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丙甫
陸丙甫
陸丙甫,男,198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並師從胡裕樹先生,獲得碩士學位,之後留校任教。1987年赴美國留學,先後獲康奈可迪克州立大學心理語言學碩士、南加州大學東亞語言博士學位。
,南昌大學中文系教授、語言類型學研究所所長。先後曾(兼)任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博導,上海師範大學教授、博/碩導。現學術兼職主要有:《東方語言學》主編(之一)、上海高校比較語言學E-研究院研究員等。
■ 語言類型( )
■ 功義語( )
■ 應用語言學(Applied Linguisitics)
陸氏是我國語法學界較早採用心理/認知語言學、語言類型學方法的代表之一。其研究對探索解決漢語的一些基本問題(析句法、“的”字屬性、語序規律等)均有建樹,對語言學普遍理論(組塊分析、軌層結構、語義靠近、可別度領前、距離-標誌對應律、重度-標誌對應律、節律-形態的前後不對稱等)亦有增益。
陸氏的研究或可分為三個階段(其《漢語的認知心理研究》收文以1994年為界):
第一階段 1979-1993:傳統語法研究和心理語言學的結合
他由傳統的“主幹成分分析法”發展出“軌層結構、向心切分、直屬成分分析法、同步組塊”等概念,這些研究都立足於句子分析的心理認知基礎。此間,他翻譯介紹了認知科學的經典文獻:G. Miller的“神奇的數字7+/-2:人類信息加工能力的某些局限”,和當代語言類型學的經典文獻:J.H. Greenberg的“某些主要跟語序相關的語法普遍現象”。這一階段,陸的研究以語義(“語義靠近”、“向心軌層”)和認知心理學研究(“板塊”)結合為主要特點。
代表作:1993年《核心推導語法》(該書有一些類型學分析)和2010年才結集出版的《漢語的認知心理研究》。
第二階段 1994-2005:語用和語言類型學視角的滲入
這一階段,語用因素的發掘(“可別度領前”)和類型學視角的滲入是其主要特色。
代表作:《語言類型及其功能基礎》(即出)、“從語義、語用看語法形式的實質”(《中國語文》1998-5)、“作為一條語言共性的‘距離-標記對應律’”(《中國語文》2004-1)、“語序優勢的認知解釋——論可別度對語序的普遍影響”(《當代語言學》2005-1、2)等。
第三階段 2006-至今:強調語法編碼形式和交際功能之間的對應性,既語法的本質問題
提出戰略性編碼(基本語序)和戰術性編碼(派生語序)的區分,不同編碼規律的互動關係等等。
代表作:“直系成分分析法—論結構分析中確保成分完整性的問題”(《中國語文》2008-2)、“‘組塊’與語言結構難度”(《世界漢語教學》2009-1)、“基於賓語指稱性強弱的及物動詞分類”(《外國語》2009-6)、“蘊含關係的兩種解釋模式”《中國語文》2010-4、“論‘整體-部分、多量-少量’優勢順序的普遍性”(《外國語》2010-4)、“重度-標誌對應律”(《中國語文》2011-4、“漢、英主要事件名詞語義特徵“(《當代語言學》2012-1、“作為語法分析起點之一的數量性限制”(《漢語學習》2012-1和“節律和形態里的前後不對稱”(《中國語文》2013-5)等。
1、板塊理論和同步組塊理論
國內許多學者認為,把語言結構成分切分成7塊是外國人發現的,是陸丙甫把他應用到漢語中。其實不然,Miller雖然發現了短時記憶的限度,但是他並沒有把這個發現用到語言結構的研究中來。
陸丙甫發現:非並列結構體內部存在一個結構核心,與核心具有直接語義關係的成分總是有限的,這個限度正好也是7個左右。因此,從切分的角度來看,核心可以控制住切分的下限。“核心”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基礎性概念,在以往的研究中這個概念從未有過完整的定義。現在用“上位概念”或者”母項概念“就能定義主語、賓語與謂語動詞之間的關係。
陸丙甫
陸丙甫
2、軌層理論
“軌層理論”是陸丙甫先生於1987年提出的。文章考察了日語、朝鮮語、巴斯克語、加塔卡祿語、希伯來語、俄語、英語、葡萄牙語、越南語、約羅巴語和漢語11中語言中的方式狀語M、工具狀語I、處所狀語L、時段狀語D、時點狀語T這5種成分與句子的動詞V之間的距離關係。
陸丙甫
3、語義靠近理論
這一理論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在語義關係上越緊密的成分,在句法位置上也越靠近。這一觀念的發展是把它緊密地跟軌層理論結構結合在一起,大大具體化和高度形式化了。
4、外大內小理論
在句子結構中,將較為複雜的成分移動到結構的最前面(或者最後面),比較便於處理,能降低心理操作的難度。對一個核心來說,它的衛星成分離它越近越經濟。但是如果多個衛星處於核心的同一側,則勢必有些成分要遠離核心。
同時,這裡的“內”、“外”是以核心詞為定位標準的,因此,可以說“外大內小”是對軌層結構的進一步具體運用。
5、可別度領先理論
可別度,即可識別度。陸丙甫認為,在相關成分的排列中,對說話人和聽話人來說,可識別度是確定排列先後的重要原則,這一原則普遍存在於人類所有語言中,是一條語言共性規律。
陸丙甫認為在下面成對的前後排列中,都可以用可別度領先理論來解釋:
舊信息 > 新信息
話題 > 評論
高指別性 > 低指別性
指別性 > 描寫性
高生命度 > 低生命度
背景 > 圖像
框架 > 焦點
大單位 > 小單位
全部 > 部分
大數目 > 小數目
有界 > 無界
6、距離標記對應理論
陸丙甫用一個條件語句對此下了定義:“一個附加語離核心越遠,越需要添加表示它跟核心之間關係的顯性標記”。這條語言共性是對軌層結構的又一個具體運用,因為所謂距離也是以核心詞為定位標準的。
在對漢語、英語進行研究后,陸丙甫還觀察了土耳其語和日語中的一些類型情況,證明兩個語法上互相關聯的成分距離越近,標記越不重要;相反,距離越遠,標記就越重要。遠距離連接需要標記的幫助,這是人類語言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共性規律。
2014年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本多元化,《世界漢語教學》1:142-156。
2013年
信息化地球村時代的漢語適應問題,《大江東去—王士元教授80歲賀壽文集》,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51-70。
節律和形態里的前後不對稱,《中國語文》2013.5:387-405。
2012年
漢、英主要事件名詞語義特徵,《當代語言學》1:1-11。
作為語法分析起點之一的數量性限制,《漢語學習》1:3-13。
目的語の指示性の強さに基づく他動詞の分類,影山太郎・沈力(編)《日中理論言語學の新展開3:語彙と品詞》,東京:くろしお出版, 2012:241-266。
主編《國外當代語言學選著研讀》,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年
重度-標誌對應律:兼論功能動因的語用性落實和語法性落實,《中國語文》2011.4:290-300。
再談對Greenberg45條共性的分析,《認知語法和對外漢語教學論集》118-149,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2010年
蘊含關係的兩種解釋模式,《中國語文》4:331-341。
論“整體-部分、多量-少量”優勢順序的普遍性,《外國語》4:2-15。
《漢語的認知心理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語義投影連續性假說:原理和引申(第二作者屈正林),《語言學論叢》42輯,112-128。
2009年
“組塊”與語言結構難度,《世界漢語教學》1:3-16。
The placement of Chinese adverbial revisited: what differentiates Chinese word order from other SVO languages (co-author Xiaozhou Wu), Janet Xing ed.Studies of Chinese Linguistics: Functional Approaches.23-44.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從某些語言學術語的翻譯說起,《外國語》2:2-7。
也談“有標記”的歧解及解決之道,《當代語言學》3:260-266。
中國境內的雙及物結構語序(第二作者羅天華),《漢藏語學報》第三期:56-70。
基於賓語指稱性強弱的及物動詞分類,《外國語》6:18-26。
The parallelism between NPs and clauses in terms of pragmatic effects on word order, Cahiers Linguistique–Asie Orientale [法國,東亞語言學] 38.2:177-219.
2008年
直系成分分析法—論結構分析中確保成分完整性的問題《中國語文》2: 129-139。
現行漢字文本優缺點及其改革設想《跨文化交流:世界“漢語熱”背景下中文學科的改革和探索》30-41,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語序類型學理論與漢語句法研究,瀋陽、馮勝利主編《當代語言學理論和漢語研究》:242-256,北京:商務印書館。
再談漢語“的”和日語の的區別,《外國語》3:55-63。
從語言類型學看模態動詞的句法地位,《語法研究與探索》(14)306-314,北京:商務印書館。
從類型學看漢語全稱判斷,日本《中國語學》255:1-18。
2007年
呂叔湘《漢語語法分析問題》的標點改革嘗試,《北華大學學報》5:49-51,轉載《語言應用研究與教學》2007(4): 2-3。
“OV蘊含TV”的功能解釋(第二作者羅天華),《漢語學報》2.57-65。
2006年
論形式和功能的統一是語法分析的根本基礎——兼談轉換語法的一些發展,《外國語》3:36-51。
不同學派的“核心”概念之比較,《當代語言學》4:289-310。
“形式描寫、功能解釋”的當代語言類型學,《東方語言學》(創刊號):10-21,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蘊涵共性的邏輯意義及其功能解釋,何大安等(編輯)《山高水長:丁邦新教授七秩壽慶論文選》:741-784,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研究所。
2005年
語序優勢的認知解釋:論可別度對語序的普遍影響,《當代語言學》1:1-15,2:132-138。
時間表達的語法差異及其認知解釋:從“年、月、日”的同類性談起(第二作者屈正林),《世界漢語教學》2:12-21。
語言教學門內談,《北華大學學報(社科版)》3:7-10。
指人名片語合語序的功能解釋:從形式描寫到功能解釋的一個個案,《中國語文》4:291-299。
關於句法理論的起點和三個平面理論(第二作者 曹德和),《語言研究集刊(第二輯)》:317-336,上海辭書出版社。
語言符號理據性面面觀(第二作者郭中),《外國語》6:32-39。
2004年
作為一條語言共性的“距離-標記對應律”,《中國語文》(1):3-15。
漢語語序的總體特點及其功能解釋:從話題突出到焦點突出,《慶祝《中國語文》創刊50周年學術論文集》28-38,北京:商務印書館。
對外漢語教學的經濟原則(第二作者謝天蔚),《漢語學習》(4):50-55。
共性探索背景下的漢語句法研究--談談如何從個性中分解、提取共性規律。北京大學《語言學論叢》第三十輯:74-90。
2003年
“的”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從描寫性到區別性再到指稱性,《世界漢語教學》:(1)14-29。
增加漢字書寫系統的語法信息,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七月號,Vo.34-4:118-124。
漢語疑問詞前移的語用限制:從話題焦點談起(第二作者徐陽春),《語言科學》(6):3-11。
試論周遍性成分的狀語性,載徐烈炯、劉丹青主編《話題與焦點新論》:83-96,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年
英漢語法比較範圍的擴大(第二作者謝天蔚),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Vol.37-1: 111-130. USA.
Rhythm and Syntax in Chinese: A Case Study (second author San Duanmu).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V37:2, 123-136.
2001年
從賓語標記的分佈看語言類型學的功能分析,《當代語言學》3:253-263。
What is the chunk in linguistic structure?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gnitive Science: 452-457.Hef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ess.
2000年
漢語“的”和日語“no”的比較,日本《現代中國語研究》第一期:106-112。京都:株式會社朋友書店。
1998年
Left-right asymmetries of word order variation: a functional explanation.Ph.D. dis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os Angeles.(http://www.usc.edu/dept/LAS/ealc/chinling/articles/lup.pdf).
從語義、語用看語法形式的實質,《中國語文》(5):353-367;人大複印資料98(12):87-101。
Word order variation in Ta shuo-le wo san-tian huahua.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Vol.33-2: 21-32. USA.
1997年
Computer-aided training in reading Chinese.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32-2:57-73.
1992年
從“跳舞”、“必然”的詞性到“忽然”、“突然”的區別,《語言研究》92-1:12-18。
1991年
A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arsing based on simultaneous chunking. Proceedings of 1991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Processing of Chinese and Oriental Languages:270-275, Taipei, Taiwan.
1990年
加強共性研究更是當務之急:對中國語言學研究的反思的反思,《漢字文化》90-1。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noun phrases. In Mamoru Saito (ed.) Comparative studies on noun phrases: 1-41,.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research report.
1989年
結構、節奏、鬆緊、輕重在漢語中的相互作用:從“等等+單音名詞”為何不合格說起,《漢語學習》89-3:25-28。
1988年
定語的外延性、內涵性、稱謂性及其順序,《語法研究和探索(四)》:102-115,北京大學出版社。
多重複句的層次問題(第二作者金立鑫),《漢語學習》88-5:4-7.
1987年
從心理學角度看漢語句型問題,《動詞和句型》:39-51,語文出版社。
語言結構的切分及其數學基礎,《思維科學》87-4:47-50。
1986年
語句理解的同步組塊過程及其數量描述,《中國語文》86(2):106-112。
組塊理論的完善化及其在自然語言理解中的應用,《思維科學》86(2):77-85。
1985年
流程切分和板塊組合,《語文研究》85(1):36-42;人大複印資料85(5):125-131。
論感知同思維的關係,《思維科學探索》:182-192,山西人民出版社。
名物化異議種種,《語文導報》85-7:27-28。
語言結構的外向、內向分類及核心的定義,《語法研究和探索(三)》:338-351,北京大學出版社。
從認知心理學看正詞法問題,《漢語拼音正詞法論文選》:117-132,文字改革出版社。
漢語拼音的閱讀心理,《文字改革》85-6:11-13。
試論經學註釋法對思想的禁錮,上海社科院《社會科學》4:8-10。
1983年
無限遞歸的條件和有限切分,《漢語學習》(3):23-29。
人腦短時記憶機制和人類語言結構的關係,《世界科學》83-9:21-30;人大複印資料心理學卷83(9):25-30
詞性標註問題兩則,辭書研究83-5:2-10。
1981年
動詞名詞兼類問題,《辭書研究》1981.1:151-155。
主幹成分分析法,《語文研究》1981.1:30-39。
對成分分析法和層次分析法相結合的一些看法,《中國語文》81-4:255-259。
1979年
也談結構,《中國語文》(6):412-415。
讀《“的”字結構和判斷句》,《中國語文》(4):275-278。
合併圖冊
《漢語的認知心理研究》(商務印書館,2010年)
《核心推導語法》(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