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彩霞

詩人

宋彩霞,筆名曉雨,山東威海人,1957年生,中共黨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詩詞學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研修班導師、“詩詞中國”大賽評委委員。曾任《中國詩詞月刊》執行主編、《中華詩詞》雜誌社編輯部主任,現任《中華詩詞》雜誌社副主編。獲2015“詩詞中國”最具影響力詩人獎。

人物簡介


宋彩霞[詩人]
宋彩霞[詩人]
宋彩霞寫新詩也寫舊體詩。自1970年開始寫詩詞,先舊體后新詩。1980年開始發表作品。詩詞、新詩、文章散見於《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華詩詞》、《詩刊》、《文史知識》、《詩歌月刊》等海 內外多家報刊雜誌。其文學藝術成就被多家媒體作專題報道。2013年,擔任由中華書局發起,光明日報、中央電視台、中華詩詞學會、中華詩詞研究院、中國移動總公司共同舉辦的首屆“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評委委員。並接受“詩詞中國”百集電視紀錄片訪談。著有詩詞集《秋水裡的火焰》、《秋虹》、《紅蓼集》(合著)、《白雨廬集》、詩話詩論集《白雨廬詩文集》、新詩《黑咖啡》、詞精選本《白雨廬詞》等。另有作品、文論選入《中華詩詞當代精品庫》、《生命的暗示》、《當代漢詩觀止》、《中華詩詞的現在與未來》等。

藝術評價


宋彩霞[詩人]
宋彩霞[詩人]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
著名學者、詞家周篤文教授評價說:“彩霞詩詞措語深妙,句麗而意曲,字新而韻峭,的是詞家本色。”“宋彩霞的詩詞脫俗,表現在能較好地汲取古典詩詞的精華,繼承那種頂天立地的精神和浩然正氣。她的詩詞從宏觀的精神氣韻,到局部的字詞句讀,都較好地繼承了傳統,又感應時代變遷,貼近現實生活,詩人的創新屢在其中。探求和思索,是其作品脫俗的又一個原因”(《廣東文藝》原主編周彥文語)。著名詩人、評論家沈天鴻曾評價其作品“具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味、韻外之致,是宋彩霞詩詞的一個突出特色;善於以渾厚為整體氣勢,以奇峭之句點綴其表而不破壞渾厚,並且奇峭的自然,是宋彩霞詩詞的又一藝術特色,同時也使她的作品有了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和可讀性。”在評價她的新詩時他說道:“她的新詩關注的是人的生活和通過人的生活表現出來的在,有時她也追溯到存在,為什麼在為什麼存在。這種關注和追溯或者說思考,使得她的新詩內蘊豐富,並且時常獲得了深刻。中國詩壇上真正能打通二者(以寫出的新詩和舊體詩詞都達到相當高層次為打通的標準)鮮有其人?打通這二者,應該是中國新詩“自然”獲得中國詩歌特色的重要途徑。出現更多的打通這二者的詩人,是必須的。宋彩霞現代詩和舊體詩都能寫到這個程度,是非常可喜的現象,值得注意。她每一首新詩中,表現得比在她的舊體詩中更淋漓盡致,具有內在的而不是外加的思想性。這種思想性,加上她的新詩很少有懈可擊的表現形式,說這些詩是目前中國新詩中好作品的一部分是並不為過的。

作品欣賞


臨江仙·威海至京華車中作
宋彩霞獲獎照
宋彩霞獲獎照
我借長風臨北海,今番高夢崑崙。人間天上覓詩魂。眼前千疊浪,嶺外幾星辰。莫問紅塵多少路,可憐凡骨凡身。春花謝了又秋晨。來時如夢令,去是畫堂春。
礁石
不屬於陸地,也不屬於海
這不能分類的石頭
每天重複著
被擁抱被拋棄的命運
一直沉默
呼嘯的不是它,是海
撞得粉碎的也不是它
是海浪,是歲月
是旋轉的星光和月光
潮起。潮落。
它的裡面全都是黑暗——
許多耗盡一生的願望
在那兒超出了時間的刻度
一切還未結束 起伏無常的浪尖上
一隻海鷗或許就是它的夢幻:
荒蕪的礁石上一朵短暫
白色的花,在生和死之間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