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

北宋文學家蘇軾所著的七言古詩

《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作此詩時距因誹謗罪下獄只有三四個月,蘇軾對別人要羅織他的罪名的行徑早有所聞,但他並不稍斂筆端鋒芒。這首詩可以看作蘇軾下獄前的激憤情緒的集中體現。他筆墨恣肆,隱寓譏諷,嬉笑怒罵,無所顧盡。秦觀是他的至友,當然可以寫得更直率些,但也表明詩人對仕途的險惡看得太輕。就詩而言,這確實是一首心靈吶喊的好詩。天真坦率,是詩取得成功的根本,但也常常是詩人苦難的根源。

作品賞析


文學賞析

詩的開頭先從孟郊《移居》詩說起,因為他自己也正在“移居”(由徐州到湖州)。移居顯得如此清貧,於是他又很自然地聯想起杜甫的“留得一錢看”這句自慰兼自嘲的話。下兩句轉入耳聾。杜甫的另兩句詩:“此身飄泊苦西東,右臂偏枯左耳聾。”若只從字面上尋找,對得上號的僅是耳聾,可是,他引這兩句杜詩,是想從整個精神上合拍,只有這樣,典才用活。“君不見詩人借車無可載,留得一錢何足賴!晚年更似杜陵翁,右臂雖存耳先聵。”這些,都是濃得化不開的牢騷塊壘。
下面便是正面入題,用亦莊亦諧的口氣發表議論。他說:一般人總是那麼提心弔膽,那麼戰戰兢兢,我才不哩!“人將蟻動作牛斗,我覺風雷真一噫”,人家把螞蟻之動看作牛斗,當成風雷,他聽來不過是一聲唉罷了。他之所以能這樣,是因為他根本就不聽,“聞塵掃盡根性空,不須更枕清流派。”患得患失之情,在他思想上已一掃而空,他已不必像古人那段“枕流洗耳”了。詩人這些話是有針對性的,因為自從他離開朝廷之後,多年來憂讒畏譏,不見不聞,反倒覺得潔凈。
接著,他又深一層抒發感慨說:“大朴初散失渾沌,六鑿相攘更勝壞。眼花亂墜酒生風,口業不停詩有債。”一個人若是能渾渾沌沌就好了,一有知識,便有憂患,所謂“人生識字憂患始”,知識愈多,必愈加敏感,這就更壞事了,紛紛擾擾,等於酒後生風,眼花繚亂,會惹下很多“口業”。這裡,還同時提到“詩債”,很像是針對“烏台詩案”的讖語,但實際上詩人是不可能預知的。
再下面,他的感慨愈旋愈深,索性傾吐出內心的真情。他說:“君知五蘊皆是賊。”對事物的敏感於已有害,幸而他已耳聾,“人生一病今先差”,盡可不聞不問了。但是,他關注時政的心還在,一切不聞不問的努力還是會化為徒勞,所以“不見不聞還是礙”,詩人慾求超脫、終究不能超脫的心情至此和盤托出。
詩寫到這裡,意思已完全說清了。但為了讓詩人自己和對方都輕鬆一下,他又強顏為笑,想用幾句詼諧話遮蓋住剛才所觸及的衷曲。“今君疑我特佯聾,故作嘲詩窮險怪。須防額癢出三耳,莫放筆端風雨快。”意思是:你心疑我是裝聾,所以寫出這樣險怪的詩來作調侃,可是,你須明白,你這種過分的聰明,會使你自己受到上天的戲弄,成了“三耳秀才”。
這首詩,恰好總結了詩人在“烏台詩案”之前一段時間內的思想情緒:他憂讒畏譏,卻又過於“託大”,此時還是“我覺風雷真一噫”,到烏台詩案之時,只能“魂驚湯火命如雞”(繫於獄中所作)了。他經此打擊,創巨痛深,所以在“詩案”以後,詩作的風格上以至手法上都有改變,由劉禹錫那樣的喜好諷刺,轉而為白居易式的曠達、陶淵明式的恬適——一句話,不再那麼天真了。
天真,坦率,是詩人的本性,卻又是他的苦難根源。

名家評價

紀昀《紀評蘇詩》:語特超雋,善於解嘲。
趙克宜《角山樓蘇詩評註匯鈔》:禪宗習見語,施之此題卻宜。答秦之見戲,箭鋒相值。

創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軾四十四歲。這一年,他由徐州改知湖州,三月里動身,四月底到達,此詩即寫於途中。到八月,他因訕謗罪下獄,也就是文學史上常提到的“烏台詩案”,這首詩作於“詩案”前夕。當時已是山雨欲來,可作者卻並沒有覺察到問題的嚴重,他依然沉湎於感情上的衝動,特別是在秦觀這樣的至交面前。
早在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王安石參知政事,開始推行新法時,蘇氏兄弟就捲入一場政治鬥爭中。先是蘇轍評論新法,使神宗不悅,於是貶為陳州學宮。蘇軾更加沉不住氣,連寫兩個詳細的奏章,縱論朝廷得失。這樣,政爭就進一步擴大。詩人自己也知道處境已難,就索性主動請求外調,神宗准許了他。詩人從此過著一種被猜忌的生涯,九年之中,換了四個地方,始而杭州,繼而密州和徐州,後來是湖州。
外調之後,詩人更覺委屈,一種憤激情緒,往往在詩詞中不擇地表達出來。他的親友為他擔心,在杭州時,表兄文同便在寄給他的詩中作了最直率的規戒,勸他“北客南來休問事,西湖雖好莫題詩”。但是,詩人這段時間的作品,反而出現了從來沒有過的繁富,大多筆墨恣肆,隱寓譏諷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烏台詩案”發生。詩人在受到嚴重打擊之前,依然把世途艱險、宦海風波看得太輕了。
元豐二年,詩人由徐州改知湖州,他接到朝命,便啟程前往,路過松江,遇到秦觀,詩酒流連。可能是詩人此時聽力已減退,所以秦觀寫了一首詩和他開玩笑。這本是摯友間心靈上的默契,卻激發了詩人的詩興,於是次韻相和。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鐵冠道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與辛棄疾並稱“蘇辛”。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禮部尚書。南宋理學方熾時,加贈謚號文忠,復追贈太師。在王安石變法期間,蘇軾雖贊同政治應該改革,但反對操之過急的政策及王安石任用的後任呂惠卿,因此招來新黨爪牙李定橫加陷害;後來又因蘇軾反對“盡廢新法”,受到司馬光為首的舊黨斥退,終生當不了宰相。由於蘇軾在新舊黨爭中兩邊不討好導致仕途失意,被侍妾王朝雲戲稱為“一肚皮不合時宜”。在元祐更化中一度官至尚書;紹聖年間因新黨的章惇為相,又加貶謫至儋州海南島)。
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蘇軾遇赦北歸時病卒於常州(今蘇州),時年65歲。次年,其子蘇過遵囑將蘇軾靈柩運至郟城縣安葬。宋高宗時追贈太師,宋孝宗時追謚“文忠”。
蘇軾在散文、詩、詞、賦均有成就,且善書法和繪畫,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枯木怪石圖卷》等。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編有《蘇文忠公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