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花鼓

山西臨汾翼城縣的傳統舞蹈

翼城花鼓,山西省翼城縣的地方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翼城花鼓,據史料記載,在唐朝貞觀年間就已存在,明朝達到鼎盛時期,到了清代,這項活動才有了明確的記載。

2006年5月20日,翼城花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Ⅲ-11。

歷史淵源


起源

據史料記載,在唐朝的貞觀年間就有了翼城花鼓,翼城楊家祠堂牌匾上寫道:“唐太宗坐定長安城,黎民百姓喜在心,年年有個元宵節呀,國邦定,民心順,國泰民安喜迎春,花鼓打的熱哄哄。”落款為大唐貞觀三年正月。
《翼城市志》(國戚卷)載:“明萬曆年間李太后翼城省親賞花鼓銀子三千兩。”可見冀城花鼓在明萬曆以前就已存在。

發展

翼城花鼓
翼城花鼓
翼城市的花鼓主要是從明朝的時候就開始盛行。根據當地傳說,明朝萬曆年間,萬曆皇帝的母親李娘娘,她就生長在西關村,她回家的時候,翼城為歡迎她,就組織了好多的這個社火活動,其中李娘娘對花鼓非常感興趣,看了以後當場就獎了三千兩銀子,從此翼城花鼓就出名了,越搞越熱火,越搞越好。
民國16年修編 《翼城市志》(國戚卷)第1頁和民國16年修編《翼城市志》(祠祭卷)第30頁以及民國16年修編 《翼城市志》祠祀卷均有記載,相傳明萬曆李太后(翼城西關人)其父下世后牞她回翼城探鄉祭祖牞適逢元宵佳節鬧紅火牞在觀看了高蹺、獅子、秧歌、花鼓等許多節目后,對翼城花鼓特別感興趣,於是當場就獎賞表演者銀子三千兩。
翼城花鼓
翼城花鼓
翼城花鼓的起源和廟會賽會結社、社火有密切關係。大凡這些活動必然離不開打花鼓。到了清代,這項活動就有了明確的記載。清代以及民國年間,翼城花鼓已成為人們在歡慶豐收、節日慶典、廟會祭祀時出現的重要節目之一,人們年年搞祭祀,年年鬧社火,推進了翼城花鼓的發展和流傳。所謂“繞城西北東南走,到處皆聞花鼓聲”即是這種狀況的真實寫照。
由清代至今,翼城花鼓已成為百姓慶豐收、祭祖先的例行表演形式,所謂“繞城西北東南走,到處皆聞花鼓聲”即是這種狀況的真實寫照。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翼城花鼓的表演形式以廣場表演為主,主要有以下幾種:
翼城花鼓
翼城花鼓
第一種是鼓手配有女苗子(旦角)的和小丑的表演。先由鼓手帶著女苗子和小丑跑各種隊形,然後由鼓手獨打一段花鼓,停打后,女苗子和小丑唱一段小曲,唱完后鑼又開始重新表演,這種形式應變性強牞可長可短,一般在“鬧紅火”時表演。解放前的女苗子都是男演員扮演,不僅頭部化妝頗費一番工夫,而且服飾的打扮也不得有半點馬虎,以防露出大腳。一般都是頭戴花冠,上身穿繡花綵衣,下身穿繡花長裙。解放后,女苗子由年輕的姑娘來扮演,只需簡單化妝即可。小丑的服飾比較雜亂,甚至有些不倫不類,一般都是三花臉的打扮,多穿紅花襖、肥筒褲或類似戲劇中孫悟空的服飾,頭戴涼帽或各種形狀的草帽圈。女苗子和小丑相互配合,來回串跳牞互逗互引,時而“雙龍咬尾”、“二龍嬉水”,時而走“剪子股”、“風攪雪”等。
翼城花鼓
翼城花鼓
第二種是不帶女苗子和小丑,光是一群男鼓手上場表演。此種形式乾脆利落,動作快,鼓點急,這種打法一開始鼓點就非常急,邊打邊快速變換隊形,整個表演從出場到退場一環扣一環,動作與曲牌層次清晰,表演粗獷勇猛,一般在5分鐘之內完成全部動作。
第三種是踩高蹺和杠上表演。鼓手踩著高蹺打著鼓走圓場,技藝高的鼓手踩高蹺劈叉,起來後繼續表演。在上桿表演時有幾個隊員抬著一根杠子上場,像猴子一樣爬上桿表演造型。如“空中取酒”、“仙人過橋”、“蠍子倒掛”、“老虎大張口”等。此種形式也有不踩高蹺表演的。除此還有對鼓表演牞對鼓表演俗稱“二龍戲珠”,具體打法是:兩個鼓手分別咬住鼓上的兩條綢帶向後拉,使鼓懸在空中,互相交替對打,同時運用轉身打、跪著打、掏腿打等技巧。

演奏特點

動作特點
翼城花鼓
翼城花鼓
根據表演者挎鼓位置的不同,翼城花鼓有高鼓、中鼓、低鼓之別,將鼓右高左低繫於緊貼下巴處的稱高鼓,將鼓稍斜挎於胸前的稱中鼓,低鼓的位置在腰部。
翼城花鼓開始只是一人一鼓表演,將鼓系在胸前右高左低,成斜坡狀,雙手用鼓槌在鼓的兩面輪流擊打,每拍兩下,右手打強拍,左手打弱拍,打一個鼓,雙手使用的是木製硬槌,同時有大鑼、呆鑼、小鑔伴奏。后發展到一人多鼓表演,是由一個技藝高超的鼓手,在頭、肩、胸、腰、後背、腿、腳等部位系鼓進行表演。
一般的最少掛三面鼓,三鼓是一個頭鼓、一個肩鼓、一個胸鼓;五鼓是一個頭鼓、一個肩鼓、一個胸鼓、兩個腰鼓;七鼓是一個頭鼓、一個胸鼓、一個肩鼓、兩個腰鼓和兩個腿鼓,名為“滿天星斗”;九鼓是再加上兩個小腳鼓。打多鼓右手使用的是用牛筋或麻繩製成的軟繩。多鼓表演時是背花鑼者先出場,再引出多鼓手,二人一退一進,到了場子中心后,背花鑼者閃到一旁為鼓手擊鑼助威,讓多鼓手開始表演自己嫻熟精湛的擊鼓技巧。因為鼓手身上系掛的鼓多,不便於大幅度的移動位置,所以多在原地表演。觀眾可以看見藝人雙手在身體的上、下、左、右、前、后快速地飛舞纏繞,無論是蹲下打、跑起來打、左旋右轉、擰腰甩膀、踢腿跺腳,鼓點始終清脆響亮,接連不斷。花鼓的另一種打法就是將鼓斜挎於腰側,鼓槌的持法打法類似腰鼓,手腕手臂動作神速。
花鼓唱腔
翼城花鼓
翼城花鼓
翼城花鼓的唱腔多為當地民歌,由花鼓手或女苗子領唱,眾人齊和,不用樂隊伴奏,定調由領唱者掌握,且唱時不舞、舞時不唱,演唱內容與舞蹈可以沒有密切聯繫。“花鼓”是翼城花鼓的主奏樂器,同時也是舞蹈的道具。領奏樂器是大鑼,亦稱“花鑼”,它在舞蹈中起指揮作用,雖也加入表演行列,但主要還是擔任伴奏。呆鑼又名手鑼,為輔助樂器,敲擊花點烘托鑼鼓氣氛。基本鑼鼓點有八個,銜接靈活,但有一定規律。《五流水》多用於開場,《動四棰》多用於結尾,其餘鑼鼓點在變換隊形和動作時用。《花流水》系《五流水》的變奏和發展,在8拍基本點的基礎上,節奏可任意變化,它是換點的過渡。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翼城花鼓
翼城花鼓
翼城花鼓世代流傳,經久不衰,與當地人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為後人了解古代翼城的社會變遷、歷史沿革提供了一份珍貴的史料,同時它也是音樂學、民俗學等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中國50周年大慶的時候,天安門廣場上進行表演的就是翼城花鼓。挖掘、整理和保護翼城花鼓,對進一步豐富民間舞蹈將起到積極作用。
春耕即將開始的時候,人們用震天的鑼鼓、生機勃勃的集會遊行來喚醒大地,催促春耕,祝願新的一年能夠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因此花鼓也就成為農耕民族的精神力量,含有祝福和祈求豐收、幸福的意願。此外,在寺廟迎神賽會的時候,也有大規模的花鼓出動,這類群眾性的集會是盛大的傳統民俗文化娛樂活動。

傳承人物

楊作梁,男,漢族,1938年生,山西翼城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翼城花鼓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翼城縣申報,申報項目:翼城花鼓。
張飛飛,男,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翼城花鼓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翼城縣申報,申報項目:翼城花鼓。

保護措施

翼城花鼓
翼城花鼓
為加強“翼城花鼓”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翼城縣於2006年4月組建了“文化館花鼓藝術教研培訓基地”和“星辰文化藝術培訓中心花鼓基地”。租賃了房室,購置了設施、表演器具,聘請了教研、教學與管理人員。
北關示範小學花鼓節目隊始建於1985年,起先有鼓手、伴舞和配樂人員40餘人。之後,聘請老藝人張增發傳授花鼓技藝,北關示範小學每兩年更新、培養一批花鼓隊員,每批40~80人。花鼓隊多次參加山西省和全國民間舞蹈、鑼鼓大賽和藝術節表演。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1999年,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國慶50周年大型活動中,翼城花鼓得到展示。
2004年,翼城花鼓參加文化部舉辦的《春光這邊獨好》春節文藝晚會。
2006年10月,翼城花鼓參加了央視中國民族民間歌舞盛典演出。

榮譽表彰

2005年,翼城花鼓在中國首屆國際黃河合唱節上獲得表演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