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3條詞條名為文峰塔的結果 展開

文峰塔

河南省禹州市文峰塔

柏山文峰塔,當地俗稱白沙塔;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河南省禹州市城南郊柏山峰頂,禹平公路東側,南距鄭堯高速禹州南出口3公里,北距禹州市政府6公里,東距鄭堯高速禹州東出口7公里,西距南水北調中線乾渠4公里,東北距鄭州新鄭機場58公里,西北距嵩山少林寺風景區66公里。

出禹州市向南5公里,到箕阿新村沿著禹平公路繼續向南2公里(由箕阿老村向南1公里)處,有一向東公路直抵柏山東峰文峰塔腳下。

柏山屬秦嶺東部山地系統之一箕山山脈的最東端,海拔僅99米;儘管禹州市境內山峰林立,但只有柏山上建有寶塔一座----柏塔。據說,禹州柏山文峰塔與許昌文峰塔不僅外形相似,結構相近,而且淵源相同,故被人們稱為姊妹塔。

“文峰塔”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魁星點斗、振興文運的象徵意義。禹州柏山文峰塔始建年代不詳,但它的建造當然也不外乎其意。文運興盛,則是一個地方文明的標誌。自中國有史以來,禹州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不僅留下了黃帝大禹的遺跡和故事傳說,孕育了呂不韋李斯、晁錯、張良馬文升等歷代封建王朝的政治風雲人物;又培育了吳道子、禇遂良、郭嘉、徐庶、孫思邈等名流百工,彪炳青史,留下了千古佳話。

設計工藝


始建無考,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修,塔高16米,呈平面八角形攢頂式五層磚構建築。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
塔基周長數十米,為石質墩土式圓台,高丈許。塔身五層,下大上小,依次漸收,底層八面,唯北面朝城方向開一券門,門頂橫楣上題“凌雲聳翠”四字,落款為清乾隆十四年重修,由此可直通塔頂。其餘四層也為八面,分開四門、四窗,每層門洞高出地面與常人胸齊,門外無廊,實則亦為窗,便於採光和遠眺。第二層門洞為券拱弧頂橫楣,窗為圓形花格四方框,與一層正門相對的門楣上題“雲漢昭回”四字。第三層門洞為券拱弧頂無楣,窗為圓形花格八角框,與一層正門相對處的門楣上題“光照鈞台”四字。第四層門洞和第三層相同,窗與第二層相同,與一層正門相對處的門楣上題“秀聳鈞天”四字。第五層門洞和第二層相同,窗與第三層相同,四個門洞橫楣上分別題“文峰蔚起”、“鈞台毓秀”、“漢霄騰輝”、“天閣文運”等字。
塔頂為八坡挑脊,剎如葫蘆,直插雲霄,旁生古木數枝,春發綠葉,與剎頂黃色交相輝映。塔層之間分八面八坡挑脊,由青磚斗拱支撐,拱下嵌磚雕小篆體易經卦象文字,內容為“震、雷、奮、長、巽、風、敕、文”等。拱上青磚犬牙交錯,漸次外放,形成檐坡。塔內有64層青石台階盤旋而上,中有天穹式佛龕數處,最上層穹室四通,結構嚴謹,布局巧妙,登頂后可以放目四顧。
整體建築風格獨特,科學合理,技藝高超。特別是“光照鈞台、秀聳鈞天、鈞台毓秀”等門楣書法,無論內容和書風都充滿了濃郁的地方文化氣韻;其中的“鈞”字,便是禹州最具地方濃郁文化特色的典型標誌;“鈞”本意指輪子的中心,引伸為天地的中心,象徵皇權和中央集權。夏啟建鈞台大享諸候,並囚商湯於此。史學家每每到此考證,總是對禹州這方熱土流連忘返。今位於市第一高老校區大門側的古鈞台,先是唐代重建,后清代重修,上世紀八十年代,禹州市人民政府把古鈞台修葺一新,煥發出了新的光彩。“得名始於夏,懷古幾登台”,鈞台為禹州帶來了最飽滿的文化張力和聲望,因古鈞台命名的鈞瓷更是蜚聲海內外,禹州在歷史上曾被稱為鈞州

流傳歷史


相傳早在4000多年前,神帝大禹歷17年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降伏洪魔,受到世人愛戴,而他卻遠離受封之地夏禹國,最終病老在浙江會稽山。而他的兩個妃子女嬌和女攸,在柏山上含辛茹苦,身體力行,悉心為大禹撫養其子啟、宰、罕,教之以德,授之以禮,使三子健康成人,最終撫養教育啟以德治國,在禹州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並建古鈞台大享諸候。柏山寶塔——柏塔,四周錯落有致的殿宇廟堂,被老百姓供奉為“奶奶廟”、“送子娘娘廟”。不管他們是否知曉這段彪炳中華文明的古史,但人們懷念大禹,尊奉大禹兩位妃子養子建業的歷史已成為一種千古美德和絕唱。每年的農曆三月初八,是柏山柏塔的古剎廟會,方圓幾百里的人們聚集柏山塔下,把這一天尊奉為老天爺的生日,頂禮膜拜之隆重可謂大矣!又因柏山石岩均為紋理清晰、質地堅硬、方正耐用、潔白沙石潔白,當地百姓又叫白沙塔。
據歷史記載:開啟夏代文明標誌的鈞台坡就位於城南15里,與柏山所處位置相近;城西15里的瓦店遺址,經歷次考古發掘,推斷是夏代早期都城;文峰塔西部三峰山,曾是上古高士許由的隱居之地,山下有個山底吳村,那裡正是唐代畫聖吳道子的故鄉;往南15里,有呂梁山啟娘廟、秦相呂不韋故里、西漢謀士張良故里、西漢御史晁錯故里;東南方向15里,有鈞陽宮,曾出曹魏謀士郭嘉、三國名士徐庶和司馬徽、唐代大臣楮遂良;往北遙望具茨山、逍遙觀,皆在雲海中飄搖聳峙。塔盤東側一個正方形房基尚存。據年長者說:那是當年柏塔建成后,在塔東旁邊又建的一座鐘鼓樓,裡面不僅藏有豐富的經典書籍供人們研修,而且還懸掛一個800斤重的大鐵鐘,當時曾有一位和尚在這裡一天24小時負責,每隔一小時就撞一次鍾,鐘聲宏亮,方圓百里的人們能按時作息,十分方便。但抗日戰爭爆發后,日本鬼子來到這裡搶劫,把經書和大鐵鐘洗劫一空。

柏山歷史


柏山是禹州市境內西南部箕山山脈最東端的余脈,向西是三峰山又叫筆架山,是唐代畫聖吳道子的故里,山下有開啟夏代文明標誌的鈞台坡。
相傳上古時代高士許由曾在箕山隱居,長期以來它是禹州文脈地氣的象徵。禹州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文脈昌盛,有華夏文明第一都的美稱。漢唐以前,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中心;宋元以降,又位於京畿之地;到了明清兩代,禹州共出進士40多位,而明代佔據30有餘,清代則寥寥無幾,這也許就是清乾隆年間重修柏山文峰塔的真正含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