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石井港

泉州石井港

泉州石井港位於泉州城市南翼石井鎮,東臨圍頭灣,與金門島直線距離僅8海里,離台灣本島台中港94海里,是祖國大陸至台灣本島距離最近的區域之一。

港口概況


泉金客運碼頭
泉金客運碼頭
與金門航程僅14海里,風浪小,船行平穩舒適,是閩南沿海距金門最近的海上“黃金水道”,遊客從這裡搭乘普通客輪僅需1小時即可抵達金門。
石井碼頭客運聯檢大樓佔地7200平方米。在區域內配有客輪專用泊位和遊客上下航通道及必要的安全防護設施。為了方便客人進出碼頭,聯檢大樓還配設出發廳、售票廳、聯檢通關通道、港務辦證大廳及辦公服務區,,為旅客提供落地簽證、檢疫、海關報驗及旅遊、醫療等“一條龍”綜合性服務。

港口歷史


隋大業年間(605—618),隋煬帝譴使開發夷州(台灣),曾泊舟於此,並募舟代駕船渡過海峽以達台灣。
唐辟海上絲綢之路,石井港為古泉州港支港之一。
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在今石井下坊村建石井巡檢司,管理船舶出入海事務。
明末,鄭芝龍曾以石井港為據點,編結船隊,多達千艘,作海外貿易。
清初,鄭成功屯兵金門、廈門兩島,編組東西洋船隊,航行於日本、台灣、呂宋等地,石井港亦為其貨物集散、船隊停靠的主要港口之一。鄭芝龍、鄭成功父子相繼在南安石井建立造船坊,營造軍、商兩用船,年造三五艘,修數十般。

港口大事記


1992年被省政府批准為國輪外貿運輸裝卸作業點(二類口岸),同時被闢為台輪停泊點和對台小額貿易點。
2002年開通了與金門貨運通航。
2006年被國台辦批准為對台客運往來定點碼頭。
2006年6月8日,“泉金客運航線”開通。
2006年6月18日,石井港至澎湖馬公港客貨運航線開通。
2007年泉州石井港對金門貨運通航運量居大陸港口首位。
2008年12月15日上午,兩岸海上直航泉州港首航儀式在石井港區5000噸級碼頭隆重舉行。當天,泉州口岸石井港區第二查驗通道開工儀式也同步舉行。該通道有望在今年春運前投入使用,屆時港區的日通關人數有望從現在的1000人次提高到2500人次。新通道的開工,標誌著石井口岸聯檢大樓將實現出入境通道分離。隨著兩岸開放“三通”,兩岸關係掀開了新的一頁。泉金航線原來按每天1000人次的客流設計的八條出入境旅檢通道也將滿足不了服務需要,目前建設中的泉州口岸石井港區第二查驗通道規劃設計日客運量2500人次、年客運量70萬人次。
2012年7月29日,泉(州)金(門)客運航線開通6年多來突破1萬航次大關,共安全運營10004航次,運送兩岸旅客超46萬人次,其中台胞達361855人次。

港口規劃


按照《泉州港石井作業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新港區將在現有泊位基礎上再建設5000~5萬噸級泊位20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2個,建成后可開展集裝箱和滾裝客貨業務,年貨運吞吐量預計將達到4090萬噸,客運量60萬人次,成為泉州打造大港口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石井作業區建設已確定採取BT招商的形式投資建設,現在正加快各項手續報批和征海、征地等基礎性工作。

配套交通


公路

銜接港區的幾大交通樞紐已開工建設。連接新港區的南石高速正在建設中,四條主要疏港道路(石井濱海大道、南港路、通港路和通海路)中的南港路、通海路正在編製工可,石井濱海大道、通港路已在做施工圖設計,其中石井濱海大道已立項,將貫穿石井作業區、海峽科技生態城,並與廈門翔安規劃中的濱海大道相銜接。

鐵路通港專線

規劃建設福廈鐵路石井通港專線,全長約22公里,計劃總投資為6.5億元人民幣,主要建設鐵路貨運專線、貨場、物流中心等。

交通到達

目前,開通泉州汽車中心站至石井港區客運專線,早上6點從石井碼頭髮班,線路途徑石井、水頭、官橋到泉州中心站,12分鐘一班,票價10元。打的約45公里,40-50分鐘,1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