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溝遺址
興隆溝遺址
興隆溝遺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東部,地處大凌河支流上游左岸,屬於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分為三個地點,分別屬於興隆窪文化、紅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層文化聚落。2001年至2003年三次發掘總面積4000平方米。遺存的遺跡有古代房址、居室墓、灰坑。出土遺物有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蚌器、動物骨骼、自然石塊等。2012年5月,發現一尊距今5300多年、屬於紅山文化時期的精美陶塑人像,是中國迄今首次發現的一件史前陶塑人像。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至200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第一工作隊對興隆溝遺址進行了三次發掘,在房屋形制、聚落布局、居室葬俗、經濟形態、原始宗教信仰、環境考古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對西遼河流域文明起源及早期社會發展進程研究、東北亞地區史前文化交流等均具有推動作用。興隆窪文化中期聚落,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是目前所知規模最大的一處,距今約8000—7500年。地表分佈有房址灰圈150餘座,自東向西分成三區。三年共發掘房址37座、居室墓葬26座、灰坑50餘座,出土遺物有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蚌器、動物骨骼、自然石塊等。
遺址總面積4.8萬平方米,共發現古代房址145座。考古發掘共清理古代房址38座、居室墓28座、灰坑50多個,發掘總面積4000平方米。比較重要的考古發現有:發現的玉器(玉玦)被學術界譽為世界上最早的玉器。發現了中國目前所知最早的豬首龍形態。特別是在對植物標本浮選中,發現碳化的粟和黍,經世界早期農耕文明專家鑒定后認為這些穀物距今8000年,比中歐地區發現的穀子早2700年,由此推斷敖漢地區是中國古代旱作農業起源地,也是橫跨歐亞大陸旱作農業的發源地。2010年5月,我旗啟動了敖漢旱作農業系統申報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工作。2011年6月,被正式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主要候選地。經國內外專家委員會評審,2012年8月18日,聯合國糧農組織正式批複將敖漢旱作農業系統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9月5日,聯合國糧農組織、農業部、中科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為敖漢旗授牌。
興隆溝遺址
房址均呈東北—西南向排列,布局規整。從出土遺物的特徵看,已發掘的東、中、西三區房址間無明顯的年代差異,聚落布局經過統一規劃,推斷為一次性布局而成。房址呈三區分佈的格局代表了興隆窪文化聚落形態中的一種新的類型。
墓穴在房址中有固定的位置,墓口均呈長方形,墓壁豎直,底部平整。有的墓口被踩踏成硬面,與周圍的居住面連成一體,證明埋入墓葬后該房址被繼續居住;也有的墓穴直接打破居住面,墓口上未見硬面,證明埋入墓葬后該房址即被廢棄。墓主人有成年人也有兒童,有的骨骼不完整或有明顯的肢解現象。10號房址內共發現3座居室墓葬,是已發掘過的興隆窪文化房址中埋葬居室墓最多的一例。10號居室墓位於23號房址內,墓主人為2名兒童,在墓穴內分兩層埋葬。兒童合葬墓在興隆窪文化中系首次發現。最新發現的23號居室墓位於36號房址內,是中國東北地區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成人男女合葬墓。18和22號房址是中區保存最完整的兩座房址,堆積層內出土較多紅燒土塊,穴壁內側及居住面多被燒烤成紅褐、灰黑色,房址內出土了大量成組擺放的遺物,居住面上均發現有人骨。18號房址東北部居住面上出有1具人骨,22號房址居住面上出有4具人骨。在房屋居住面上埋葬死者的現象在興隆窪文化中尚屬首次發現,為興隆窪文化居室葬俗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內容。
房址堆積層內和居住面上出有較多的動物骨骼,以豬、馬鹿和狍子為主。5號房址西南部居住面上出有一組擺放規整的動物頭骨,分別為12個豬頭和3個鹿頭。可以看出,狩獵經濟在興隆溝先民的經濟生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號房址西部堆積層內集中出有10餘枚炭化的山核桃,是興隆溝先民從事採集經濟的重要證據。通過對房址和灰坑內發掘土樣進行系統浮選,獲得一批植物遺骸資料,10號和31號房址內發現有炭化的的粟,經過人工栽培,是中國目前所發現的年代最早的粟,也是興隆溝先民從事原始農耕生產的實證。發掘所獲較多蚌殼和少量魚骨資料顯示,捕撈經濟也是興隆溝先民經濟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5號房址西南部居住面上出土擺放規整的動物頭骨,多數前額正中鑽有長方形或圓形孔,其中2例留有明顯的灼痕,具有鮮明的宗教祭祀性質。15號居室墓葬的墓口西北端並排立置一大一小的2件陶罐,罐體下半段埋在墓穴填土內,大罐底部與墓主人頭部上下相對,西南側腹壁有1個圓形鑽孔,直徑7厘米。參考相關民族學資料,大罐上的鑽孔可能作為墓主人“靈魂”出入的通道。石、蚌質人面飾及人頭蓋骨牌飾的發現,是研究興隆窪先民宗教信仰的重要資料。
通過對動物骨骼和植物遺骸的研究、古樹種的分析、遺址及周圍地質、地貌的考察,將對興隆溝先民生活時期的古環境得出科學的認識。
去騰訊地圖查看更多街景
©2015 Tencent - GS(2015)35號
墓葬之謎
興隆溝遺址
村民們還有一個疑惑,他們弄不清楚在這一片開闊而平坦的土地上那一個個灰黑色的土圈是什麼。這些灰黑色的土圈整齊地排列著,與周圍的生黃土迥然不同,並形成了鮮明的顏色對比。村民看它們像一口口倒撲的黑鍋,就形象地稱之為“鍋腔子地”。但是沒有一個人去挖掘過,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是大自然的造化。
後來,山外邊來了一些人,他們或多或少地拿著工具,沖鍋腔子地去了。他們的興趣一點不比村民少,一會兒用皮尺測量起來,一會兒在筆記本上記錄著。當然,山外邊來的人也引來村裡人的興趣,總在一旁興緻勃勃的觀看,後來拉起防戒線不容村民靠近了。再後來,村民們從測量人的嘴裡知道,這鍋腔子地是很早很早的人們居住的房子。但是到底有多早,測量的人說要等挖開以後才知道。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時侯的人的“鋤頭”就堆在他們的地壟上。
在沒有給出一個十分確定的答案之前,村民的疑惑並沒得到解決。從這以後村民們開始猜測鍋腔子地里到底有什麼寶貝,但是最後的結論是一致的:把石頭磨一磨就當鋤頭使的先民們還能造出什麼寶貝來!
2001年6月,考古工作隊正式進駐興隆溝村。村民們騰出最好的5處房屋讓考古隊員居住,旗、鄉公安部門還向村民們普及了文物法的有關內容。考古隊的工作對村民們來說是新奇的,但很快他們也融入了工作隊中去,因為考古隊經常需要他們去充當民工。
7月1日,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內蒙古考古工作隊劉國祥為領隊的興隆溝遺址發掘工程拉開了序幕。他們根據距今8000年的興隆窪遺址的發掘情況推斷,興隆溝村田野上的鍋腔子地就是先民曾居住過的半地穴居址。由於居址廢棄后,經過了多年的風化堆積,所以形成了灰黑色的土質。工作隊考察結果進一步表明,興隆溝村的遺址不止一塊,在村東北和西南的田地中各有一片遺址,而且文化類型並不一樣。
村西南約1公里的丘陵坡頂上的遺址面積比較大,東西長400米、南北寬120米,總面積48000平方米,是一處文化性質單純、保存狀況較好,目前所知規模最大的一處興隆窪文化中期聚落遺址,考古工作隊將它稱為第一發掘點。在第一發掘點共發現房址灰圈145座,均沿東北——西南方向成排分佈,每一個灰土圈基本代表一座半地穴式房址。這次考古隊發掘了其中12個房址。與此同時,第二發掘點的工作也迅速展開。它是一處成長方形狀的紅山文化聚落,目前在東北段和東南段已經發掘出一段深達2米,寬度1米左右的圍壕,圍壕內有數十座成行排列的房址灰圈,這次發掘了其中的四座房址。
當你走進這個原始村落時,你就會發現它是一個講究規劃的村子。從房址的排列順序來看,一百多座房子不論大小,一律沿東北至西南方向成排分佈。房子的出口朝向正北。村子的邊沿環繞一條圍壕,圍壕一般在深2米寬1米左右,整個村子沒有一座房址在圍壕以外。
這種有規劃的一致性建築格局體現了一種什麼樣的社會組織關係呢?
專家們通過對房址內人體骨骼的鑒定分析,大致作出這樣的推斷,每個房址為一個單位,構成了最基層組織,就是今天的一個家庭;每一排房址組成血緣關係,相近的幾排可能是同一個家族;一個村子有很多不同的家族組成,在村落四周修建一條圍壕為界定,組成了一個原始部落;幾個部落連在一起,組成了一個社會集團。其中一個部落是這個集團的中心,乾溝子河兩岸有5處興隆窪同類文化遺址,而北城子遺址正是在中心部位,它很可能是這個社會集團的中心聚落。
8000年前先民的家是什麼樣的呢?鍋腔子里能有什麼重大發現?帶著這些疑問,考古工作隊開始對第一發掘點F5房址進行發掘。
姜士勛與劉海文小心翼翼地撥開房址的土層,突然發現一塊獸骨露了頭,漸漸地一個完整的野豬頭出現了,接著清理下去,又發了第二隻、第三隻……,十二隻野豬頭和鹿頭堆放在一塊兒。更為引人注意的是,有部分野豬頭頭骨的正中有刻劃的菱形痕印,菱形印中有用火灼燒出的洞孔。原始人為什麼要在野豬頭骨上灼孔?有人說是為了吸食野豬的腦液,也有學者大膽猜測與某種星相有關,但大多數學者認為,這與古人的祭祀活動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F5房址面積達80多平方米,是目前發掘所有房址中面積最大的一個,而且它的位置處於發掘區的中部。它的形狀也很奇特。從表面上看它是一個“亞”字形房屋,進一步發掘才發現房基也是方形,挖好后又在四角填堆出方形的熟土台,這四個熟土台是拿來放東西用的,還是建築的需要?從它的建築面積和出土獸骨來看,它會不會是聚落中心的聚會地點?另外還在房址內發現半個經鑽眼而形成環形石,這又做何用途?
帶著種種謎團,考古工作隊繼續挖掘其他的房址,以探個究竟。
就如同整個村落經過有序的規劃一樣,每個房址的基本結構和布局也基本相同。經過考古隊除去表面的積土,房址的平面就清晰地顯現出來,他們多呈長方形或正方形,全為半地穴式建築。所謂半地穴建築,就是在地面下挖一定的深度的地穴,然後把所挖的土壘在四邊,在每個房址的四角鑽挖四個柱洞或者更多,最後在每個柱洞支撐一根柱子,這就搭建了房子的基本結構。那麼先民半地穴到底往地面下挖多深呢?
從發掘的2號房址西北側穴壁來看,現在仍存有0.75米深,大致可猜測當時從地面下挖的深度不下1米。
房址面積一般都在35-75平方米之間,地穴四壁較直,西北側穴壁較深,東南側漸淺,居住面大多是在原有的生土面上砸實而成,也有的經過墊土或局部抹泥。西北側居住面普遍保存較好,平整而堅硬,這樣看來西北側很可能是卧室;東南側硬面多已脫落,中部明顯下凹,應是長期出入踩踏所致,所以它可能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廳堂了。
在看過了先民的卧室和廳堂之後,我們再來體驗一下他們是怎樣做飯的。在每一個房址的中心部位都有一個圓形土坑,劉國祥向記者解釋,這就是先民做飯的灶頭。灶頭的底面平整而堅硬,灶壁較直或略內收,經過抹泥處理,而且還有明顯的燒火痕迹。那麼先民的鍋是什麼呢?從所出土的遺物來看,先民開始燒制陶器,主要以陶罐為主,陶缽和陶杯數量較少,所以陶罐之類的就是他們的做飯工具。
為了了解先民的生活環境、食物結構和食物成分,專家們從出土的各種石器、骨器以及對人體骨骼的同位素、微量元素進行了分析,分析的結果是當時的人們還過著以採集和狩獵為主的生活。每一次狩獵都是集體出動的,出動之前,部落首領勢必在一個地方聚會商議,然後決議之後吹響號角表示一次出動即將開始。這時先民們帶上平時或打或磨、或琢或削的各種石頭,削成鋒利的樹枝,向著目標奔去。
從出土的動物骨骼來看,他們集體出動捕獵目標多為野豬、野鹿和各種小動物,他們還在附近的水域捕魚和撈取水蚌。在捕獲一頭野豬或者野鹿時,他們就用石斧、石刀等分解勞動果實。吃完之後,骨頭也不隨便就扔掉,他們又把骨頭磨製成骨器,從發掘的骨器來看骨錐數量最多,其次有骨匕、刀、鑿、鏢等,還有一定數量的角器、蚌器。在每一次出動和收穫的時候,他們都會有一場祭祀神靈的活動。
興隆溝遺址
社科院考古所副研究員劉國祥解說了墓坑挖掘的過程和特定的方位。在這次發掘過程中共發掘了8座居室墓葬,分佈在5座房址內。墓穴緊依房址的一側穴壁下挖而成,為長方形豎火土坑墓。10號房址內共發現3座居室墓葬,是已發掘過的興隆窪文化房址中埋葬居室墓最多的一例。其中2號墓位於房址的東南部,墓口上有踩踏而成的硬面,上面擺放有陶器和石器,應是埋入墓葬后該房址被繼續居住的實證;而另外兩座墓分別位於房址的南部和西北部,墓口上均未見硬面,可能埋了這兩座墓葬后10號房址即被廢棄了。在2號房址內發現的兩座居室墓葬的墓口上面均發現有下塌的硬面,可以推測在埋入墓葬後主人仍在該房子起居生活。
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做呢?劉國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其實今天我們仍然保持這種居室墓葬的變體,我們把先人的牌位或者肖像放在自己的家裡作為祭拜和懷念的對象就是從居室墓葬發展過來的,而在近代仍有一些原始民族和部落保持這樣的葬俗。”
從居室葬的數量上分析,不是每個房址內都埋有墓葬,只有少數房址才有,並且一個房址一個墓穴為多。這就是說只有極少數的人才葬在室內,而絕大部分的人都不葬室內,那麼為什麼這少部分人要葬在室內?絕大部分的人又葬到哪裡去呢?
台灣的部分少數民族,比如像台灣族、亞美族,在近代也還仍然保持居室葬的習俗,但是台灣族和亞美族是絕大部分都葬在室內,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不讓親人的屍骨被野獸叼走。而在興隆溝不同,它明顯帶有濃厚的原始宗教色彩。根據出土的墓葬分析,埋在室內的都不是一般的人,而是在當時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至於他們的墓葬地卻沒有找到。
在這次發掘中就出土了這樣一個墓葬,墓穴的主人擁有兩件利用人頭蓋骨製作而成的骨牌牌飾,其中一件放置在墓主人胸部,加工成人面形狀,中部有兩道弧形鏤空,邊緣有雙道陰刻線紋;另一件圓形牌飾放置在墓主人右手腕部,邊緣呈連弧狀,並鑽有一周細密的小孔。這樣經過雕琢的骨牌顯然不是普通人所能佩帶和隨葬的。專家經過對墓葬主人進行骨骼分析和鑒定,表示該墓主人是一個身高一米七五,年齡在25歲左右的青年男子。專家猜測,這很有可能是部落首領級的人物。
居室墓葬不僅有男子也有女子,有成年人也有孩童。4號墓的主人就是一個只有六七歲左右的孩童。但令人奇怪的是這個孩童的身體經過支解,從出土的屍骨來看是零散的,而且他的頭是直立的。這引起了考古專家對這個孩童的死因分析。
後來考古隊在墓穴的填土內發現了一件環形玉器,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出土最早的玉器。當時的玉器都是作為裝飾品而存在的,一般佩帶在耳朵上為多,所以如果在耳部周圍發現玉器並不奇怪,而奇怪的是它是從填土內找到的。考古隊員於是試圖從填土裡找到另一塊玉器,可是另一塊卻不知所蹤。那麼另一塊玉器到哪裡去了呢?劉國祥堅信,玉器都是成雙出現的,有一件肯定有兩件。結果他掰開頭顱一看,原來另一件嵌在墓主人右眼眶內。這就更加引起考古隊的興趣了。
經過專家分析,這個孩童在死之前身體被支解,頭部被割,所以埋葬時頭是直立的,而眼眶裡的環形玉器應該是死後被有意嵌進去的,專家進一步推測,很有可能這個孩童生前一隻眼睛有疾,故把環形玉器嵌到眼眶中以起到以玉明目的作用。
興隆溝遺址第一發掘點是距今約8000年之前先民居住過的村落,它坐落於村西南的丘陵坡上。在村東北不遠的田地中考古隊又發現了距今5000多年的一個聚落遺址。時間過去了3000年了,聚落的遺址從興隆溝村的西南山坡搬到了東北的平地。3000年過去了,期間發生了什麼呢?
劉國祥解釋了村落遷移的原因,為了牢固起見,半地穴的建築不可能在原有的土地一直累積建築。所以長年的人口居住使得村西南那一片土地變得不再適合人們修建房子。為了尋求一個更加舒適的地方,他們選在村東北的那片平地。時間已經過去了3000年,這塊遺址今天我們稱它為紅山文化遺址,與第一地點相比它已經有了很多的進步。
由於受到中原仰韶文化的很大影響,農業生產已較發達。相對豐足的食物已使一部分人可脫離農業生產,而去從事玉器雕刻、泥塑和大型建築等非農工作。8000年前興隆窪文化時期,那時以狩獵和採集為主,狩獵需要集體行動,所以那時的房屋較大,有35~80平方米,而且成排聚居。發展到紅山文化時期,家庭成了農業生產單位,經濟形態不同了,房屋也變得小多了,每個房址十幾平方米。
紅山文化的一個重要標誌是出現了彩陶。在第二地點的發掘中,出現了大量的彩陶片,而且有的繪有圖案。陶器的工藝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種類有了明顯的增加,比如出現了平底小缽、高領雙耳罐、三足小盅、橋形鈕器蓋等等。
在紅山文化的21號灰坑內發現一件三個裸體女人蹲坐相擁、手臂交叉相摟的紅泥陶塑,這是我國目前所發現年代最早的女子動態的群雕像,其工藝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劉國祥領隊解釋這件藝術品的價值說,這反映了當時存在女性崇拜的現象,也反映了當時的工藝水平發展狀況。
在17號灰坑內發現296枚蚶類,是出土海貝類最多的一個地點。其中大約三分之一是經過鑽孔的,這些鑽孔的貝殼會不會是串成項鏈使用呢?而敖漢這個地方是不可能有這種海域出產的貝殼,這會不會是紅山文化時期與外界長距離的文化交流的結果?答案只能期待進一步的考古發現了。
興隆溝遺址
經過仔細觀察,發現陶像的動作和表情是正在用力呼喊的狀態。在細部塑造上,可以看到他正在圓張口部奮力呼喊,由於口部用力很大,帶動著他的鎖骨和脖頸凸起,兩隻手也使勁按在腹部,手和小臂的筋肉因用力而凸起。如此生動細緻的陶塑堪稱5000多年前紅山文化時期先民創造的偉大藝術珍品。
據赤峰市敖漢旗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田彥國介紹,2012年5月下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第一工作隊與敖漢旗史前文化博物館考古人員在興隆溝遺址調查測繪時發現幾塊特殊的陶塑殘片,多年的經驗使他們敏銳地感覺到,這些陶片有可能會拼對出人像面部和上身。隨後,經對發現陶片的區域進行搶救性清理、發掘,先後發現65塊破損陶片。7月6日,考古人員將陶塑人像成功復原。該人像系泥質紅陶捏塑而成,通高55厘米,其中頭長20.7厘米,身高33.08厘米,底部直徑21厘米。
對於這次考古發現的重大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將其概括為:一是史前考古的重大發現;二是中華文明起源研究當中重要新成果;三是對紅山文化乃至遼河流域的文明演進過程,包括當時的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難得的第一手資料;四是人像藝術和造型體現了史前藝術結晶,當時的雕塑技術令人震驚。該陶塑人像在敖漢的出土再次證明了敖漢旗包括敖漢所在的赤峰是紅山文化的中心之一。
新華網呼和浩特9月1日電(記者賈立君)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政府近日邀請專家對興隆溝出土的碳化粟和黍進行“會診”。專家們認為,這批七八千年的穀物遺存是中國北方旱作農業穀物的唯一實證,比中歐地區發現的穀子早2000多年。
當地政府已成立“申遺”領導小組,開始整理相關資料及進行數據採集等工作,準備將其申報為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敖漢旗(縣)博物館館長田彥國介紹說,旗政府近日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邊疆考古中心主任劉國祥等專家,就興隆溝遺址發掘出土的碳化粟和黍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事宜進行了研討。
專家們一致表示,這批2003年出土的碳化穀物經世界權威鑒定機構——加拿大多倫多大學C14鑒定,已有7700年至8000年的歷史,比中歐地區發現的穀子早2000年至2700年。
由此,專家們推斷、論證認為,興隆溝遺址出土的碳化穀物,是中國北方旱作農業穀物的唯一實證,是經過世界專業的早期農耕文明實驗室鑒定出來的唯一的穀子和糜子的人工栽培標本,已經具備“申遺”條件。
作為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中國專家組成員的趙志軍研究員,當時在興隆溝遺址發掘期間,組織並指導了這批碳化穀物的浮選工作。之後,他對所提取的1500多粒碳化穀物在實驗室進行識別鑒定發現,其中90%為糜子(黍)、10%為穀子(粟);隨後,加拿大和英國的專家鑒定后認為,這些糜子和穀子是人工栽培形態的遺留物;接著,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專業實驗室對這些穀物進行了年代鑒定。
中國專家通過實驗室分類和植物種屬鑒定認為,興隆溝遺址出土的穀物是目前在中國乃至世界上所發現的在年代和種屬鑒定上都確定無誤的最早的小米遺存,其在形態特徵上所表現出的原始特性揭示這些穀物很可能是當地栽培而成的。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遺址所在的內蒙古東部西遼河上游地區就應該是小米的起源地或起源地之一。
總面積為5萬平方米的興隆溝遺址,位於內蒙古東部敖漢旗寶國吐鄉大窩鋪村西南1華里的緩坡地上。2001年至200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敖漢旗博物館組織專家對遺址進行了為期3年的考古發掘,在所發掘的2萬平方米範圍內揭露出房址37座、居室墓葬26座,出土了一大批珍貴文物及文物標本。專家在對房址內提取的土樣進行浮選時,發現了這批碳化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