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墓

曹洪墓

徠曹洪墓位於甘肅正寧,土存高約12米,底徑約25米,規模較大為明末總兵曹文詔之墓,年代為明代墓。

墓地的起源


正寧縣榆林子鎮中巷村,村西有一座高約12米,底面積約620多平方米的高大墓丘,人稱“曹洪墓”,老百姓據其形狀亦稱“冢疙瘩”,現為正寧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曹洪墓為明代墓。。《正寧縣誌》記:曹文詔自刎於姬家山,葬於北塬曹洪村。據查:曹洪墓葬在今正寧縣榆林子鎮南郊半公里的中巷曹洪村。東北距縣城20公里。現存封土殘高約12米,底徑約25米,規模較大.據傳說封土堆原為圓形,20多年前冢的中間下陷,形成現在的馬鞍型。據《明史》、《辭海》載注,曹文詔系山西大同人,在遼東從軍,隨熊廷弼、袁崇煥抵抗后金(清)軍。崇禎三年(1630年)任延綏東路副總兵。崇禎八年(1635年)在真寧(今正寧)湫頭鎮與李自成統率的農民起義軍大戰,敗北潰退,自殺身亡。《明史》評曰:“文詔忠勇冠時,稱明季良將第一。”
明朝崇禎年間,山西、陝西、甘肅等地,災害連年,莊稼歉收,民不聊生,草根、樹皮也被剝食殆盡。而皇親國戚及地方官府,不但不恤民情,反而加收賦稅,逼得百姓走投無路,家破人亡。從關中到陝北,不斷有饑民鋌而走險,揭竿起義,殺富濟貧。其中影響較大的有以王嘉胤、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為首領的十餘支。他們闖州過縣,開倉放糧,饑民感恩,蜂起響應,朝野震動。時駐這些地方的明軍,對起義軍舉起了屠刀,血腥彈壓,絞殺不貸。然而面對洪水般的起義軍,他們顧此失彼,疲於奔命。崇禎二年至八年(1629——1635年),王嘉胤、李自成起義軍先後進入隴東,攻破慶陽、合水,寧州(寧縣)、真寧(正寧)、環縣、鎮原等府縣,起義軍象滾雪球一樣,人數達20萬眾,控制了隴東大部地域。
崇禎八年(1635年),總兵曹文詔、總督洪承疇等率大軍企圖合圍聚殲在真寧(正寧湫頭一帶的李自成起義軍主力。李自成聞訊后,調兵遣將,利用複雜地形,布下了天羅地網。當曹文詔一路貿然突進包圍圈后,起義軍四面而起,殺聲震地,矢石如雨。曹文詔左衝右突,身受重傷,眼看全軍覆沒,落荒而逃。至羅川北坡姬家山,疼痛難忍,遂拔刀自刎。隨從救治不及,抬至“曹洪村”氣絕,乃葬此地。

名稱的來源


曹洪村原名叫什麼,已無人知曉。因該村位於羅川北溝畔,有人說叫什麼溝圈。現名確因曹文詔墓高聳村旁,久而久之,人們遂稱該村為“曹洪村”,傍近墓冢的另一個村莊也因之稱“冢巷村”。然而曹文詔並非曹洪,人們又怎麼將村名稱“曹洪村”,曹文詔墓稱“曹洪墓”呢?有人說,古時候皇帝之死稱“崩”,諸侯之死稱“薨”,曹文詔身為總兵,當然也是諸侯,曹文詔死了,當然叫“曹薨”了。“薨”字難寫,慢慢地就用“洪”字代替了,“曹薨村”就變成了“曹洪村”,“曹薨墓”就變成了“曹洪墓”。這種說法似覺勉強,普通老百姓只知道人死了就是“死”了,管什麼“崩”了“薨”了的。我罔推斷,曹洪村之所以稱“曹洪村”,曹文詔墓之所以稱“曹洪墓”,是因為曹文詔長期與洪承疇協同作戰,許多人當時不一定知道曹文詔和洪承疇的真實名字,只從他們的旗號上看到“曹”、“洪”二字,故將他們二人統率的大軍合稱“曹洪”大軍,就象戰爭年代人們稱朱德、毛澤東指揮的紅軍為“朱毛”部隊,劉伯承、鄧小平統率的軍隊稱“劉鄧”大軍一樣,“曹洪村”名和“曹洪墓”很可能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