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福寺光師房花藥詩序

薦福寺光師房花藥詩序

《薦福寺光師房花藥詩序》是唐代王維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薦福寺光師房花藥詩序
心舍於有無,眼界於色空,皆幻也,離亦幻也。至人者,不舍幻,而過於色空有無之際。故目可塵也,而心未始同;心不世也,而身未嘗物。物方酌我於無垠之域,亦已殆矣。上人順陰陽之動,與勞侶而作,在雙樹之道場,以眾花為佛事。天上海外,異卉奇葯,《齊諧》未識,伯益未知者。地始載於茲,人始聞於我。瓊蕤滋蔓,侵回階而欲上;寶庭盡蕪,當露井而不合。群艷耀日,眾香同風。開敷次第,連九冬之月;種類若干,多四天所雨。至用楊枝,已開貝葉高閣聞鍾,升堂覲佛,右繞七匝,卻坐一面。則流芳忽起,雜英亂飛,焚香不俟於栴檀散花奚取於優缽。漆園傲吏,著書以稊稗為言;蓮座大仙,說法開藥草之品。道無不在,物何足忘?故歌之詠之者,吾愈見其嘿也。

作者簡介


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唐玄宗年號,公元713—741年)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后,降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