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林古港
樟林古港
樟林古港,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東里鎮,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佔地2平方千米。
樟林古港是歷史上粵東第一大港,唐代是個海濱漁村,因樟樹成林而得名,幾經沉浮。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因正式放開海禁,樟林港埠商人紛紛造船出海。形成以“六社八街"為中心的商業規模,即港埠中心的仙橋、長發、古新、廣盛、順興、洽興、永興、商園等8道大街,和圍繞的外圍一東、西、南、北社及塘西、新隴等6個村社,后又擴增三條街道共數百間鋪屋。其中仙橋街和長發街最繁盛,仙橋街擁有商店和作坊60餘家,故有“金仙橋,銀長發“之美稱流傳至今。當時廣東每年從澄海五口徵得的稅銀,佔全省總額的五分之一,而樟林口居五口之首。后因汕頭港開埠,鐵船取代木船,樟林古港才漸趨沉寂。
2019年4月19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樟林古港”為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樟林古港是歷史上粵東第一大港,唐代是個海濱漁村,因樟樹成林而得名,宋代鹽業鼎盛,著名的小江鹽場使司便設立於此,專管沿海各地漁鹽業課稅,明代是個海防重地,扼閩粵水陸交通要衝。
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樟林成為了潮汕一帶有名的濱海漁港。
因清初斥地,澄海被迫內遷25千米,樟林港埠一度毀於戰火,幾成廢墟。
位於澄海外砂橋旁的紅頭船雕像
樟林港埠的興旺起始於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八年(1669年)澄海復縣之後,人民重返家園,重修石城,並移東隴河泊所置於石城內,又設海關稅館、右營守備署等機構,樟林的漁業、鹽業、航運業迅速恢復。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正式弛海禁,樟林港埠商人紛紛造船出海。到了康熙末年,又准與暹羅進行大米貿易,遠洋航海事業應運而生,由漁港轉商業港。
清咸豐十年(1860年),汕頭港開埠,鐵船取代木船,樟林古港才漸趨沉寂。
樟林古港在汕頭澄海區的位置
新興街是樟林古港繼”六社八街”又增建三街之後,最終建設且保存下來的僅有一街。該街建於清嘉慶七年(1802年),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全街長達200米。
沿街商鋪由54間兩層樓的貨棧組成。每間貨棧寬5米,長10米。棧房巨楹厚板、精灰厚牆、堅固耐久、實用科學,可囤積大批貨物。棧房前門向著街道,後門連接內港,臨內港處,設石門、水閘各一個和小碼頭一處,便於制水和起卸貨物。當停泊在外港紅頭船上的貨物要運進內港時,改用小船載入,直達小碼頭,然後搬進棧房,省時省力,通暢無阻。
新興街口東南面有一高大建築物,建築物的大門匾上書“永定樓"三個大字。這座建築物佔地約800平方米,是貨倉和航標兩用的實用建築。據稱,當年樓上掛著紅色的航燈,紅頭船進入南澳海面即可見到。街的入口處,是一座小石牌坊,牌坊匾額書“新興街”街名,臨內街一面,又書狂草‘紫氣東來”四字。街中部轉彎處有一大碼頭,設有石門、木閘制水,碼頭對岸為南社。碼頭東側,有一小廟,俗稱“阿娘祠”,供奉南海觀世音。據口碑,原街南面出口處,還有石牌坊四座,其中一座系著名書法家吳殿邦手書"入門思敬”,現存出口一座。棧房中有兩處富寓史考價值的建築:一是“安平棧”,該棧一磚一瓦,一楹一柱,保留完好,門前匾額上“安平棧”三個大字清晰可見,棧內有一碑記,說明其興建年代及資金等情況,其餘結構布局,保留原狀,古風猶存。二是“藏資樓”。相傳是紅頭船主巨賈蔡彥(澄海程洋崗人)之寓所,也是棧房住屋兩用的建築。它記錄了18世紀初葉樟林古港的經濟、政治、人文和民俗風情等情況,是樟林古港的歷史見證。
樟林古港天后聖母廟是一座佔地十畝,為中軸線宮殿式結構的歷史建築物。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落成。當朝宰相劉墉,為了褒獎潮人對外拓展、對內繁榮經濟的豐功偉績,特破格為這座海隅神廟題賜“海國安瀾”四字巨匾,自此,樟林港埠更加盛名遠揚。廣州美院蟻美楷教授也對天后聖母廟的修復過,他據文獻資料和現實遺址結合,復原了一個立體效果圖,原廟的廟前廣場十分寬闊,照壁上繪紅日碧波,廣場四周,旗杆高聳,灰獅雄守。廟身主體,前辟“五封門”,后建“梳妝樓”,中分三進二埕,東西兩廂齊列,其餘亭榭、樓閣、拜亭、戲台,五花八門,錯雜協配,劉墉手書“海國安瀾”的四字巨匾,懸掛於“五封門”樓內背,與正殿媽祖神只相對,堪稱“粵東之最”。樟林“天后聖母廟"的興建,實際上是潮汕人創辦的“紅頭船”事業飛速發展,以及樟林港埠歷史地位確立的一個重要標誌。據張映秋《樟林古港談》和李紹雄《樟林滄桑錄》考述,當年樟林各街,行業多不勝數。如仙橋街,其中就有如打鐵、打石、柴竹行、火礱、當鋪、首飾、乾果、藥材、油場、菜館、魚行、戲園、星卜、醫局、接生、屠宰、染布等行業。
西塘庭園坐落於澄海樟林塘西鄉,建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比樟林港埠的新興街要早三個年頭,這是潮汕第一座典型的蘇州庭園。汕頭的中山公園是中國五大名園之一。澄海的“西塘”、潮陽的“西園”,都是清代的庭園。這三座名園均系蘇州一祖幾代名師所造。“西塘”全園佔地一畝略余。初進庭園外門,迎客的是一堤翠竹,至正門階前處,兀見門樓匾上刻著正楷“西塘”二字,落款為“嘉慶四年六月吉旦”,不署名。進了正門,地面上是“紅與黑"的雨花石組成的“丹鳳朝牡丹”的圖案,庭院的遠處,一座假山半露於月洞門之中,沿著逶迤山徑,攀過琴台層塔,便可覽“西塘”全景。俯首時,可見還有一岩洞,稱為“鶴巢”。
“西塘”庭園也是樟林港埠經濟繁榮的又一佐證。其原主為林泮。至光緒年間,被南社鄉“紅頭船”主洪元記斥巨資購得。洪家購后,特地派人赴蘇州尋覓原建築師後代,精工修茸一新,滄桑變幻,今園址倖存,舊景仍依稀可辨。
樟林古港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政府准許商民前往暹羅(今泰國)採購大米。潮州府便發展起一支遠洋帆船隊前往暹羅,這些帆船的船頭都被刷成紅色,因此被稱為“紅頭船”。
樟林港處於江海交匯處,上行可與韓江中上游密如蛛網的淡水河道相連,直達平原腹地,下則外通汪洋大海。故開禁通商后,各地商船紛至沓來,常年在港口穿梭聚集,蔚為壯觀。每年夏季,商船或北上蘇州天津,販回棉布、色布、乾果、藥材,或南下暹羅、印尼、馬來西亞等南洋諸國,運回大米、木材等。
100多年前,潮州、澄海、饒平、南澳四縣(市)在樟林交匯。樟林古港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成為潮汕以致粵東和閩南地區出海的一個主要港口,繁榮興盛達百年以上,當時國外的來信只要寫有“中國樟林”即可送達。而隨著商貿越來越頻繁,它也自然而然的成為粵東乃至毗鄰諸省移民出國的重要口岸,沿海各省商賈漁船,來往更加頻繁,據不完全統計,明清兩朝到海外謀生的先僑,60%以上是從樟林古港出發。
樟林古港作為紅頭船始發地,海內外潮人的先輩遠渡重洋,往返於故鄉與海外,成為了中國同世界各地經濟和文化交流的紐帶。
樟林古港的歷史成為汕頭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源地之一的重要見證,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和發展中起過重要作用。清代康、乾年間,樟林是廣東較大港口之一,是潮汕地區紅頭船航泊的基地。當時,潮州活動貿易的興起,使樟林迅速趨於繁榮,樟林的先輩,移居海外的也日益增多。上世紀初,樟林還被標入了英國出版的世界地圖。鴉片戰爭之後,汕頭港逐漸取代樟林港,樟林遂轉為內地埠市。
“海上絲綢之路”是連接世界文明的海上大動脈,是溝通東西方商貿與文化往來的重要橋樑,汕頭的樟林古港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源地之一,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和發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1984年,樟林古港被列為澄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1月,澄海區東里鎮政府針對樟林古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編製了概念性規劃。
2018年6月,汕頭市澄海區人民政府加強樟林古港文物和歷史風貌保護工作,整治樟林古港片區亂修亂搭亂建等違法行為。
2019年4月19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樟林古港”為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地址
樟林古港位於古代的澄海縣東北部(現屬於汕頭市澄海區東里鎮轄區)。北與饒平、潮安接壤;與閩西南、贛東南為咫尺之鄰;東北逕通南海,暢達五洲重洋;其港埠面積約兩平方千米,古時因“遍地樟木,樅灌成林”而得名。
© 2021 Baidu - GS(2019)5218號 - 甲測資字1100930 - 京ICP證030173號 - Data © 長地萬方
樟林古港
● 交通
2,火車線路:前往廣州南站,搭乘G6321/G6320/G6324/G6329等(廣州南—潮陽)到達潮陽站——步行至潮南峽山汕尾站,乘坐汕頭公交311路,在銅盂路口站下車—步行至銅盂路口站,乘坐汕頭公交123路,在金海灣海酒店站下車—步行至金海灣大酒店站,乘坐汕頭公交101路,在古港站下車—步行至終點站樟林古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