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古道
荔枝古道
“荔枝古道”亦稱“子午古道”,是指起始於古代中國涪陵,連接四川陝西湖北的古代陸上商業貿易路線。
983,宋代文學家、地理學家樂史在其著作《太平寰宇記》一書中,把“從涪陵自萬州取開州、通州宣漢縣及洋州路至長安二千二百四十里連接四川陝西湖北的古代陸上商業貿易路線”命名為“荔枝道”,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和大眾所接受,並正式運用。
荔枝古道起源於唐天寶年間(742—756),唐玄宗為滿足寵妃玉環食新鮮荔枝的喜好,建起一條專供荔枝運輸的驛道,形成其基本幹道。它以大唐涪陵郡為起點,經子午道到達長安。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涪州出產的荔枝。因此,當宋代地理學家樂史最早在10世紀80年代將之命名為“荔枝古道”后,即被推廣。
2015年5月,陝、川、鄂三省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利用荔枝古道,正式啟動了“荔枝古道”聯合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工作。
據《舊唐書》、《新唐書》等史籍記載:唐天寶年間(742—756),唐玄宗為滿足寵妃玉環食新鮮荔枝的喜好,頒旨在涪州建優質荔枝園,修整涪州到西安的道路,從涪州置專驛,換人換馬不換物,接力快速傳送。建起一條專供荔枝運輸的驛道,被稱作“荔枝道”,全程1000多公里。唐時此道廣設驛站,盛極一時,官商郵旅稱便。北宋時,一度荒廢,李復曾議修復,其《橘水集。與王楷書》有記述:“自洋南至達州,往日曾為驛程,今雖壞廢,興工亦不難亦。”明清時,成為川陝往來客商的重要道路,此道再度興盛,《三省邊防記》稱之為“川陝要道”。
驛站
《大唐久典》記載:唐代驛道每隔20里設置1個驛站,最盛時全國各地驛道總共有1639個驛站,驛道工作人員2萬餘人。要數最繁華就是這條荔枝道了,負責運鮮荔枝的驛使,把採摘下的荔枝帶葉密封於所砍下的竹筒中,一是土法保鮮,另外是防止路途中擠壓,然後裝籠上馬:二十里一換人,六十里一換馬。“日夜兼程,緊鞭急蹄,保證在七天七夜時間中,把鮮荔枝送到長安”。其速度之快,相當於當今的“特快專遞”了。詩人杜牧在《過華清宮絕句》中有最為精彩的描述:“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就是對當時“荔枝道”的生動寫照。
荔枝來歷
從中國地圖上來看,唐明皇為何不去荔枝盛產地兩廣,而要沿此道去川東,南取荔枝?經過調查,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楊貴妃是四川忠縣人,屬涪陵郡,《華陽國志。巴志》載:“東至魚腹(今四川秦節),西至子午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其果實之珍者,樹有荔枝,《蜀都賦》注引《南裔志》也說: ……江東至郡江洲縣往往有荔枝……”。可見,屬於亞熱帶態氣候的川東南,當時是產荔枝的。楊玉環幼時在老家即愛食此物,當了貴妃仍念念不忘鄉情。李肇《國史補》云:“貴妃生於蜀,好食荔枝,故每歲飛馳以進”。儘管涪陵荔枝在質量上不及南國所產,但從成都近了一兩千里,若捨近求遠,路迢時曠,難以保鮮。其次,長安至川東南如經褒斜成都,繞道何止六七百里,權衡之下,以走子午道進鎮巴境內入蜀為最近,於是荔枝道便成了,也就成為唐朝最繁華的一條驛道。
驛傳荔枝
楊貴妃愛嗜荔枝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唐玄宗對她“三千寵愛在一身”也是青史留名的,於是便導演出一幕“驛傳荔枝”的鬧劇,與周幽王、褒妣的“烽火戲諸侯”一樣成為歷代文人諷詠的範本。在君權至上的封建時代,上有所好,地方官自然肝腦塗地,滿足其需要。荔枝被列為涪洲貢品,他們叫人從產地摘下,以竹筒盛裝,馬脖上系鈴鐺,老遠都能聽見,快馬加鞭,日夜兼程,送往長安。朝延發有專門護照,沿途任何人不管發生任何事加以阻擋。《輿地記勝》引《洋川志》記載:“楊貴妃嗜生荔枝,治驛自涪陵,由達州取道西鄉入子午谷至長安才三日,香、色仍未變”。但《涪州志》記載“七日到長安”,說法有異,按照古代良馬日行千里,各驛站又換馬接力,二千里路程三日到達似乎可信,但從荔枝道整個路程的堅難考慮,七日比較實際。總之,當時驛貢荔枝是一種性命悠關的大事,只要愛妃能吃到鮮荔枝,沿途馬死人亡在所不惜,當我們讀到杜甫詩“憶昔南州使,奔騰獻荔枝,百馬死山中,至今耆舊悲”僅僅為了貴妃品嘗幾顆鮮荔枝,百馬死山中,能不使人扼腕興嘆。
根據史籍的記載,通過古道踏訪,荔枝道的基本路線是自涪陵(妃子園)—墊江—梁平—大竹—達縣—宣漢(大成鄉瓦窯壩折入三橋、隘口、馬渡)—平昌縣(岩口鄉、馬鞍鄉)—萬源市(鷹背鄉、廟埡鄉名揚、秦河鄉三官場、玉帶鄉、魏家鄉)—通江縣(龍鳳鄉、洪口鄉、澌波鄉)—再入萬源市(竹峪鄉、虹橋鄉)—鎮巴縣,定遠,越九龍砦(陳家灘)楊家河、司上、羅鎮砦—西鄉縣子午鎮,最後進入子午道,到達西安。全程1000多公里。《方輿紀勝》云:“當時以馬馳載,七日七夜至京,人馬斃於路者甚眾。”統治者不惜以口福殘民,可見一斑。
荔枝古道
荔枝古道-萬源石塘
馬鞍鄉與鷹背鄉交界處的雞公寨,荔枝古道從懸崖邊經過,在崖邊用大石條砌了長長的護欄,人稱“攔馬牆”,據說是當年為防止馬匹受驚失蹄墜崖而修建的。此處的關牆也保存較好,左邊攔馬牆和右邊石壁上深深的彎槽,據說是當年閂門杠用的,叫做門杠槽。
從雞公寨過竹筒溝,到化米梁衙門營盤,路邊還保留著幾個完整的飲馬槽。所謂飲馬槽,是在古道的大石板上鑿一個長方形的槽,裝馬料喂馬的。其中一個飲馬槽長60厘米,寬50厘米,深20厘米;距離方槽80厘米遠的地方鑿有一個圓孔,直徑20厘米,深25厘米,是釘木樁拴馬用的。
竹筒溝,只聽這名字就讓人心驚肉跳,兩邊是高高的山嶺,早年古柏森森,溝底一條幽深的石板路伸向遠方,象竹筒一樣易進難出。過去,這裡常有匪盜出入。當地老年人傳說,很久以前,給朝廷進貢梨子的馬隊經過竹筒溝,遭到匪盜搶劫,皇帝派官兵前往剿滅,在此發生了一場惡戰,屍橫遍野,血染紅了竹筒溝的石板路。人們在溝里砌了一座梨子廟(所謂梨子廟,最早是荔枝廟,后被訛作梨子廟),以求菩薩保佑梨子能平安出溝,破廟遺跡尚存,只是梨子菩薩幾年前被人偷走了。聽說,從前還有個戲子據此編了一部戲文。童謠道:“上了雞公寨,梨子在不在;進了竹筒溝,梨子就要丟;過了化米梁,梨子才穩當。”
化米梁下面有個地方叫衙門坪,傳說是專為管理護送荔枝工作而設置的衙門,圍牆依稀可辨。後邊有座古墳,至今人們還叫它官兒墳。據說一個衙門官員看中了這塊形如“黃蛇趕鼠”的風水寶地,死後葬在那裡的。衙門營盤對面埡口的土門,是荔枝道上的一道重要關卡,厚重高大的石門前幾年修公路時才毀掉了。
荔枝古道經過鷹背鄉街道,走苟家河,過夾石陽溝,下紫馬坎,到龍王橋,當年這裡人如流水馬如龍,沿途有許多歇腳的旅店,人稱幺店子。傳送荔枝的從這裡走過,挑草紙的從這裡走過,背棉花的從這裡走過,販鹽巴的從這裡走過。據龍王橋年近九旬的苟良臣回憶:解放前,他家的三合院,幾乎每天晚上都要歇一二百人,有時候過往客商實在太多了,屋子裡宿不下,客商們就把馬拴在院子旁邊的樹林里,人在空地上烤火歇腳,老人還說沿途的幺店子都是如此。遙想當年,荔枝道好不繁華!
紫馬坎,還有一段關於荔枝的動人故事。傳說當年運送荔枝的馬夫騎馬來到山前,看見前面的燕爾河漲水了,白浪滔天,淹沒了供人馬通行的石墩子。人和馬過不去了,荔枝無法按時傳送到宮裡,是要殺頭的。馬夫心想,進亦死,退亦死,不如在此石壁上撞死。馬夫正要向石壁撞去,但見自己的高頭大馬由白變紫,順從地俯下身子,瞧它那眼神分明是要自己騎上去。馬夫跨上紫馬背,紫馬倏地站起,後腳在石壁上猛地一蹬,騰空飛過燕爾河和馬板灘,在四五公裡外的三官場才歇下腳,紫馬又變成了白馬。傳說是玉皇大帝同情馬夫的命運,派天馬下凡救了馬夫一命。石壁上永遠地留下了兩個深深的馬蹄印。勞動人民為了感謝玉皇的仁慈,在夾石陽溝建了一座玉皇觀,至今還保存著。
荔枝道是唐玄宗與楊貴妃情愛的結晶,是歷史的見證,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一要便捷,二要堅固。苟家河的石橋是很有特色的,人稱“四保險橋”。橋墩由石條砌成,石條與石條之間鑿有深槽,內插石片,橋墩不會動搖,這是一保險;橋墩上面有楔頭,橋板嵌入裡面,橋板不會被水沖走,這是二保險;橋板下面架有粗大的橫木,橋更能承受重壓,這是三保險;橋板與橋板之間有“8”字形的楔頭,安裝“8”字形的石塊,對橋板起固定作用,這是四保險。“四保險”石橋的構建充分展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皇權和愛情的力量也可想而知。
荔枝古道,延續千年,歷代王朝將它作為通蜀的主要交通要道。明清時,荔枝道最為興盛,商賈多由此道入川。據史料記載,明、清兩代禁止私鹽、茶、大路均設關卡,嚴行查禁,四川省自貢市現有的《西秦會絡記》記載:陝西商人云集,有八店街,稱為“八大號”,還修建了陝西屆。不管怎麼說,荔枝道曾經“商旅聯桶,隱隱層層,冠帶交錯,萬轅接軫”(張衡“兩京賦”),特別是川陝交界處。沿著荔枝道沿線建立的貿易集市,如明未清初的最繁華街市,川陝鄂鹽商交易市場的鹽場壩,漁渡壩,響洞等街市,其名一直延用現在。對促進川陝鄂的物質交流和經濟發展起過極其重大的作用,荔枝道事實上已成為歷史貫通,南北交通的主脈。至今流傳在鎮巴民間還有“一條黃龍(火紙)出川去,一條白龍(棉花)入川來”的說法,證明荔枝道在歷代已經是出陝進川的一條重要交通輸扭,同時也是荊楚文化帶來的物質文化方面的繁榮,巴蜀文化的延續,從三國時起的小巴間道,演驛到唐朝的荔枝道,延伸到今天的210國道。形成遠古的民俗風情、婚喪嫁娶、生活習俗,包括語言等都與四川豪無差異,境內的手工業及農具打造,民間醇灑,火紙製作技藝等,以及民間音樂中的曲藝(漁鼓)嗩吶、孝歌……民俗生活中的婚喪嫁娶禮儀,彩蓮船、龍燈、獅舞等追溯到元、明、清等朝代,沿著荔枝道,由川、楚移民帶入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促進了古道沿線獨有的荊楚物質文化和巴蜀精神文化的大融合。
2015年在萬源境內發現唐代文物古迹
根據《新唐書》等史料證實,為了讓楊貴妃吃上新鮮荔枝,唐玄宗下旨修建了荔枝道,目前,學界多認為這條古道從涪陵到達州,穿越了大巴山后出川抵達西安。
2015年3月6-11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組織了“2015荔枝道考古探險”,涉及萬源11個鄉鎮、周邊地區3個鄉鎮,和以往考察相比,這次考察在古道邊首次發現了唐代的文物古迹,對於古代文獻上荔枝道的存在是一有力印證。
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介紹,年前考古研究院就對萬源荔枝道沿線的文化遺存進行了專項調查,發現的遺跡多是明清時代的,但這次卻意外發現了唐代的摩崖造像。
據悉,本次活動還邀請到了國家文物局、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北京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16位專家,從考古學、建築學、交通史、文化遺產等方面對萬源市境內的荔枝道進行了考察。
2016年在宣漢境內發現摩崖石刻
2016年5月,由西北大學、首都博物院專家組成的考古團對達州市宣漢縣境內“荔枝古道”沿線的馬渡浪洋寺摩崖石刻進行了考古調查。發現石刻23龕、題名16處、唐代永泰元年的《豐饒寺碑記》1處。這些發現為研究宣漢縣“荔枝古道”走向和形成年代提供了佐證和依據。
該考古團還將對宣漢縣境內的紅峰鄉唐家壩石佛岩摩崖石刻進行考古調查。5月中旬,“省蜀道申遺辦”將安排攝影家對宣漢縣“蜀道申遺”提名地進行採風。5月底,宣漢縣將正式啟動編製“蜀道申遺”保護性規劃及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