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老虎笙
彝族老虎笙
彝族老虎笙是彝族一種神奇的傳統舞蹈。彝族崇拜虎,以虎為圖騰,自古有是虎的民族、虎的後代的說法。
每年農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是雲南省楚雄州雙柏縣法脿鎮小麥地沖村彝族“倮倮”支系一年一度的“虎節”,又稱“老虎笙”。老虎笙舞蹈形式,儀式由接虎神、跳虎舞、虎驅鬼掃邪和送虎四部分組成。其舞蹈形式有表現老虎生活習性的12套虎舞和表現生產勞動的一系列舞蹈。
彝人以為世間的萬物,都是虎死了以後化成的。虎頭化天頭,虎尾化地尾,虎皮化地皮,虎血化奔騰的江河湖海,左眼化太陽,右眼化月亮,硬毛化森林,軟毛化青草,肌肉化肥沃的土地,骨頭化連綿起伏的山樑。虎神是萬物之神,是彝人共同的祖先。“虎節”就是接虎祖的魂回來和彝人一起過年。
2008年6月7日,彝族老虎笙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雲南雙柏有一個彝族支系稱老虎為“倮馬”,認為天地萬物都是老虎創造的,覺得自己是老虎的後代,自稱“倮倮”,傳說早年當地的彝族頭人都要披虎皮,死後也要裹虎皮。
老虎笙表演者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仙人,身背一塊巨石去堵泛濫的江水,路經小麥地沖時,東方發白,天已快亮,仙人將現原形。不能走動,於是將大石頭分成幾塊,丟到麥地沖附近,變成三道石閘門,仙人也在村子兩頭,化作兩隻石虎,守護著小麥地沖。從此,這裡的彝族人民安居樂業,壞人不敢進,魔鬼不敢入,一年四季風調雨順,六畜平安。人們為感謝這兩隻石虎,也為了祭祀祖先,就按照虎的習性和愛好,摹仿老虎的動作跳老虎舞蹈。在長期的社會歷史進程中,經過不斷的繼承、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套以跳虎形式的祭祀舞蹈和活動。小麥地沖每年的正月初八到十五,都要舉行歷時八天的“虎節”,虎節期間“祭虎”、“接虎”“跳虎”、“送虎”有一套完整的程序。正月初八“接虎祖”,正月十五“送虎祖”。期間,跳老虎笙,祭虎祖,祈福消災,合族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