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壯所城

蒲壯所城

徠蒲壯所城位於浙閩交界處的蒼南縣馬站鎮蒲城鄉,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海防城堡建築。蒲城原系沿浦灣一角,因潮汐漲落,泥沙淤積,漸成菖蒲、蘆葦叢生的海灘。1500多年前,來此搭寮墾荒的先輩取蒲葉編織為門而得名“蒲門”。

唐宋以來素為戌守要地,明洪武十七年(1384)為防倭寇而建,首任千戶總駐守夏積在龍山腳下主持修建蒲城城牆,3年後竣工,此地便改名為“蒲城”。正統八年(1443年),霧城“壯士所”併入后,合稱“蒲壯所城”,現稱蒲城。1996年,國務院公布 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繼而成立文物保護管理所。

基本概況


蒲壯所城鳥瞰圖
蒲壯所城鳥瞰圖
蒲壯所城位於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馬站鎮蒲城鄉浙閩交界處附近的山麓,是中國古代海防城堡建築。,是明代朝廷為防倭寇而建,原名蒲州所,后壯士所與之合併,改稱蒲壯所,屬金鄉衛,現名蒲城。
蒲壯所城牆周長五里三十步(約2550米),高一丈五尺(約5米),底寬二丈(約7米),頂寬一丈二尺(約4米),北面城牆靠山,為圓弧形,南城面海,東、南、西面有三座瓮城,均為方形,蒲壯所城整體呈『天圓地方』形狀,外繞護城河,與蒲江相通。
蒲壯所城
蒲壯所城
清乾隆《平陽縣誌》載:“蒲門城周圍五里三十步,高一丈五尺,趾闊一丈二尺,城門三座,垛六百十一口,敵台六座,窩鋪二十二座。”現鳥瞰所城,平面為不規則長方形,南北長,東西短,北圓南方。城牆除北面依龍山的山勢而建外,其餘三面均築於平地上,城外護城河環繞,頗具規模。全城周長2300餘米,城內面積約0.33平方公里。城牆體為三合土夾碎石夯打而成,內外兩壁間用不規則塊石分三層包砌,牆體剖面呈梯形,其底闊6.5—8米,頂闊5—6米,高5.30——7.50米。
蒲壯所城因北面城牆依山而築,故元需設置城門,其餘東、南、西三向城門依次為威遠門、正陽門、挹仙門,各城門皆建有城樓,城門外各設有護城門。諸城樓、城門及護城門形制、規模相似,城門及護城門均用較規則的條石砌成拱券,兩門朝向不一,平面中軸線上成九十度直角,兩門之間均設置瓮城,各護城門外左右兩側各築敵台一座。

歷史沿革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築城抗倭,置蒲門千戶所和壯士千戶所,后合為蒲壯所。城周圍2500餘米,高約5米,東、南、西三面各有一門。牆用三合土夯築,內外包砌塊石,城外環繞護城河。其基本保留了原建築格局及一批歷史、人文建築,周圍的山上還有一些烽火台、墩等。
蒲壯所城保存完整,選址、布局科學合理,對研究東南沿海抗倭和明代軍事城鎮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蒲壯所城內街巷與格局從明代至今沒有變動,有城隍廟、媽祖廟、鐵械局、跑馬道及明代浙南民居群等多處古迹。1996年,蒲壯所城被中國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布局


蒲壯所城
蒲壯所城
蒲壯所城北依龍山,面向大海,南方正,北弧圓,平面呈“天圓地方”形。城牆周長2400米,高3-7米,底寬6-8米,頂寬4-7米,均用條石和塊石分內外各三層包砌,中間填夯土。分東南西三門,都築有方形瓮城和城樓,城樓除西城樓已毀外,另二處尚存。另有敵台6座,城堞611口,城外有護城河、弔橋,當時有“千戶等官十四員,旗兵一千二百三十二名”,歸屬金鄉衛,下轄一批寨(城堡)堠(烽火台)。
蒲壯所城
蒲壯所城
平面為不規則長方形,基礎設施構造極為合理,建城時以奠基石為中心,向東延伸至十字街,經橫街轉到東城門為東城街,路長305米,寬4.5米;向南延伸至南城門為南門街,路長142米,寬4米;向西延伸至西城門為西門街,路長183,寬4米;向北延伸至龍山腳下的城隍廟止為倉前街,路長149米,寬2.4米。城內街巷圍繞“田”字形設計,排列整齊,街街相貫,巷巷相通,舊時倘若遇戰事,疏散起來極為方便。其它小街巷在“田”字形方格內進行劃分,並向四條街回形擴散,連通中心街與環城路,組成小城內的道路網路。狹窄而又幽深的道路用塊石和卵石鋪面,城內街巷至今幾無變動。古謠稱“一亭二閣三牌坊,三門四巷七庵堂,東南西北十字街,廿四古井八戲台。”城內古迹有城隍廟、文昌閣、東林寺、西竺寺等。其中城西南角的社倉巷、鐵械局、馬房巷等,為當時後勤裝備區域。緊依東南西城牆內側修築的跑馬道是城內駐軍往返各城門、城樓、敵台、瓮 城之間的主通道。
此城共有東、南、西三個城門。
正門威遠門1987年夏整修復原,明代齒形垛堞,形貌壯觀,均由大小形狀差不多的石塊堆壘而成,兩側築有敵台,構造十分突出。城樓前面三方圍有牆體,面闊19.6米,進深26.9米,面積500多平方米,形成一正方形的瓮城,底部與右側各開一扇城門,這是戰時引狼入室、關門打狗用的。東門上面建有東城樓,也稱迎陽樓。今天的城樓是後來重建的,裡面陳列著當地自宋代以來名人史跡簡介,城樓右側立著三塊石碑,記載著蒲城的建城歷史。
南城門又稱正陽門,城門兩壁用塊石包砌,內夯以實土和碎石。它面闊2.26-3.2米,通井深11.8米,通高4.8米,上置城樓聚奎樓。內外兩層拱券門原設門戶,現已毀。
西城門又稱挹仙門,它面闊2.2米,進深5.55米,分內外兩層。兩層拱門之間並橫兩條石樑,其兩端分別插入城牆體內。城外設有南堡嶺煙墩,由北到南分列頂魁山、大尖山、對面山和霞關煙墩。
城外留有敵方、護城河、寨堡和煙墩等;城內街巷至今全無變動,有城隍廟、媽祖廟等三十多處寺廟,還有許多典型的浙南院落民居及建城奠基石等,不僅提供了明代抗倭鬥爭的實物史料,也是向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
蒲壯所城
蒲壯所城
這裡是清代古民華宅,它系磚木混合結構,大宅高6.3米,其中大門高2.4米,進深8.9米,邊牆具有防火功能。內設陳列館,陳列晉陶、三寸金蓮、清朝官帽等諸多文物。尤其是金光四射的聖旨盒,花色考究,做工極為精美。所裝聖旨現已被國家文保單位收藏。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蒲城是浙閩之間交通要道中的一個重要驛站。從這裡到達對岸的福建雖然只隔著一條狹長的沙埕港海灣,看看不遠,走路卻要花很多功夫。當地流轉著這樣一首歌謠:“遠看對面山,近看在眼前。過渡兩里遠,走路得三天。”也就是說,繞道福鼎縣城要走三天的路程,在這裡渡海只需半個小時便能走完。因地勢險要,唐代這裡已成為戍守要地。1127—1279年,宋朝在此設置蒲門寨,由巡檢領之。海上有巡船,可用於戰鬥。當時官府還在蒲城設立一些公館,解決往來官兵、商民的食宿。尤其是明朝以後,蒲門城出現了“屯兵守寨,詩人絡繹,鉅賈販客,來往不絕”的繁華局面。直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這裡還是馬站一帶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和貿易中心。
有趣的是,只有6000多人口的蒲城竟使用甌語、閩南語、畲語三種方言,其中城內居民通用的甌語,據說是來自溫州一帶的抗倭兵官所說的方言受當地閩南話影響后的產物。明代軍制與現代不一樣,開國皇帝朱元璋接受高參劉基的提議,實行了“軍衛制”,官兵駐防時帶著家屬,軍籍世襲,且很少流動,不象俗話所說的“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經過代代相傳,便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語言。今天,這裡的甌語仍然能與蒼南、平陽等地的甌語交流,但已帶有濃重的閩南語口音。600多年來,這個語言孤島一直未受周邊的閩南語同化,這也是個奇迹。

各門介紹


東城門

東城門兩壁用塊石包砌,內夯實土與碎石,面闊2.26—3.20米,通進深11.80米,通高4.80米,上置城樓(迎陽樓)。城門由內外二層拱券合築,外層用三十條石分三節並聯縱券對稱砌築,券高3.36米,券厚2.65米,券頂距城樓頂1.80米,內層拱券門用二十七條石分三節並聯縱券對稱砌築,券頂高4.50米,門闊2.80米,券厚235米,內外二層券門之間,原設門戶,現已毀。

東護城門

護城門兩壁用塊石壘砌,內夯實土、碎石,門面北,面闊2.30米,通進深6.64米,外層拱券門用四排條石分三層並聯縱券對稱砌法,券頂高3.4米,拱券厚1.15米,券頂距城頂1.60米,內層拱券門用青磚粘白灰並聯錯縫拱券砌築,券頂高3.85米,面闊2.68米,拱券厚1.58米,於二層拱券門之間置一石橫樑,其兩端分別拴入城牆牆體,石樑寬0.48米,厚0.35米,距地2.08米,為原門戶之頂梁,現門戶已毀。東門瓮城內天井面闊14.90米,進深16米,瓮城檯面闊19.60米,進深26.90米。
東門城堞
東門城堞主要修築於瓮城檯面一周,用規則塊石壘砌,堞高1.80米,堞口高1.13米,寬0.42米,城堞厚0.35米,箭孔方形,邊長0.25米,各堞口相距2.00米。

東城樓

東城樓系木構建築,面闊三間10米,其中明間闊4.00米,通進深三間6.70米,明問七架梁,次間邊縫抬梁式結構,城樓基高0.15米,樓兩壁及后牆均用青磚包砌,牆厚0.3米。東城樓明脊檁距地4.70米,上金檁距地4.20米,下金檁距地3米,檐檁距地3米。明問金柱方形,邊長0. 23米,柱礎石質方形,邊長0.28米,高0.18米。明問地面鋪設木質地板。門高2.00米,寬1.60米,門檻木質厚0.08米,高0.16米。兩次間各置窗,長1.17米,寬0.90米。樓兩側牆門對開邊門,門寬0.78米,高1.94米,設石質門檻,厚0.07米,高0.20米。城樓屋頂硬山造,正脊高0.60米,兩端各飾鸞鳳吻獸,兩坡頂舉折平緩,蓋陰陽台瓦,不設滴水。

東護城河

護城河今已成為城外主要灌溉河道,但河道各段寬度和深度不一,河泥淤積較嚴重,河道兩側原護坡堤破損。原架設於東門外的弔橋現改為水泥橋。東門外南側敵台構築已毀,遺址尚可辨認。北側敵台構築破損,基座闊10.70,進深6.20米,頂殘寬7.80米,殘高7.60米。敵台靠城牆而築,外壁用不規則塊石壘砌,內夯實土與碎石。敵台頂遺有古榕樹一株,濃蔭蔽日。
東城牆
城牆長達425米,其內外兩壁均以塊石包砌,內夯實土與碎石,保存完整,城牆基闊5.30一11米。頂寬4.50米一10米,牆高3.10—6.20米。

南城門

南城門兩壁用塊石包砌,內夯實土與碎石,門面闊脊高0.60米,兩坡頂舉折平緩,蓋陰陽合瓦,勾頭不設滴水。
南護城河、弔橋及敵台
護城河至今流淌,已成為城外旱田灌溉河道,由於年久失修,河道淤積嚴重,其各處深度、寬度不一,兩側原河道護堤亦殘損嚴重。原弔橋遺址現已由三條石板拼鋪構成單孔石橋,橋長4.00米,寬1.00米,石板厚0.20米。橋之東側護城河上置一分水橋閘,使河道一側貫通東城門河道,另一側河道引水流沿河人海,增強排水功能。
南門外兩敵台均靠城牆而建。其中東側敵台基闊8米,深5.70米,殘高3.00米,外築塊石,內夯實土、碎石。西側敵台基闊8.50米,深10.20米,殘高2.00米,外築塊石,內夯實土與碎石。
南城牆
城牆長達5 30米,其內外兩側均以塊石壘砌,內夯以實土、碎石,保存完整。城牆內外兩側比較陡直,城牆基闊5130—10米,高3 00—6.00米,頂寬5—7米。

西城門

西城門原殘損嚴重,僅存城門兩壁牆,其用塊石包砌,內夯實土與碎石,門面闊2.35米,通進深8.40米,頂部拱券結構和城樓久毀。2002年,已對頂部拱券結構作恢復性修建。
西護城門(挹仙門)
護城門兩壁用塊石包砌,內夯以實土和碎石,門面南,面闊2.14米,通進深5.55米。分內外二層拱券門合築,外層拱券用六條石分三節並聯對稱砌築,券頂高3.05米,拱券厚0.60米,券頂距城牆(殘)l.20米。內層拱券門用青磚粘白灰並聯錯縫拱券砌築,券頂高4.03米,面闊2.80米,券厚1.40米。於二層拱券門之間並橫二條石樑,其兩端分別拴入城牆體,二石樑合寬0.70米,厚0.35米,距地3.07米,系原門戶之頂梁,現門戶已毀。

西門護城河

護城河現為城外主要灌溉河道,由於年久失修,河泥淤積嚴重,河道各處寬度、深度不一,河道兩側護坡堤殘損嚴重。原架設於西門外的弔橋已毀,今為單孔石板橋,西門外北側敵台構築嚴重殘損,但遺跡可辨,南側敵台構築尚存,其靠城而建,基闊6.80米,深4.80米,殘高5.20米,頂寬4.20米。敵台外側為不規則塊石壘砌,內夯實土與碎石。
西城牆
城牆長達5 80米,其內外兩壁均以塊石壘砌,內夯以實土、碎石,城牆保存較完整,頂部略有殘損,其基闊5.50一l1.20米,頂寬4.50—10.0米,殘高3.50—6.40米。

北面城牆

北面城牆圍繞龍山山腰而建,因歷代未予修繕,現殘損嚴重,其倚山而築,故未設城門、護城門及瓮城。北城牆長約800米,龍山兩側山坡現闢為山園,種植旱作物及林木。城牆殘高l一3米不等,牆頂部結構殘損嚴重,但牆基構築依存。

環城跑馬道

跑馬道緊靠東、南、西三向城牆內側,是所城內重要的交通、軍事設施,更是城內駐軍官員往返於各城門、城樓、瓮城、敵台之間的主幹道,其用鵝孵石或塊石鋪築而成,地面平整,各段寬度在3—5米之間,現保存完好,明代風貌依舊。位於各段城牆內側與跑馬道之間的是所城的排水道,它是建城時設置的。排水道順各段城牆跟走向,經各城門、瓮城、護城門向護城河排流,為所城內重要的排水渠道。

街 道

明初建城置米紅色花崗岩奠基石為中心點,向東延伸是十字街,經橫街轉到東城門為東門街,長350米,路寬4—5米;向南延伸到南城門為南門街,長142米,寬4米;向西延伸到西城門為西門街,長183米,寬4米;向北延伸到龍山腳下城隍廟止為倉前街,長149米,寬2—4米。此花崗岩奠基石表面刻劃成縱橫7條方格線,至今作原地保存。城內街巷圍繞“田”字形而設計,整齊排列;街街相貫,巷巷溝通。其它小街巷也在“田”字形方格內再次劃分,並向四條街迴環擴散,連通中心街,又與環城路一周相接,縱橫交織,四通八達,如同貫通全身的血脈,組成了小城內的道路網路。城內布局可供軍事化防衛,即使萬一失守,或者誘敵深入,作為巷戰的迂迴餘地,守兵可化整為零,內外夾攻,出奇制勝。

巷 弄


發祥巷

原名挖腸巷,位於城內東南角,為建城時民工受罰之處,呈“L",長120米,寬2米,西接五顯巷,北連張道台巷。

社倉巷

位於城內西南角,東西走向,東接第四巷,西連城牆跑馬道,長100米,寬2米。為明代所城後備設施區域。

鐵械局巷

位於城內西南角,與社倉巷平行,長110米,寬2米,為所城軍需庫所在地。

馬房巷

徠位於城內西南角,與鐵械局巷平行,長80米,寬2米,為所城養馬之處。

水井水溝


水 井

水源問題為建城選址條件之一。蒲城地下水位平均在l米左右,建城時開鑿有24口井,現大部分水井尚存。座落於城北首龍LU上的西庵有一口井,水深且綠,稱之為“蒲門第一泉”。而位於城中十字街邊的街心公井,為元代前所築,水清源長,永不幹枯。據傳明初建城時特意留置街心,也使這條街為全城最寬,約6米,此井供軍民飲用及防火之用,為當時二十四口井之冠,稱之為“公井”。蒲壯所城的水井築法與金鄉衛城築法不同,前者的水井大部分呈圓形,而後者的水井大都呈方形。

水 溝

城內地表水由西城牆外滲入,順街巷形成各條大小水溝,經仕美亭附近向南轉向南門街,穿街向東,再轉向東北注入文昌閣大水溝,流向為弧形,與南門街形成弓與箭式的搭配,象徵堅不可摧之意。城內南北向平行的有二條大水溝,其中每段各長30多米,寬l.7米,深1.6米,逐段設閘儲水,以供軍民洗滌防火。二大水溝流經東西街時,有二座小橋,東面石橋板九塊,西面橋石板八塊,象徵九經八卦之意。東西橋旁,各設有天燈,傳供夜間巡邏士兵和更夫敲梆照明。城內的水系與護城河相通,流出東門外弔橋后匯入蒲江,注入沿浦海口即東海。

著名人物


蒲門雖處偏僻的半山區,幾百年來卻是人才輩出。宋代陳桷歷事哲宗徽宗欽宗、高宗四世,子孫五代都為顯宦。明代華一鵬父子,一為廣東京衛,一為天津京衛。另有進士及第御前侍衛提督福建軍務總兵甘為。清代總兵張琴住此,現故宅尚存。清嘉慶年間華文漪以詩文稱世。咸豐年間名伶葉良金以飾演生角聞名溫州,人稱“蒲門生”。同治年間又有女詩人謝香塘由礬山來嫁當地金姓,早寡,著作有《紅餘詩稿》,是當時全縣女詩人中的佼佼者。光緒年間有熟悉東南地理的學者金東,著有《形滕存牘》。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這裡還出了浙南第一任特委書記、烈士王國楨。清初皇朝為了對鄭成功義軍進行封鎖,下令在當地沿海十里插木為界,進行遷界。蒲門人民背井離鄉,妻離子散,受禍最慘。到康熙九年(1670年)“展界”,讓遷界居民回歸本土,蒲門居民還不在其列。直到23年後,才恢復“蒲門界外地”。清朝張綦毋詩云:“樵兄漁弟兌開顏,詔下喧傳展界寬”,寫的就是當時蒲城居民悲喜交集的情景。

地方語言


蒲壯所城
蒲壯所城
蒲壯所城位於蒼南縣蒲城鄉境內,是我國迄今為止保存較為完整的一座明代抗倭名城,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蒲壯所城方圓不過里許,城外人說閩南話,而城內約8千人不管是老人或小孩,都操一種祖宗傳下來的、外人聽不懂的方言——城裡話,這種話與其他東甌片各點溫州話不同,自有特色。蒲城語言堪稱蒲門文化一奇,它的形成、演變與發展經歷了幾百年歷史,既不屬於閩南話,又不屬於溫州話,成為一種獨特的方言。這種情況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蒲城歷史上是兵家重城,戍守的將士主要來自浙北和蘇南,以及閩南人後裔,各地方言在些經過交匯融合,才形成蒲壯所城裡特殊的方言。

文化活動


拔五更
拔五更
這是浙江溫州的文化古城-蒲壯所城,拔五更活動至今已延續了上千年。拔五更是蒲城一項歷史悠久的民間春社活動。蒲城春社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年間。每年正月初四至十七期間,蒲城人請出城內東西兩廟的八尊晏公神,依次舉行一系列儀式,如做道場、出巡、鬧花燈、抬高閣、拔五更、搶杠、討紅等,以驅邪、娛神、祈福。整個活動直至正月十七吃畢“福酒”才算結束,前後歷時半個月。拔五更原是其中一項驅邪納福的重要儀式:半夜裡晏公神們扒光袍服,大街小巷疾跑一圈,漸漸地就成了整個春社的代名詞。
居《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稱,晏公神俗姓晏,名戌仔,元初江西臨江府清江鎮人,面如黑漆,濃眉絡腮,疾惡如仇。遠近的人們犯了錯誤第一個反應是:“晏公知道嗎?”很怕被他知道。后應選為官,病逝於舟上,歸葬時卻棺中無屍。清江父老立廟祭祀,晏公遂顯於江河湖海。凡遇波濤洶湧,叩求“晏公保佑”,必風平浪靜。《余從考》卷三十五稱,晏公神曾二度顯聖求救明太祖朱元璋,受封為神宵玉府晏公都大元帥,又封平浪侯。由此可知晏公神原為江西水神,至明初受封后成為全國性的水神,沿海各地廣為祭祀。
蒲城人對晏公神則另有一番說法。元末明初,蒲城附近的李家井村一位漁民在打漁時,網上了一段樟木,丟落海中又數次被網上。漁民心知有異,許願道:“如果你希望被我帶回去,必須一頭樟木,一頭鮮魚,好讓我挑著上路。”接著一網就打滿了一筐魚,漁民挑著魚和樟木段回家了。途中經過了蒲城西門的一座小神宮,擔子突然變得沉重起來。漁民忙問:“你的意思是留在這兒嗎?”樟木段果然不再移動,漁民就把它留在小神宮裡。後來一位熱心的木匠用這段樟木製成晏公坐像,放置在小神宮裡供人們頂禮膜拜,並把小神宮改名為晏公廟。
後幾度興廢,晏公廟位置略有遷移。直到現在,每年正月初四晏公下殿後出城巡遊時,必須吹吹打打至李家井,謂之“晏公回娘家”。蒲城人稱拔五更的頭家為首事,首事通過公開選舉產生,他們是這場活動的組織者和指揮者,不但要具備一定的號召能力和辦事能力,關鍵時刻要帶頭自掏腰包和衝鋒陷陣。拔五更長達13個晝夜,加上事前準備,蒲城人傾城為之耗時近個把月,這可不是小事。在農業社會裡,氏族必須利用“正月慢”的農閑季節來祭神、娛樂,並藉助神的力量使整體得到凈化和強化。蒲城由於明初倭寇的經常侵撓和清初的遷界,亟需一份鄉土認同,那麼在社會高度發達、小農經濟全面崩潰的今天,究竟什麼使蒲城人幾百年來的舊俗年年繼續下去,惟有讓眾多的旅遊者來進一步思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