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日本鰻的結果 展開

日本鰻

日本鰻

日本鰻俗名風鰻、白鰻、青鰻,是一種中小型魚類。

簡介


日本鰻是一種中小型魚類。體長300~450毫米,體重在250~500克。最大個體體長可達1.3米。體細長,前部近圓筒形,後部側扁,頭尖,吻部平扁,眼位於頭的前部,口大,兩頜及犁骨均具細齒,鰓孔在胸鰭基部的前方。鱗小,埋於皮下,體上多粘液。背鰭、臀鰭長而低,均與尾鰭相連,無腹鰭。體上部黑綠色,腹部灰白色。是一種高級食用魚類,肉質細嫩、味美,蛋白質和脂肪含量豐富。
日本鰻5~6千尾/kg、平均體長5.75cm,平均體重0.4g。體背部灰黑色至黃褐色,腹面白色,無任何斑紋。日本鰻的白仔出現於3月下旬至4月底,一般都在我國沿海及鹹淡水交匯處捕獲。日本鰻尾端有黑環,體細長,眼、口小,吻端較尖,吻端至肛門間矩約佔體長的39%,肛門至尾鰭的末端間矩約佔體長的61%,主上鄂骨上有一縱行凹溝,軀幹為體長的26.9%。
日本鰻
日本鰻

地域分佈


日本鰻在西太平洋的馬里亞那群島附近產卵。廣佈於日本北海道至菲律賓間的西太平洋水域,主要分佈在越南、菲律賓、台灣、中國大陸、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北部一些地區除外)。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引進日本鰻苗,發展日本鰻的養殖。

生活習性


日本鰻原產於海中,溯河到淡水裡生長,后回到海中產卵。日本鰻一生洄遊的路途長達數千公里,在南部海域出生的幼體魚苗會因北赤道暖流飄到西方,然後隨著黑潮北上,歷經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再游到日本、台灣、中國大陸等東亞海岸。洄遊期間內,日本鰻會從幼體魚苗變成幼鰻。日本鰻的繁殖期在秋冬之際,是一種降海洄遊之魚類,以底棲動物、小魚、小蝦、蚯蚓、水生昆蟲和蟹、甲殼動物為食,偶爾亦見其攝食高等水生植物之碎屑。

繁殖


日本鰻在西太平洋的馬里亞那群島附近產卵。

飼養方法


● ● 避免過密飼養,保持良好水環境,注射虹彩病毒細胞滅活疫苗,可以有效防治此病。
● ● 發病池塘全池潑灑煙葉7~10克/立方水(開水泡15分鐘),第二、三天潑灑二氧化氯3~5克/立方水、五倍子5克/立方水,第四天潑灑“博滅”,第八天全池潑灑光合菌和凈水劑30~50克/立方水。停食1~2天後,於每100千克飼料添加4克氟哌酸,連服5~7天;
● ● 發病池塘用聚維酮碘0.5克/立方水與中藥10克/立方水(大黃1份、貫眾0.5份、板蘭根1份等藥物)浸泡12小時后,全池潑灑。

易患病及防治


虹彩病毒病

病原
主要病原日本鰻虹彩病毒、歐洲鰻病毒。
癥狀
①體色變黑,無力遊動,有時嚴重出血,有的鰓上發現黑褐色顆粒。內臟器官褪色,脾臟腫大
②脾臟壓片標本染色后,可見肥大,球形化的細胞。
診斷
採用免疫熒光單抗法,或PCR方法可確診。易發病的水溫20~25℃。

鰓腎炎

以下的各種方法具有預防日本鰻鰓腎炎的發生。
● ● 夏季發生的疾病一直到停餌都要積極治療,10月中旬要內服土霉素氟苯尼考等抗菌素。
● ● 投給維生素、微量營養充分的餌料,11~12月份充分添加維生素或營養成分,使耐受長期過冬生活營養需要,添加複合維生素和VE較好。
● ● 盡量推遲停餌時間,以減少越冬期間的體力消耗,水溫低時不要投餌過多,1~2天投一次即可。
● ● 定期補加新水,以防水質變化。
● ● 為防水霉病而潑灑防水霉的葯,水霉附在鰓上容易引起鰓腎炎的發生。
● ● 從嚴冬期歐洲鰻魚日本鰻的區別到早春應避免拉網、換池,因水溫低時鰻魚體弱,受損后容易得水霉病。
● ● 過冬前灑少量食鹽,在沒有發病時就使池水的鹽度達到0.5~1‰,使疾病難發生。

腸炎病

腸炎病的病原體為嗜水氣單胞菌,主要經口傳染。鰻魚一旦發病,初期主要表現為消化不良,食慾下降,部分鰻魚掛台盤柱,遊動乏力,可見鰻魚糞便漂浮於池水面,糞便外包粘膜,呈黃褐色條狀便,肛門紅腫外突。嚴重時腸道積血,輕壓病鰻腹部,肛門口會流出惡臭的膿汁。解剖可見消化道粘膜脫落,出血發紅。
還有一種癥狀為:糞便呈白色粘液便,水中粘液塊狀懸浮物較多,在池中排污時,用撈海撈取時可見大量白色的粘液便,俗稱“拉白痢”或“拉白屎”。
預防措施:投喂優質新鮮的飼料,氣候突變時要科學控制投喂量;使用優質魚油,並根據鰻魚的規格大小及水溫等情況酬情添加;勿頻繁隨意內服抗菌素、各類添加劑;加強排污,調控好水質;定期內服些微生態製劑(如:鰻魚專用益生素BD602)、生大蒜、保肝利膽、幫助消化類保健藥物。
治療方法:治療前先查發病因子,在排除由於投喂不當或飼料質量等因素引起后,再進行如下處理:
● ● 依據病情適當停食,及時調節池水。
● ● 用含氯消毒劑(如:二氧化氯)0.6~1ppm全池潑灑,隔天一次,連續3~4次。
● ● 恢復少量攝食后,暫停添加魚油。癥狀較輕的,可在飼料中用生大蒜(用量為飼料投喂量的0.5~1.0%)磨漿加食鹽(3~5 g/kg飼料)拌勻投喂,連續投喂一周;或拌料內服黃連素(使用中藥黃連熬汁也可),並適當添加保肝利膽、助消化利胃之藥品(如:酵母片、利胃散及保肝寧等),連續投喂一周。
● ● 病情較嚴重的(或拉白痢),可內服(每公斤飼料添加)三葉鬼針草5g、野山楂5g、陳皮5g、穿心蓮片4~6片、鹽酸土霉素(或氟苯尼考)2~3 g投喂3~5天後,將鹽酸土霉素(或氟苯尼考)改喂BD602(鰻用益生素)3~5g,並適當添加保肝利膽、助消化利胃之藥品(如肝泰樂10~12片、VC3 g、酵母片、利胃散等)再連續投喂5~7天。
治療日本鰻鱺腸炎病,除了要殺滅消化道內的病原菌外,同時要重視內臟功能的恢復與腸道有益菌的培養,這樣才能有利於該病的徹底治癒,以防複發。因此,在內服藥物治療病情較為嚴重的腸炎病時,前期主要使用消炎殺菌藥物,而在治療後期則往飼料中添加保肝利膽助消化的藥物及微生態製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