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造

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造

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造中國共產黨在建國后領導的社會主義革命的一個重要過程和組成部分。它於1953年黨公布的過渡時期總路線中被完整系統地提出:為了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對中國的生產關係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即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又稱“三大改造"

基本信息


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以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代替生產資料私有制的過程。社會主義公有製取代私有制是生產社會化發展的客觀要求,是人類社會經濟制度發展的歷史必然趨勢。由於剝削階級維護私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不可能在舊社會中自發產生和發展,只有在推翻了剝削階級的統治,建立了無產階級的政權以後,才有可能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以生產資料公有制代替生產資料私有制。
生產資料私有制有兩種基本類型:勞動者的私有制和非勞動者的私有制。兩者在性質上不同,因而改造的途徑和方法也不一樣。
工商業中的資本主義所有制,是非勞動者的私有制。它們佔有的生產資料,是剝奪來的,是資本化了的剩餘價值。無產階級國家在原則上完全可以採取無代價沒收的辦法,把它收歸國有。但是,為了減少資產階級的抗拒和破壞,馬克思主義者歷來認為,最好能用贖買的辦法把他們佔有的生產資料轉歸公有。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后,列寧曾提出要對接受國家資本主義資本家進行贖買,但是由於俄國的資本家拒不接受任何妥協,列寧的設想未能實現。在中國,資產階級當中的一部分即官僚資產階級反對革命,對他們只能採取直接沒收的辦法。民族資產階級在民主革命階段具有兩面性(革命性和妥協性);在社會主義革命階段,仍然具有兩面性,即既有剝削工人取得利潤的一面,又有擁護憲法、願意接受社會主義改造的一面。基於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這種特點,在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國家有可能不採取沒收的辦法,而是通過贖買把他們的企業改造成為社會主義企業。同時,對民族資本家實行團結、教育和改造的政策,把企業的改造和人的改造結合起來,教育他們接受工人階級的領導,鼓勵他們利用自己的科學技術知識和經營管理經驗來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使他們由剝削者變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中國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通過國家資本主義的形式,從低級到高級逐步實現的,其後這些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已經全部變為社會主義國營經濟。中國無產階級對資本主義經濟進行和平改造的成功,在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政府引導農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社會主義道路
農業合作化以自願互利原則為基礎,採取了互助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三個步驟,逐步改變農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引導他們走上合作化道路。

其他信息


農業中的個體所有制是勞動者的私有制。馬克思主義者歷來認為,對勞動者絕不能採取剝奪手段,無產階級國家只能通過合作化的辦法,在勞動者自願聯合的基礎上,把個體私有制改變成為勞動群眾的集體所有制。在蘇聯,蘇維埃政權建立以後,就開始在農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當時,由於沒有經驗,加上富農反抗,花費的時間比較長,在農業集體化過程中損失也比較大,一直到30年代中期才基本完成,中國共產黨遵循馬克思主義原則,堅持從實際出發,創造了一套適合國情的中國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政策、步驟和方法。整個改造採取三個互相銜接的步驟;第一步先組織僅僅帶有某些社會主義萌芽的農業生產互助組;第二步按照自願互利的原則,號召農民組織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第三步仍然按照自願互利的原則,逐步過渡到完全社會主義性質的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廢除土地等生產資料的私有制,實行按勞分配。採取上述政策、步驟和辦法,使農民在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逐步提高社會主義覺悟,逐漸適應新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可以使他們較快地自願擺脫生產資料私有制,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從而避免了由於突然變化而可能引起的種種損失。
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造中國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在中國同樣是沿著合作化的道路,採取逐步過渡的辦法。先組織手工業供銷小組,以後發展為手工業供銷合作社,再發展為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其他行業如運輸業、商業等,個體勞動者的社會主義改造也大體上採取類似的辦法。
通過社會主義改造,在中國建立了嶄新的社會主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