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3條詞條名為文峰塔的結果 展開

文峰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汾陽文峰塔建於明末清初,位於山西省汾陽市城區以東2公里的建昌村,該塔共十三層,維修后精確高度為84.970米(維修前殘高80.12米),雄偉挺拔,高度位於全國磚結構古塔前列。是我國文峰塔中的傑出代表。2006年5月25日,文峰塔作為明至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峰塔是古代人民為使當地文風、文脈順達,多出人才,根據風水理論而建造的,具有觀賞性和標幟性雙重意義的建築,遍布全國各地州縣,是科舉制度的產物,同時也是儒、釋、道三種思想共同作用下的產物。汾陽文峰塔,雄偉挺拔,高度位於全國古塔之首,是我國文峰塔中的傑出代表。

歷史沿革


文峰塔
文峰塔
文峰塔位於汾陽市城區以東2公里的建昌村,始建於清康熙年間,1998年重建,塔高84.93米,高度位於全國古塔之首,是中國文峰塔中的傑出代表。1996年公布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單位。
2006年5月25日,文峰塔作為明至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峰塔是古代人民為使當地文風、文脈順達,多出人才,根據風水理論而建造的,具有觀賞性和標幟性雙重意義的建築,遍布全國各地州縣,是科舉制度的產物,同時也是儒、釋、道三種思想共同作用下的產物。
文峰塔由明末進士汾陽人朱之俊(曾任明清兩代國子監司業)倡議集資而建。當時汾陽境內西北高東南低,朱之俊相信“風水”之說,認為汾陽縣境西高而東南低,不利文脈,出於期望家鄉日後多出人才,建塔補救,於是汾陽文峰塔得以修建。建成后的文峰塔塔高13層,每層中有12生肖塑像。此後,僅清代從汾陽走出的進士就有48名,所以直到21世紀初當地還有登文峰塔祈福許願的習俗。
1924年(民國13年)的一次地震中,文峰塔第13層東北角毀壞。
1998年汾陽市人民政府組織維修,社會各界捐資,於2000年12月竣工。原塔高80.12米,現增加至84.93米,成為全國第一高塔。

建築特色


汾陽文峰塔為磚結構,外廓平面八角形,佔地面積217.8平方米,外廓塔層之間以磚雕椽、飛檐、斗拱組成的塔檐相隔,共13層。由上至下分為塔基,台明,塔座,塔身,塔剎等五大部分。

塔室

文峰塔
文峰塔
塔內室平面方形,塔室之間以轉折迴廊式階梯塔道相通。外廓塔壁和內室塔壁組成套筒式結構建築。塔室內有空井,上下貫通,從底層塔室仰視可見最上一層的天井。塔室第一層中心為文殊菩薩塑像,從第二層起依次塑有鼠、牛、虎等十二生肖像,因此成為全國罕見的“生肖塔”。

塔座

塔座為條石砌築的須彌座,石條上雕有“竹節”、“仰蓮”、“卷草”圖案。塔身由青磚砌築。全塔共有斗拱512攢。塔檐翼角升起,出檐甚短。整個塔身上下層之間收分顯著,塔體輪廓線斜直向上。
為條石砌築的須彌座,石條上雕有“竹節”“仰蓮”“卷草”等圖案。

文化活動


傾斜事故

文峰塔
文峰塔
2013年10月,中國現存最高的古磚塔“汾陽文峰塔”向東傾斜,塔剎已偏離中心1.7米,沉降0.32米。從偏心距來看,比2000年的狀況加大0.3米。為安全起見,已禁止人們登塔。汾陽市旅遊文物局已向上級主管部門呂梁文物局提交了《關於文峰塔傾斜狀態的報告》,建議將文峰塔列入維修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