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雪芹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1964年生,安徽太湖人,本科、碩士研究生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就讀於南京大學

個人信息


梅雪芹
梅雪芹
梅雪芹,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世界近代史研究會副會長、英國史研究會和中國史學理論研究會理事。多年來一進從事世界近現代史、英國近現代史和環境史的教學與研究。已在《世界歷史》、《中學理論研究》、《北京師範大學黨報》《史學中華》等刊物上發表論文數十篇,合作主編了《生態與人》譯叢(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率先在國內高校歷史系開設《環境史研究導論》的編寫工作。她還承擔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科技、經濟發展與環境問題的歷史考察》)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十五”規劃項目(《工業革命以來英國環境法污染與治理的歷史考察》)的研究。
1997—1999年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做訪問學者;2006年12月—2007年3月在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國際社會科學研究科做客座教授。“北京市培養新世紀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人選。

代表性論文


《關於約翰·洛克‘財產’概念的一點看法》 世界歷史 1994年第6期
《西方研究洛克的史學》 史學理論研究 1995年第2期
《論約翰·洛克的財產觀》 北京師大學報 1997年第1期
《約翰·洛克的人權思想剖析》 遼寧大學報 1997年第1期
《18世紀英國統治集團的政治思想傾向》 世界歷史 1997年第1期
《環境史學的歷史批判思想》,《鄭州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從人的角度看環境史家與年鑒學派的異同》,《安徽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
《從環境的歷史到環境史:關於環境史研究的一種認識》,《學術研究》 2006年第9期。
《論環境史關於人的存在的認識及其意義》,《世界歷史》,2006年第6期。
《環境史:一種值得關注的史學現象》,《中國政法大學人文論壇》(第三輯),中國社會學出版社,2006年版。
《20世紀晚期的環境史及其學術意義》,《史學理論研究》2000年第4期;
《馬克思主義環境史學論綱》,《史學月刊》2004年第3期;
《阿·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學思想與環境史學的關聯》,《世界歷史》2004年第3期;
《環境史:一種新的歷史敘述》,《歷史教學問題》 2007 年第 3 期,第 38-44 頁。
《水利、霍亂及其他:關於環境史之主題的若干思考》,《學習與探索》 2007 年第 6 期,第 214-218 頁。
《關於蘇格蘭環境史家斯馬特教授講學的認識和體會》,《世界歷史》 2007 年第 3 期,第 143-146 頁,第一作者。
《'泰晤士老爹'的落魄與新生》,《環境保護》 2007 年第 7 期,第 68-70 頁。
《關於環境史研究意義的一種思考》,《學術研究》 2007 年第 8 期,第 89-93 頁;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生態環境與保護》 2007 年第 12 期全文轉載。
《環境史:一種值得關注的史學現象》,登載於《人文論壇》第三輯,中國政法大學主辦,河南大學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511-514 頁。
《為什麼世界不能都像英國?'——伏爾泰問題引發的思考》,《科學對社會的影響》 2008 年第 1 期。
《關於北京城市生活垃圾中有害垃圾狀況的考察》,收錄於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編:《“百人工程”項目階段成果選編》,同心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197-228 頁,第一作者。
《歷史學與環境問題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2008 年第 3 期,第 52-60 頁;《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 2008 年第 4 期部分轉載;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歷史學》 2008 年第 9 期全文轉載。
《世界史視野下環境史研究的重要意義》,《社會科學戰線》 2008 年第 6 期,第 105-111 頁;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世界史》 2008 年第 12 期全文轉載。
《什麼是環境史?——對唐納德?休斯的環境史理論的探討》,《史學史研究》 2008 年第 4 期,第 70-79 頁。
《中國環境史的興起和學術淵源》,《南開學報》 2009 年第 2 期,第 1-7 頁。
《中國環境史研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史學月刊》 2009 年第 3 期,第 17-38 頁。
《環境史的三個維度》(譯文),《學術研究》 2009 年第 6 期,第 97-102 頁。

主要著作介紹


本書共分為十三章,內容包括20世紀晚期環境史研究的興起、從環境的歷史到環境史、環境史興起的學術意義、馬克思主義與環境史研究、世界史視野下的環境史研究、從水利、霍亂等看環境史的主題等,供相關讀者閱讀學習參考。
本書對環境史學的興起與發展、定義與對象、資料與方法以及中國環境史研究和學科建設等問題進行了較為細緻的探討,並對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西方主要國家的環境問題進行了歷史考察和專題研究。本書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拓寬歷史研究領域和更新歷史認識的學術意義,對於認識和解決現實的環境問題也有參考價值。而書中提出的我們要形成馬克思主義環境史學派的主張,尚屬一種難說成熟的理論探索。
《人類社會環境問題與環境保護》
本書以檔案命題,顯然是要說明這幾本書重點在披露史料。作為“檔案”,一則內容多敘述,少議論,注意敘事的周全;二則每本配有100多張圖,繪畫、照片兼顧,既有史料價值,又有藝術價值,圖文並茂,這樣就更像“檔案”。

主編


譯著


語境中的洛克》,塔利著,梅雪芹等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火之簡史》,比斯蒂芬·派因著,梅雪芹等譯,三聯書店,2006年版。
什麼是環境史》,.唐納德·休斯著,梅雪芹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