西省翼城縣的地方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翼城花鼓,據史料記載,在唐朝的貞觀年間就已存在,明朝達到鼎盛時期,到了清代,這項活動才有了明確的記載。
2006年5月20日,翼城花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Ⅲ-11。
翼城花鼓
民國16年修編 《翼城市志》(國戚卷)第1頁和民國16年修編《翼城市志》(祠祭卷)第30頁以及民國16年修編 《翼城市志》祠祀卷均有記載,相傳明萬曆李太后(翼城西關人)其父下世后牞她回翼城探鄉祭祖牞適逢元宵佳節鬧紅火牞在觀看了高蹺、獅子、秧歌、花鼓等許多節目后,對翼城花鼓特別感興趣,於是當場就獎賞表演者銀子三千兩。
翼城花鼓
由清代至今,翼城花鼓已成為百姓慶豐收、祭祖先的例行表演形式,所謂“繞城西北東南走,到處皆聞花鼓聲”即是這種狀況的真實寫照。
翼城花鼓的表演形式以廣場表演為主,主要有以下幾種:
翼城花鼓
翼城花鼓
第三種是踩高蹺和杠上表演。鼓手踩著高蹺打著鼓走圓場,技藝高的鼓手踩高蹺劈叉,起來後繼續表演。在上桿表演時有幾個隊員抬著一根杠子上場,像猴子一樣爬上桿表演造型。如“空中取酒”、“仙人過橋”、“蠍子倒掛”、“老虎大張口”等。此種形式也有不踩高蹺表演的。除此還有對鼓表演牞對鼓表演俗稱“二龍戲珠”,具體打法是:兩個鼓手分別咬住鼓上的兩條綢帶向後拉,使鼓懸在空中,互相交替對打,同時運用轉身打、跪著打、掏腿打等技巧。
動作特點
翼城花鼓
翼城花鼓開始只是一人一鼓表演,將鼓系在胸前右高左低,成斜坡狀,雙手用鼓槌在鼓的兩面輪流擊打,每拍兩下,右手打強拍,左手打弱拍,打一個鼓,雙手使用的是木製硬槌,同時有大鑼、呆鑼、小鑔伴奏。后發展到一人多鼓表演,是由一個技藝高超的鼓手,在頭、肩、胸、腰、後背、腿、腳等部位系鼓進行表演。
一般的最少掛三面鼓,三鼓是一個頭鼓、一個肩鼓、一個胸鼓;五鼓是一個頭鼓、一個肩鼓、一個胸鼓、兩個腰鼓;七鼓是一個頭鼓、一個胸鼓、一個肩鼓、兩個腰鼓和兩個腿鼓,名為“滿天星斗”;九鼓是再加上兩個小腳鼓。打多鼓右手使用的是用牛筋或麻繩製成的軟繩。多鼓表演時是背花鑼者先出場,再引出多鼓手,二人一退一進,到了場子中心后,背花鑼者閃到一旁為鼓手擊鑼助威,讓多鼓手開始表演自己嫻熟精湛的擊鼓技巧。因為鼓手身上系掛的鼓多,不便於大幅度的移動位置,所以多在原地表演。觀眾可以看見藝人雙手在身體的上、下、左、右、前、后快速地飛舞纏繞,無論是蹲下打、跑起來打、左旋右轉、擰腰甩膀、踢腿跺腳,鼓點始終清脆響亮,接連不斷。花鼓的另一種打法就是將鼓斜挎於腰側,鼓槌的持法打法類似腰鼓,手腕手臂動作神速。
花鼓唱腔
翼城花鼓
翼城花鼓
在春耕即將開始的時候,人們用震天的鑼鼓、生機勃勃的集會遊行來喚醒大地,催促春耕,祝願新的一年能夠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因此花鼓也就成為農耕民族的精神力量,含有祝福和祈求豐收、幸福的意願。此外,在寺廟迎神賽會的時候,也有大規模的花鼓出動,這類群眾性的集會是盛大的傳統民俗文化娛樂活動。
楊作梁,男,漢族,1938年生,山西翼城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翼城花鼓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翼城縣申報,申報項目:翼城花鼓。
張飛飛,男,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翼城花鼓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翼城縣申報,申報項目:翼城花鼓。
翼城花鼓
北關示範小學花鼓節目隊始建於1985年,起先有鼓手、伴舞和配樂人員40餘人。之後,聘請老藝人張增發傳授花鼓技藝,北關示範小學每兩年更新、培養一批花鼓隊員,每批40~80人。花鼓隊多次參加山西省和全國民間舞蹈、鑼鼓大賽和藝術節表演。
1999年,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國慶50周年大型活動中,翼城花鼓得到展示。
2004年,翼城花鼓參加文化部舉辦的《春光這邊獨好》春節文藝晚會。
2006年10月,翼城花鼓參加了央視中國民族民間歌舞盛典演出。
2005年,翼城花鼓在中國首屆國際黃河合唱節上獲得表演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