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驛鎮
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轄鎮
館驛鎮地處東平湖二級湖庫區,位於梁山、東平、汶上三縣交界處,全鎮轄61個行政村,戶籍人口56332人(截至2018年末),7.8萬畝耕地,屬典型的農業鄉鎮。區劃代碼為370832107,長途區號為0537,郵政編碼為272100,車牌號碼為魯H。館驛鎮,隸屬於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地處梁山縣東部,東平湖二級湖庫區,梁山、東平、汶上縣交界處,東與汶上縣郭樓鎮接壤,南鄰韓崗鎮,西依梁山,北鄰東平湖,行政區域面積95.72平方千米。
1949年10月,館驛鎮境域為梁山縣第七區;1955年9月,取消數碼序列稱謂,改稱館驛區;1958年2月撤區並鄉;1965年成立館驛公社;1984年2月,館驛公社改為館驛鄉;2000年12月,館驛鄉與原王府集鄉合併為館驛鎮;截至2018年末,館驛鎮有戶籍人口56332人;截至2020年6月,館驛鎮下轄3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館驛村。
2011年,館驛鎮財政總收入560萬元,比上年增長2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80萬元,比上年增長17%,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3億元,比上年增長11%;各項貸款餘額1.6億元,比上年增長11%;2018年,館驛鎮有工業企業81個,規模以上企業1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1個。
1949年10月,館驛鎮境域為梁山縣第七區。
1955年9月,取消數碼序列稱謂,改稱館驛區。
1958年2月,撤區並鄉。
1965年2月設立館驛公社,1984年改館驛鄉。1978年12月設立王府集公社,1984年改王府集鄉。1996年,館驛鄉面積52平方千米,人口3萬人,轄館驛、軒庄、丁庄、何庄、李村、李庄、喬庄、王思口、戚村、井庄、曹園、尚庄、西靳口、劉庄、東靳口、后林庄、田莊、菜園、蘇庄、東郝庄、東丁庄、侯庄、潘庄、西郝庄、武庄、東田店、西田店、滑庄、任庄、東紅廟、西紅廟、徐樓、張庄、王莊、王仲口、大營、小營、辛庄38個行政村;王府集鄉面積42平方千米,人口1.6萬人,轄王府集、李庄、師庄、西丁庄、西北樓、畢庄、高庄、任樓、姚庄、尚庄、張庄、蔣庄、紅鄧庄、張橋、亓庄、大劉庄、袁河、侯集、劉庄、唐樓、賈庄、侯庄、王莊23個行政村。2000年12月,撤銷館驛鄉、王府集鄉,合併設立館驛鎮,鎮政府駐原館驛鄉政府駐地。
2000年12月,館驛鄉與原王府集鄉合併為館驛鎮。
館驛鎮
位置境域
館驛鎮地處梁山縣東部,東平湖二級湖庫區,梁山、東平、汶上縣交界處,東與汶上縣郭樓鎮接壤,南鄰韓崗鎮,西依梁山,北鄰東平湖,行政區域面積95.7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館驛鎮境內全部為平原,南高北低,地勢平緩,最高最高點是高庄村拔44米;最低點小營村(辛庄),海拔33米。
自然災害
館驛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澇、風災、低溫、霜凍等。
截至2011年末,館驛鎮下轄47個行政村。
行政村 | 館驛村 | 井庄村 | 東尚庄村 | 西靳口村 | 東靳口村 | 東劉庄村 | 后林村 | 蘇庄村 | 菜園村 | 東郝村 | 李村 | 李庄村 | 王思口村 | 戚村 | 徐樓村 | 王仲口村 |
小營村 | 大營村 | 任庄村 | 東田店村 | 軒庄村 | 東侯庄村 | 西郝村 | 潘庄村 | 東丁村 | 西丁村 | 師庄村 | 陳李庄村 | 王府集村 | 任樓村 | 畢庄村 | 高庄村 | |
姚庄村 | 南尚庄村 | 西張庄村 | 武庄村 | 西田店村 | 紅廟村 | 侯集村 | 紅星村 | 西侯庄村 | 西劉庄村 | 袁河村 | 大劉村 | 亓庄村 | 西王莊村 | 張橋村 |
截至2020年6月,館驛鎮下轄3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館驛村。
行政村 | 館驛村 | 軒庄村 | 東靳口村 | 西靳口村 | 東劉庄村 | 后林村 | 王仲口村 | 李庄村 | 徐樓村 | 大營村 | 小營村 | 王府集村 | 陳李庄村 | 西丁村 | 高庄村 | 姚庄村 |
西張庄村 | 張橋村 | 大劉庄村 | 袁河村 | 紅廟村 | 紅星村 | 田大店村 | 雙興村 | 向陽村 | 東興村 | 菜園蘇庄村 | 東盛村 | 朝陽村 | 聯興村 | 雙河村 | 華興村 |
區劃
代碼及城鄉分類
370832107:
~200 | 121 | 館驛村 |
~202 | 220 | 任庄村 |
~203 | 220 | 東田店村 |
~204 | 220 | 西田店村 |
~209 | 122 | 軒庄村 |
~210 | 220 | 武庄村 |
~211 | 220 | 潘庄村 |
~212 | 220 | 東侯庄村 |
~213 | 220 | 西郝庄村 |
~214 | 220 | 東丁庄村 |
~215 | 220 | 東郝庄村 |
~216 | 220 | 蘇庄村 |
~217 | 220 | 菜園村 |
~219 | 220 | 東靳口村 |
~220 | 220 | 西靳口村 |
~221 | 220 | 東劉庄村 |
~222 | 220 | 后林庄村 |
~224 | 220 | 東尚庄村 |
~225 | 220 | 戚村 |
~226 | 220 | 井庄村 |
~227 | 220 | 王思口村 |
~228 | 220 | 王仲口村 |
~230 | 220 | 李庄村 |
~231 | 220 | 李村 |
~232 | 220 | 徐樓村 |
~235 | 220 | 大營村 |
~236 | 220 | 小營村 |
~238 | 220 | 王府集村 |
~239 | 220 | 陳李庄村 |
~240 | 220 | 師庄村 |
~241 | 220 | 西丁庄村 |
~243 | 220 | 畢庄村 |
~244 | 220 | 高庄村 |
~245 | 220 | 任樓村 |
~246 | 220 | 姚庄村 |
~247 | 220 | 西張庄村 |
~250 | 220 | 張橋村 |
~251 | 220 | 亓庄村 |
~252 | 220 | 西王莊村 |
~253 | 220 | 大劉庄村 |
~254 | 220 | 袁河村 |
~255 | 220 | 侯集村 |
~256 | 220 | 西劉庄村 |
~259 | 220 | 西侯庄村 |
~260 | 220 | 南尚庄村 |
~261 | 220 | 紅廟村 |
~262 | 220 | 紅星村 |
下轄村
行政村 | 館驛村 | 何庄村 | 任庄村 | 東田店村 |
西田店村 | 滑庄村 | 東紅廟村 | 西紅廟村 | |
丁庄村 | 軒庄村 | 武庄村 | 潘庄村 | |
東侯庄村 | 西郝庄村 | 東丁庄村 | 東郝庄村 | |
蘇庄村 | 菜園村 | 田莊村 | 東靳口村 | |
西靳口村 | 東劉庄村 | 后林庄村 | 曹園村 | |
東尚庄村 | 戚村 | 井庄村 | 王思口村 | |
王仲口村 | 喬庄村 | 李庄村 | 李村 | |
徐樓村 | 張庄村 | 王莊村 | 大營村 | |
小營村 | 辛庄村 | 王府集村 | 陳李庄村 | |
師庄村 | 西丁庄村 | 西北樓村 | 畢庄村 | |
高庄村 | 任樓村 | 姚庄村 | 張庄村 | |
蔣庄村 | 紅鄧庄村 | 張橋村 | 亓庄村 | |
王莊村 | 大劉庄村 | 袁河村 | 侯集村 | |
劉庄村 | 唐樓村 | 賈庄村 | 西侯庄村 | |
南尚庄村 |
截至2011年末,館驛鎮轄區總人口5531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0.4萬人,城鎮化率7.3%,另有流動人口98人,總人口中,男性27956人,佔50.54%;女性27355人,佔49.46%;18歲以下13470人,佔24.35%;18—35歲14748人,佔26.66%;35—60歲19460人,佔35.19%;60歲以上7633人,佔12.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55263人,佔99.91%。
截至2018年末,館驛鎮有戶籍人口56332人。
綜述
2011年,館驛鎮財政總收入560萬元,比上年增長2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80萬元,比上年增長17%,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3億元,比上年增長11%;各項貸款餘額1.6億元,比上年增長11%。
2018年,館驛鎮有工業企業81個,規模以上企業1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1個。
農業
2011年,館驛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耕地面積7.9萬畝,人均1.6畝,以種植小麥、玉米、蔬菜、食用菌為主,農業總產值達4.8億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9.5萬噸,人均1920千克,其中小麥4.萬噸,玉米5.1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和食用菌,蔬菜種植面積1.2萬畝,產量2.4萬噸,主要品種有黃瓜、苦瓜、辣椒、茄子、金針菇、杏鮑菇等,其中黃瓜1.萬噸,苦瓜1.5萬噸,辣椒1萬噸,茄子0.8萬噸,金針菇2萬噸,杏鮑菇2.1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雞、鴨為主,生豬飼養量4.2萬頭,年末存欄2.2萬頭;羊飼養量1.8萬隻,年末存欄0.9萬隻;雞飼養量100萬隻;鴨飼養量2600萬羽。
工業
2011年,館驛鎮工業以掛車製造、紡織、食品加工、服裝、建材、木器加工為主,工業生產總值4億元,工業企業16家,職工182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5億元,比上年增長12%。
商貿
2011年末,館驛鎮有商業網點20個,職工1206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6億元,比上年增長10%;集貿市場6個,年成交額5億元。
經濟發展
館驛鎮
五萬館驛人民在黨委,政府的正確決策領導下,不甘落後,立志奮起,知難而進奮力拚搏,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汗水畫出了新時代富裕文明的壯麗畫卷。
館驛鎮
特色產業
館驛鎮食用菌生產起步晚、發展速度快,已成為全鎮農村經濟中規模最大,從業人員最多,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好的支柱產業。館驛鎮發展食用菌產業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幾個方面。
加強領導,配套政策
館驛鎮
科學規劃,明確目標
館驛鎮所轄50個行政村,其中有7個食用菌專業生產村,結合這7個村食用菌品種、地理位置等各有不同的情況,通過深入調研,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逐步建立起簡易型、層架式型和智能型新特珍稀菌類三大生產基地,有力地促進了“公司+基地”產業化模式的發展,形成了常年生產和可持續發展的格局。
為做大做強食用菌產業,進一步提升館驛鎮食用菌的市場知名度和份額,因地制宜地健全和完善了原有規劃,確定了建設館驛現代高新食用菌產業園的發展思路,計劃至2009年,全鎮食用菌生產規模要達到6000萬袋,產量達7萬噸,產值突破5億元,打造成中國食用菌產業第一強鎮。
抓住關鍵,壯大產業
產業化經營是鞏固和壯大食用菌產業的關鍵。館驛鎮委、鎮政府突出“三抓”工作重點,加速推進食用菌產業化經營。一是抓市場連鎖。堅持以效益為中心,以流通促發展。通過與上海榮善菌業公司合作,產業園的產品順利加入該公司銷售網路,全國最大的銷售網點、最專業的銷售隊伍,確保了菇農的經濟效益;二是抓龍頭企業。政府投入近百萬元專項扶持資金,落實各項優惠政策減免有關費用或獎勵龍頭企業達100餘萬元,培育了一批龍頭企業。全鎮年產值2000萬元以上的食用菌生產企業已有2個;三是抓體制創新。建立了“公司+農戶”、“市場+協會+農戶”等企農利益聯結模式,降低了種植風險,確保了菌農增收。
科技興菌,打造品牌
經過多方運作,現代高新產業園引進省食用菌專家活動大院1處,該大院聘請省農業廳食用菌工作站、省食用菌協會、魯東大學等單位的專家教授擔任顧問,加快食用菌新品種、新技術的研發步伐,開發、引進、試驗、推廣新品種,研究將廢棄菌包轉化為農民生活用潔凈能源的有效途徑。同時,館驛鎮還狠抓食用菌質量,加強生產、加工各個環節質量監管和市場監管,鼓勵企業樹品牌、創名牌,高度重視品牌效應。
循環利用,持續發展
館驛鎮注重從品種選擇、技術創新、廢物利用等方面來攻克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這道難題,不斷研究試驗栽培料新配方和新的栽培管理技術。產業園園區食用菌種植屬於現代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典範,以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為目的,應用現代循環農業理念,結合產業自身特點,設計食用菌產品循環利用模式。食用菌菌包材料主要是農作物秸稈、棉籽殼、麥麩、玉米芯等,出菇后菌包經過乳酸發酵,可作為養牛、養豬的飼料,牛糞和豬糞又作為沼氣池的原料生產沼氣,沼液可以用來當作有機蔬菜肥料還田。整個食用菌生產過程無污水、無廢氣,並且不添加任何化學成分劑,所產食用菌為綠色有機食品。
特色鮮明,成效顯著
(一)經濟效益突出。每個食用菌生產菌包成本1.1元,一般出菇0.3—0.35公斤,市場價格在8元/公斤左右,經濟效益翻倍;每個生產車間日出產菌包2000包以上。目前全鎮年產白色金針菇、黑木耳、杏鮑菇、袖珍菇、草菇、雙孢菇、黑木耳等各種食用菌將達到6萬多噸,年銷售收入將達到5億多元。同時,食用菌產業安排周邊剩餘勞動力3000多人,僅勞務一項就增加收入4000多萬元。
(二)獲得多項榮譽。館驛鎮食用菌在不斷擴大規模的同時,產品質量也不斷得到提高,多次獲得省、市行業大獎。今年3月館驛鎮被省食用菌協會命名為全省食用菌行業先進鎮,后林村被評為省小蘑菇新農村建設先進村。
招商引資
館驛鎮
食用菌產業園產出效益明顯,鎮黨委、政府已著手二期工程的準備工作,工程向東西延伸1公里,屆時,整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將地面積將達到5000畝,成為西部發展水產養殖、休閑漁業,中間發展食用菌種植,南部走林業及林下畜牧、蛋雞、東部大棚蔬菜種植於一體的綜合性、循環性現代農業高效示範園。該鎮已與200餘戶群眾簽訂了入住食用菌產業園的合同,為農戶提供菌種、技術等服務,有力地促進了全鎮種植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
地名由來
館驛鎮,因鎮人民政府駐館驛村而得名。
歷史人文
館驛鎮
2011年,館驛鎮境內有省道蒙館路經過,南距濟菏高速30千米,西距梁山火車站32千米。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館驛鎮有幼兒園8所,在園幼兒1100人,專任教師34人;小學17所,在校生3400人,專任教師17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100人,專任教師15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410萬元,比上年增長12%,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比例為56%,比上年提高了7個百分點。
科技事業
2011年末,館驛鎮有食用菌專家大院1處,各類科技人才20人;結合食用菌廢料的綜合利用,生豬養殖、黑木耳種植等技術獲得成功,並在全國進行推廣。
文體事業
2011年末,館驛鎮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47個,各類文化專業戶3戶,圖書室15個,藏書5餘萬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館驛鎮有衛生院1個,村級衛生室24個;病床114張,固定資產總值124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03名,其中執業醫師10人,執業助理醫師24人,註冊護士28人,醫療機構完成診療2.6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 。
社會保障
2011年,館驛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81戶,人數1803人,支出160多萬元,月人均75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5萬元,比上年增長11%,大病醫療救助66人次,共支出15萬元,比上年增長8%,社會福利費26萬元,比上年增長9%;敬老院1家,收養農村五保人員68人,社區服務中心1個,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8.8萬元,使180人(次)困難群眾受益,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9%以上
科技發展
由於政府重視並積極引導,梁山縣館驛鎮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館驛鎮
農民:由“勞力型”變為“智力型”
該鎮在提高科技人員自身素質的同時,以遠程教育網、專題培訓、外出學習等為陣地,採取播放科教片、舉辦培訓班等形式,把良種培育、高產栽培、病蟲防治、深加工等科技知識,變成簡單易懂,便於操作的技術,使新成果、新技術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迅速發揮威力。鎮科技部門還與山東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建立聯繫,聘請專家為科技顧問,定期到該鎮的食用菌、蔬菜專業村為菇農、菜農提供技術支持。
館驛鎮
館驛鎮先後引進7個食用菌品種、4個蔬菜品種,並指導農民用高接換種、套袋、無土栽培等多項農業新技術,開發了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名優特新產品,備受市場青睞。
新農村建設
館驛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