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楊成緒的結果 展開
- 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CNCPEC)會長
- 光緒年間武威貢生
楊成緒
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CNCPEC)會長
楊成緒,江蘇奉賢(今屬上海市)人。195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西語系。197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專家工作處、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工作。後任《亞非記者》編輯。后歷任駐聯邦德國大使館隨員、三等秘書、二等秘書、一等秘書,駐民主德國大使館參贊、公使銜參贊,駐奧地利大使。
楊成緒,江蘇奉賢(今屬上海市)人,1930年生於如詩如畫的濱 海城市青島。195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德國文學系。早年在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從事外事和編輯工作,1972年進入外交部,歷任中國駐東、西德使館秘書、參贊、公使銜參贊,中國駐奧地利大使,回國后歷任外交部西歐司副司長。197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專家工作處、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工作。後任《亞非記者》編輯。后歷任駐聯邦德國大使館隨員、三等秘書、二等秘書、一等秘書,駐民主德國大使館參贊、公使銜參贊,駐奧地利大使。1990年至1993年,任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主任。1993年9月-2002年2月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1994年至今兼任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CNCPEC)會長,主持CNCPEC的日常工作,參加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PECC)的相關活動與會議。享受政府“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特殊津貼。
楊成緒
1972年對楊成緒一生事業來說是一個轉折。10月份聯邦德國外交部長謝爾應邀訪華,楊成緒被臨時借調到外交部,擔任隨同來訪的眾多西德記者的譯員。中國和聯邦德國很快在北京完成了兩國建交的全部程序。1972年11月28日,為中國西德建交立下汗馬功勞的王殊離開數十年的記者崗位,出任政務參贊、臨時代辦,前往波恩籌建中國大使館,楊成緒以隨員的身份同行。從那時候開始,7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楊成緒都在波恩度過。一任一任的大使,從王雨田、王殊一直到張彤,一再挽留這位並不年輕的助手,皆因其工作出色也。楊成緒從外交界最低級的“隨員”起步,從三等秘書、二等秘書一直升遷到一等秘書,與建國初期的外交官相比,楊成緒已屬幸運。80年代初,從波恩卸任回部的楊成緒在西歐司王本祚(前駐伊朗大使)司長帳下擔任德國處處長。
從1982年開始,楊成緒來到德國的另一半--民主德國,在中國駐柏林大使館與馬敘生大使卓有成效地合作了3年。在他升任公使銜參贊后不久,就被任命為第4任駐奧地利特命全權大使。有了多年的錘打,又精通德語,楊成緒在維也納的工作舉重若輕,勝任愉快。離任的前一年,在奧地利下奧州電台舉辦的一次收視率很高的“鬥智會”上,楊成緒一舉成名!也許,這是他4年大使生涯中最精彩的一幕。
從1976年開始舉辦的“鬥智會”(Turnier)是類似智力競賽的廣播節目,深受奧地利廣大聽眾、觀眾朋友的喜愛。在德語中,“鬥智會”的原意是指古代兩個騎士騎在馬上,手執武器,互相衝刺,一決雌雄。該電台要求參加競賽的兩個人輪流給對手出題目,讓對手或發表觀感,或模擬向古人寫信,或談談個人的業餘愛好。誰能用幽默、詼諧的語言、深刻細微的觀察、淵博的歷史知識應戰,誰就可望得到高分。下奧州電台每次都選擇一位知名度較高的奧地利名人與頗受廣大聽眾歡迎的奧地利著名電台女記者、播音員羅澤瑪麗·伊索普教授“對陣”。1988年春,伊索普教授選中了中國大使楊成緒。她對楊大使講明來意后說:中國大使是與她合作的第一位中國人。
有一定娛樂性的“鬥智會”全場共分4個回合,每個回合結束後由評判員判分,最後根據總分決定勝負。其難度在於是現場直播,無法作假。
“鬥智會”現場坐落在距離維也納以西百餘公里、建於13世紀的古建築沙拉堡宮,群峰環抱起伏,樹木蔥蘢掩映。楊成緒出使維也納兩年有餘,曾數次訪華的伊索普教授出的第一道題是請楊成緒大使談談對奧地利的印象。
楊成緒的話題從施特勞斯的雕像開始。在離梅特涅街4號中國大使館不遠處就有這位創作了400多首圓舞曲的著名作曲家的塑像。無論是傍晚悠閑散步,還是在飛馳的轎車裡,楊成緒曾無數次引起遐想:“剛到維也納的時候,我漫步中國使館附近的城市公園,一眼就看到華爾茲之王約翰·施特勞斯的雕像,而且發現它和別的偉人雕像迥然不同。”胸有成竹的楊成緒侃侃而談,“在歐洲,人們可以見到低頭沉思的歌德像,威武的腓特烈大帝像,或者充滿自信的拿破崙像,它們的作者無非要使作品博得人們的敬意。而施特勞斯的雕像卻風度翩翩,似乎在用微笑和敞開的心扉歡迎每一個浪跡天涯的遊子。離施特勞斯雕像不遠處是奧地利近代最偉大的作曲家羅伯特·施托爾茨的紀念碑,碑上銘刻著他本人的名言:‘如果我的樂曲能沁入人們的心田,那麼我就算盡了自己的職責,不虛此生了’……”到過歐洲許多國家的楊成緒採用了一個獨特的視角,引起了聽眾的極大興緻。無怪乎後來有人對中國大使說:“你的發現是我們心裡想到但是沒有說出的東西。”“奧地利素有‘音樂之邦’的美稱,”楊成緒繼續往下說,廣大聽眾饒有興味。“今天人們依然到處可以聽到施特勞斯譜寫的圓舞曲。這是奧地利人的驕傲。作曲家施托爾茨在希特勒德國兼并奧地利以後逃亡美國,而戰後立即回國。他發誓不忘自己的祖國。在他的身上,體現了奧地利人對祖國的摯愛深情……”聽眾最後以熱烈的掌聲感謝楊成緒的精彩演講。
雙方要求對方給古人寫一封信。伊索普要求楊成緒大使給約翰·施特勞斯寫信;而楊成緒則要求伊索普教授給孔子寫信。楊成緒在信中告訴施特勞斯:“今天千百萬中國人也可以在電視台轉播‘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時聽到您動人的舞曲,感謝您為人類創作了不朽的樂曲。”末了,楊成緒幽默地寫道:“中奧兩國人民都有謙虛的美德,但過分的謙虛有時使對方甚至連自己的錯誤也不認帳……”伊索普教授在給孔子的信中稱其為“至聖大師”,她寫道:“時代變了,現在中國再也看不到纏小腳的婦女了。今日中國的婦女再也不受孔夫子‘三從四德’的禁錮了。”“至聖大師:如果您今天看到人們在紫禁城內自由散步,也許會大吃一驚。到紫禁城來遊覽的不僅有中國人,還有外國人。旅遊事業是賺錢的行業,旅遊者會帶來不少新思想。當然這之中既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今天,人們在泰山頂上架起高音喇叭,播送美國流行歌曲,聽起來總不是個滋味!尊敬的孔夫子,請您關心一下,讓人們做什麼事都不能太離譜……”伊索普的風趣也激起了聽眾的掌聲。
雙方你來我往,說到中國男人也會做飯,奧地利人也喜歡吃中國菜。伊索普給 楊成緒出了一道“難題”,讓他做一道維也納最負盛名的菜肴:維也納肉排。楊成緒說:“我雖然吃過不少次維也納肉排,可始終不知道如何做法。不過回到中國,客人來了,免不了要求吃頓奧地利菜。於是乎,只能用中國的烹飪法,加上油、鹽、醬、醋,配上米飯,用上一點粉絲……”這一回合,楊成緒的“庖廚”當得破綻百出,現場觀眾哄堂大笑。接下來,楊成緒讓伊索普說說如何烹制北京有名的“全聚德”烤鴨。這似乎也把女教授給考倒了,她避實就虛,繞開如何做烤鴨的實質問題,聰明地用近乎於相聲的語言繞起圈子來:“請客人千萬別用烤鴨,……買一隻北京鴨要經過華沙、莫斯科……起碼要一周的時間。到了北京城,買鴨子不能去城東北,要去城西南,那兒的鴨子烤熟后皮脆肉嫩……”說了老半天,她只懂得烤鴨的皮毛。這一回又是“平手”。伊索普要求楊成緒唱一首奧地利歌曲。好在楊成緒事先多少做過些準備,於是念了一段用維也納方言寫的詠酒詩來應戰。奧地利講德語,維也納方言別有一番情趣,類似於中國江南的吳儂軟語,有一股細軟勁。學維也納人講話,就好比山東人講蘇州話。楊成緒自然無法念得字正腔圓。伊索普唱了一段《康定情歌》,雖然第一段唱得有板有眼,但到後來,就彷彿成了《康定情歌》的維也納版本了。長達55分鐘的“鬥智會”在一片歡笑中結束,評判員卡明斯基教授宣布了皆大歡喜的比賽結果:“平局,9比9。”
已故作曲家施托爾茨的遺孀艾菁·施托爾茨寫信給楊成緒大使:“衷心祝賀您參加沙拉堡宮的‘鬥智會’。我一直是這個節目的忠實聽眾。我認為,這是迄今以來最最有趣的一次‘鬥智會’。通過這次廣播,您肯定會贏得許多新朋友。”艾菁·施托爾茨此言不虛。打那以後,不僅維也納熟人向楊成緒表示祝賀,而且許多普通老百姓也知道參加“鬥智會”的中國大使楊成緒。不少地方政府寫信邀請楊成緒去參觀訪問。一場“鬥智會”能達到如此好的公關效果,增進中奧友誼,連楊成緒本人也始料不及。
楊成緒著作之一《大國際格局》
此外,還為國內外刊物撰寫了大量國際政治重大問題的專題文章,經常接受國內電視媒體如CCTV採訪和參加現場直播節目,就全球所關注的國際熱點問題發表看法和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