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九齡
陸九齡
陸九齡(1132-1180),字子壽,金溪歸政(今江西省金溪縣陸坊鄉)青田村人,人稱復齋先生。
乾道五年(1169)進士,寶慶二年特贈朝奉郎直秘閣,賜謚文達。與弟九淵相為師友,學者號“二陸”。學窮性命之原,其於字畫未必屑屑求工,所書端穩深潤有法度,臨學之士或有所未及。乃知有德有言者,於區區字畫亦不苟。卒年四十九。《宋史本傳、始豐稿》
陸九齡
陸九齡幼穎悟端重。稍長,補郡學弟子員,自諸子百家至陰陽、星曆、五行、卜筮無所不涉。后入太學,司業汪應辰薦他為學錄。時秦檜當國,不事禮法,遂歸家,從父兄講學,退休在臨川的吏部員外郎許忻對陸九齡待之以賓。
乾道五年(1169)中進士,本擬為桂陽軍教授,以雙親年老道遠,改興國軍,還未赴任,逢湖南茶民起義,他主持鄉郡“義社”,率門生及鄉人習武,防禦起義軍入境。及至興國郡治(今湖北陽新),即整肅學規,勸士興學,學風大振。后調全州教授,未赴任即病卒。寶慶二年(1226),特贈朝奉郎、直秘閣,賜謚“文達”。
陸九齡長期跟隨父兄研講理學,為學注重倫理道德的實踐。認為“心”是一切事物的基礎和出發點。自古以來聖人相傳的“道統”即是“心”,離開“心”猶如“無址”而“成岑”。為學主張“治人先治己,自治莫大於氣,氣之不平,其病不一,而忿懥之害為尤大”,要使“身體心驗,使吾身心與聖賢之言相應,擇其最切己者勤而行之”。批評繁瑣支離的治學方法,要求“盡廢講學而務踐履,於踐履中,要人提撕省察,悟得本心”,從而做到“習到臨利害得失無懼心,平時胸中泰然無計較心”。反對“棄日用而論心,遺倫理而語道”。他對求學者循循善誘,啟發這些人去自悟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