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鍾,漢語常用字,讀音zhōng,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時代。基本含義為計時的器具:鐘錶;引申含義為集中,專一:鍾情。

鐘的常用組詞為鐘頭。包含鐘的常用成語為鍾靈毓秀。

文字源流


鍾
簡化字“鍾”對應的是兩個繁體字,分別是“〔釒童〕”和“〔釒重〕”。二字甲骨文字形均缺失,能夠看到的最早的書寫形態是金文,其字形發展均沒有太大的變化。
鍾
“〔釒童〕”是古代的一種用鐵或青銅製成的樂器。金文的“〔釒童〕”(甲組圖1-5)是一個形聲字,由“童”和“金”兩部分組成,“金”指金屬,作意符,說明“〔釒童〕”是一種金屬製品;“童”作聲旁,指示讀音。“童”在《說文解字》的解釋是:“男有辠曰奴,奴曰童,女曰妾。”意思是被刺瞎雙目無法奔跑的奴隸,所以有人認為“鍾”字可能仿擬的是古代有錢人家的奴僕敲打或使用的一種金屬報時器。
“〔釒重〕”為古代的一種多用青銅製的酒器。金文的“〔釒重〕”(乙組圖1)同樣是形聲字,“金”作形旁表義,“重”作聲旁表音。 
現代漢字簡化后“,〔釒童〕”和“〔釒重〕”都簡化成了“鍾”。就使用頻率而言,一般第一個“〔釒童〕”字比較常見,就是運用於平時使用的“時鐘”“鐘錶”中,而第二個〔釒重〕相對而言使用頻率較低,往往就會被使用者忽略。此二字在古漢語中,讀音完全相同,也同屬一部,意義比較類似,源流也相近,確實不太容易區分。在隨後的漢字發展中,才慢慢分化出相互區別的意義,用法也發生了一定改變。
“〔釒童〕”,首先根據其本義可知,就是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如:《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鐘鼓樂之。”後由這種發聲的樂器引申為佛寺懸掛的鐘,用以報時、報警、集合的信號音,如:晨鐘暮鼓、“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在佛寺之中已有用鍾來報時的習慣,由此再次引申為計時器、報時器之義,如:時鐘、掛鐘、鐘錶。隨後,再由名詞“鍾〔釒童〕”引申為抽象的時間名詞,就指時間、鐘點,至此,“鍾”字全部用法均為名詞。
“〔釒重〕”,根據其本義得知,就是一種盛酒的容器,因此其名詞用法多與酒器相關,如:《論衡·語增》:“文王飲酒千鍾。”由酒器引申為一種計量單位,量詞,六石(或斛)四斗為一鍾,如:《莊子·人間世》:“則受三鍾與十束薪。”《孟子·告子章句上》:“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也指代古代的用槌叩擊發聲的一種樂器,如:《詩經·小雅·白華》:“鼓鍾於宮,聲聞於外。”王力先生認為,當作樂器講時,“〔釒童〕”和“〔釒重〕”可互通,《正字通·金部》也解釋了這一點:“〔釒重〕,《漢志》黃鐘〔釒童〕,《周禮》作〔釒重〕,《詩》鍾〔釒重〕鼓,亦作〔釒童〕。古二字通用。”
真正將此二字區分開來的是,“〔釒重〕”字本身比“〔釒童〕”字多了一個動詞詞性,分別有兩個意思,其一是匯聚、集中,如杜甫《望岳》:“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其二是指情感的專一專註,如:鍾靈毓秀,情有獨鍾。由於“〔釒重〕”有此美好專一之義,很多人也將此字用於人名地名之中,如現代學者錢鍾書先生名字裡面的“鍾”字其實就是“〔釒重〕”而不是“〔釒童〕”,“〔釒重〕”取鍾情於書籍之義。很多人取名用“鍾”字,其實都是取“〔釒重〕”之義,而很少有人去強調此“鍾”非彼“鍾”了。
“〔釒童〕”和“〔釒重〕”二字字義本就差異甚微,但是仍值得分析研究,總的來說,“〔釒重〕”字比“〔釒童〕”字多了一個動詞詞性,用法更為廣泛,含義更為豐富,只要明白這個區別,就不會在使用中出現錯誤。

詳細釋義


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名詞古代打擊樂器。銅製或鐵制,懸掛於架上,以槌叩擊發音。bell
《詩經·周頌·執競》:“鐘鼓喤喤,磬筦將將。”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總術》:“知夫調鍾未易,張琴實難。”
《詩經·小雅·鼓鍾》:“鼓鍾將將,淮水湯湯,憂心且傷。”
編鐘;銅鐘;鐘鼎文;鐘鳴鼎食;聲如洪鐘
專指佛寺懸掛的鐘。梵語稱“犍椎”“犍稚”。多用作報時、報警、集合的信號。bell
北周·庾信《陪駕幸終南山和宇文內史》:“戍樓鳴夕鼓,山寺響晨鐘。”
唐·張繼《楓橋夜泊》詩:“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唐·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詩:“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鐘樓;警鐘
計時器具,多擺放在桌上或掛在牆上。clock
明·馮時可《蓬窗續錄》:“(外國人利瑪竇)出自鳴鐘,僅如小香盒,精金為之,一日十二時,凡十二次鳴。”
茅盾《子夜》十九:“大時鐘鏜鏜地響了九下。”
鐘錶;座鐘;石英鐘;鐘鳴漏盡
指時間或時刻。o'clock
冰心《去國·兩個家庭》:“完了會已到下午四點鐘,我就回家去了。”
茅盾《子夜》一:“專等船靠了碼頭,就進來報告,頂多再等五分鐘,五分鐘。”
鐘點;分鐘
古代盛酒器。腹大,頸細,口小。cup
《列子·楊朱》:“朝之室也,聚酒千鍾,積麴成封,望門百步,糟漿之氣逆於人鼻。”
唐·李賀《將進酒》:“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
古代染鳥羽的人。《周禮·考工記·序官》:“設色之工:畫、繢、鍾、筐、慌。”
古南詔(今雲南省大理市一帶)少數民族呼弟曰“鍾”。
(Zhōng)姓氏用字,參看“鍾姓”。
量詞古容量單位。
《淮南子·要略》:“一朝用三千鍾贛,梁邱據、子家噲導於左右,故晏子之諫生焉。”高誘註:“鍾,十斛也。”
《後漢書·郎顗傳》:“而今之在位,競托高虛,納累鍾之奉,忘天下之憂。”
春秋時齊國公室的公量,合六斛四斗。之後亦有合八斛及十斛之制。
《左傳·昭公三年》:“齊舊四量:豆、區、釜、鍾。四升為豆,各自其四,以登於釜。釜十則鍾。”
《左傳·昭公三年》:“陳氏三量,皆登一也,鍾乃大也。”
《孫子·作戰》:“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
古代妻稱夫之兄。《漢書·廣川惠王劉越傳》“背尊章,嫖以忽”唐顏師古註:“今關中俗婦呼舅為鍾。鍾者,章聲之轉也。”
動詞鳴鐘。清·方文《秋夜懷湯仍三》詩:“寺從鍾后寂,月向樹梢明。”
匯聚;集中。concentrate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子貉早死無後,而天鍾美於是,將必以是大有敗也。”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濟水二》:“澤水淼漫,俱鍾睢泗。”
葉聖陶《倪煥之》十二:“這樣貿貿然大規模地發掘,也不看看風水,卜個吉凶,如果因此而凝成一股厲氣,知道鍾在誰的身上!”
鍾愛;鍾情;情有獨鍾;鍾靈毓秀
介詞當;遭逢。meet
《陳書·高祖紀上》:“此地山川秀麗,當有王者興,二百年後,我子孫必鍾斯運。”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九:“吾少鍾喪亂,馬上取功名。”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十四】【金部】職茸切(zhōng)
〔⿰釒童〕,樂鍾也。秋分之音,物穜成。從金童聲。古者垂作鍾。
銿,鍾或從甬。 
【卷十四】【金部】職容切(zhōng)
〔⿰釒重〕,酒器也。從金重聲。 

說文解字注

【卷十四】【金部】
〔⿰釒童〕,樂鍾也。當作金樂也。
秋分之音,萬物穜成,故謂之鐘。萬故謂之鐘五字今補。猶鼓者“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笙者“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管者“十二月之音,物開地牙,故謂之管”也。鍾與穜疊韻。
從金,童聲。職茸切,九部。經傳多作“鍾”,叚借酒器字。
古者垂作鍾。蓋出《世本·作篇》。
銿,鍾或從甬。鍾柄曰甬,故取以成字。甬亦聲。 
【卷十四】【金部】
〔⿰釒重〕,酒器也。古者,此器蓋用以寧酒,故大其下,小其頸。自鍾傾之而入於尊,自尊勺之而入於觶,故量之大者亦曰鍾。引申之義為鍾聚。
從金,重聲。職容切,九部。 

廣韻

職容切,平鍾章 ‖ 重聲東部(zhōng)
〔⿰釒重〕,當也。酒器也。又量名。《左傳》曰:“釜十則鍾。”亦姓,出潁川。又漢複姓,有鍾離氏,《丗本》云:“與秦同祖,其後因封為姓。”職容切。十八。
職容切,平鍾章 ‖ 重聲東部(zhōng)
〔⿰釒童〕,樂器也。《呂氏春秋》云:“黃帝命伶倫鑄十二器。”《世本》曰:“垂作鍾。”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部】〔⿰釒童〕;康熙筆畫:20;部外筆畫:12
(zhōng)《唐韻》職容切。《集韻》《韻會》諸容切,並音鍾。《說文》:樂鍾也。《廣韻》:世本曰:垂作鍾。《釋名》:鍾,空也。內空受氣多,故聲大也。《詩·周南》:鐘鼓樂之。
又《韻會》:律名,黃鐘十一月,夾鍾二月,林鐘六月,應鐘十月。◎按《周禮》皆作鍾,古字通用。互詳前鍾字注。
又地名。《春秋·桓十一年》:公會宋公於夫鍾。註:夫鍾,郕地。
又山名。《廣輿記》:鐘山屬金陵。
《集韻》:或作銿。 
【戌集上】【金部】 〔⿰釒重〕;康熙筆畫:17;部外筆畫:9
(zhōng)《唐韻》職容切。《集韻》《韻會》諸容切,並音鍾。《說文》:酒器也。《孔叢子·儒服篇》:堯舜千鍾,孔子百觚。《正字通》:壺屬。漢大官銅鍾,即壺也。俗謂酒巵。《晉書·崔洪傳》:洪性儉,屏遠珠玉,汝南王亮以琉璃鍾行酒,洪不執。
又《玉篇》:聚也。《左傳·昭二十一年》:天子省風以作樂,器以鍾之。註:鍾,聚也。以器聚音。又《二十八年》:天鍾美於是。《晉書·王戎傳》:然則情之所鍾,正在我輩。
又《正字通》:天所賦予亦曰鍾。曹植詩:經危履險阻,未知命所鍾。鮑照詩:去來今何道,未知生所鍾。
又《廣韻》:當也。
又重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鍾氏染羽。註:鍾,重也。染色慾其深重,羽以飾王后之車及旌旂也。
又量名。《左傳·襄二十九年》:餼國人粟,戶一鍾。註:六斛四斗曰鍾。《前漢·食貨志》:谷糴千鍾。又《小爾雅》:二缶謂之鍾。註:八斛也。又《淮南子·要略篇》:一朝用三千鍾贛。註:鍾,十斛。
又地名。《春秋·成十四年》:會吳於鍾離。註:鍾離,楚邑淮南縣。《左傳·昭六年》:吳人敗其師於房鍾。註:房鍾,吳地。《史記·王子侯者年表》:千鍾侯劉搖。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江夏郡鍾武縣。
又國名。《左傳·昭二十七年》:吳公子燭庸奔鍾吾。註:鍾吾,小國。
又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水衡都尉屬官,有鍾官令丞。註:鍾官,主鑄錢官也。《後漢·隗囂傳》:坐挾銅炭,沒入鍾官。
又姓。《左傳·定四年》:鍾建負季芉。註:鍾建,楚大夫。又鍾離,複姓。《五音集韻》:《世本》云:與秦同祖,其後因封為姓。
又琴名。《前漢·王褒傳》:雖伯牙操遞鍾。註:臣瓚曰:《楚辭·九思》云:奏伯牙之號鍾。號鍾,琴名也。馬融長笛賦曰:號鍾高調。伯牙以善鼓琴,不聞說能擊鍾也。晉灼曰:遞音遞送之遞,二十四鍾,各有節奏,擊之不常,故曰遞。師古曰:琴名是也。字既作遞,則與楚辭不同,不得即讀為號,當依晉音耳。
又龍鍾。竹名。產羅浮山。韓愈詩:東野不得官,白首誇龍鍾。《丹鉛錄》:龍鍾,似竹搖曳不自持也。《杜弼·為侯景檄梁文》:龍鍾稚子。《蘇氏演義》:龍鍾,謂不翹舉,如䰐鬖拉搭之類。《荀子·議兵篇》:隴種而退。註:遺失貌如隴之種物。《正字通》:龍鍾卽隴種二字聲之轉。或又作儱偅。盧仝詩作躘蹱。
又垂淚貌。《琴操·退怨歌》:空山欷歔涕龍鍾。
又與鍾通。《正字通》:《說文》:鍾,酒器。從金重聲,職容切。鍾,樂器,秋分之音,物穜成,童聲,職茸切。分為二,泥。漢志黃鐘,《周禮》作鍾。《詩》鐘鼓亦作鍾。古二字通用。
(zhòng)又《集韻》朱用切,音種。《字林》:酒器也。一曰樂器。
又《韻補》葉諸良切,音章。《蜀昭烈帝贊》:皇帝遺植,爰茲八方。別自中山,靈精是鍾。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鍾

書寫演示

鍾
“釒”的第二筆是短橫,末筆㇙(豎提)一筆寫成。“釒”“中”寬窄相當,頂部左右旁齊平,底部“中”低。“釒”,第三筆橫寫在橫中線上側。“中”,居右半格,扁框上寬下窄,首筆短豎寫在豎中線,第三筆橫收筆於橫中線。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字頭聲韻系統名稱韻部聲母韻母
先秦〔⿰釒童〕、鍾高本漢系統ȶi̯uŋ
先秦〔⿰釒童〕、鍾王力系統ȶǐwɔŋ
先秦〔⿰釒童〕董同龢系統ȶjuŋ
先秦〔⿰釒童〕、鍾周法高系統tjewŋ
先秦〔⿰釒童〕李方桂系統tjung
西漢
東漢
〔⿰釒童〕jung
〔⿰釒童〕jung
南北朝〔⿰釒童〕、鍾宋北魏前期東冬鍾江joŋ
南北朝〔⿰釒童〕、鍾北魏後期北齊冬鍾江jwoŋ
南北朝〔⿰釒童〕、鍾齊梁陳北周隋冬鍾jwoŋ
隋唐〔⿰釒童〕、鍾擬音/高本漢系統i̯woŋ
〔⿰釒童〕、鍾擬音/王力系統ǐwoŋ
〔⿰釒童〕、鍾擬音/董同龢系統juoŋ
〔⿰釒童〕、鍾擬音/周法高系統iuoŋ
〔⿰釒童〕、鍾擬音/李方桂系統jwong
〔⿰釒童〕、鍾擬音/陳新雄系統ǐuŋ

韻書集成

韻書字頭小韻韻攝聲調韻目聲母聲類開合等第清濁反切擬音
廣韻〔⿰釒童〕、鍾平聲上平三鍾合口呼三等全清職容切tɕjuoŋ
集韻〔⿰釒童〕、鍾平聲上平三鍾合口呼三等全清諸容切ʨioŋ
去聲三用合口呼三等全清朱用切ʨioŋ
禮部韻略〔⿰釒童〕、鍾平聲諸容切
增韻〔⿰釒童〕、鍾平聲諸容切
中原音韻〔⿰釒童〕、鍾陰平東鍾合口呼全清tʂiuŋ
中州音韻〔⿰釒童〕、鍾平聲東鍾之戎切
洪武正韻〔⿰釒童〕、鍾平聲一東全清陟隆切tʃyuŋ
切韻〔⿰釒童〕、鍾平聲合口呼三等全清職容切
分韻撮要〔⿰釒童〕、鍾陰平第六東董凍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