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鎮

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下轄鎮

海青鎮是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下轄鎮。

歷史沿革


海青鎮
海青鎮
屬藏縣青區,藏縣膠南縣稱青區,改鄉、社,改青鄉,設鎮。,積千米,.,轄青、黃山前、后河西、河東、董家窪、東蔡家、蔡東、臧家莊、小店子、雙河、麻溝河、水泊子、郭家岔子、狄家河、瑪琥溝、青墩、前坡樓、后坡樓、徐家堯、小陳庄、坳里、盧家官莊、蓮花前、小石河口、東潮河、向榮村、辛店子、范家莊、徐官莊、梯子溝、於家村、甲旺墩、大蘆疃、小蘆疃、徐家窪、富園、張黃崖、劉黃崖、鴻雁溝、后顯溝、許家村、廒上、郭家橋、大嶺、小嶺、唐村、李羅川、大官莊、小官莊、杜家村、大朱家窪、小朱家窪、李黃崖、海屯、前顯溝、姜家村、趙家莊、梁羅川、修七園、大石廟、大陳村小陳村、宋家嶺、石橋64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海青鎮
海青鎮
青鎮青島市黃島區南,南日照市,北靠諸城市,西鄰五蓮縣。全鎮總面積10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8萬畝,轄64個行政村,村黨支部61個,村委會64個。共1.26萬戶,4.24萬人。“海州之往青州,途中有驛站,往來人名之海青。”該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
距青島際,青島灣港。省級()(照)、郝(疃)李(坡)交叉貫穿鎮駐,204國道穿越該鎮,同(江)三(亞)高速公路出入口距鎮駐地5公里。該鎮自然條件優越,生態環境良好,屬溫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2℃,無霜期202天,日照時數2448小時,降水量832毫米。
四季分明,春暖秋爽,夏無酷暑,冬無嚴寒。該鎮是山東省北茶科研中心命名的青島地區唯一的“北茶科研基地”,素有“綠茶之鄉”的美譽。

行政區劃


坳里村后坡樓村小店子村雙河村
麻溝河村水泊子村郭家岔子村后河東村
后河西村藏家莊村黃山前村董家窪村
蔡東村東蔡家村海青村前坡樓村
青墩村瑪琥溝村狄家河村徐家堯村
小陳庄村向榮村東潮河村辛店子村
蓮花前村蘆官莊村徐官莊村小石河口村
甲旺墩村鴻雁溝村梯子溝村於家村
郭家橋村大蘆疃村小蘆疃村徐家窪村
小朱窪村富元村張黃崖村范家莊村
大朱窪村李黃崖村前顯溝村海屯村
修七元村杜家村梁羅川村趙家莊村
唐村石橋村李羅川村大官莊村
小官莊村大嶺村小嶺村后顯溝村
許家村大陳村小陳村姜家村
廒上村大石廟村宋家嶺村劉黃崖村

人口民族


人口

常住人口41292人(2017年)。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41167
20718
20449
家庭戶戶數12943
家庭戶總人口(總)41047
家庭戶男20640
家庭戶女20407
0-14歲(總)7889
0-14歲男4100
0-14歲女3789
15-64歲(總)28493
15-64歲男14362
15-64歲女14131
65歲及以上(總)4785
65歲及以上男2256
65歲及以上女2529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40051

經濟


綜述

全鎮各業發展呈現出生機勃勃的局面,農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特色農業快速發展,形成了“北綠茶、南蔬菜、西林果、東水產、中養殖”的現代農業發展格局。高效農業已建成“三萬畝綠茶、二萬畝林果、一萬畝蔬菜”的生產規模,培育出兩個國家級農業品牌——海青綠茶和“唐村”牌蔬菜。
海青鎮
海青鎮
茶葉生產是全鎮的主導產業,海青綠茶以其獨特的地方風味享譽大江南北。建有國家級無公害茶園基地6處,有機茶園基地5處,茶葉專業村43個,加工企業130家,研製開發十二大大系列30餘個品種,申請註冊40多個茶葉商標,年生產干茶200餘萬斤,實現經濟效益12000餘萬元,人均增收2100元。
“唐村”牌蔬菜被山東省綠色食品協會認定為綠色食品,獲得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蔬菜交易市場准入權,在官莊管區規劃建設青島市蔬菜示範園區。
鎮村工業闊步前進,招商引資取得明顯成效。充分利用臨港產業加工區和市經濟開發區兩個招商平台,不斷創新思路,突出招大引強,實施產業招商、專業招商、以商招商,走上了一條工業強鎮的新路子。
現已形成了以青島綠峰茶葉有限公司、青島華歐集團香茗苑有限公司、130多家茶葉加工企業為代表的茶葉加工產業,以青島寶豐食品有限公司、青島新農莊蔬菜加工廠為代表的蔬菜加工產業,以青島昌美達電機有限公司、青島捷成電子有限公司、青島新東洋計電有限公司為代表的電子電器產業,以柳州五菱汽車聯合發展有限公司、青島五順汽車模具部件有限責任公司、青島華光車輛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汽車配件產業,以青島天綸制衣有限公司、青島梨花服飾有限公司、青島韓苑制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服裝鞋帽產業,以青島張銅銅業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機械加工產業等六大工業產業集群,夯實了新農村建設基礎。
2007年,全鎮完成財政收入3518.1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003元,工業總產值6.72億元,同比增長37%、13%和24%。全年引進內外資項目19個,其中外資3個,內資16個。合同內資6.5億元,實際到位4.5億元,實際到帳外資590萬美元。

海青茶業

海青茶自1966年從安徽省引進,同時在董家窪村、東蔡家村、后河西村同時種植。茶園面積26畝,到1972年發展到220畝,董家窪村東蔡家村后河西村成為海青綠茶的發祥地。近段時間來,鎮黨委、政府不斷實施名牌戰略,積極參加國家、省、市級優質綠茶品牌評比,通過參加各種博覽會、交易會、舉辦茶葉技術比武等多種方式進行宣傳推介,培育了一批有一定市場競爭力的品牌產品。
全鎮綠茶加工企業已研製開發十二大系列30餘個品種,申請註冊40多個茶葉商標。“海青鋒”牌綠茶獲中國第二屆農業博覽會金獎,“青島蓮芯”牌和“海北春”牌綠茶獲全國第六屆“中茶杯”評比特等獎,“膠南春”牌綠茶被亞洲合作對話第三次外長會議指定為專用茶。海青鎮黨委、政府不斷實施名牌戰略,先後有92個茶葉品牌被評為部優、省優名茶,在“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活動中多次獲獎,邁入了全國名優茶行列。全鎮擁有茶園面積3萬畝,年產干茶200萬斤,直接經濟效益1.5億元。

文化


海青茶歷史悠久。據傳,早在2000多年前即有零星茶園和茶樹。“海青”最早為古代海州至青州的一處必經驛站故名海青,“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在宋神宗熙寧八年自杭州到密州(今諸城)任職時就從此地經過,后又曾到海青地域進行狩獵,又傳海青茶自此引進,因此至今至少有千年的歷史。
海青茶自1966年從安徽省大規模引進膠南市,歷經引種、發展、回落、再發展過程,到1972年發展到220畝,后河西村成為海青綠茶的發祥地。
海青鎮
海青鎮
1995年來,隨著市場農業的發展和種植業結構調整優化,茶葉生產進入了歷史上最快的發展時期,面積不斷擴大,產量、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現已發展成為極富地方特色的高效農業產業,膠南市海青鎮因此成為是“南茶北移”最成功的地方之一,也是我國緯度最高的大型綠茶生產基地。
為了提高海青綠茶的規模和質量,海青鎮積極與科研院所聯合,進一步加大對茶農、茶廠的培植扶持力度,大力推廣良種茶樹,對茶葉產業實行無公害化規範管理。
專門成立了海青茶葉研究所,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建立起了長期技術協作關係,建起了江北唯一的萬畝精品茶葉示範園,逐漸形成了一支茶葉技術科研隊伍,相繼攻克了20多項茶園優質豐產技術難關,完成了高效設施栽培的諸多科研項目。
在推廣扦插繁育、配方施肥、合理修剪等新技術的基礎上,又從南方引進了龍井大白茶等國家級無性系良種進行實驗、示範、推廣,實現了由綠色無公害到有機綠茶的轉變,既傳承了南方名茶的秉性,又形成了海青綠茶的“豌豆香”特有品質,使海青綠茶不僅在茶園面積上迅速擴大規模,而且在茶葉品質上又有了顯著提高。
如今,茶葉生產已成為海青強鎮富民的主導產業,有機綠茶加工已成為茶業發展龍頭,已形成了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產業格局。
海青茶原屬安徽祁門櫧葉群體品種之一,海青茶平均氣溫10℃開始萌動,生長最適溫度為20℃-25℃,最低臨界溫度為-6℃-18℃,最高臨界溫度45℃。
年降水量要求在1000mm以上,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為宜。海青茶沖泡之黃綠透亮,色澤極佳;品嘗之香郁味甘,回味悠長。富含氨基酸茶多酚和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常飲之能防病抗病強身健體,益壽延年。

旅遊


景點

海青鎮
海青鎮
依託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綠洲茶葉精品園對北部山區生態農業旅遊科學規劃,設置了翠綠挺拔的毛竹園、茶篷如畫的精品園、枝葉繁茂的千年古銀杏、蜿蜒起伏的齊長城遺址、巍然聳立的茶聖陸羽塑像、風格迥異的觀光亭、內容豐富的茶藝展覽館、歷史悠久的天齊廟、植被翠綠的翠龍山脈等多個獨具特色的旅遊景觀。全鎮初步形成了青山、綠水、竹林、茶園為主要特色的生態、觀光、旅遊農業格局。
每年“五一”期間,舉辦青島膠南海青綠茶採茶節,國內遊客絡繹不絕。

社會


城鎮建設

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已開工建設樓房3萬平方米,鎮區實現“五通一平”,規劃科學、布局合理、配套完善、風景秀麗。
精神文明建設水平日益提高,社會和諧穩定,綜合治理井然有序。隨著膠南市“融入大青島、打造西海岸都市新區”戰略的實施,海青鎮作為一座無窮魅力的城鎮迅速崛起,成為青島西海岸一顆璀璨的明珠。
海青鎮
海青鎮

獲得榮譽


該鎮先後榮獲“全國環境優美鎮”、“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山東省明星鄉鎮”、“山東省科普先進鄉鎮”、“青島市郊區經濟發展二十強鎮”、“青島市‘五個好’鎮黨委”、“青島市文明鄉鎮”、“青島市平安建設示範鎮”、“青島市愛國衛生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