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金陵寺的結果 展開
- 陝西商州金陵寺
- 行政區域
金陵寺
陝西商州金陵寺
金陵寺鎮位於商州區西部。面積88平方千米,共5578戶20485人(2010年),其中農業人口5565戶19083人。轄18個行政村,109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楊口村,距市區15千米。
商州金陵寺位於商州西南商熊公路18公里處,距熊耳山4公里,古稱上秦川。金陵寺鎮因金陵寺古剎而得名,山川秀美、物產豐富、人傑地靈,是商洛的歷史名鎮,昔日與柞水的紅岩寺、楊斜的松雲寺、東龍山的東嶽廟、城內的大雲寺、城西的二龍山古廟、五峪川的歇馬殿相媲美,建築風格和規模僅次於大雲寺而遠遠超過其它寺廟。金陵寺現為金陵寺鎮政府所在地,每遇農曆雙日逢集,是金陵寺人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
金陵寺古剎地處金陵寺北坡之下,坐北向南,寺河和上秦古道從寺前穿過,騾馬隊東來西往,交通便利。因為依山傍水,加之東山較高,北坡較低,每當晨曦初露,紫霞浮頂,蒼靄橫腮,紫氣騰騰。金陵寺的名聲之所以大,說是沾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光。
元末戰亂,民不聊生,至正(1341—1368)年間,安徽淮河一帶旱蝗連年,百姓餓死倒斃者十之五六。鳳陽農家子弟朱元璋的父母兄長半月內相繼死去,家破人亡,只好投靠皇覺寺的叔父。然而亂世大災,皇覺寺被災民吃得水斷糧絕,寺僧隨之雲流星散,叔侄二人云游乞討。三年之後,叔父把侄兒又送到皇覺寺棲身,自己到了商州上秦川,見一古廟沒於荒草,雖久經荒廢,卻場地儼然,遂披荊斬棘,除茅結寺,焚香潔戒,修舉廢墜。這個苦僧就是朱元璋的叔父定慧禪師。定慧禪師崇尚儉樸,熱衷民間公益,修官道,築河堤,插風柳,栽柏樹,挖水井。十七年後,投奔郭子興的朱元璋做了皇帝,遂號令天下人尋找叔父,讓其到金陵(南京)享榮華富貴,但叔父不允,只得同意仍在上秦川做主持,朱元璋親題“金陵古剎”匾額,撰一對聯“長空天鏡佛陀自在大乘車,高台白雲香露永存密宗盤”,並題一牌位“如朕親臨”,字跡端莊古拙,赫然耀目,州官縣令遇見均磕頭參拜;御賜很多土地為廟產,兼理農耕,一時香火復興,金陵寺聲名遠播。
年復一年,到清嘉慶年間,古剎年久失修,加之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於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三月進行規模最大的重建,現二殿大檁下板墊處有“大清嘉慶歲次丁丑桃月上浣之吉闔社人重修”字樣佐證。寺院長老,僧侶俗眾,四方鄉鄰,社會名流,商鋪老闆集資捐款,踴躍參與,上秦川人全力支持制磚燒瓦,砍伐木料,擔運白灰,聘請能工巧匠,設計重建了四進12間大殿及別有韻味的六角鐘樓,在東邊修建了戲樓一座,僧房一院計20餘間,東北有香客宿舍,灶房、碾房、磨房、倉庫、牛圈計12間,加上之前留下的古柏和水井,又植竹子,栽了名貴花木,挖了魚池,從而形成了佔地30餘畝,殿殿相通,屋屋互連,蔚為壯觀的寺院。二殿前有八座石碑,記載著金陵寺重修的歷史和各方居士捐贈、建築的功名。所拆舊料廢物再用,在洞坡對面重修廟宇,1967年拆毀,併入寨凹廟,后被熊耳山中學改為校舍,1970年移至東窯村,現已廢除,寨凹廟夷為平地,不復存在。
金陵寺古剎建築宏偉,設計獨特,結構嚴謹,檐牙尖聳,樓閣環抱,殿內方磚鋪地,院庭青石相嵌,曲折長廊,雕樑畫棟,色彩鮮明,壁畫典雅,形象生動,泥塑神象,栩栩如生。前殿匾額“金陵古剎”古拙凝重,戲樓上有“鶯歌燕舞”字跡鳳舞龍飛。每殿格門欞窗,有水墨板畫,左邊為菊梅二幅,右為蘭竹二幅。壁畫內容有二十四孝圖、《封神演義》等,現仍清晰可辨。
六角鐘樓高一丈八尺,六柱著地,樓頂猶如西安鐘樓,聚處如鉤,角檐相湊若斗,五脊六獸,古樸大方,精美堅固。懸有一口鐵鐘,高六尺,口徑二尺八寸,上有銘文,鑄工精細,六角有小鐵鐘六個。每逢初一、十五,長老撞鐘,聲音渾厚、悠揚,上秦川各社幾乎都能聽到。金陵寺的戲樓無論是從建築原理到聲學原理,都堪稱一絕。金陵寺的全部建築、泥塑、雕刻、繪畫、祭具、碑文、書法,都達到高度境界。
金陵寺的和尚最多時有十八名,除房屋財產外,有官御、賜送、捐贈、布施、購買土地多處,遍布柞水紅岩寺和商州楊斜、麻池河、黑山、管坪、三岔河等地,由歷代長老主持,師徒耕種寺東的稻田,較遠的土地出租收課,其收入用於廟內主持生活、廟會的全部開支及社會公益事業。
金陵寺廟會於農曆三月三開始,會期三天,大戲三晚二晝共五場,唱戲耍雜,吹鼓手助樂,佛界高手身披袈裟吃齋念經做佛事,祈禱太平盛世,熱鬧非凡,方圓數百里商賈墨客雲集,遊人流連忘返,善男信女燒香拜佛,求子乞財,許願還願,虔誠肅穆,絡繹不絕。香表齊焚,煙霧繚繞,鐘聲悠揚,小吃飄香,煙花爆竹,鳴放通宵,磬聲徹夜不斷,遊人整宵不眠。
同治進士張之洞在光緒二十四年(1898)提出“新學”之說,主張各地利用寺廟房產開辦書院。清末,商州勸學所成立,宣統二年(1910)修建了金陵寺初等小學堂,從此金陵寺民風開化,人才輩出,群星燦爛。民國十一年(1922)地方紳士閆建勛創辦了上秦高等小學校,民國二十九年(1940)改為上秦鄉中心學校,出現了教師和僧人共存的局面。解放后金陵寺回到了人民政府手中,1952年上半年,商洛專署報經陝西省教育廳批准,在金陵寺創辦了商縣初級師範學校,學制三年,招收高小畢業生。4月,將1951年7月在二龍山古廟創辦的商洛初級師範速成學校併入,8月省教育廳指示,商縣中學師範部與商縣初級師範學校合併,成立陝西省商縣師範學校,9月商縣師範學校遷回四皓廟,校長由專署秘書李正文兼任。1958年創辦了商縣六中,1970年2月增加了高中部,從此金陵寺中學成為農村完全中學,從創辦至今為國家輸送了一大批大中專學生,為當地農村建設培養了數以萬計的人才。至今,金陵寺鎮政府和金陵寺中學仍在金陵寺古剎的地域內辦公和教學。
金陵寺古剎的繁榮和衰敗反映了一個社會的側面。民國14年(1925年)上竹園村古世珍在上秦川招兵買馬,發展地方武裝,爭奪地方勢力,和閆建勛多次在金陵寺內激戰;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秋天,國民黨的一個連隊在古剎內駐軍,將菩薩、觀音、關羽、周倉、方弼、方相神像搗毀,填入魚池內,后在東鄉將軍腿涉丹江時,全連人馬被洪水沖走;戲樓在1956年古歷8月15日發生火災化為灰燼;1958年,西邊僧房、二三進的大殿之間的鐘樓和東邊的長廊被拆,大鐘被毀,煉了鋼鐵;1968年時有一棵高1.5丈、腰圍5尺,春天花香撲鼻,秋天碩果累累的古老木瓜樹被砍伐,破“四舊”時,壁畫被紅衛兵用白灰水刷蓋,現時過境遷,部分壁畫外露,已恢復了本來面目,石碑、水井因院內升高,現已埋在地下。1973年,農田基建起土墊公路下河北地時,有人挖開一個石條,撬開後有一個一米見方、二米深的天井,內有水池,四壁有24個小洞,放有瓷罐、瓦罐和1.2尺長、9寸寬、8寸高的瓷匣,內均放有骨灰,當時無人重視,使其毀壞,骨灰是火葬或土葬遷埋,至今已無人知曉,留下了千古之謎,古墓群在今金陵寺計劃生育服務站地址內;古寺猶存,四進大殿仍屹立在鎮政府和金陵寺中學之間,寺前河堤處有幾棵鳳柳仍根繁葉茂。大殿年久失修,尤以第三殿為最,前三殿為鎮政府所用,一殿為會議室,二殿為倉庫,三殿報廢,四殿為金陵寺中學倉庫,危在旦夕。
金陵寺古剎的最後兩名僧人和一個俗人,三個人三種命運。長老姓張,美鬢長髯,名字不詳,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寺廟、佛像和佛經遭到破壞,但只要有僧人,就會有佛寺,張師仍堅持打坐,1950年5月圓寂,終年81歲,被鄉人厚葬。民國二十五年(1936)張師收了一個八九歲的小徒弟,名叫陳興來,河南人,出身很苦,聰明伶俐,張師供其讀書,后參加了人民解放軍,參加過抗美援朝。鳳凡榮是一個俗人,給寺廟做飯,解放后和寺河南村的一個寡婦結了婚,因無兒無女,成了五保戶,住在寺廟公路東南的小屋內,度過了一個幸福的晚年,1969年病逝。
2021年,商州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布,金陵寺鎮人口為1155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