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

Microprose,Firaxis Games出品策略戰棋遊戲

《文明》最早由獨立開發者開發,后經Microprose,再到Firaxis開發的策略戰棋類系列遊戲,第一版於1991年發行。

現在徠單機遊戲市場上為數不多的仍在流行的回合戰略遊戲,達到了回合戰略遊戲這一類別難以逾越的高峰。

遊戲設定


這是由MicroProse公司出品的一款策略性遊戲。遊戲在Windows平台下運行。這款戰略遊戲在歐美市場大受歡迎,這不僅給設計者席德·梅爾和Microprose公司帶來可觀的收入,也為戰略遊戲迷們帶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新奇體驗。
遊戲在國際網際網路前100名遊戲的排行榜上長期處於前3位。遊戲的音樂包括“葬禮進行曲”、“歡樂頌”等9首音樂。遊戲的音效一般,比不了當今的很多遊戲,但比其它戰略遊戲還是強多了。遊戲的畫面雖不及某些冒險遊戲,但憑藉Windows的強大機能可隨意改變解析度,從16M RAM(Random Access Memory即隨機存取存儲器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內存條)到3D(3 Dimensions三個維度,即有長、寬、高,是立體的,相對於只有長和寬的平面(2D)而言)模式,都能勝任。
遊戲內附了一個地圖編輯器(Map Editor),玩家可創造自己的世界,共有沙漠、森林、土丘、綠地、山脈、河流、平原、海洋等14種地形供設計,品種相當豐富。

相關介紹


遊戲開始可選領導者。領導人根據所選的性別、代表色(有8種)、城市風格(青銅器、古典、東方、中世紀)等不同而有不同的屬性,如攻擊性、擴張性、開化程度等的不同。
遊戲中可選擇的有:羅馬(Romans)的凱撒(Ceasar)和利維婭(Livia);
巴比倫(Babylonians)的漢莫拉比(Hammurabi)或Ishta ri ;
德國(Germans)的弗雷德里克(Frederick)或 瑪麗亞·特麗薩(Maria Theresa);
埃及(Egyptians)的拉美西斯(Ramesses)或克利奧帕特拉(Cleopatra)法老;
美國(Americans)的林肯(Lincoln)或羅斯福(Roosevelt);
希臘(Greeks)的首相亞歷山大(Alexander)或Hipp Olyta;
印度(Indians)的莫罕達斯·甘地(Mohandas Gandhi)或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
俄國(Russians)的凱瑟琳(Catherine the Great);
祖魯(Zulus)的沙卡(Shaka)或沙卡拉(Shakala);
法國(French)的路易十四(Louis ⅩⅣ)或聖女貞德(Joan of Arc);
阿茲特克(Aztecs)的蒙特祖瑪(Montezuma)和納斯卡(Nazca);
英國(English)的亨利八世(Henry Ⅷ)或伊莉莎白女皇(Elizabeth Ⅰ);
蒙古(Mangols)的成吉思汗可汗(Genghis Khan)或Bortei;
凱爾特人(Cetts)的庫諾貝林(Cunobelin)或博阿迪西亞(Boadicea);
日本(Japanese)的德川或日本天皇(Amaterasu);
維京(Vikings)的卡努特(Canute)或Gunnhild;
西班牙(Spanish)的菲利普二世(Philip Ⅱ)或伊莎貝拉(Isabella);
波斯(Persia)的澤克西斯(Xerxes)或舍赫拉查德(Scheherezade);
迦太基(Carth aginians)的漢尼拔(Hannibal)或蒂朵(Dido);
蘇族(Sioux)的Sitting Bull;
蘇丹的薩拉丁(Saladin);
席德·梅爾
席德·梅爾
印加帝國的阿塔瓦爾帕(Atawallpa)等。
土地面積可選小、中、大。土地形態可選島嶼型、變化型和大陸型。氣候形態可選乾燥、普通和潮濕。溫度設定可選涼快、適中和溫暖。地質年代可選30億年、40億年和50億年。
遊戲難度(Select Difficulty Level)可選酋長(Chieftain,最簡單)、軍閥(Warlord)、王子(Prince)、國王(King)、帝王(Emperor)和天神(Deity,最困難)。
世界大小(Select Size of World)可選小(4050格,需時較短)、中(5080格)和大(75120格,需時較長)三種。
競爭程度(Select Level of compellation)可選3~7個文明來進行。
蠻族活動力(Select Level of Barbarian Activity)有隻在村中的和善村民(Villagers Only)、四處漫遊的遷移民族(Roving Bands)、永無寧日(Restless Trbdes)和猛烈出擊的粗暴民族(Raging Hordes)4個檔次。
還有一些其他的選項,通過這些變數,可使遊戲百玩不厭。
選擇遊戲規則(Select Game Rules)可選標準的規則(Use Standard Rules)、自定義的規則(Customary Rules)。
☆ 文明的征程
文明V
文明V
◎ 建立城市
遊戲開始的第一個任務是要找一個合適的地方定都。適合建立城市的地點有河流旁、草原、海岸或是附近有特殊資源的地方。選擇到適合建立城市的好地點后,可從命令選單中選擇“建立新城市”或按下“B”鍵進行建設。所建設的的每一個城市都可以再生產拓荒者、軍事部隊或各種建築,以促進文明的發展。
每一個城市只能同時生產一樣產品,但是所生產的產品可以隨時在城市畫面中按下“更改”鈕進行更改。改變生產品時可以在同類的生產品中任意變更產品而不會有所損失,譬如說正在建築城牆,就可以安心地改成建造穀倉(都是城市的建築物)。然而,更改到另一種型態的生產品,如由建城牆改為生產兵團部隊(一種部隊) ,或是從建築城牆變為空中花園(一個世界奇觀),就會造成已累積原料的損失。
城市是由拓荒者修建的。拓荒者既能建立新城市也能在城市旁築路開墾和採礦。如果可能的話,隨時至少要保留一個拓荒者。
城市建築共有37種,與一代相比,增加了薩姆導彈基地和要塞等,增強了城市對海空軍的防禦能力。建築物從早期的兵工農業到戰略防禦系統,起到了提高科技、安撫市民的功效。
◎ 城市資源
一個城市周圍地形不同會生產不同的資源。地形還對一些因素有影響,如移動花費、防禦加權 (防禦力=兵種防禦力加權值50%)、生產食物、原料、貿易、開墾效果、開礦效果、改造地型的可能性、可否開墾/開礦、改造后地型、開墾及開礦后增加的生產、拓荒者所須花費的回合數,還會對政體產生影響。
遊戲中的地形有沙漠、平原、草原、森林、丘陵、山地、凍土、冰河、沼澤、叢林、海洋、綠洲、水牛群、草原、雉群、煤礦、金礦、麝香牛、象牙、泥煤、寶石、魚群、石油、小麥、草原、蠶絲、葡萄酒、鐵礦、毛皮、石油、香料、水果、鯨群等。
在城市畫面中有人居住的方格上會顯示“麥子”(代表糧食)、“盾牌”(原料)以及“箭頭”(貿易)表示居民們正在生產這些形態的資源及其數量。在空白處按一下滑鼠可改變居民所居住的方格。注意某些方格會生產較多的某項資源而生產較少其他的資源。大部份的方格都可通過築路、灌溉或開礦來增進生產。通過找出其間最適合的組合。市民們可從地圖上拿起來,使他們成為演藝人員。演藝人員可以生產奢侈品,但是不會生產其他的資源,而且會消耗兩單位食物。
(1)開礦:有些地方是原料集中的地方,在這些地方開礦(按“M”鍵),可使此丘陵生產更多的原料以壯大部族。
(2)農業:在適合開墾的地方按“I”鍵,可以對農田灌溉,以生產更多的食物,加速部族的發展。灌溉工程要建立在附近有水源的地方,如果周圍沒有河流、海洋或是已有灌溉工程的方格,是不能進行灌溉的。拓荒者或工程師可以在已有灌溉工程的方格上執行灌溉(按“I”鍵)指令來設立農場。只要此方格所屬的城市中有超級市場來分配食物,此方格的糧食產量還會增加50%。在文明發展出冷藏技術后,可以用這種更好的儲存方式來改善農場。拓荒者(或工程師)可在已有灌溉工程的方格上改良農場(按“I”鍵)。人口少於五人的城市,就不會出現稅務人員或科學家。
(3)道路:修築道路(按“R”鍵)可使部隊能夠更快速的移動,國家的貿易也會更加興旺。在向外擴張時,可用道路將各個城市連接在一起。不過,在出現造橋技術之前,無法在河流地形上建築道路。在已經有道路的方格上按下“R”鍵可以使拓荒者(或工程師)建立鐵路。有了鐵路,鐵路可增加原料生產的50%,部隊不需要消耗移動點數就可以在鐵路上移動。鐵路也可以使至少生產兩單位原料的方格增加原料的產量。
(4)船隻:船可來用來探索海洋,並將部隊運送到其它的大陸上。如果船隻是三槳戰船,如果不在回合結束前將它靠岸,就有可能遺失在海上。要使部隊搭上在港口中的船隻,可在船隻出港前,將部隊移動到船隻所在的地方,用站崗(按“S”鍵)命令。若船已經在海上,只要將部隊移動到船上即可。要將船隻搭載的部隊登陸,在船上按一下或按“U”鍵。
◎ 擴張文明
一個文明隨著領土的擴張而成長。領土擴張指建立新的城市或是征服對手的城市。經過一段時間城市已經逐漸成長了,就可以建立另一座城市以擴張文明。要建立新的城市只要進入城市畫面中選擇建造拓荒者,在拓荒者造好后將拓荒者移動到適當的地點就可以建立新的城市了。
在擴張的過程中會發現進步的部落、一群游牧民族(可能會加入你的部落)或是野蠻人。在探索過程中,也會發現了記載著古代智慧的捲軸、礦藏等。
用三槳戰船和其它的船隻來探索海洋,將部隊運送到其他大陸上。用商隊來建立商路以加強經濟貿易,幫助人民積累財富和知識。
◎ 市民暴動
當城市中不快樂的市民多於快樂的市民時,城市就會發生暴動。城市的生產和發展在暴動期間會暫時停止。發生暴動后的補救措施包括:
(1)增加奢侈比率或貿易:即增加用在生產奢侈品的貿易量,可在王國選單中選擇“財政分配”,如果政府是君主制或共和制時一般選擇20%。每多兩個奢侈品就會多一個快樂的市民。
(2)將部隊移動到城市中:如果政府是集權制君主制,可以將軍事部隊移動到城市中鎮壓暴動。最多可派三個部隊實施軍法管制。每個部隊可以將一個不快樂的市民變成滿足的市民。
(3)建築神殿教堂或競技場:神殿教堂和競技場一類建築可以將一個或更多的不快樂市民變成快樂或滿足的市民,以消除暴動。
(4)將市民變更成演藝人員;由於生產在暴動時會停頓,購買或是暫時用演藝人員可停止暴動。演藝人員在城市畫面中按一下有居民的方格可使居民成為演藝人員。每位演藝人員會生產兩單位的奢侈品,但不會生產其他的資源,並會消耗兩單位食物。
(5)轉換政府成為基本教義制。如果部族的文明已發展出“基本教義論”了,可以將政府型態轉變成基本教義制。在基本教義制下,不會有不快樂的市民(當然科技的研究會減緩)。
市民也容易因軍事部隊不在城市中而感到不滿,這時可以將部份部隊移回城市,甚至解散一些部隊。
◎ 內戰
當部族發展成強大的文明時,也會有反對派系揚言要發動內戰。如果反對派有軍隊,攻下首都會使這個國家分裂。
◎ 政體
文明發展后將產生政體。更改政體可以為文明帶來相當大的助益,另一方面也會製造令人頭痛的問題,所以要小心。如果想要更改政府型態,可選擇王國選單中的“革命”指令。更改成較為先進的政府型態通常會改善人民的生產力,也會改善貪污和浪費的情形。
政體有多種,如君主制、共和制、民主制等。其中無政府稱玩家先生、女士;集權制稱玩家皇帝、女皇;君主制稱玩家國王、女王;基本教義制稱玩家大祭司;共和制稱玩家執政官;民主制稱玩家總統等。不同的政體有不同的屬性,如民主政府的軍隊對賄賂有免疫能力。民主政府下的城市無法被顛覆或發動革命等等。發動革命將造成短暫的無政府時期。政體變革有可能使市民獲得更多的自由,這樣他們會開始增加生產,促進貿易,反過來要讓市民高興也就變得更為困難。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將一部份的貿易轉為奢侈品。如將奢侈比率定為20%,由於這時的人民現在提高了工農業產量,增加了貿易,因此可以輕易地負擔這樣的比率。
◎ 貿易
城市可以生產商隊來載運貨物到其他國家去,特別是從大城市生產的商隊能迅速增加財富和知識。例如供應糧食的商隊使每回合一單位的食物轉移到目的城市。可貿易的貨物有皮草、羊毛、首飾、布料、鹽、煤炭、銅、染料、葡萄酒、絲綢、白銀、香料、寶石、黃金、石油、鈾等。成立商隊后,可將商隊移動到遠方的城市,可以建立商路。與較近的、較小以及自已的城市建立商路所得的利潤較少,與較遠、較大以及對手的城市建立商路可得的利潤較大。在對手城市上用滑鼠點一下可了解那個城市需要的貨物,由此找出能夠進行貿易的城市。商隊也可以用來幫助其它的城市建造世界奇觀。
◎ 研究科技
城市的建設是隨著科技發展而進行的。例如在文明發展出建築技術后,才可以建造要塞(按“F”鍵)。有要塞的方格可將其中的部隊防衛力加倍,防止一次戰役損失一個以上的部隊。而城市的發展又要求有相應的設施。例如當人口發展到一定數目時,會受到了附近水源的限制,這時要興建輸水管工程以改善它的供水,不然城市無法繼續成長。
新的部隊工程師可以執行變更地形(按“O”鍵)的指令來大幅度地更改一個方格的地形種類。工程師的工作效率是拓荒者的兩倍(如築路、灌溉等等)。
自己民族內的智者和科學家們會搜集這些信息來研發新的科技。文明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依賴於科技的發展。遊戲除以下一些科技外,還可自定義3項科技。
字母(Alphabet):是科學發展的源泉。
葬禮儀式(Ceremonial Burial):能製造廟。
青銅技術(Broze working):可造方陣部隊和巨像。
騎術(Horseback Riding):可製造騎兵。
石工技術(Masonry):可建造城牆、王宮、長城、金字塔。
制陶術(Pottery):可建造糧倉和空中花園。
車輪技術(The wheel):以騎術為前提,可製造馬拉戰車。
法典(Code of laws):以字母為前提,可建造市場。
貨幣(Coin):以青銅技術為前提,可建造市場。
製圖術(Map making):以字母為前提,可造三槳戰船和燈塔。
神秘主義(Mysticism):以葬禮儀式為前提,可建造神殿。
武士道(Warrior code):可製造弓箭手。
書寫(Writing):以字母為前提,可造外交官和圖書館。
建築技術(Construction):以貨幣和石工技術為前提,可建造水渠和娛樂場。
工程學(Engineering):以車輪技術和建築技術為前提,可創造查理王國的十字軍這項世界奇觀。
封建制度(Feudalism):以石工技術和戰爭為前提,可製造高山兵(即長矛兵)和孫子戰爭學院。
鐵器製作(Iron working):以青銅器和武士道為前提,可製造古羅馬士兵。
文學(Literacy):以書寫和法典為前提,可造大圖書館。
數學(Mathemaitcs):以字母和石工技術為前提,可製造拋石機
多神論(Polytheism):以葬禮騎術為前提,可製造象兵。
文明IV
文明IV
共和主義(Republic):以法典和文學為前提,可將政體轉化為共和制。
貿易(Trade):以貨幣和法典為前提,可造商隊和馬可波羅使館。
天文學(Astronomy):以神秘主義和數學為前提,可造哥白尼天文台。
騎士制度(Chivalry):以建築技術和騎術為前提,可造騎士。
發明(Invention):以工程學和文學為前提,可造達芬奇工作室。
君主政治(Monarchy):以法典和葬禮為前提,可將政體轉換為君主制。
哲學(Philosophy):以神秘主義和文學為前提,是很多高級發明的基礎。
航海學(Seafaring):以製圖術和制陶術為前提,可造探險家和港口。
神學(Theology):以君主政治和封建制度為基礎,可造塞巴斯安蒂教堂。
大學(The University):以數學和哲學為基礎,可建造大學。
重力論(Theory of Gravility):以天文學和大學為基礎,可建造牛頓大學。
航海術(Navigation):以航海學和天文學為基礎,可造出快艇和麥哲倫探險。
物理(Physics):以航海學和文學為前提,是先進動力的基礎。
銀行學(Banking):以貿易和共和主義為前提,可建造銀行。
造橋術(Bridge Building):以鐵器製作和建築技術為前提,可使開拓者和工程師在河上修橋。
民主主義(Democracy):以銀行學和發明為前提,可建造自由女神像。
經濟學(Economics):以大學和銀行學為前提,可建造證券交易所和亞當斯密斯貿易公司。
磁鐵(Magnelism):以物理和鐵器製作為前提,可建造護衛艦和帆船。
醫學(Medicine):以哲學和貿易為前提,可建造莎士比亞劇院。
文明VI
文明VI
一神論(Monotheism):以哲學和多神論為前提,可建造十字軍和大教堂以及米開朗基羅大教堂。
公共衛生(Sanitation):以工程學和醫學為前提,可建造城市的排水系統。
蒸汽機(Steam Engine):以物理和發明為前提,可建造鐵殼船和埃菲爾鐵塔。
原子理論(Atomic Theory):以重力論和物理為前提,是建造原子彈的基礎。
化學(Chemistry):以大學和醫學為前提,可製造炸藥和煉製技術。
鐵路(Railroad):以蒸汽機和造橋術為前提,可建造達爾文航海的奇迹。
火藥(Gunpowder):以發明和鐵路為前提,可造火槍手。
工業化(Industrialization):以鐵路和銀行學為前提,可建造運輸艦、工廠和婦女參政權。
統御術(Leadership):以騎士制度和火藥為前提,可造龍騎兵。
冶金術(Metallurgy):以火藥和大學為前提,可建造加農炮和要塞。
法人團體(Corporation):以工業化為前提,可建造貨船和股市。
徵兵制(Conscription):以民主主義和冶金術為前提,可造來福槍手。
兵法(Tactics):以統御術和徵兵製為前提,可建造騎兵和山地部隊
基本教義論(Fundementalism):以一神論和徵兵製為前提,可建造狂熱分子。
煉製技術(Refining):以化學和法人團體為前提,可造出火力發電廠。
炸藥(Explosives):以火藥和化學為前提,可建造工程師。
遺傳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以醫學和法人團體為前提,可創造出攻克癌症的世界奇觀。
內燃機(Combustion):以煉製技術和炸藥為前提,可建造潛水艇。
電力學(Electricity):以冶金術和磁鐵為前提,可建造驅逐艦。
電子學(Electronics):以電力學和法人團體為前提,可建造水力發電廠和胡佛水壩
航空技術(Flight):以內燃機和重力論為前提,可建造戰鬥機。兩棲作戰(Amphibious warefare):以航海學和兵法為前提,可建造海軍陸戰隊軍港。
煉鐵技術(Steel):以電力學和工業化為前提,可建造巡洋艦。
自動技術(Automobile):以內燃機和煉鐵技術為前提,可建造戰艦和高速公路。
機動作戰(Mobile war craft):以自動技術和兵法為前提,可建造坦克。
量產技術(Mass production):以自動技術和法人團體為前提,可建造公交系統。
機器工具(Machine tools):以煉鐵技術和兵法為前提,可建造現代火炮。
勞工聯盟(Labor Union):以量產技術和戰爭理論為前提,可建造機械化步兵。
小型化技術(Miniaturization):以機械和電子學為前提,可建造採油平台。
無線電(Radio):以航空技術和電力學為前提,可造出飛機場。
冷藏技術(Refrigeration):以電力學和公共衛生為前提,可建造超級市場。
高等航空技術(Advanced fight):以機械和無線電為前提,可建造轟炸機和航空母艦。
聯合作戰(Combined arms):以機動作戰和高級航空技術為前提,可造直升飛機和傘兵
電腦(Computers):以小型化技術和量產技術為前提,可建造研究室和探索太空的計劃。
核分裂技術(Nuclear fission):以原子理論和量產技術為前提,可建造曼哈頓計劃。
核能(Nuclear power):以核分裂技術和電子為前提,可建造核電廠。
資源回收(Rececling):以量產技術和民主主義為前提,可建造凈化中心。
機器人技術(Robotics):以電腦和機動作戰為前提,可建造榴彈炮和工廠電站。
火箭技術(Rocketry):以高等航空技術和電子學為前提,可建造導彈巡洋艦、原子彈、薩姆導彈基地。
太空飛行(Space flight):以電腦和火箭技術為前提,可建造太空飛船和阿波羅計劃。
塑膠(Plastics):以煉製技術和太空飛行為前提,可建造太空飛船的動力。
環保主義(Environmentalism):以資源回收和太空飛行為前提,可建造太陽能電站。
激光(The laser):以量產技術和核能為前提,可建造戰略防禦系統。
超導體(Superconductor):以塑膠和激光為前提,可建造太空飛船的模塊。
隱形技術(Stealth):以超導材料和機器人技術為前提,可造隱形戰鬥機和隱形轟炸機
合成力量(Fusion power):以核能和超導體為前提,可建造隱形戰鬥機和隱形轟炸機。
未來科技(Future technology):以合成力量和資源回收為前提。
不同的科技只能在一定的時期才能研究和發展,不同的科技對文明的發展也有影響,例如:
(1)書寫。有了書寫的藝術后,就可派遣使節去和其他的文明接觸。使節可以建立使館,使館可用來監視對手,甚至從對手處偷取科技。
(2)航海學。在文明精通了航海術后,就可以造出探險者,探索新的地區。探險者在任何地形上都只需1/3的移動力能快速走過大片的土地。也可以考慮用三槳戰船將探險者和其他的部隊載運到遠方的大陸上。
(3)哲學。在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會出現偉大思想家,在科學、道德和形而上學等領域形成觀點,這就是哲學。有了哲學的黃金時代后,在接下來的數個世紀間會指導文明的發展。
☆ 世界奇觀
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可以修建世界奇觀。世界奇觀包括古典時期、中古世紀、工業化時代和現代的世界奇觀等幾種。遊戲中共有28個世界奇觀,都是著名而偉大的工程,雖然每個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建成,但卻有其他建築無可比擬的特殊功效,有的甚至是生死攸關的。
而且因為世界奇迹全球只能有一個,因此要搶著完工。城市中可以建造的普通建築有:皇宮、軍營、穀倉、神殿、市場、圖書館、法庭、城牆、輸水管工程、銀行、教堂、大學、大眾運輸、競技場、工廠、製造廠、戰略防衛構想、資源回收中心、火力電廠、水力電廠、核能電廠、證券交易所、下水道工程、超級市場、高速公路、研究實驗室、地對空飛彈基地、海岸要塞、太陽能電廠、港口、海上平台、機場、警察局、港口設施、太空船結構體、太空船元件、太空船模組。
可以建造的奇觀有:空中花園(Hanging Gardens):工作量200,給每座城市增加歡樂,作用到鐵路發明時為止。
巨像(Colossus):原料200,增加城市的財政收入,作用到飛行發明時為止。
燈塔(Light House):原料200,給船隻增加1格的移動力,作用到磁性發明時為止。
長城(Great Wall):原料300,會和其他國家保持和平,作用到冶金髮明時為止。
金字塔(Pyramids):原料300,相當於給每座城市加一個糧倉。
大圖書館(Great Library):原料300,周圍兩個國家的技術都可以獲得,作用到電發明時為止。
馬可波羅使館(Marcopolo's Embassy):原料200,可了解各國的情況,作用到出現共產主義為止。
孫子戰爭學院(Sun Tzu's Academy):原料200,使陸軍增加經驗,作用到發明機動性戰術為止。
哥白尼天文台(Copernicus' Observatory):原料300,使城市的科研能力增加50%。
米開朗基羅教堂(Michelangelo's Capel):原料400。
塞巴斯蒂安教堂(J.S.Bach's Cathedral):原料400,能減少城市中不快樂的人。
麥哲倫探險(Magetllan's Expedition):原料400,可給船隻加2格的移動力。
莎士比亞劇院(Shakespear's Theatre):原料300,使本城中所有不快樂的人滿意。
理查王國十字軍(King Richard's Crusade):原料300,使每座城市多生產一些資源。
達爾文航海(Danvin's Voyage):原料400,直接給兩項科學技術,但正在研究的科技失效。
牛頓大學(Isaac Newton's College):原料400,使所在的城市科技力加倍。
神殿(Oracle):原料300,使宇宙的作用加倍,作用到神學發明時為止。
埃菲爾鐵塔(Eiffel Tower):原料300,可與其他文明和平相處。
文明III
文明III
亞當斯密斯貿易公司(Adam Smiths Trading):原料400,可支持城市中部分建築的維護費。
胡佛水壩(Hoover Dam):原料600,相當於給每個城市加一個水利發電廠。
達芬奇工作室(Leonardo's Workship):原料400,可自動更新軍隊種類,作用到發明自動技術時為止。
婦女徠參政權(Women's Suffrage):原料600,相當於給每座城市一座警察局。
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原料400,使玩者可自由轉換政體。
攻克癌症(Cure for Cancer):原料600,可使每個城市的1個人由不快樂變得滿意。
聯合國(United Nations):原料600,比較容易和其他國家保持和平民主,國家有50%的機會否決議會。
曼哈頓計劃(Manhattan Project):原料600,可製造原子彈。
阿波羅計劃(Apollo Program):原料600,使所有城市在地圖上顯示出來。
探索太空(SETI Program):原料600,相當於給每座城市一個研究室.
☆ 軍事征服
在建立了軍事部隊后,可用方向鍵控制此部隊的移動,或用命令選單中的選項來下達特殊的命令,使軍事部隊去探索未知的區域,向外擴張,攻擊敵人,保護文明的發展。一些部隊的兵種要在一定的科技出現后才會出現。
部隊的屬性有移動力(包括飛行距離,非空中部隊為0)、兵種(如地面部隊、空中部隊和海上部隊)、攻擊力、防禦力、生命力、火力(即每次擊中敵人所造成的傷害)、花費(通常x10為所需原料)、承載量、可載運的部隊數、人工智慧等。
兵種及武器
遊戲中的兵種和武器共有51種,另有3種自定義的兵種。每種兵力的屬性有攻擊力(A)、防禦力(D)、移動力(M)、生命力(H)、火力(P)。每種部隊進攻時都有自己的音效,效果很好。
拓荒者(Settlers):ADM=0/1/1,HP=2/1,價值40,基本的建設力量。戰士(Warriors):AMD=1/1/1,HP=1/1,價值10,基本的力量。
方陣部隊(Phalanx):AMD=1/2/1,HP=1/1,價值20,守城的好兵種。
弓箭手(Archers):AMD=3/2/1,HP=1/1,價值30,攻擊力較強。
戰車(Chariot):AMD=3/1/2,HP=1/1,價值20,綜合能力較強。
高山兵(Pikemen):AMD=1/2/1,HP=1/1,價值20,即長矛兵,對騎兵類兵種防禦力加倍。
騎兵(Horseman):AMD=2/1/2,HP=1/1,價值20,后被騎士淘汰。
商隊(Caravan):AMD=0/1/1,HP=1/1,價值50,到城市可賺錢。
古羅馬兵(Logion):AMD=4/2/1,HP=1/1,價值40,后被來複槍手淘汰。
騎士(Knights):AMD=4/2/2,HP=1/1,價值40,后被機械化步兵取代。
龍騎兵(Dragons):AMD=5/2/2,HP=2/1,價值50,在古代是很強的兵種。
象兵(Elephants):AMD=4/1/2,HP=1/1,價值40。
裝甲步兵(Cavalry):AMD=8/3/2,HP=2/1,價值60,攻擊力很強。
石弩(Catapult):AMD=6/1/1,HP=1/1,價值40,后被加農炮淘汰。
使節(Diplomat):AMD=0/0/2,HP=1/1,價值30,可建立大使館可調查城市。
狂熱分子(Fanatics):AMD=4/4/1,HP=2/1,價值20,無需供給糧食等物品。
三槳戰船(Trireme):AMD=1/1/3,HP=1/1,價值40,移動的最後一步要靠岸。
毛瑟槍兵(Musketeers):AMD=3/3/1,HP=2/1,價值30,后被機械化步兵淘汰。
帆船(Galleon):AMD=0/2/4,HP=2/2,價值40,能運送地面部隊,后被運輸艦淘汰。
快艇(Caraveal):AMD=2/1/3,HP=1/1,價值40,后被巡洋艦淘汰。
加農炮(Canon):AMD=8/1/1,HP=2/2,價值40,后被現代火炮淘汰。
工程師(Engineers):AMD=0/2/2,HP=2/2,價值40,開拓者的升級兵種。
探險者(Explorer):AMD=0/1/1,HP=1/1,價值30,對各種地形的適應力都很強。
十字軍(Crusaders):AMD=5/1/2,HP=1/1,價值40。
間諜(Spy):AMD=0/0/3,HP=1/1,價值30,可偷竅敵人的科技。
護衛艦(Frigate):AMD=4/2/4,HP=2/1,價值50,可運送部隊。
驅逐艦(Destrayer):AMD=4/4/6,HP=3/1,價值60,能及早發現敵人的潛水艇。
貨車(Freight):AMD=0/1/2,HP=1/1,價值50,可運輸部隊。
鐵殼船(Ironclad):AMD=4/4/4,HP=3/1,價值60,后被戰列艦淘汰。
來福槍手(Rifleman):AMD=5/4/1,HP=2/1,價值40,后被機械化步兵淘汰。
傘兵(Paratrooper):AMD=6/4/1,HP=2/1,價值60,可由飛機空投。
游擊隊(Partiscans):AMD=4/4/1,HP=2/1,價值50,可直接投入敵人的內部地區。
巡航艦(Cruiser):AMD=6/6/5,HP=3/2,價值80,性能價格比很不錯的海軍兵種。
戰艦(Battleship):AMD=12/12/4,HP=4/2,價值160,對城市的破壞力很大。
神盾級巡航艦(AEGIS Cruiser):AMD=8/8/5,HP=3/2,價值100,比戰艦稍差。
戰鬥機(Fight):AMD=4/1/10,HP=2/2,價值60,最後一步必須停靠在航空母艦或城市中。
裝甲戰車(Armor):AMD=10/5/3,HP=3/1,價值80,綜合能力最強的地面部隊。
轟炸機(Bomber):AMD=12/1/8,HP=2/2,價值120,攻擊力強大,對地攻擊力強。
航空母艦(Carrier):AMD=1/9/5,HP=4/2,價值160,可運載飛機和原子彈。
運輸艦(Transport):AMD=0/3/5,HP=3/1,價值50,可運載坦克和步兵。
海軍陸戰隊(Marines):AMD=8/5/1,HP=2/1,價值60,攻擊力最強的步兵。
機械化步兵(Mechanized Infantry):AMD=6/6/3,HP=3/1,價值50,綜合能力最強的步兵。
山地部隊(Alpine Troops):AMD=5/5/1,HP=2/1,價值50,對道路的適應能力很強。
炮兵(Artillery):AMD=10/1/1,HP=2/2,價值50,后被留彈炮取代。
榴彈炮(Howitzer):AMD=12/2/2,HP=3/2,價值70,攻擊時可不受城牆限制。
巡航艦飛彈(Cruise Missile):AMD=20/0/12,HP=1/3,價值60,即巡航導彈,不受敵人防線和城牆的限制。
潛水艇(Submarine):AMD=10/3/2,HP=3/2,價值60,作為海軍單位攻擊力太弱,對付運輸艦還不錯。
直升飛機(Helicopter):AMD=4/2/4,HP=2/1,價值100,不受城牆和防線的限制,還能及早發現敵人的潛水艇。
核子飛彈(Nuclear Missile):AMD=99/0/16,HP=1/1,價值160,攻擊力最強的戰鬥單位,但需要保護。
隱形轟炸機(Steacth Bomber):AMD=10/2/3,HP=2/2,價值160,攻擊時不受城牆和防線的限制。
隱形戰鬥機(Steacth Fighter):AMD=18/3/4,HP=2/2,價值80,能攻擊空中目標。
將部隊在城市中設防,以防禦蠻族和敵軍的攻擊。部隊種類中的方陣部隊、槍兵、戰士、弓箭手和兵團部隊適於防禦。移動快速的部隊(如騎兵等)在探索未知區域時是很有用的。弓箭手、戰車、象兵和石弩部隊用於攻擊敵人很為有效。要更改部隊的所屬城市,首先要將部隊移動到新的城市中,再下達更改的命令或按下“H”鍵。
用至少一個(最好兩個)防衛性部隊保護城市。在改善現有城市和開拓新城市間取得平衡。不要一味擴張,以致於後防空虛,當蠻族和充滿敵意的軍隊在城市旁出現時,可能會因缺少防衛部隊而遭到滅頂之災。
部隊在戰鬥中受到傷害的程度用部隊盾牌的彩色橫條來表示,其中綠色表示部隊情況較為良好,黃色和紅色則表示較嚴重的傷害。受到傷害的部隊可以藉由不動作(按Spacebar鍵)來修復。受損的部隊在城市和要塞中修復的速度較快。有軍營的城市能夠在一回合中治療受傷的地面部隊。港口設施和機場則分別用於治療受損的船隻和空軍部隊。
在文明發展出無線電技術后,可建立空軍部隊。空軍可以用來轟炸敵方城市(轟炸機),也可以用來保護城市不受敵機的轟炸(戰鬥機)。空軍部隊也可以用來探索未知的區域。空軍只攜帶著有限的燃料,它們必須在燃料用盡前回到我軍或友軍的城市、空軍基地或航空母艦中。
兩棲登陸:地面部隊必須先登陸后才能進行戰鬥,兩棲陸戰隊除外。
只有地面部隊才能佔領敵方城市。只有戰鬥機才能攻擊敵方的空中部隊。飛機會因燃料用盡而墜毀。戰鬥機和導彈必須在燃料用盡之前回到城市或航空母艦上,轟炸機則必須在第二回合結束前降落。當部隊疲倦時,如果強迫他們作戰將只能發揮出不足100%的的戰鬥力。拓荒者、商隊和使節等攻擊力為0的部隊被視為非戰鬥部隊,無法主動和敵方部隊展開戰鬥。
建立空軍基地(按“E”鍵)可由拓荒者或工程師執行,在非城市的方格建空軍基地。有了空軍基地,就可以空運部隊。部隊只能在有機場的城市間被空運。一個回合中只能有一個部隊從一個城市中運進或運出。空降部隊可以在城市或是空軍基地的方格上進行空降。
有了聯合國以後,經參議院同意,就可以聯合國的“和平任務”為名出兵。
☆ 外交手腕
在建設自己的文明的同時,其他部族的文明也在發展。通過選單中的排行表,可以看到其他文明的發展情況。當向外擴展到一定地步,免不了要與其他部族接觸,這時,要派出使節來了解對手的進展和動作。如果相鄰的部族比你強大,應該採取和談的措施,孤立並征服其他較弱的文明。
外交上有簽署永久和平協定、商定兩國的邊界、簽署停火、建立使館、調查城市、偷取科技、破壞行動、飲用水中下毒、裝置核子炸彈、煽動其他部族革命等手段。可派出間諜去收買或破壞其他文明的部隊。
☆ 評分系統
根據文明發展的程度會進行評分,評分會給出最富有、武力最強、最先進、最快樂、領土最大等評價。根據分數的多少給予輝煌的、偉大的、良好的、中等的、弱小的、可憐的、無望的等幾個檔次。
在征服整個地球后,會派出一艘載著殖民者的太空船,抵達了人馬座α星系,這些勇敢的先鋒們,又開始了一個新的世界的殖民……
媒體評價
Gamespot:9.2分/10分(即滿分10分,評價為9.2分)
PC Gamer:96分/100分
All Game Guide:5分/5分
IGN 史上最佳100個遊戲(最新讀者評出)

系列作品


文明Ⅰ

Sid Meier's Civilization Ⅰ
Sid Meier's Civilization Ⅰ
發行信息
Sid Meier's Civilization Ⅰ
資料片
文明:權力之爭(Civilization:Call to Power)(其實在文明二之後)
文明:權力之爭二(Civilization:Call to Power Ⅱ)
宣傳口號
3.5MB開始一個新世界。
開場白:"In the beginning, the world was without form, and void..."(即最始之時,世界無形,虛空到處...)
-- from the intro to Civilization I
《文明 Ⅰ》 的目標很簡單,那就是建立你的帝國,然後要保持到一定的時間不被其他玩家消滅,而且要盡量擴大和發展你的勢力。遊戲的開始將從人類文明最早有文明記載的起始---公元前4000年開始,一直到公元21世紀結束。玩家一開始只是以一個很小的定居民來開始你的遊戲(這也是以後文明此系列的經典開局模式)。你需要試圖先建立你的定居點,然後在與其他可能的2到6個不同的文明種族進行發展競爭。隨著你的勢力的擴大,你需要進行外交,戰爭之類的各種任務。而且還要在大地圖上面選擇你新的城市的建立點。同時還要升級改善你現有的城市。

文明Ⅱ

發行信息
Sid Meier's Civilization Ⅱ
出版: Hasbro Interactive
Sid Meiers Civilization Ⅱ
Sid Meiers Civilization Ⅱ
開發: Microprose 發售日期:1996年
類型:SLG
銷量:超過850,000份
不足:無多人遊戲
資料片
文明二:多人遊戲金版(Civilization Ⅱ:Multiplayer Gold Edition)
文明二:時間的考驗(Civilization Ⅱ:Test of Time)
文明二:幻想世界(Civilization Ⅱ:Fantasy World)
文明二:文明衝突(Civilization Ⅱ:Conflict of Civilization)
《文明Ⅱ》由MicroProse公司出品的一款策略性遊戲。遊戲在 Windows平台下運行。這款戰略遊戲在歐美市場大受歡迎,這不僅給設計者席德·梅爾 和Microprose公司帶來可觀的收入,也為戰略遊戲迷們帶來愉快的時光。遊戲在國際網際網路前100名遊戲的排行榜上長期處於前3位。遊戲的音樂包括“葬禮進行曲”、“歡樂頌”等9首音樂。遊戲的音效一般,比不了當今的很多遊戲,但比其它戰略遊戲還是強多了。遊戲的畫面雖不及某些冒險遊戲,但憑藉Windows的強大機能可隨意改變解析度,從16M RAM到3D模式,都能勝任。

文明Ⅲ

Sid Meiers Civilization Ⅲ
Sid Meiers Civilization Ⅲ
發行信息
出版:Infogrames
開發:Firaxis類型:SLG
發售日期:10/30/01
不足:無多人遊戲
資料片:
文明三:玩轉世界Civilization III: Play the World
文明三:征服Civilization III: Conquests
宣傳口號
——史上最令人上癮的遊戲之一。
"How do you improve on perfection?"(完美怎能被超越?)
——發售前文明粉絲的疑問
媒體評價及所獲獎項
Gamespot:9.2分/10分
IGN:9.3分/10分
Gamespy:93分/100分
PC Gamer:92/100
2001評論家精選
美國時代周刊
Critic's Pick
2001, Time Magazine
2001年度最佳策略遊戲(以下網站或雜誌評出)
互動科學藝術學院Academy of Interactive Arts and Sciences
Computer Games Magazine
Gamespot . com (單人遊戲獎)
Gamepen
Gamespy . com
Game Revolution
Wargamer . com
內容簡介
席德·梅爾的文明Ⅲ
席德·梅爾的文明Ⅲ
☆ 設計理念
隨著最近Firaxis公司超級大作“文明Ⅲ”的出現,十年之前由“文明”帶來的經典、令人廢寢忘食的回合制偉大策略作品終於再次來到了人們面前。這個攜風雷之勢而來的遊戲是迄今最偉大的兩部作品的續集,當然它也完全遵循了自己高貴的血統。
它是超一流設計、整潔界面、優秀美工設定、無限可重玩性、開放架構、和史詩般敘事技巧等原則的讚歌,也是席德·梅爾和其公司製作一流遊戲深刻洞察力的另一個樣例。簡而言之,“文明Ⅲ”是證明策略遊戲仍然富有生命力並且能夠令人在計算機前流連忘返的勝利宣言。
有兩種觀察“文明Ⅲ”的方式:或者以其自身的表現,或者以大量回歸“席德·梅爾之文明”原作設計理念的最新進展。就後者而言,人們會立刻發現“文明Ⅲ”的蘋果並沒有從樹上掉下來。實際上,第一次進入這個遊戲的時候你或許會失望地感到它似乎只是“文明Ⅱ”改頭換面的版本,但這種感覺會隨著時間漸漸流逝。你玩的時間越長,你就越會認識到新作表面上細微的改變帶來了意義重大的影響。
這些改變中的許多都來自於Firaxis公司的“半人馬阿爾法星”(Alpha Centauri),這個遊戲引入了獨特派系、國家邊界、和生動地圖等概念。所有這些都出現在“文明Ⅲ”中,但是它並不是簡單地採用了歷史設定的“半人馬阿爾法星”。儘管遊戲所有文明的差異並不像“半人馬阿爾法星”中的派系那麼明顯,但是每一個都擁有一種獨特單位和兩種能夠帶來特殊優勢的"力量"。
★《征服世界》遊戲特點
更多的文明——包括蘇美爾瑪雅、葡萄牙和荷蘭在內的7種新文明;
更多的單位——使用投石機打爛敵人城牆或使用蘇美爾恩基度戰士進行快速擴展;
更多的科技——使用衛星可以看清整個世界地圖;
更多的災難——小心危險的火山,否則你將重蹈龐貝城的覆轍;
更多的資源——為獲得煙草、香蕉、綠洲、食鹽、食糖、翡翠和外來珍稀鳥類等自然資源而戰;
更多的奇觀——包括宙斯神像在內的5種新奇觀;
更多的外交選項——將聯盟鎖定可以使正邪之間的鬥爭更加激烈;
更多的地圖特性——可以對敵方進行轟炸並在留下一堆彈坑后離開;
更多的政府形態——封建主義、部落議會制和帝國主義是你對人民進行統治的新方法;
更多的單位能力——包括潛行攻擊、奴役和傷害倍增器等在內的一些能力現在可以應用到戰鬥單位身上;
更多的文明屬性——共有兩種:農業和航海;
更多的功能增強——增強的人工智慧、戰鬥系統、界面、集結點、地方長官、領袖和遊戲平衡性;
更多的遊戲選項——可以選擇世界大小隨機,還可以選擇“半神半人”和“席德”兩種新的難度;
更多的城市專業人員——包括城市工程師和警察部門;
更科學的界面——界面改進包括能夠設定所有城市生產部隊的集結點,和快速進行管理與信息設定;
附加內容——包括《文明III:遊戲世界》內的所有新增文明、領袖、特殊單位和特點。
還有更多、更多,一切等待你去征服!

文明Ⅳ

發行信息:
出版: 2K Games
Sid Meiers Civilization IV
Sid Meiers Civilization IV
開發: Firaxis ESRB 發售日期: 2005年10月
類型: 回合策略 建設
多人遊戲:支持
媒體評價:
Gamespot: 9.4/10
PC Gamer:
All Game Guide: 5/5
資料片:
文明4:戰神 Sid Meier's Civilization IV: Warlords (2006年7月)
席德·梅爾的文明Ⅳ
席德·梅爾的文明Ⅳ
文明4:超越刀鋒 Sid Meier's Civilization IV: Beyond the Sword (2007年7月)
《文明4》是由FIRAXI公司製作,2K GAMES公司發行,中文版北京中電博亞公司代理的一款策略戰棋類遊戲,於2005年10月25日發行。
《文明4》是一款經典的開發型策略遊戲,同時包含有大量的百科知識內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豐富多彩,包羅萬象,使廣大遊戲者在娛樂之中增長知識,尤其歷史和科技方面的知識。
同時是經典文明系列遊戲第4部作品,遊戲有1個原版3個資料片《戰神》和《超越刀鋒》和《殖民時代》。遊戲中將會出現18個不同的國家或民族,包括中國、日本、法國、德國、英格蘭、美國等。本作也將會保留《文明3》的“文化”要素,玩家需要與鄰國進行交流才能發展文明,在此過程中也要注意不要被大國所吞併。
《文明4》共有3種主要模式,包括多人聯網的短遊戲模式、共有400多個回合的標準遊戲模式、以及至少550個回合的史詩模式。遊戲橫跨整個人類文明歷史,從遠古一直到未來的太空時代。本作共有85種技術,其中某些技術只有通過特定途徑才能開發出來。遊戲中共有7大宗教,宗教的預言者給你關於其他國家和城市的情報,而發現某種特定技術還有可能創立新的宗教。遊戲中也有偉人和領袖的概念,將會出現歷史上真實存在的28位領袖,這些領袖將會影響到文明的特色。偉人則分為5種類型,分別為:藝術家、企業界的大亨、預言者、工程師和科學家。

文明Ⅴ

中文名稱:文明5
英文名稱: Sid Meiers Civilization V
遊戲類型:回合制策略遊戲
發行時間: 2010年9月24日
遊戲製作:Firaxis Games
遊戲發行:2K Games
遊戲語言:英文
席德·梅爾的文明Ⅴ
席德·梅爾的文明Ⅴ
著名遊戲設計師席德·梅爾知名策略遊戲系列新作《席德梅爾之文明5》於2010年秋季與玩家見面。本作是由Firaxis Games負責開發,由2K Games出品。《文明5》在2010年9月釋出Demo試玩,並在9月21號在北美地區發布,其它地區則要等到24號,遊戲為Steam平台獨佔。
《文明5》應用全新遊戲引擎,導入六角格機制,採用了嶄新的戰鬥系統、深度的外交互動、以及各種遊戲功能,將令玩家獲得豐富的遊戲體驗。
2K Games表示,遊戲新加入遠距轟炸能力,玩家可於戰線後方發射武器,發展戰場致勝的新策略。除了首次在《文明5》登場新遊戲特色外。遊戲也將強調多樣化的社群、模組和多人遊戲元素。
Firaxis Games創意研發總監席德·梅爾表示,他們非常期待玩家能快些看到Firaxis團隊為此系列注入的全新風貌。同時,2K總裁克里斯多夫·哈特曼(Christoph Hartmann)表示,《文明5》將開創徹底改變此系列的新紀元,為玩家帶來更迷人的遊戲體驗和更深度的策略、緊張刺激的戰術戰鬥、可供探索及通過戰爭手段據為己有的廣大逼真地景,以及可讓《文明》玩家無須離開遊戲即可分享內容與互相討論的內建論壇機制。

文明:太空

中文名稱:文明:太空
英文名稱: Civilization Beyond Earth
遊戲類型:回合制策略遊戲
發行時間: 2014年10月24日
遊戲製作:Firaxis Games
遊戲發行:2K Games
遊戲語言:英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俄語、波蘭語、西班牙語、日語、韓語、繁體中文。
《文明:太空》是《文明》系列的最新作,是《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的精神續作,玩家將前往宇宙探索,初始為一個外星球,豐饒,天空城,真菌為三種世界類型,城市可以建立到外星和前哨戰。
文明:太空
文明:太空
玩家可以成為第一個到訪新星的人類,與 自然生物和新物種對抗,該作里有眾多神跡,可以與其他玩家進行外交。
遊戲里依然有戰爭迷霧元素,可以像控制衛星那樣操控軌道炮。

文明VI

Sid Meiers Civilization VI
Sid Meiers Civilization VI
中文名稱:文明6
英文名稱: Sid Meiers Civilization VI
遊戲類型:回合制策略遊戲
發行時間: 2016年10月22日
遊戲製作:Firaxis Games
遊戲發行:2K Games
遊戲語言:
界面完全音頻字幕
簡體中文OKOKOK
英語OKOKOK
法語OKOKOK
義大利語OKOKOK
德語OKOKOK
西班牙語OKOKOK
日語OKOKOK
韓語OKOKOK
波蘭語OKOKOK
葡萄牙語-巴西OKOK
俄語OKOKOK
繁體中文OKOKOK
2016年5月11日,2K Games正式公布了Firaxis Games的《文明》系列最新作品《文明VI》,在曝光的封面圖裡我們可以看到一尊托舉地球的神像。
席德·梅爾的文明VI
席德·梅爾的文明VI
《文明VI》提供了多種新方式讓您與世界互動、在地圖上擴張城市,以 及對抗歷史上的偉大領袖,以建立起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強盛文明。
在《文明VI》里,城市將實際在地圖上擴張,創造出全新、深入的策略層次,另外,積極研究科技和文化將能解鎖可能的新玩法;還有眾多各式各樣的領袖會依據歷史所記載的個人特徵去追求自我宗旨,而且玩家可訴諸自己選擇的方式取得遊戲勝利。
“《文明VI》建構在《文明》系列的堅實基礎上,而且我們增添了許多精彩的新元素,”Firaxis Games首席設計師Ed Beach表示,“遊戲的畫面呈現方式,靈感來自於探險時代的地圖與工具,而且我們還做了許多的重大遊戲變革,例如擴張城市和積極研究,讓《文明VI》帶給玩家全新的遊戲體驗,又保有《文明》系列的獨特風格。”

其它相關


半人馬阿爾法星 Sid Meier's Alpha Centauri
——宇宙版文明,席德梅爾新的高度。
發行信息:
出版: 電子藝界 Electronic Arts
開發: Firaxis
平台: PC
類型: 回合策略 建設
發售日期: 02/12/98
多人遊戲:多至七玩家 Internet 或LAN.
媒體評價及所獲獎項:
Gamespot: 9.1/10
IGN: 9.5/10
PC Gamer: 98/100 (估計是PC Gamer的最高分了,比Half Life2 96分還高)
Game Pro: 5/5
1999年度最佳回合策略遊戲(以下網站或雜誌評出)
互動科學藝術學院Academy of Interactive Arts and Sciences
Gamespot . com
PC Gamer Magzine
資料片:
席德梅爾的異形交叉火力 Sid Meier's Alien Crossfire
文明:太空Civilization Beyond Earth
《文明:太空》(又名《文明:超越地球》是金獎《文明》系列的科幻主題的作品。時空設定在未來,撼動世界的重大事件導致現代社會分崩離析,造就了新世界秩序,並讓人類面臨不確定的未來。人類亟欲力圖振作,重新開發的國家把資源集中在外太空旅行上,替人類謀求嶄新開始。
您參與了尋找地球以外第二個家的遠征軍,將帶領您的人民前往新領域,建立太空新文明,並替人類寫下新的一頁。探索及殖民外星球、研究新科技、集結強大軍隊、建造驚人奇迹,以及塑造您的新世界面貌。在您展開旅程的同時,您必須做各種重大抉擇。包括選擇贊助者、構架您的殖民地,乃至於您替您文明選擇的終極路線,每一個抉擇都將開啟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