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泡沫化
投資泡沫化
《投資泡沫化:我們如何應對》內容簡介:相信大家在翻開《投資泡沫化:我們如何應對》的扉頁,看到上述的文字之後都有同感。自2007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進而演化為世界範圍內的金融危機以來,各國為了應付危機,試圖通過大量印鈔和加大政府干預市場以刺激需求來擺脫困境。鈔票就像肥皂水,鈔票多了,泡沫就多了。泡沫在股市中,就造成了股市的跌宕起伏。泡沫在大宗商品市場中,就造成了期貨市場的洶湧波濤。泡沫到了我們老百姓日常的生活中,就造成了我們日常生活用品的上漲。過多的計劃干預,就像去攪和本已經充滿泡沫的肥皂水,弄不好就是越攪越多。
我們老百姓該怎麼辦?把錢存著,存款利率趕不上貶值速度。去投資,又難以應對各市場中的種種泡沫和風險。那該怎樣慢慢積累自己的財富?股市、期市各式各樣的市場,無一例外都是弱肉強食的市場,我們在這樣的市場中要去搏鬥,要去捍衛自己的財富。這就必須要學點什麼,思考點什麼,準備點什麼。讓自己心思敏捷,頭腦聰穎,心態平穩。
《投資泡沫化:我們如何應對》一場與CPI對抗的戰爭,我們如何打贏財富保衛戰。。
這套叢書所闡述的問題,對我國經濟運行、經濟秩序、經濟環境有重大影響,是當前最受政府和老百姓關注的焦點。實際上,這些問題是相互關聯、互為因果的,將其集中起來闡述並作為叢書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廣大國民排憂解惑、指點迷津。
——著名經濟學家、原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研究所所長 張卓元
這套叢書全方位反映了我國的經濟熱點問題,既涉及宏觀經濟層面上的經濟和社會穩定、產業與金融安全、國家財富的保障,更關乎老百姓的民生和幸福感,叢書闡述問題的知識背景、發展過程及動態、政策建議固然重要,但告訴國民如何掌握應對市場變化和金融風險的措施以及保衛個人財富的方法更為可貴,因為提出問題是為了解決問題。
近年來,通脹、投機、匯率、熱錢、泡沫、滯漲和利率等問題,已成為困擾我國經濟領域的重要因素。在國際經濟動蕩不安、提振乏力的大環境下,這些問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成長中的中國經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蹣跚起步於改革開放之後、脆弱的國民財富,在通脹、投機、熱錢等金融大鱷的夾擊之下,更是時刻面臨著滅頂之災!因此,運用專業知識與學養,透視剖析經濟領域的亂象與危機,喚醒民眾,打響國民財富的保衛戰,已是當務之急。這套叢書便是此類教育民眾、喚醒民眾的知識利器!
——著名企業家、廣東志高空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興浩
黎友煥,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后,現任廣東省社會科學綜合開發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是:世界經濟、企業社會責任、國際貿易、國際金融。2003-2005年曾在英國諾丁漢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做高級訪問學者。
至2010年底,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廣東社科基金以及省部級應用決策項目等幾十項研究課題,出版個人專著21本,合作出版專著12本,主編各類書籍22本;公開發表論文250多篇,接受境內外各種媒體採訪超過2200人次。2010年1月23日應鳳凰電視台邀請在《世紀大講堂》主講“熱錢與中國經濟發展”專題講座,對金融領域熱點問題的研究一直備受社會各界關注。
楔子 金融危機東窗恬,泡沫豈是一日寒
一、世界遍地冒泡
(一)美國泡沫:金融危機未平,債務危機又起
(三) 日本泡沫:經濟本缺血,地震更覆霜
二、中國泡沫橫飛
(一)泡沫中的政府:左支右絀,政策兩難
(二)泡沫中的央行:黔驢有技,終有窮時
(三)泡沫中的企業:民企跌倒,國企吃飽
(四)泡沫中的社會:社會固化,投資無門,投機泡沫
(五)中美物價大比拼
三、咄咄投機,泱泱貨幣
(一)泡沫緣自投機,投機自在人心
(二)貨幣給力泡沫,泡沫助長投機
四、泡沫下外匯儲備的無奈
(一)中國勞工的血與淚
(二)外匯儲備的無奈
(三)流血流汗為他人作嫁衣裳
(四)國企低效率,海外送錢財
第一章 揭開投資泡沫化的神秘面紗
第二章 泡沫下的投資,是幸福之源還是噩夢
一、投資遊戲到底有誰在玩
(一)是誰掀起了小本經營的波瀾
(二)保險市場的參與者
(三)樓市背後的利益鏈條
(四)股市等投機市場的幕後推手
(五)其他商品炒作的參與者與幕後推手
(六)民眾在這些市場扮演的角色
(七)中國政府或央行的角色
(八)其他國家的政府和央行的角色
(九)國際巨頭與金融巨鱷的角色
二、投資泡沫的本質
(一)當博弈變成了博傻便產生了泡沫
(二)經濟發展為什麼會有投資泡沫
(三)投資泡沫是不是最終都會破裂
(四)誰是泡沫的最大受害者
三、當前的投資泡沫到底有多大
(一)樓市裡的泡沫
(二)股市裡的泡沫
(三)商品市場里的泡沫
四、是誰吹起了這次投資泡沫
(一)內因:為失當的政策埋單
(二)外因:霸主的午餐是免費的
(三)環境:國內不平衡是醞釀泡沫的土壤
五、泡沫還能吹多大,吹多久
(一)中國當前的泡沫達到極限了嗎
……
第三章 泡沫漸欲迷人眼,我們何去何從
第四章 市場風雲莫測,我們如何見招拆招
第五章 面對泡沫風險,我們如何左右逢源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