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肋
真肋
肋由肋骨和肋軟骨組成,共12對。第1~7肋前端與胸骨相連接,稱真肋;第8~12肋前端不直接與胸骨相連接,稱假肋,其中第8~10肋的肋軟骨依次連於上位肋軟骨,共同形成一軟骨性邊緣,稱肋弓。第11、12肋細短而直,末端遊離,稱浮肋。第1對肋與胸骨柄間為軟骨結合。第2-7對肋與胸骨構成微動的胸肋關節。第8-10對肋不直接與胸骨連結,其前端藉助肋軟骨與上位肋軟骨連結,形成肋弓。第11-12對肋前端遊離於腹壁肌層中,稱浮肋。
肋骨的一般形態:後端稍膨大,叫肋頭,有關節面與胸椎體的肋凹形成關節,從肋頭向後外變細,叫肋頸,再向外變扁成肋體,頸與體結合處的後面突起叫做肋結節,有關節面與胸椎橫突肋凹相關節。肋體向外轉為向前的轉彎處叫肋角,肋體下緣內面有容神經血管經過的肋溝。肋體前端粗糙,接肋軟骨,肋軟骨為透明軟骨,與胸骨側緣相關節。
第1肋骨短小而彎曲,頭和頸稍低於體,肋體扁,可分為上、下兩面和內、外兩緣。上面內緣處有前斜角肌附著形成的前斜角肌結節,結節的前、後方各有淺溝,是鎖骨下靜脈和鎖骨下動脈的壓跡。下面無肋溝,前端借肋軟骨直接與胸骨相結合。第2肋比第1肋稍長,更近似於一般肋骨。第11、12肋無肋結節、肋頸及肋角,體直而短,末端鈍圓。肋軟骨終身不骨化。
肋骨共12對,平分在胸部兩側,前與胸骨、后與胸椎相連,構成一個完整的腳廓。胸部損傷時,無論是閉合性損傷或開放性損傷,肋骨骨折最為常見,約佔胸廓骨折的90%。不同的外界暴力作用方式所造成的肋骨骨折病變可具有不同的特點:作用於胸部局限部位的直接暴力所引起的肋骨骨折,斷端向內移位,可刺破肋間血管、胸膜和肺,產生血胸或(和)氣胸,間接暴力如胸部受到前後擠壓時,骨折多在肋骨中段,斷端向外移位,刺傷胸壁軟組織,產生胸壁血腫。槍彈傷或彈片傷所致肋骨骨折常為粉碎性骨折,在兒童,肋骨富有彈性,不易折斷,而在成人,尤其是老年人,肋骨彈性減弱,容易骨折。
偶爾由於劇烈的咳嗽或噴嚏等,胸部肌肉突然強力收縮而引起肋骨骨折,稱為自發性肋骨骨折,多發生在腋窩部的第6~9肋,當肋骨本身有病變時,如原發性腫瘤或轉移瘤等,在很輕的外力或沒有外力作用下亦可發生肋骨骨折,稱為病理性肋骨骨折。
肋骨骨折多發生在第4~7肋;第1~3肋有鎖骨,肩胛骨及肩帶肌群的保護而不易傷折;第8~10肋漸次變短且連接於軟骨肋弓上,有彈性緩衝,骨折機會減少;第11和12肋為浮肋,活動度較大,甚少骨折,但是,當暴力強大時,這些肋骨都有可能發生骨折。
僅有1根肋骨骨折稱為單根肋骨骨折,2根或2根以上肋骨骨折稱為多發性肋骨骨折,肋骨骨折可以同時發生在雙側胸部,每肋僅一處折斷者稱為單處骨折,有兩處以上折斷者稱為雙處或多處骨折,序列性多根多處肋骨骨折或多根肋骨骨折合併多根肋軟骨骨骺脫離或雙側多根肋軟骨骨折或骨骺脫離,則造成胸壁軟化,稱為胸壁浮動傷,又稱為連枷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