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仲琴
黃仲琴
黃仲琴是一名畫家。著有《嵩園詩草》、《湖邊文存》、《木棉庵志》。
黃仲琴(1884~1942年),名嵩年,號嵩羅,字仲琴。祖籍廣東省海陽縣(今潮安縣)。
其父黃卿雲在漳州經商,娶於漳,生伯琴、仲琴二人,一家定居漳州府城。黃仲琴少時好學,14歲師從王咸熙,后和兄伯琴同進海陽縣學為廩生。清光緒末,在南京江蘇法政學堂畢業。返漳后,在漳州府勸學所任職,努力推行新學制。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至宣統二年(1910年),漳廈鐵路修建,時斷時續,黃仲琴在北溪參加治水工程,受到漳龍道尹陳培錕、漳州知府陳嘉言的賞識,共同薦任為龍溪縣丞,分擔教育、水利職務,隨後當選為福建諮詢局議員。辛亥革命成功,漳州亦於同年九月光復,黃仲琴擔任漳州軍政府教育局長,后被選為國會議員。民國4年(1915年),袁世凱復辟稱帝,黃仲琴反對帝制,辭職南下。護法軍興,粵軍陳炯明部奉孫中山命入漳,他回漳從事護法工作,仍致力於教育事業。民國12年至民國14年,先後在福建省立八中、龍溪縣甲種商業學校、石溪中學(龍海第一中學前身)任職。民國15年(1926),他得便到廈門大學結識顧頡剛教授,因而酷愛考據之學。民國17年3月撰寫《仙都之蓄奴》一文,登於《民俗周刊》第一期。文章追述民國5年他到龍溪二十五都仙都(今華安縣仙都鄉)所見的蓄奴風俗,揭露當時局部地方仍有農奴制度的遺存。1982年,此文引起廈門大學副校長傅家麟的重視,特派該校歷史研究所研究人員進行實地調查,寫出《昔日華安仙都的蓄奴》,證實了黃仲琴50餘年前論文的價值。民國24年,黃仲琴寫出《汰溪古文》一文,登於是年《嶺南大學學報》4卷2期,追述民國4年8月他遊覽汰溪仙字潭,研究摩崖石刻的結果。這篇考古論文是自唐張讀《宣室志》記載這古迹1000餘年來的第一篇具有考古價值的文字。黃仲琴對此“古文”未下定論,至今國內學者仍紛紛論辯。仙字潭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成為國內知名的文物遊覽勝地。黃仲琴肇始之功不可沒。他和羅雅達、陳漢際合寫《關於華南民族通訊》,民國22年刊於《台灣中山大學文史研究所月刊》1卷4期,對華南各民族作深入的研究。此外,他搜集漳州文獻不遺餘力,曾錄存陳天定《秋吟十首》,收藏陳常夏《江園集》、陳伯衡《鰲峰詩草》等著作,其中甚或出資付印,使名貴孤本得以流傳。民國16年,他經顧頡剛教授推薦,任中山大學教授,後轉任嶺南大學教授,所交如容肇祖、鄧爾疋、商承祚等人都是當世著名學者。民國26年,全國抗日戰爭初起,黃仲琴隨校遷至雲南省征縣(今澄江縣),繼續從事講學和考古工作,后攜藏書數箱前往香港保存,受任香港文化協會委員兼香港福建學校校長。民國30年(1941)底,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侵佔香港,黃仲琴身處淪陷區,敵偽屢次對他進行威迫利誘,要求他出就偽職,他認為堂堂中國人,決不屈身為無恥漢奸,以羸弱多病之軀拚死抗拒,於是積憤致疾,於民國31年(1942)逝世,時年58歲,葬於香港。
著有《嵩園詩草》、《湖邊文存》、《木棉庵志》。50歲時輯集《嵩園五十自壽詩唱和冊》,集當時名流詩書畫於其中,成為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