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鱔
鰻鱺目鰻鱺科動物
徠白鱔,是鰻魚的一種,學名鰻鱺,又稱河鰻,是一種降河性回遊魚類。在海里出生,而到江河裡長大。其體形呈圓筒狀,前身較細且側扁,細鱗且埋於皮下,表皮光滑,背部呈暗綠色,腹部白色,故廣東人多稱為“白鱔”,產於廣東、福建、浙江等省沿海及江河。
體徠細長,前部近圓筒狀,後部側扁。頭呈鈍錐狀,平扁。吻部尖而平扁。眼較小,埋於皮下。眼間距寬平。鼻孔每側兩個,前鼻孔具短管,位於吻端側方;后鼻孔呈裂縫狀,接近眼的前方。口大而闊,口角達於眼的后緣。下頜稍長於上頜。唇厚。兩頜及犁骨上均具3行小齒,呈帶狀排列,中間一行較大。無小須。鰓孔位於胸鰭基部的前方。肛門位於臀鰭前方。
鱗細小,埋於皮下,呈席狀排列。側線發達,體上多黏液體。背鰭、臀鰭和尾鰭相連。背鰭起點距臀鰭起點較鰓孔為近。臀鰭起點緊位於肛門的後方。胸鰭圓形。無腹鰭。
體上部灰黑色,體側上緣微綠色,體下白色。
分佈於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沿岸及其江河;馬來半島、日本、朝鮮也有。
於典型的兩側洄遊性魚類,因其入海產卵的生態習性,又可進一布細分為降河性洄遊魚類(Catadromonsfishes),日本鰻的生活史涵蓋溪流與海洋。每年秋季時,成熟的日本鰻從河川降海后,最終來到菲律賓東部外海的馬里亞納群島海域深海產卵,母魚產完卵后便死亡。卵孵化之後成長為外型與柳葉相似的柳葉鰻(leptocephalus)以利隨著黑潮海流長距離漂送,隨著漂流時間加長,到了東北亞的台灣、中國、韓國以及日本的大陸棚時,逐漸成長為體型呈流線型的玻璃鰻(glasseel),具備較佳的游泳能力,隨後脫離黑潮進入東北亞地區的沿岸水域,等待上溯至河川,幼鰻來到河口域時身上出現色素,成長為鰻線(elver)。鰻線最後進入河川棲息,逐漸成長至黃鰻(yellow eel),經過4、5年之後,長成為銀鰻(silvereel),成熟的銀鰻最後降海,返回馬里亞納群島深海域產卵,完成其生活史。日本鰻終其一生大多數時間生存於溪流之中,在溪流中行底棲生活,偏好棲息於泥沙底質的緩水域礫石堆或石縫中。與溪流中較常見的鱸鰻不同,日本鰻在溪流中主要棲息在中、下游以及河口河段。成魚為肉食性,以小型魚類、甲殼類等水生動物為主食。亞洲國家包括台灣之日本鰻均來自同一產卵場,即Mariana島以西之北赤道洋流區(15°N~140°E),卵孵化為柳葉幼生(leptocephali)后,展開南北漂流2000公里,約百餘日後變態為鰻線(elver),順黑潮海流北上,歷經30-50天游至菲律賓、台灣、中國及日本東岸之河口溯河而上。
鰻鱺為經濟魚類,味道鮮美,可制罐頭。我國產量不大,渤海更少。近年來人們多在江河口納苗(線鰻)進行人工養鰻,特別是在南方養鰻業發展迅速,產量大增。
白鱔因其食用價值高而有“水中人蔘”之稱,成年白鱔長約60厘米。時下風行大江南北的新派粵菜“生猛海鮮”一族中,白鱔正是其中備受食客嗜好的名貴魚類之一。它肉質細嫩、肥潤、味道鮮美,是粵菜中高檔酒席常用的烹飪原料。據科學分析,白鱔營養價值很高,富含蛋白質和脂肪,含有極豐富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E,對維持人體正常視覺機能及上皮組織形態,維持人體正常性機能有重要作用,中醫認為白鱔有補虛強體祛風殺蟲之功能,可防治肺結核、風濕、夜盲症、男女虛弱諸症。
白鱔用於烹飪的方法較多,常見的有蒸、炸、燜、炒、泡、扣等,例如“豉汁蒸白鱔”。將白鱔宰殺,去清內臟,洗凈后原條切段,每段約2厘米長,置於碟內,以調好的豆豉汁、姜米和勻,再加少許澱粉拌勻,淋適量油脂,放上水滾的蒸籠內,猛火蒸約10分鐘取起,成一道鮮嫩香濃,色澤油亮的鱔菜了。又如創新菜品,“炒爹串燒鱔”,菜是將白鱔宰殺凈,剔骨起肉在肉上用刀刻粗花紋,切成曰字形件,發薑汁酒等腌製片刻,上薄幹粉后,用竹籤串之,每支簽串4至5件,用鑊燒油至五成油溫(約150℃)時,落串好鱔球浸炸成金黃色至熟,撈起濾干油後放在碟上,將事先調好的沙爹醬汁打黃,淋在鱔肉上面,即可上席,這是一道頗有中西風味特色、微辣甘香、嫩滑可口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