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採訪
網路採訪
網路的出現,使新聞記者大受其益,比如外出採訪成稿后可以通過電子郵件、聊天軟體將稿件迅速傳回,這種傳輸方式方便、快捷、安全,而且交互性強,費用低;而隨著網路的普及,記者在更多的時候足不出戶即可通過網路完成特定的採訪,即所謂網路採訪。
在媒體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網路新聞資源越來越受到傳統媒體的重視,越來越多的都市類紙質媒體開始利用網路,即以網路為平台,推出了“新聞QQ”、“新聞博客”、“網路留言板”等欄目,以此開拓新聞資源。可以說,在信息時代,誰更好地掌握了網路新聞資源和網路採訪,誰就在新聞資源的開拓上更深入。
2007年底,重慶一家報紙也通過網路,聯繫到薩馬蘭奇的助手,表達了想採訪薩翁的意向,得到同意后,成功採訪到了薩馬蘭奇。
有學者認為,網路採訪分為三種情形:一是傳統媒體記者利用網路進行採訪;二是網路記者的採訪;三是普通的網民採訪。本文認為網路採訪屬於第一種情況。
網路採訪不但包括傳統媒體採訪的方法,還包括充分利用網路這個跨越時空的虛擬現實空間,按照新聞傳播的需要所進行的新聞素材收集和調查研究活動。
網路採訪主要是以網際網路作為新聞採集的環境,用搜索、採訪、下載和編輯加工等多種方式採集新聞信息及相關資源的新聞傳播活動。
網路採訪的內容(實用新聞採訪)
1、網上尋找新聞線索;2、網上採訪新聞人物;3、網上查閱背景資料;4、網上問卷調查統計;5、網上搜集報道意見。
(一)採訪工具的數字化。
沒有網路即沒有網路採訪,所以網路採訪的天生特點是採訪工具的數字化。網路採訪的網路工具主要包括硬體和軟體,前者包括電腦和與其相連的其他使網路運行的硬體設施,軟體包括文字、圖像、音視頻、表格的接收和處理軟體,電子郵件、BBS、聊天工具以及搜索引擎等等。在軟硬體齊備的前提下,網路記者可以實現虛擬網路世界里人與新聞要素的接觸,完成新聞線索的搜索、採集和對新聞事件及人物的採訪,並在此基礎上完成新聞稿件及其傳輸工作,從而徹底實現新聞采寫的無紙化辦公。因為採訪工具的高度數字化,這就要求網路記者必須熟悉網路環境,熟練掌握網路採訪所必須的軟體的應用,所以,網路記者除了像傳統記者一樣要有新聞敏感性和較高的寫作能力外,還必須用網路“武裝”自己,使自己在網路方面能有“一技之長”。
(二)網路採訪空間空前擴大。
網路採訪的數字化使採訪突破了空間限制,從理論上講,網路採訪可以使採訪範圍擴大到全球。事實上,很多媒體已經開始利用網路採訪發生在全球角角落落的事件,這些採訪有的是和朋友聯繫,有的是直接採訪當事人,有的則是進入當地一些聊天室與當地人進行聊天式的採訪。這種採訪方式可以使記者在國內或者在辦公室就可以了解、採訪發生在某一處的特定的事件或人物。2006年4月《沂蒙晚報》刊發一則報道《愛上血管瘤女孩我無怨無悔》,該文採訪完全是通過網路:記者在西祠衚衕發現故事線索,通過QQ與故事主人公取得聯繫,隨後通過QQ完成了對當事人的採訪。
(三)網路採訪便捷而迅速。
網路採訪可以突破空間限制,這一特點除了使本來不可能實現的採訪成為了可能外,還使採訪速度空前提高,使採訪更加便捷——利用傳統的採訪方式可以解決的採訪,在網路記者手裡可以使採訪變得更及時。如新華社記者熊蕾曾利用電子郵件在一周之內採訪了美國、英國、日本、瑞士、加拿大等國的10位科學家。在採訪過程中,有的採訪對象當天就回了信。由此次採訪而寫成的報道後來被刊登在美國的《科學》雜誌上。從這一點來講,網路採訪的速度和採訪範圍是傳統新聞採訪難以企及的。
(四)網路採訪新聞資源豐富。
通過網際網路可以實現資料檢索和數據查詢的全球共享,檢索方便、及時,不受時間、地點和文本的限制。這使記者、編輯在運用新聞背景資料等方面更及時、高效。掌握了上網檢索的記者和編輯,實際上擁有了一座世界最大的流動圖書館。運用某些功能強大的搜索工具(如搜索引擎等),記者可在這一數字化圖書館中方便地檢索到某一題材的背景資料,快速獲得所要的新聞資源;可對數據進行更深入的發掘。這一特點在實際中應用廣泛,記者既可以在網路中尋找新聞線索,也可以查找背景資料作為報道的依據。尤其在深度報道中,網路上大量的資料(特別是以往媒體的報道)能夠在隱性新聞報道中提供豐富、翔實的根據,甚至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就可以找到新聞線索。
一位年輕記者從《北京晚報》上看到一條消息,說德國人巴蒂斯所收集的有關南京大屠殺的一些資料存放在耶魯大學神學院,於是他通過雅虎找到了這些資料,並發現了一個專門傳送巴蒂斯手記原文的站點。這位記者通過郵件與該網站聯繫,第二天便獲得了所需信息。
網路採訪與網路新聞採訪的區別
網路採訪,常常與網路新聞的採訪這一概念混淆。前者作為採訪的一種手段,是依託網際網路進行的。後者則是與網路新聞相聯繫的,是網路新聞的采寫過程中的一個步驟。兩者在性質、對象、特點方面均有區別,但是又有重疊的部分。尤其是當平面媒體的電子版越來越普及的時候,運用網路採訪的手段形成的新聞就成了網路新聞的一部分。
網路採訪只不過是網際網路派生出來的一些新的新聞採訪手段,不僅網路新聞可以運用,傳統媒體的新聞報道也大量運用。因為,由於網際網路路先進的技術手段,使網路採訪具有不少傳統採訪不具備的好處和優勢。
採訪的方法(實用新聞採訪)
1、網上郵件採訪;2、網上聊天採訪;3、網路調查問卷;4、網上查閱有關材料;5、網路民意調查;
網路採訪技巧
相對於傳統採訪方式而言,網路採訪有諸多優勢,除以上幾點外,網路採訪還易於保留採訪記錄,便於記者整合素材等優點,但是網路採訪也有需要注意的問題,比如真實性問題、現場性問題、鮮活性問題、知識產權糾紛等,所以,在網路採訪中,網路記者也要充分考慮網路採訪的短處,並盡量和傳統採訪結合起來,做到“取長補短”,“揚長避短”,這樣,網路採訪才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掌握網路採訪技術,拓寬採訪視野
網路採訪是以網際網路為工具的採訪方式,記者應掌握好網路採訪工具包括熟練運用電子郵件、新聞組、QQ、MSN等即時通訊軟體、搜索引擎。正如有的論者所指出的:“網路記者應是複合型記者或‘多媒體’記者,必須掌握和運用多種數字傳播技術,完成多媒體信息的獲取、加工、傳輸全過程,過去單一的文字記者在網路時代將不復存在。”
(二)提高信息處理能力,隨時驗證網路信息的準確性
如何在浩如煙海的網路上找到需要的新聞信息,發掘其中的新聞價值,也對記者的信息處理能力提出了要求。此外,網路上缺乏“把關人”和不健全的法律法規,導致了虛假信息的泛濫和大量的不實報道。真實,始終是新聞的生命,在進行網路採訪時,還要求記者核實細節的真實性。對於這些問題,國外學者提出了標準:準確性、追尋消息來源、多源求證、公正性、完整性、時效性、原創性,並提供了一些建議:1、不要想當然的認為網上信息的權威性和質量;2、花足夠的時間去熟悉在網上得到的基本信息;3、圍繞你想要查詢的短語來選擇關鍵詞,在每次搜索中都適用儘可能多的短語查詢;
(三)增強“版權”意識,嚴謹抄襲和剽竊
網上採集新聞不等於網上抄襲新聞,必須加強“版權”意識,杜絕抄襲和剽竊現象的發生。
(四)記者應具備更高的道德意識和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