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5條詞條名為王佐的結果 展開
王佐
明英宗朝尚書
王佐(1384-1449)字孟輔。海豐(今山東省慶雲縣)人。永樂九年(1411)中舉,入太學,遂貫通經史百家,精於理財之道。永樂十五年(1418)任史科給事中,以奏對詳雅,儀錶端凝,有大臣體,博得皇太子青睞。宣德元年(1426),被越級提升為行在戶部右侍郎,委以理財重任。六年轉左職。翌年,平江伯陳宣借口漕卒艱辛,建議抽調南方百姓輪番轉運,王佐以“東南民力已盡”為言,竭力反對,將陳的提議壓下。不久被派往甘肅督理軍餉。明正統六年(1436)十月,欽差長蘆,督理鹽稅,既而改督京師及通州倉場。所到之處,事無不辦。明正統六年(1441)受理部務,遂晉尚書。六年又兼署吏部。1449年土木之變,與鄺野、丁鉉、王永和、鄧棨在土木堡(今河北省懷來縣)同死難。贈少保,官其子道戶部主事。成化初,謚忠簡。
王佐(1384-1449)字孟輔。海豐(今山東省慶雲縣)人。其先世本淮北人,元代徙居武清,明初遷至三王村(前王、中王、后王)。明永樂九年(1411)中舉,入太學,遂貫通經史百家,精於理財之道。明永樂十五年(1418)任史科給事中,以奏對詳雅,儀錶端凝,有大臣體,博得皇太子青睞。明宣德元年(1426),被越級提升為行在戶部右侍郎,委以理財重任。六年轉左職。當時太倉、臨清、德州、淮徐各地糧貯官員貪污瀆職,積弊嚴重,王佐奉旨巡視,嚴歷稽核,整頓了綱紀。翌年,平江伯陳宣借口漕卒艱辛,建議抽調南方百姓輪番轉運,王佐以“東南民力已盡”為言,竭力反對,將陳的提議壓下。不久被派往甘肅督理軍餉。明正統六年(1436)十月,欽差長蘆,督理鹽稅,既而改督京師及通州倉場。所到之處,事無不辦。明正統六年(1441)受理部務,遂晉尚書。六年又兼署吏部。當時戰事頻繁,耗費巨大,國庫財力匱乏,全靠王佐從容調劑,節縮有方,國庫不致空虛。
《明史》卷167列傳第五十五 作者:張廷玉
王佐,海豐人(今山東慶雲縣)。永樂中舉於鄉。卒業太學,以學行聞,擢吏科給事中。器宇凝重,奏對詳雅,為宣宗所簡注。
宣德二年,超拜戶部右侍郎。以太倉、臨清、德州、淮、徐諸倉多積弊,敕佐巡視。平江伯陳瑄言,漕卒十二萬人,歲漕艱苦,乞僉南方民如軍數,更番轉運。詔佐就瑄及黃福議之。佐還奏,東南民力已困,議遂寢。受命治通州至直沽河道。已,赴宣府議屯田事宜。
英宗初立,出鎮河南。奏言軍衛收納稅糧,奸弊百出,請變其制。廷議自邊衛外,皆改隸有司。尋召還,命督理甘肅軍餉。正統元年理長蘆鹽課,三年提督京師及通州倉場,所至事無不辦。
六年,尚書劉中敷得罪,召理部事,尋進尚書。十一年承詔訊安鄉伯張安兄弟爭祿事,坐與法司相諉,被劾下吏,獲釋。時軍旅四齣,耗費動以鉅萬,府庫空虛。佐從容調劑,節縮有方。在戶部久,不為赫赫名,而寬厚有度,政務糾紛,未嘗廢學,人稱其君子。
土木之變,與鄺野、丁鉉、王永和、鄧棨在土木堡(今河北省懷來縣)同死難。贈少保,官其子道戶部主事。成化初,謚忠簡。
忠烈王公祠是慶雲縣常家鎮三王村建有的一座祠堂,1450年,明朝明英宗皇帝為紀念土堡之變為國捐軀的民族英雄王佐,特欽命興建,祠堂仿北京故宮樣式規模建設,坐落在現慶雲城東,德惠河西,中王村前端,棗園橋西,南臨205國道,總佔地面積約有10畝,寬52米,長120米,分前院、大殿、後院三部分。此工程建築規模宏大,建築樣式精美,在當時堪稱一絕。
忠烈王公祠坐北朝南,踏著青磚鋪就的石路,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塊刻有“忠烈王公祠”字樣的金燦燦的匾額,懸掛在高高的山門上,山門前側立有一影壁,寬6米,高3.3米,厚0.5米,醒目的“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八個御筆大字讓人肅然起敬,山門兩側立碑兩豎,一碑寫道“土木替主一死”,又名嘆息碑,另一碑歷經風吹雨打,碑文不詳。進入山門,便是前院了,院內16棵萬年松柏橫四豎四排成方形,萬年松柏粗70公分,身高5丈,高聳入天,莊嚴肅穆。繞過松柏向東走,有一八尺高的二層魁星樓,樓房小巧別緻,別有一番韻味。順著小路向北,約走30米,便是高大宏偉的正殿,放眼望去,大殿東西長約12米,南北寬約9米,站在殿前抬眼望去,大殿南正門懸掛黃色、四周龍圍的橫匾“賜謚忠簡”,走進大殿,兩塊藍底黃字、黃底黑字的匾額一覽無餘,一匾題“碧血丹心”字樣,一匾題“古諫塵風”字樣,兩塊匾額一大一小、一上一下、一藍一黃,錯落有致,兩側楹聯兩幅,題曰“西橋明月照忠魂,北漢剛風吹浩氣”,一氣誦下,直覺一身浩氣從腳底直竄頭頂,渾身充滿力量。大殿正中,只見王佐身著血色黃袍,目光炯炯,正襟危坐,黃袍上的龍案依稀可見,衣角有一處尚未被血色染紅,露在外面。王佐像高兩米有餘,兩側雕家將各一尊,東捧血詔聖旨為王忠,西握玉璽大印為王義,二家將威然立在兩旁,以盡臣子忠義之心。繞過先人雕像,隔扇後有一對聯“一代中正志,碧血濺黃衣”。進入後院,後院成方形,長寬各20米,東西兩側各有偏方四五間,為鐵秀才奉旨接待官員之用,西側偏房有廚房,招待客廳內有對聯一幅,曰“明王刺祀崇先德,聖代即今雨露深”。前來祭拜的官員均在大廳用膳,一邊默念對聯,一邊緬懷先烈。
然而,令人倍感痛心和遺憾的是,忠烈王公祠已於1966年被毀,祠內文物及先人雕像已丟失貽盡,王公祠的遺址已徹底長眠地下,且能夠親眼目睹祠堂全貌的人也已寥寥無幾,但令人倍感欣慰的是,王公祠的宏偉形象並沒有因此而消失,王佐的英雄事迹隨著時間的推移,並沒有被時間風化,而是長存後人心中,且形象日益高大。
顯忠祠遺址位於河北省懷來縣土木鎮土木村內。土木村西距縣城10公里,東與卧牛山旅遊點毗鄰,北靠燕山余脈,南傍官廳湖畔,京張公路沿村北而過,京包鐵路從村南貫行,山秀水美,交通便利。村中的顯忠祠遺址聞名中外,是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為祭祀正統14年(1449年)農曆八月十四“土木之變”中為國殉難的數百名朝廷重臣和五十萬大軍英魂而修建的。當時,祠內建有大殿五間,抱廈三間,石碑一塊(記有死難重臣名單),豎有66塊為國捐軀的重臣神位,祭祀殉難諸臣、撫恤、贈溢、蔭於安慰英魂,流芳百世。
王佐[明英宗朝尚書]
王佐[明英宗朝尚書]
民國初年,當地人民又曾捐資修復,並立碑文,記初建、毀建之事。馮玉祥將軍在張家口督辦時,曾瞻仰了顯忠祠。
顯忠祠原佔地面積3150㎡(合4.7畝),南北長70米,分兩層院落,有兩座山門,第一座山門面北向南,高出地面1.5米,上方懸掛“顯忠祠”金字大扁一塊(憲宗御筆),大門兩側有木製楹聯“一代忠真光祖俎,千秋氣節壯山河”。進入第一道山門,有40米長的通道達第二道山門,分下門和兩個側門,正門只有三次公祭開放(清明節、農曆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平時走東西側門,山門上方扁額為“大節凜然”(潘立椿書),兩則木製楹聯為“隆千秋事典,表一代忠良”;進入第二道山門,正面大殿三間,配殿兩間,東西廂房6間,正殿楹聯是“故老尚余哀,兵潰不堪論往事,諸公應自慰,君存何必問微軀”。后經多年失修,火災危害,現僅存正殿三間,石碑數塊。
鑒於“土木之變”在國內外影響很大,他們力敵外侵,英勇獻身的愛國主義精神一直在激勵著後人。因而,修復顯忠祠既是愛國主義精神教育陣地,又是待開發的旅遊勝地。誠心歡迎有識之士和在“土木之變”中英勇獻身的後裔來投資修復顯忠祠,以於永恆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