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桂礦務局
平桂礦務局
平桂礦務局本部設在鐘山縣西灣鎮,所轄主要廠礦分佈在鐘山縣、賀州市(原賀縣)境內,部分單位分佈在桂林市、富川瑤族自治縣境內。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礦區範圍較大。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起,礦區範圍略為縮小,從1981年起,平桂礦務局所轄廠礦,散布在東起賀州市上皇,西至鐘山縣花山,北至富川瑤族自治縣可達,南到賀州市大沖山,面積共約2800平方公里之境內。是一個以開採錫、鎢、鋅等有色金屬為主業,擁有地質勘探、採礦、選礦、冶鍊、發供電、機械製造、超硬材料、建材、旅業、設計、試驗、研究等綜合能力的國家大型一檔企業。
平桂(富賀鍾)礦區位於廣西“山字型”構造東翼反射弧內彎處,處於南嶺巨型緯向構造和湘桂徑向構造帶以及新華夏構造帶的複合部位,地理構造複雜,岩漿活動頻繁,成礦地質條件有利,礦產種類很多。有色金屬礦產有錫、鎢、鉛、鋅、銅、鉬、銻、鉍等,稀有金屬礦產有鈮、鉭、鋯、釔、鈧等,貴金屬礦產有金、銀,黑色金屬礦產有鐵、錳、鈦,固體燃料礦產有煤,化工原料礦產有硫、砷等,建築材料有大理石、花崗岩,水泥原料石灰石等,礦物原料有白雲岩、高嶺土(耐火粘土)、水晶等。礦產中以錫、鎢的儲量最豐,工業利用價值最大,尤以砂錫礦分佈廣闊,儲量豐富,開採歷史悠久。
尤其是賀州市(賀縣)產錫的歷史,可追溯到漢代。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置臨賀縣。《實用大字典》賀字條稱:“賀,錫也。方術家謂錫為賀,蓋錫以臨賀出者為美也”。臨賀縣、賀州、賀江之所以取“賀”為名,是因為這一帶盛產優質錫。
宋代,“賀州歲輸錫一萬二千六百有奇”,每年貢於朝廷的錫達12600多斤。據載,宋元豐元年(1078)時,賀州一帶錫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38%。賀州所產精錫,敲之即發出清脆響聲,譽為”八步響錫”。
明代中期,富賀鍾一帶民眾用土法淘洗錫砂,煉出錫塊,製作首飾、酒壺、酒杯、燭台之類的錫器出售。明崇禎10年(1637)宋應星著《天工開物》,內稱:“凡錫中國偏出西南郡邑,東北寡生,古書名錫為賀,以臨賀郡(今賀州)產錫最盛而得名也”。清同治六年(1867年),當地民眾在西灣的大嶺、泗塘、老山、龍過水等處,用土法開採煤炭,用作煉錫和燒石灰的燃料。光緒十七年,商營義和堂向政府納稅備案,在鐘山立頭鄉開採箭豬窿錫礦,提煉錫塊運銷粵港,效益頗佳。此後、私營錫業公司紛紛成立。
(1907年。),廣西巡撫在西灣設官礦局委張繼龍任總理,以西灣大嶺為中樞,搭棚為局,就地收礦(此為平桂礦務局前身,亦成為廣西官辦有色金屬礦冶業的開端),成為富賀鍾礦區首次設立的官方礦政機構。官礦局先是購銷私營公司和民礦採挖的煤炭、錫砂和錫塊,稍後開辦大嶺煤礦(於清宣統元年,即1909年開始鑿井,次年井成,開始排水採煤),繼續鼓勵私營錫業公司和商人領取執照,采冶錫礦,交集錫塊。從此,官礦局兼有礦政和礦業雙重職能。
(1912)辛亥革命后的政局基本平穩,官礦局恢復收購錫砂、錫塊,並支持商人洗砂、冶鍊,所產錫由官礦局運銷,礦業日漸發達。民國6年(1917年),官礦局開始購銷鎢礦砂。收購的錫、鎢經香港運銷法、美、英、日等。民國7年(1918年)官礦局在富賀鍾礦區設望高、白沙、松木、新村坪、立頭源、水岩壩、廟灣、蓮塘、半路圩、賀街10個收砂分局,收購錫、鎢礦砂。之後幾年,因戰亂,礦業停閉;至民國14年(1925年)時賀縣縣長請兵恢復官礦局,並借地八步辦公,次年搬回西灣,修筑西灣至鐘山公路。
設模範礦場於水岩壩,開始採用砂泵、水槍等機械設備採礦,木榴槽選取礦。同年,設提煉總廠於西灣,提煉各收砂處交來的錫砂,為自煉精錫之始。爾後由於戰亂礦業時盛時衰,管理機構數度易名,曾先後稱為富賀鍾三縣礦務整理處(1925年)、富賀鍾官礦局(1929年)、富賀鍾礦務局、富賀鍾礦務整理處(1930年)、富賀鍾礦務整理委員會(1931年)。稍後,隨著廣西省礦政機關的變更,又先後稱為廣西省建設廳駐富賀鍾辦事處(1932年)、廣西省礦務局駐富賀鍾辦事處(1934年)、廣西省礦務局(在西灣辦公、1934年)、廣西省礦務局駐平桂區辦事處(1935年)、平桂區礦務辦事處(1936年)。民國25年,省營錫礦經理處成立於望高,開採陶馬嶺、馮屋排錫礦。同年,開始建設廣西電力廠八步分廠(廠址在西灣龍頭山)。此後數年間,私營錫業最盛,註冊的大小民礦單位多達849家,其中錫業公司82家,民窿430家,水庄、旱庄、明湖等小礦點337個。此期間,富賀鍾礦區年產粗錫2000餘噸。從民國21年(1932年)起,重新勘測礦區,調查地質,探測萌渚嶺(姑婆山)水源,籌建錫礦公司並鑽探西灣煤礦,制訂礦章,劃分礦地,商礦日益發達,賀成、海華、濟華、民利、鍾寶、大中等大公司相繼成立。民國23年、24年,官商合營的茶盤源錫礦、西灣煤場相繼成立。到民國26年(1937年)國民政府對西灣煤田和富賀鍾砂錫礦進行調查,首次將砂錫礦按成因分為沖積砂礦和殘坡積砂礦兩大類。
(1938年)10月1日,國民政府經濟部資源委員會與廣西省政府合資組建平桂礦務局,資本總額500萬元,會、省各半,所轄礦廠有望高錫礦、西灣煤礦、西灣電力廠(原八步電力分廠),並籌建煉錫廠和機械廠,因受廣西省政府委託,全權辦理平樂、桂林兩區所產錫砂之收購、提煉及精錫之營運事宜,平桂故此得名。礦務局本部設西灣龍過水處。與此同時,平桂區礦務處設西灣黃花山麓不再行使礦業職能,僅保留礦政職能,負責管理平樂、桂林地區的私營錫業公司和砂民。民國27年(1938年)八步電力分廠建成,正式發供電,裝機容量2 X 1600千瓦,是當時廣西裝機容量最大的火力發電廠。不久,西灣電力廠遭日寇飛機轟炸,被迫停業發電,礦業生產因缺電呈滑坡狀況。西灣電力廠遷址重建后,又因日寇逼近礦區,全局奉命疏散,1940年夏,電廠發電機及鍋爐等設備,移至觀音山岩洞內重新安裝。兩年後方恢複發電、采錫、煉錫、採煤等正常生產。1941年2月,煉錫廠建成廣西首座8.5平方米粗煉反射爐,次年半路圩煉鐵廠建成。1943年8月,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考察西灣煤田,在平桂局禮堂演講。同年9月,籌建水岩壩錫礦場(次年2月建成)。1944年,煉錫廠所產精錫質量提高到99.8%,並按國際標準鑄錠(25公斤/錠),在國際市場信譽日高。私營錫礦業亦逐步恢復。較長時間內,平桂礦務局自產錫砂不多,主要靠收購私營錫業公司和砂民所採的錫砂,以供冶鍊和運銷。民國38年(1949年),富賀鍾礦區共有私營錫業公司和礦庄353家。此時,平桂礦務局所轄錫礦的砂錫礦採礦生產能力為2277立方米/日,煉錫廠年產精錫314噸,煤礦的採煤生產能力為90.7噸/日,年產原煤2.9萬噸,年產焦炭201噸,發電廠裝機容量3200千瓦,年發電量1538萬千瓦小時。全局職工2160人。
1949年11月21日,富賀鍾一帶解放。12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員接管平桂礦務局。從此平桂礦務局從官僚資本企業轉變為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企業,工業生產迅猛發展,創造了五十年代的輝煌業績。1962年起,隨著可採礦產資源的逐漸減少,礦山生產逐漸下滑,企業連年發生經營虧損。1981年到1989年,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實現了扭虧為盈,獲得了新的發展。從1991年起,不斷深化企業改革,調整產品結構,進行二次創業。2000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對一批資源枯竭礦山實行關閉破產。平桂礦務局走上了關閉重組之路。五十多年來,平桂礦務局的發展變化大體上可分為六個時期:
(1950—1957年) 1950年3月起,平桂局隸屬中南軍政委員會工業部有色金屬管理總局直接領導,行政上接受平樂軍分區領導。在三年經濟恢復時期,平桂工人激發了很高的生產工作積極性。國家在大力發展國營礦業生產的同時,發展公私合營礦業生產,先後將珊瑚聯合公司(1950年接管)、可達公司等私營錫業改組為公私合營;組織和指導民窿和砂民從事采錫生產。富賀鍾礦區內錫礦業形成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格局,既有國營、地方國營單位,又有公私合營單位,還有私營的民窿和個體的砂民。1951年4月軍管結束后,礦務局隸屬於中南有色金屬工業管理總局廣西分局。當年,礦務局成立礦區公安局、平桂機械廠、平桂工人醫院。經批准,平桂精錫開始使用“五星SN”商標。
當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政治部主任、廣西省委代理書記陶鑄到平桂局視察。1952年7月,有色金屬 工業廣西分局從桂林市遷至西灣,與平桂礦務局合組新的廣西分局,管轄全省的有色金屬工業企業,下轄10個錫礦和分礦,2個煉錫廠,小型真空磚機,煤矸石制磚機,高效頁岩制磚機,大型粘土製磚機;以及銻礦、煉銻廠、煤礦、電廠、機廠等共17個生產礦廠,分佈在富賀鍾地區(平桂)、恭城栗木礦區(栗桂)、南丹河池礦區(丹桂)、田東煉銻廠(田桂)。同年,先後接管寶勝公司(后改稱川岩分礦)、太昌公司(后改稱牛廟分礦)、西發公司(后改稱花山分礦)、可達公司(后改稱可達錫礦),成立平桂工程隊,首次接受蘇聯專家技術指導。這時期平桂礦務局年年盈利,共盈利1357萬元,年均盈利452萬元,共交稅金128萬元。
1953年1月,廣西分局奉命撤銷,恢復平桂礦務局建制,隸屬於中南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管轄原廣西分局所轄單位含:可達錫礦、珊瑚錫礦、栗木錫礦、大廠錫礦、芙蓉廠銻礦、田東煉銻廠、柳州煉錫廠、水岩壩錫礦、水洲寨錫礦、牛廟分礦、花山分礦、川岩分礦、西灣煤礦、西灣電廠、冶鍊廠、機械廠等。同年,成立平桂探礦大隊,接管天就公司(后改稱新路分礦);1954年,成立試驗所,水洲寨錫礦搬遷望高,改稱望高錫礦;
到1955年,礦務局改由中央重工業部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直接領導。次年改由冶金工業部領導,是年8月,分木溜槽選廠開始採用搖床掃選尾礦。當年,重工業部部長王鶴壽視察平桂。此後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錫礦業發展迅速,從露天水采砂錫礦發展到開採地下脈錫礦。
1956年,露天水采采場達31個之多,砂錫礦採礦能力達4.84萬噸/日,井下脈礦採礦能力600噸/日。露天砂錫水力機械化開採工藝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選礦工藝不斷革新,先是用新式木溜槽取代舊式木溜槽,接著創造了膠質螺旋榴槽選礦工藝,最後形成由磨礦機、跳汰機、搖床組成的全機選工藝流程,選礦年處理量達1004萬噸。錫冶鍊設備不斷增加,錫冶鍊能力達7000噸/年。
到1956年底,總產值、精錫和鎢精礦產量均提前一年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產品均以大大低於國際市場價格的“國撥價”上交國家,為國家工業建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1953年至1957年,精錫年產量從3461噸增至5380噸(其中西灣冶鍊廠精錫年產量由2807噸增至4124噸)。全局共投入基本建設資金3315萬元,更新改造資金411萬元,固定資產原值從1364萬元增至6668萬元,凈值從895萬元增至5249萬元。此期間年年盈利,共盈利4931萬元,年均盈利986萬元,盈利最多的一年(1955年)達1207萬元。1957年,平桂局奉命接管泗頂鉛鋅礦(籌備處),10月,廣西省委書記兼省長韋國清視察平桂局。
(1958—1965年)
1957年11月,奉冶金工業部和廣西省委命令,平桂礦務局改為廣西省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受冶金部和廣西省人民委員會雙重領導,負責管理全省的有色金屬工業企業。並接手管理原冶金部地質局湖南分局在廣西的204勘探隊、215勘探隊、粟木勘探隊及冶金部在平桂的工程處。礦務局黨委也改為廣西省委派出機構,歸省委直接領導。這年,冶金部先後在平桂局召開全國性“螺旋榴槽選礦經驗交流會”和開辦“全國水力開採先進經驗學校”。
1958年6月,廣西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奉命搬遷南寧辦公。11月中旬,經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批准,重新成立平桂礦務局,所轄廠礦全在富賀鍾礦區,計有珊瑚錫礦、望高錫礦、牛廟錫礦、水岩壩錫礦、新路錫礦、里松礦、西灣發電廠、西灣選煉廠、西灣機修廠等9個廠礦。
1958年,按上級要求組織“大躍進”,雖然生產計劃所定指標偏高,但是由於職工幹勁大,主要產品產量完成了計劃,創造了富賀鍾礦區年產精錫4336噸的歷史最高紀錄;同時,西灣選煉廠用火法煉出了我國第一批特號錫(含錫99.96%)。里松礦生產了鈦鐵礦、獨居石、鋯英石、褐釔鈳等新產品,時發電廠裝機容量近12800千瓦,全局發電9182萬千瓦時。是年,時任中共中央委員、共青團中央書記胡耀邦視察平桂礦務局。
1959年,全局砂錫礦採礦生產能力達4.25萬噸/日;選礦生產具備重選、磁選、浮選等工藝,應用全機選流程處理含錫褐鐵礦、褐釔鈳砂礦工藝更臻成熟;全年生產精錫4001噸。里松礦首次採用水力機械化開採褐釔鈮礦,並用螺旋搖床進行選礦試驗。12月,第一座運用磨機、跳汰機、搖床(磨、汰、搖)聯合作業的新型選礦流程的新路錫礦金窩肚1000噸/日砂錫礦採選場建成,次年元月投產。
1960年,因國民經濟開始出現困難影響以及可采資源逐漸減少,礦業生產開始下滑,精錫年產量降至2500噸左右。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前四年(1958—1961年)年年盈利,年均盈利677萬元。
1962年,出現解放后第一次虧損,全局虧損345萬元。
1963年虧損105萬元。1964年到1965年,兩年均略有盈利,共盈利83萬元。
1958至1965年,全局共投入基本建設資金5148萬元,更改資金478萬元,期未固定資產原值8221萬元,凈值585l萬元,這八年共交稅金1971萬元,1962年,冶金部部長呂東、中南局第二書記王任重(由廣西區黨委書記覃應機陪同)先後視察平桂。
1963年起,平桂局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有色局領導。10月建成自行設計的第一座處理難選砂礦機械化採選場—水岩壩礦新桂採選場。
1965年,第一座1500噸/日全跳汰流程機選廠建成投產。同年,西灣選煉廠鼓風爐煙化爐系統建成投產。
(1966—1976年)
從1966年5月開始的”四清”運動起,平桂進入一個動亂時期。
特別嚴重的是1968年5月24日至7月8日期間,礦區內嚴重對立的兩大派群眾組織在西灣地區發生大規模武鬥,附近5個縣的武裝民兵亦前來參加武鬥。“文化大革命”期間,全局非正常死亡人數多達475人。因開展“文化大革命”,全局處於半停產狀態,珊瑚錫礦長營嶺坑口、煤礦大嶺和天塘坑口因武鬥停產而被地下水淹沒,局內各種規章制度廢弛,國有資產損失嚴重,浪費驚人。
1968年,精錫產量僅858噸,是解放后產量最低的一年,全局虧損965萬元。
1969年起,雖然逐漸恢復生產,但砂錫礦可采資源繼續減少,生產能力隨之下降,全局采場和坑口減少到16個,其中,砂錫礦采場13個,採礦生產能力僅為1.1萬噸/日;鎢錫礦坑口3個,生產能力僅為200噸/日:砂錫礦因品位越來越低,難采難選,生產成本直線上升。
1966年至1976年的11年中,除1966年盈利189萬元外,其餘10年共虧損3792萬元。十一年共交稅金1863萬元,共投入基本建設資金1245萬元,年均僅113萬元,投入更改資金2363萬元。
至1976年,固定資產原值減少到6988萬元,凈值3048萬元。這期間,1966年在可達建成第一座900噸/日砂錫礦干采采場;機廠建成白鐵球車間,解決了鐵球鐵棒自供問題;冶鍊廠從精錫冶鍊中回收砒霜成功;新路礦木橋面場回收鋅精礦成功。
1970年建成龍水金礦水電站、西灣選煉廠煉銅車間、上皇350千瓦水電站;
1971年,里松礦開採褐釔鈮風化殼的回面渡采場建成,選煉廠用電解法從高鉛錫中回收鉛、鉍成功;
1972年,珊瑚礦處理難選中礦的白鎢車間建成,機械廠建成煉鐵高爐投產;
1973年,水岩壩礦白沙塘採選場改建為鈦白粉車間,搪瓷型鈦白粉產能為500噸/年。同年建成龍水金礦大洞電站。
1975年,龍水金礦張公嶺坑口選廠建成;
1976年,選煉廠建成5000噸/年硫酸工程投產(5年後停產)。這期間,1967年1月起由廣西軍區軍管,1968年8月起,礦務局行政上受梧州地區領導,業務上受廣西壯族自治區有色局領導。
此後,1979年7月,礦務局再次隸屬於廣西區冶金局。
(1977—1980年)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按照上級指示精神,進入恢復、整頓期。
1979年下半年,貫徹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決議精神,將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八字方針。年底,所轄生產廠礦有珊瑚錫礦、水岩壩錫礦、新路錫礦、龍水金礦、西灣選煉廠、西灣機修廠、西灣焦化廠、工程隊等。期間,錫礦業繼續呈下滑趨勢,精錫年產量在933噸至1090噸之間徘徊,但低品位錫礦採選工藝和錫冶鍊工藝日益成熟,一級錫以上品級率一直保持100%。
1979年,在國家首次評審和頒發優質產品獎時,西灣選煉廠生產的精錫繼榮獲廣西名牌產品稱號后榮獲國家優質產品金質獎,是廣西當時唯一獲國優金獎的產品。同月,珊瑚礦黑鎢精礦和水岩壩鈦白粉雙獲廣西區優質產品稱號。這幾年中,企業經濟效益仍無大的好轉,除1978年盈利61萬元外,其餘三年共虧損470萬元,但四年共交稅金734萬元。在生產建設方面投入基本建設資金5387萬元,年均1347萬元;投入更新改造資金1740萬元。
企業發展方面:
1977年,西灣焦化廠投產,焦炭生產能力2萬噸/年。同年12月,里松礦研製的波形條床搖床,獲冶金工業部科技成果獎。1978年,里松礦風化殼礦床採選試驗項目獲自治區科學大會優秀科研成果獎。
1978年,局衛生科和冶鍊廠、廣西醫學院合作完成的“肺錫末沉著症的研究”獲全國醫藥衛生科學大會科技成果獎。自治區批准水岩壩礦為“大慶式”企業,地質勘探隊獲冶金工業部全國有色系統社會主義勞動競賽優異成績獎。
1979年,自治區批准平桂工程隊為“大慶式”企業,龍水礦100噸/日金採選工程竣工投產。從7月起平桂礦務局又隸屬於廣西區冶金局。
(1980—1990年)
1980年12月3日,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家經濟委員會、國家進出口管理委員會復函冶金工業部(簡稱“三委”批示),同意平掛礦務局“在五年內生產的錫和鎢精礦交外貿部優先安排出口,其中150噸錫作為國家外貿計劃內安排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出口指標,其餘的錫和鎢精礦由外貿部代銷,外貿差價(扣除外貿手續費后,外匯按國家規定內部結算價折成人民幣)留給企業,彌補虧損,多餘的作為發展基金。外匯分成按國家規定辦”。“三委”批示極大地鼓舞了全局職工。
1981年,珊瑚礦長營嶺新建的2000噸/日錫鎢採選廠正式投產,井下採礦能力和錫鎢選礦能力獲得較大提高。全局固定資產從1980年的7860萬元增至1.19億元,凈值從3281萬元增至7414萬元。當年甩掉了連續十三年的“虧損帽”,盈利106萬元。這期間,1980年,機修廠制氧車間建成投產,生產能力30萬立方米/年。當年自治區領導趙茂勛、周光春先後來局檢查工作。新路礦白面山深埋砂錫礦地下水采800噸/日採選工程建成投產。珊瑚礦黑鎢精礦和水岩壩礦黑鎢精礦分別榮獲1980年度廣西名牌產品和廣西優質產品稱號。“飛碟”牌精錫也榮獲冶金工業部優質產品稱號。
1981年,水岩壩礦黑鎢精礦又榮獲廣西名牌產品稱號。當年10月,冶金部授予水岩壩礦“安全生產先進集體”稱號,平桂局“飛碟牌”精錫商標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註冊,並自此逐步形成平桂局“飛碟牌”產品系列。
1982年,冶金部在平桂局召開錫選礦會議。冶鍊廠與試驗所共同制定的錫精礦化學分析方法列入國家標準,並獲國家標準總局科技成果獎。
1983年4月起,平桂礦務局成為新成立的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簡稱中色總公司)的直屬企業。當年實行經濟承包責任制。平桂局黑鎢精礦評為中國有色總公司優質產品和廣西名牌產品。
1984年,進行了全面的企業整頓,進一步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企業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西灣選煉廠首次煉出含錫99.99%的高級錫,“飛碟牌 精錫再次榮獲國家優質產品金質獎,珊瑚礦和水岩壩礦生產的“飛碟牌”黑鎢精礦首次榮獲國家優質產品銀質獎,“飛碟”牌黑鎢精礦、“飛碟”牌鈦白粉商標獲國家商標註冊證書。中國金屬學會第一屆全國冶金尾礦學術會、中色總公司安全工作會議先後在平桂召開,水岩壩礦被國家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評為“安全月活動先進單位”。
第七個五年計劃期間,經國家計劃委員會批准,平桂礦務局繼續享有產品出口優惠政策。除繼續每年上交150噸錫外,其餘的錫和鎢精礦由國家代理出口,凡計劃出口以外的,兩年內免征出口關稅。
1987年,“飛碟”牌精錫評為中色總公司優質產品,而精錫、銳鈦型搪瓷鈦白粉、黑鎢精礦則同獲廣西優質產品稱號。其間因全局砂錫採礦場僅剩下3個,其中兩個為復采老尾礦,砂錫採礦能力為850噸/日左右,降到歷史最低水平;脈礦坑口4個,井下採礦能力在1000噸/日左右。但主要產品仍然繼續保持高質量,精錫產量徘徊在996噸到1891噸之間。
1989年,平桂局的“飛碟牌”精錫和黑鎢精礦繼續保持國優金質、銀質獎。其間,水岩壩礦鈦白粉繼搪瓷型后,又開發出塗料型,生產能力從1500噸/年提高到3500噸/年。全局多種經營項目獲得較大發展,涉及16個行業。珊瑚礦的仲鎢酸銨,桂林辦事處的招待樓,建安公司的大理石、聚脂/環氧粉末,勘探隊的塑料偏織袋,新路礦的上皇—大巢梯級水電站,機械廠和珊瑚礦聯辦的人造金剛石等先後投產或運營,礦產業以外的產業產值及利潤均佔全局總額中的l/4以上。
1985年,礦務局制定了“礦業為主,多種經營,綜合利用,深度加工,外引內聯,工貿一體”的辦礦方針,確定了“開發能源,穩定錫鎢,加強冶金,擴大建材,發展化工”的戰略措施,號召進行二次創業。當年,精錫產量達2570噸,創1961年以來最高紀錄。“飛碟”牌錫鉛焊料評為廣西區優質產品。平桂工人醫院評為廣西區首批7所“文明醫院”之一,冶鍊廠獲廣西質量管理獎。年底,中國有色總公司總經理費子文到平桂檢查工作。第六個五年計劃期間,產值年均增長9.1%,產量年均增長7.5%,利潤年均增長25.2%,出口產品為國家創匯5420萬美元,上交稅金2000多萬元。在重新發展時期的前九年(1981—1989年),平桂局年年盈利,共盈利3679元,年均盈利408,7萬元。
1990年,因錫、鎢國內外市場疲軟,價格猛跌,加上離退休職工猛增至5471人,營業外支出增大,全年虧損580萬元。以上10年,共上交稅金4921萬元。國家基本建設投資888萬元,更新改造資金共投入6429萬元。
1990年末固定資產原值1.96億元,凈值8838萬元。這期間,1986年,水岩壩礦從鈦白水解母液中提取氧化鈧工藝流程投產,成為國內從鈦白水解母液中提取氧化鈧的首家生產單位。同年,全國有色系統28個科研、勘探、教學、生產單位的80多名專家彙集平桂,召開“平桂礦區找礦資源討論會”。平桂冶鍊廠錫鉛焊料獲廣西區優質產品稱號。1987年,礦務局被中國有色總公司評為全國有色工業系統先進礦山,榮獲“振興礦業”獎盃。同年,珊瑚礦與中南工業大學合作研製,應用於仲鎢酸銨生產的熱球磨機,獲國家專利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平桂桂林招待所新建6800多平方米的7層接待大樓竣工營業。冶鍊廠、珊瑚礦分別被中國有色總公司評為安全生產紅旗單位和先進單位。當年,新路礦上皇——大巢梯級水電站的大巢站正式發電,裝機容量2 X1000千瓦。建安公司的聚脂/環氧粉末塗料廠、地質勘探隊塑料編織袋廠先後建成投產。
1988年,全局盈利1187萬元,是自1981年扭虧為盈以來盈利最多的一年。
1989年,經廣西區技術監督局計量定級評審複查,礦務局被確認為“二級計量單位”並榮獲證書。同年“飛碟”牌精錫錠在北京首屆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獎。黑鎢精礦榮獲中色總公司優質產品稱號。水岩壩礦工程師楊評章評為全國勞動模範於9月赴京參加國慶慶典及全國勞模大會。同年,機械廠女工潘火嬌被中國有色總公司、中國機械冶金工會全國委員會評為全國有色金屬工業特等勞動模範。10月,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統計局等評定、平桂礦務局列為1988年中國行業50家最大經營規模工業企業,位於有色金屬礦採選行業第7位。
本年內,“飛碟”牌精錫第三次榮獲國家優質產品金質獎,黑鎢精礦第二次榮獲國優銀質獎。平桂聯合化工廠的聚酯/環氧粉末塗料被評為全國輕工業優秀新產品、廣西優質產品及廣西新產品開發成果三等獎。水岩壩礦3500噸/年塗料型(BA01—01)鈦白粉改擴建工程完工,開始試生產。冶鍊廠獲中國有色總公司頒發的質量管理獎。機械廠與珊瑚礦聯辦的桂東超硬材料廠第一台壓機投產,生產人造金剛石單晶。並於次年產能達40萬克拉/年。
1990年,全國有色系統40多名專家學者又彙集平桂,召開平桂地區找礦科研交流會。年內,機械廠與北京礦冶研究總院聯合研製的JT—5型鋸齒波跳汰機,繼1988年獲有色總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后,榮獲國家科技成果證書。同時,“飛碟”牌跳汰機獲國家商標註冊證書。冶鍊廠被中國有色總公司評為全國有色金屬工業系統安全生產紅旗單位。錫鉛焊料第二次評為廣西區優質產品。
(1991—2000年)
1991年4月至次年5月,平桂局實行住房、醫療、人事、勞動、工資等各項制度深化企業改革。
1992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將平桂礦務局列為“三個一批”中的扶持型企業。平桂局與中色總公司簽訂《實行“多種經營、老礦復甦”改革試點協議書》后,加快了多種經營發展步伐,水岩壩礦阻燃塑料異型材料、新路礦隔熱鎮水粉、建安公司酯基硫醇錫(有機錫)相繼投產,開始籌建賽特磁記錄材料廠。
該年,多種經營的產值比1991年增長52.7%,佔全局總產值的43%,全局固定資產原值突破2億元,凈值9416萬元。經全國劃分企業類型協調小組審核批准,平桂礦務局定為國家大型一檔企業。由國務院經濟貿易辦公室、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家統計局、財政部、勞動部、人事部聯合頒發大型一檔企業證書。此期間,1991年,“飛碟”牌精錫和黑鎢精礦榮獲第二屆北京國際博覽會金獎,“飛碟”牌DYTA、PYTA—7750型液壓徑向跳汰機榮獲銀獎。平桂鈦白粉廠經國家化工部驗收合格、獲得化工部第一批頒發的鈦白粉生產許可證。本年起,平桂礦務局開始升掛國家質量獎旗。同年,珊瑚礦的仲鎢酸銨,飛碟牌精錫、黑鎢精礦、鋸齒波跳汰機和聚酯/環氧粉末塗料五種產品同時榮獲廣西優質產品稱號。
自1970年創辦的水泥廠產能擴大到8.8萬噸/年。本年,錫鉛焊料,錫基軸承合金、精鉛、精鉍均使用“飛碟”商標,分別獲得國家商標註冊證書,“飛碟”系列進一步擴大。
1992年,在全國三氧化鈦顏料標樣評選會上,鈦白粉廠的BA0卜—01鈦白粉獲第三名。年內,珊瑚礦長營嶺坑口採礦隊隊長劉明樹榮獲全國總工會頒發的“五一勞動獎章”和授予的“全國優秀班組長”稱號。水岩壩礦阻燃異型塑料製品廠,新路礦隔熱防粉廠、建安公司酯基硫醇錫(有機錫)廠等相繼建成投產。平桂局“八五”重點工程電廠6000千瓦機組正式併網投入運行。
進一步向二級廠礦放權
從1993年起,平桂局制定了《轉換內部經營機制實施辦法》,進一步向二級廠礦放權,划小核算單位,“分灶吃飯”,“分塊搞活”,並大規模調整產業結構、分流人員。該年,因資源枯竭及鎢精礦嚴重滯銷,水岩壩礦爛頭山坑口閉坑,珊瑚礦長營嶺坑口停產撤退,新路礦白面山采場改變生產經營方式,到9月中旬,礦山採礦生產基本結束。全局4404名分流人員失去勞動對象,大部分放假待業,停薪留職,自謀生計或內退外調。
當年,望高實業公司(原勘探隊)的鈷粉廠、珊瑚礦的桂林鍍膜玻璃廠相繼投產。年內,中國有色總公司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劉明樹特等勞動模範稱號。機械總廠高級工程師李鏡衡榮獲“政府特殊津貼證書”。5月“飛碟”商標獲1992年“廣西著名商標”稱號。這一年,由高級工程師游明輝等設計、機械總廠礦山設備服務公司生產的BBW雙曲波條床搖床,高級工程師梁恆忠設計的鈦白粉生產工藝中的小濾區高開孔率兼聯式過濾葉片分別獲國家專利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自負盈虧、自我積累
從1993年平桂礦務局礦井閉坑到2003年按照國家戰略部署,實施關閉重組這10年間,大致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即轉產分流、二次創業階段(1993年第4季度至1999年8月)和資產重組階段(1999年8月至2003年6月)。
1993年,自1992年12月制定的《平桂礦務局轉換內部經營機制實施辦法》在全局開始實行。二級廠礦單位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分灶吃飯、切塊翻身”辦法,各單位充分調動了生產經營積極性,一些單位成效明顯:如新路礦減虧141.4萬元,冶鍊廠增盈521.9萬元,一批單位不同程度減虧。
由於礦井閉坑,大批人員失去勞動對象而分流(全局共4404人),分流后全局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了67.7%.全年礦務局投資1400多萬元,新增產值3000多萬元,有10個項目建成投產,有7種新產品投放市場。
集體產業和第三產業獲得較快發展,銷售額達4150萬元,比上年增長63.64%,上交稅金263萬元,安置職工1100人,較好地維持了礦務局的經濟發展和礦區穩定。
1994年,礦務局先後兩次遭受特大洪災,直接損失2000多萬元。但由於加快了轉產步伐,相繼建成了頂錘廠、輕鈣廠、鈷粉廠、工藝玻璃廠、工程塑料廠、電爐冶鍊廠。平桂冶鍊廠投入資金210萬元,建設了35千伏變電站、實施了電爐煉錫、鉛電解擴槽、煙化爐技改,開發出陽極材料、硝酸銀、氧化錫等新產品,鉛產量也達2000噸以上。全局勞動生產率達22300元/人。年,比1993·年提高了35.46%。集體經濟生產經營額又比上年增長51.78%。全局比1993年減虧20.45%,經濟狀況開始從1993年最低谷逐步回升。
1990年以來,平桂局因資源日益枯竭,離退休人員增多等原因,企業連續虧損。全國有色此類礦山甚多。1994年,國家財政部(94)財工字第82號文指出“有色金屬工業是國家重要的基礎工業,但由於企業的歷史遺留問題多、礦產資源枯竭、社會包袱沉重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目前相當多的企業發生虧損。為了扶持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幫助虧損企業尤其是礦山企業渡過困境、解決離退休人員費用、增加自我發展的後勁,經研究,同意對部分虧損企業實行超虧不補的虧損補貼辦法……
各虧損企業要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和國家的有關規定,加強企業內部的各項基礎工作,發揚艱苦創業精神,採取切實有效措施,挖掘增收節支潛力,儘快扭虧增盈”。從當年起,國家財政對平桂局虧損實行補貼,每年補貼2600-3000萬元,平桂礦務局採取了三個一點“職工生活安排一點、生產發展安排一點、償還歷史舊債一點”妥善使用補貼資金,1998年之前按職工生活安排60-70%,生產發展安排20~30%,償還歷史債務安排10~20%。“三個一點”的措施,解決了當時發展生產緊缺的部分資金,使礦務局的有效資產發揮了效益,並得到了鞏固和發展。這一做法,得到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有關部門的肯定。自1995年起,礦務局在國家財政的扶持下和廣大職工的努力,開始實現扭虧增盈。
1995年,礦務局轉產、分流進一步加大了力度,對部分單位進行撤、並、轉,資產重組。鈦白粉廠與水岩壩礦分立;引進外資建成了中外合資廣濟醫院(後於2001年4月調整為平桂礦務局獨資所有)。經國家外經貿部批准,礦務局獲自營進出口權,成立了進出口公司,加快了對外貿易步伐。產品質量方面,飛碟牌精錫榮獲廣西名牌產品稱號;鉛錠、鑄造錫鉛焊料、仲鎢酸銨獲廣西優質產品獎。
進一步加強了技術改造
其中平桂冶鍊廠煙化爐改造,投入260多萬元,總體裝備水平達到全國同行先進水平,能耗降低兩成以上;煤熱溜槽改造為電熱溜槽,勞動生產率成倍提高;珊瑚礦化工廠的仲鎢酸銨技術改造,產能由400噸/年提高到1200噸/年;新路礦建成萬寶沖水電站,年產4000T電石的一號爐投產;鈦白粉廠經過技改,水解率達95%;望高塑料編織廠產能也由150噸/年提升為300口屯/年。特別是多種經營產值在全局經濟比重中由上年的62.16%提高到71.3%,集體經濟產值突破7000萬元。全局勞動生產率又比1994年增長16.8%。由於轉產初見成效,分流人員中重新得到安置1207人,年內,冶鍊廠獲得自治區“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光榮稱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礦務局曾被評為全國有色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礦務局職工政研會連續第十次榮獲自治區(有色總公司)級優秀政研會稱號;平桂冶鍊廠評為自治區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單位,同時還評為自治區安全生產先進集體。
1996年,礦務局轉產再創業步伐進一步加快。當年礦務局籌集2000多萬元、又建成一條10萬噸/年水泥生產線;新路礦1000噸/年工業硅生產線及電爐冶鍊廠2#爐,水岩壩礦8000噸/年雙飛粉,上皇電站擴容1000KW等投產;投資2000多萬元的500噸/年錄音錄像磁粉廠基本建成,產出合格產品;仲鎢酸銨產能也由1200噸/年提到1500噸/年;10月,火電一爐帶兩機正式運行;每月增發電量108KWH。全局共新增4500萬元的生產能力。年產30萬噸高標號水泥項目也開始施工。礦務局直接出口創匯首次達200萬美元,各項主要經濟技術指標方面:精錫回收率、鈦白粉回收率均比上年捉高,其中鈦白粉回收率提高6.3個百分點,一級品率達87.49%,全局可比產品成本比上年下降6.02%,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11.43%,在上年減虧基礎又減虧7.5%。
1997,該年礦務局首次評選“優秀員工八十佳”,有力推動了職工隊伍建設,政研會再次獲自治區、地區獎勵。冶鍊廠34年安全生產,被評為”區安全生產先進單位”。針對礦務局轉產分流、二次創業實際,礦務局於年初提出“抓現有生產能力發揮、加快後勁項目建設、全力維護礦區穩定”三件大事作為中心工作任務。並制定礦務局“九五”奮鬥三年走出困境的改革發展思路、發展目標以及主要措施總體方案。礦務局建立“扭虧增盈責任制”,實行風險抵押措施,轉產再次加大力度。鎢製品廠與珊瑚礦分立,並投資藍色氧化鎢生產線,形成400噸/年產能。上皇水電站擴容1,250千瓦,建成2000噸/年一水亞鐵廠,冶鍊廠錫煙化作業首次實現機械化自動投料,“亞鈉分銀”取得成功、成本明顯下降,新路礦電石產量突破3000噸/年。全局勞動生產率比上年增長16.35%,礦務局盈利803萬元(補貼后)。錫錠獲1997年廣西名牌產品稱號,顏料鈦白粉評為廣西優秀產品。礦務局設立“送溫暖”基金,首期給特困職工、孤寡老人等發放補助款25萬元。再次評選”百佳”員工,更進一步激發了全局職工比學趕超爭先進熱情。
1998年,礦務局開始對部分資產進行重組,成立平桂電力公司,統一管理全局水電、火電,電廠新6000KW機組改造工程開始施工和設備安裝。冶鍊廠實現了從原料進廠到產品銷售出廠全過程無廢料剩餘生產。當年冶鍊廠回收白銀2310Kg。這年,平桂廣濟醫院被國家衛生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授予“愛嬰醫院”光榮稱號。該年,經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及自治區有關部門批准,礦務局經濟性裁員1398人,走出了改制重組、轉產分流的第一步。
1998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撤銷,組建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另行組建三大集團公司。1999年,三大集團公司成立,平桂礦務局掛靠中國稀有稀土金屬集團公司。
質量上檔次、抓好進出口
從1999年到2002年,是礦務局改制重組、按照國家政策逐步實施關閉重組戰略的時期。
1999年,礦務局通過對多年來“分塊搞活、切塊翻身”措施經驗教訓的總結,作出了“在產業中突出冶鍊、化工重點,狠抓精錫冶鍊、鈦白粉擴產上規模,質量上檔次、抓好進出口”的決策。進一步加強了技術改造、技術進步。冶鍊廠煤熱溜槽改進為電熱溜槽,產能提高50%、節能65%;鉛電解擴改工程投產,產能提高60%,電廠新6000KW機組年內正式發電試機成功。礦務局對社會職能單位、部門開始實行“職能剝離、分線管理、撥款專用、基本保障”重大調整,成立了離退休人員管理中心,教育剝離、處(教育培訓處)校(平桂高級中學)合併統一管理,礦區公安局列入賀州地區公安局系列。醫療衛生系統也深入進行了改革。九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原中國有色工業總公司總經理費子文考察廣濟醫院,並盛讚廣濟醫院“是有色系統衛生行業的一面旗幟”。
1999年8月10日經中國有色南寧公司批准,對平桂礦務局部分有效資產(包括平桂冶鍊廠、平桂西灣電廠、平桂鈦白粉廠、平桂賽特磁記錄材料廠、平桂進出口公司、平桂(桂林)飯店、平桂珊瑚鎢製品廠以及珊瑚礦剩餘鎢錫資源等資產)實行了“強強聯合、資產重組”,組建了平桂飛碟公司。在當年8月底正式運營,短短的三個月內實現了平穩過渡和模擬公司制運營,生產經營效果明顯。當年,公司主要產品錫合計6063噸,精鉛2473噸,鈦白粉5090噸,自發電5898萬千瓦時,售電6576萬瓦時,工業總產值(九零年不變價)2.173億元,現價產值比上年增長63.67%,銷售產值增長68.84%,實現利潤2997萬元,其中利潤比上年增長248%,出口創匯750萬美元,位居賀州地區首位。年內,針對生產流程中存在的與市場需求及企業發展不相適應的瓶頸問題,平桂局對有效資產中錫冶鍊、鈦白生產和電力發供三大流程開始進行以擴產升級和配套完善為內容的較大規模工藝技術改造,當年投入技改資金1008萬元。珊瑚鎢製品廠的仲鎢酸銨再次榮獲廣西優質產品獎。
2000年,是平桂礦務局自礦產資源枯竭以來,生產經營、企業管理成績最為顯著的一年。經營機制的改變,使礦務局有效資產能第一次脫離繁瑣的各種非生產因素的制約,輕裝上陣,經濟發展明顯加快。除1999年技改投入之外,2000年,平桂飛碟公司又投入技改資金1768萬元,對錫、鈦白粉、電三大主導產品生產流程中瓶頸環節組織了技術改造、技術攻關。經過技改,錫產能達8000噸/年,鈦白粉產能達12000噸/年,鎢製品產能達3500噸/年。隨著投資685萬元的新6000KW機組全部建成,全局共有發電機組14台,總裝機容量達20770KW。
當年,礦務局主導產品、產值、經濟技術指標全面告捷:工業總產值(九0年不變價)3.414億元,比上年增長57.1%;錫產量達7806噸,比上年增長28.75%;鈦白粉產量達7646噸,比上年增長50.21%;仲鎢酸銨比上年增產94.45%;氧化鐵紅增產39.18%;售電量增長15.31%。自營出口創匯1040萬美元,在自治區名列第7位,受到國家經貿委表彰,榮獲外經貿出口創匯先進單位稱號。全局經濟狀況進一步好轉,僅平桂飛碟公司利稅達3253萬元(其中上交稅收1200多萬元),全員生產率達18.8萬元/人·年,比上年增長65.19%。飛碟牌精錫錠第四次榮獲廣西名牌產品稱號,顏料型鈦白粉第二次榮獲自治區名牌產品稱號。當年,礦務局繼上年後,再次評為賀州地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單位和維護社會治安穩定工作先進單位。首次得到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28萬元,併發放扶貧助困溫暖資金26萬元。年內,廣濟醫院住院部大樓(9600M2)正式竣工投入使用,廣濟醫院還順利通過“國家二級甲等醫院”評審驗收。6月,國務院發出《關於調整中央所屬有色金屬企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發(2000)17號),決定撤銷中國稀有稀土金屬集團公司等三大集團公司;決定從2000年7月起,將原中央直屬的有色金屬企事業單位下放地方管理。平桂礦務局下放廣西壯族自治區管理,屬自治區30家直屬重點企業之一。
2000年6月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資源枯竭礦山關閉破產工作的通知》(中辦發(2000)11號)指出:“建國50年來,煤炭、有色金屬和核工業礦山為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由於礦山資源不可再生,一批礦山經過長期開採,資源逐漸萎縮和枯竭。企業生產大幅度下降,有的長期停產,虧損嚴重,礦區職工生活困難。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這個問題,決定對一批資源枯竭礦山實行關閉破產。這是貫徹黨的十五大和十五屆四中全會精神,推進結構調整,深化企業改革,實現扭虧脫困目標的重大舉措,關係社會穩定的大局,是一項亟待解決的緊迫任務”
2000年2月3日全國企業兼并破產和職工再就業工作領導小組((2000)7號)文《關於下達部分資源枯竭礦山破產項目的通知》精神,平桂礦務局正式列入全國資源枯竭礦山關閉破產項目。當年,礦務局成立了“平桂礦務局關閉破產、資產重組及結構調整”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開始了關閉重組的前期準備工作。
2001,礦務局根據形勢變化,將中心工作方針定為“確保關閉重組和經濟發展、確保礦區大局穩定兩正常、兩兼顧”。一方面加大有效資產的技改力度,多增產增收,保全局正常運轉、保吃飯、保穩定;另一方面,按上級關閉重組、結構調整部署,抽調力量,認真開展了關閉重組的前期準備工作。
2001年9月,為平桂關閉后重組發展作準備,報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從飛碟公司資產中劃撥6627萬元(評估凈值),承擔銀行5645萬元債務,組成鐘山縣桂華成有色金屬總廠(2002年10月更名為廣西桂華成有色金屬總廠)。按上級要求,這部分資產與平桂關閉后的其它有效資產重組新的企業。鐘山縣桂華成有色金屬總廠資產負債劃撥后,2001年12月,飛碟公司有總資產13260萬元,負債率25.8%。
三大主要流程明顯改觀
在前兩年技改基礎上,本年度平桂飛碟公司又投入技改資金1281萬元,三年累計投入技改資金4057萬元。經過系統的技改,三大主要流程明顯改觀:錫生產流程方面,煉前處理工序新建∮2100 X25000MM迴轉窯,提高了物料處理能力和焙燒脫雜指標;精鍊工序重新布局,新增6000 X600MM電熱結晶溜槽,工序處理能力提高15噸/日,擴大了氧化鍋容積,新建不鏽鋼模鑄錠機。隨著全流程的調整配套以及完善了銀金屬和雙金屬電解生產流程,提高了產能和綜合回收率;鉛燒結工序改造、電解流程擴建改造,工序產能提升到4000噸/年。同時,還對錫、鉛排風收塵、廢氣處理等進行治理改造,極大改善了操作條件和大氣環境。
鈦白粉生產方面,對酸解、水解、漂白、煅燒等工序以及廢水廢氣的治理排放全過程進行了以擴大產能、提高指標、質量升級、強化環保為內容的工藝技改。主要新增了儲酸罐(2000噸X2)、4R、5R磨機、40M3酸解鍋、35M3水解鍋(各2台)、2300 X 36000MM迴轉窯、更新10噸沸騰鍋爐、20M3冷凍鍋、以及水洗池、水洗回收池一批。同時,完善了鈦液降沉系統、殘渣回收系統和鹽處理系統,增加了廢水處理和尾水回收系統,使工廠產能、指標、環保均獲得跨越式發展,質量大幅提升,一級品率三年來上升7.33個百分點,主要消耗指標明顯降低,成本下降,產品品種也發展到PGAl00和PGAll0兩個系列4個品種。發供電方面,自發電量增長40%,水電站增加庫容增發電量133.3萬千瓦時/年。有效資產的技改效益,不僅為礦務局維持正常運轉,確保穩定提供了有力的保證,也為礦務局關閉後有效資產重組奠定了基礎。
2001年,平桂飛碟公司仍實現利稅3431萬元。
2001年12月,礦務局完成了向上級提交的關閉重組總預案以及相關個案。總預案提出了關閉重組總體思路:重組企業按自治區要求,組建以資產為紐帶,國有控股、員工持股、多元投資主體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安、教育、衛生等企業辦社會職能移交地方管理,組建平桂礦區管理處,統一管理原平桂礦務局離退休人員、待退人員、撫恤人員、1~6級傷殘和職業病人員、礦區非農業居住人員、供水等公共服務、醫療保險、城市低保等管理工作。
2002年10月賀州地區行政區劃調整,平桂礦務局局本部調整為賀州市八步區西灣鎮。
2002年1至8月,平桂礦務局關閉重組前期準備工作繼續穩步推進,確保了關閉重組和生產經營、礦區穩定兩正常兩兼顧。
2002年7、8月,全國企業兼并破產和職工再就業工作領導小組(2002)10號文和自治區人民政府桂政函(2002)150號文批複“關於同意平桂礦務局關閉破產啟動”。2002年8月23日,平桂礦務局正式向賀州地區中級人民法院提出破產申請,賀州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受理后,於2002年8月29日在平桂礦務局冶鍊廠開庭,以(2002)賀地法破字第1號民事裁定書宣告平桂礦務局破產;同時依法指定由自治區經貿委、廣西有色金屬工業結構調整辦、自治區財政廳、自治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自治區企業工委、財政部駐廣西專員辦、賀州地區審計局、地區國土資源局、地區國稅局、地區物價局、中國人民銀行梧州市中心支行等單位13人組成破產清算組,於2002年9月5日正式接管破產企業。
清算組進駐礦務局后,在賀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監督與指導下,本著維護國家利益,堅持“規範操作,平穩推進,嚴格按照中央11號和33號文件的各項政策規定辦理,扎紮實實搞好平桂礦務局的關閉破產工作”的指導思想,維護債權人和企業職工合法權益的宗旨,依法對平桂礦務局進行了全面的資產清查、評估和債權債務的清理審計、核對清收等一系列工作。
清算組進駐破產企業開展工作,
一是全面接管關閉破產企業、建立破產清算工作機構和工作制度。
①清算組下設綜合、生產自救、資產清理處置、職工安置、社會職能移交、資產重組、來信來訪、保衛等8個專業小組。二級單位建立相應的工作機構,聘任二級單位關閉破產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聘請747名留守人員配合各專業組工作;②減少清算費用支出,組織了部分職工進行生產自救,並制定了生產自救的經營管理制度;⑧封存了破產財產,凍結銀行帳戶46個,收繳全部對內對外行政和經營的印鑒。④制定了嚴格的安全保衛制度,保證破產財產安全;⑤認真落實清算工作制度、重大問題由清算組集體研究,並報法院同意后實施;⑥經費開支實行一支筆審批。
二是開展清產核資、對企業資產進行清理盤點,委託評估公司進行評估。
三是清理債權債務,委託會計事務所確認和追收企業債權。
四是公開拍賣破產財產,委託拍賣公司進行公開拍賣。並在廣西廣播電台、賀州日報等新聞媒體公告。
兩次召開債權人會議。五是發揮黨工團組織作用,做好職工穩定工作,同時確保職工基本生活。自列入全國資源枯竭礦山關閉項目后,平桂礦務局就通過各種形式宣傳中央的關閉破產政策,並印成小冊子職工人手一冊。黨政工團各級組織進一步加強組織建設,做到班子不散、思想不亂、工作不等、管理不松。清算工作開始后,平桂礦務局黨工團組織配合清算組針對職工中普遍反映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分不同層次召開座談會,特別是在十六大和“兩會”期間,維護了職工的思想穩定,受到自治區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的肯定。
2003年5月30日,歷時9個月的平桂礦務局破產清算工作結束。基本完成了資產審計、評估;處置,人員安置、社會職能移交財產分配等重要工作。賀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2002)賀市法破字第1號之8依法裁定平桂礦務局破產清算工作及破產財產分配完畢,終結平桂礦務局破產程序。
2003年1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桂政函(2003)4號文批准,廣西桂華成有色金屬總廠改製為國有獨資的廣西桂華成有限責任公司,並給予授權經營。
2002年1月1日,平桂礦區公安局移交地方,為賀州市公安局平桂分局。2002年12月9日,平桂礦務局破產清算組與賀州市政府簽訂警犬隊、消防隊移交協議。2003年1月1日,平桂警犬隊、消防中隊移交地方管理。
2002年2月19日,平桂礦務局破產清算組與賀州市政府簽訂平桂廣播電視局移交協議。2003年1月1日,平桂廣播電視局移交賀州市廣播電視局,5月份移交完畢。
2003年1月13日,平桂礦務局破產清算組與鐘山縣政府簽訂協議,以2003年1月1日為基準日,將珊瑚礦中、小學成建制移交鐘山縣政府管理。2003年2月16日,平桂礦務局破產清算組與賀州市八步區政府簽訂協議,以2003年1月1日為基準日,將五所中小學成建制移交八步區政府管理。至此,平桂高級中學為八步區管理,平桂二小為八步區西灣鎮管理,新路礦中學、新路礦小學、水岩壩礦小學為八步區黃田鎮管理,珊瑚礦中、小學為鐘山縣珊瑚鎮管理。
2003年3月15日,平桂礦務局破產清算組與賀州市政府簽訂礦區新華書店移交協議。
2003年8月2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設立廣西平桂飛碟股份有限公司。國有控股的廣西飛碟股份有限公司,由自治區屬國有授權經營企業廣西桂華成有限責任公司和平桂飛碟進出口公司、廣西賀州市桂鈦貿易有限公司、廣酉賀州市西灣廢舊回收有限責任公司、廣西賀州市昌隆建材有限公司等組成。
2003年8月27日,平桂礦務局破產清算組與賀州市人民政府簽訂平桂礦區管理處移交協議書,以2003年6月1日為基準日,將平桂礦區管理處成建制移交賀州市人民政府管理。2003年6月1日起平桂礦區管理處運行。
2003年9月22日,自治區企業工委批複同意撤消中國共產黨平桂礦務局委員會,同時組建中國共產黨廣西平桂飛碟股份有限公司委員會。
2003年12月22日,《中共賀州市委關於調整部分市直單位黨組織設置和隸屬關係的通知》(賀發<2003>39號文),撤消中共平桂礦務局委員會。成立中共平桂飛碟股份有限公司委員會,成立中共平桂礦區管理處工作委員會,由市委直接領導。
平桂礦務局關閉破產工作採取多種渠道妥善分流、安置職工。至破產清算終結時,在職工自願選擇的基礎上,為1142名職工辦理提前退休手續;135名1—6級工傷職工辦理退休手續;1244名職工辦理待退手續;54名職工辦理病退手續;為學校、衛生、公安、消防、廣電、礦區管理處等社會職能921名職工辦理移交當地政府手續;為2374名職工辦理領取安置費、經濟補償金手續,其中,1542名職工選擇到重組企業重新上崗,700多名職工自願選擇自謀職業。
同時,辦理好職工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險接續工作。7123名離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實行省級社會化發放,待退人員的生活費發放、養老金由礦區管理處管理。8414名離退休人員、待退人員的醫療保險交由賀州市醫保中心管理。
2007年4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設立賀州市平桂管理區。
2007年9月19日,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平桂管理區,在原中央直屬企業平桂礦務局的基礎上設立的,屬於賀州市的一個派出機構,是一個縣處級的行政管理單位。
2007年4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設立賀州市平桂管理區,為賀州市人民政府派出機構,行使相當縣(區)級政府管理職能。8月3日管理區籌備組正式進駐平桂開展各項籌建工作;
8月16日管理區首批公務員正式到位;9月19日平桂管理區正式掛牌成立,機關辦公地址暫定原平桂礦務局總部內,即賀州市平桂南路33號。平桂管理區位於廣西的東北部、賀州市的中部,距賀州市城區中心僅6公里(有公交車通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