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南長街的結果 展開
- 北京市西城區轄街道
- 無錫老街
南長街
北京市西城區轄街道
徠南長街,位於北京市。
南、北長街位於紫禁城之西,西華門外,北曰北長街,南曰南長街。
長街,分為南、北長街
南長街
南花園在南長街南段路西。《京師坊巷志稿》:南花園在西華門迤南東向,明時日灰池,種植瓜蔬,於炕洞內烘養新菜,以備春盤蔦生之用。立春日進生蘿蔔,名日咬春。本朝改為南花園,園雜植花樹,凡江寧、蘇松、杭州織造所進盆景,皆付灌植。秋時收養蟋蟀,至燈夜則置之鰲山燈內,樂罷忽聞蛩聲自鰲山出。其餘雜花奇樹,不可名言,按時舁送各宮殿安放。
南長街中段路東有真武廟。《日下舊聞考》:御用監今為玉缽庵即明真廟。玉缽庵以玉缽得名。乾隆十年移玉瓮置承光殿。前河北省主席楚溪春先生有宅在南長街路東,其鄰為西湖飯店。楚溪春,河北蠡縣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1945年後任瀋陽防守司令官、河北省主席。1949年隨傅作義在北平起義。建國後任政務院參事等職。
北長街
北長街北段路東有福佑寺。《京師坊巷志稿》西華門外北長街條:福佑寺在東,聖祖沖齡時避痘於此。雍正元年,將康熙這處“潛邸”改成了福佑寺,後殿供奉著康熙的牌位,由於宏麗的大牌坊上匾額是“澤流九有”四字,民間遂訛傳為雨神廟。此廟保存較好,但牌坊上的字,“文革”時給砸掉了。現為北京市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見周汝昌:《普度寺、福佑寺、克勤即王府》。
昭顯廟在北長街路西。《宸垣識略》:昭顯廟在西華門外北長街路西,南向。雍正十年敕建以祀雷神,有世宗御書門額。原按:雍正間建風神、雲神廟於東華門外,雷神廟於西華門外,皆以春秋二仲。遣官致祭。昭顯廟現為北京市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興隆寺在北長街路西。《宸垣識略》:萬壽興隆寺在西華門外北長街路西,即明兵仗局也。佛堂前有明米漢雯重修碑。康熙三十九年敕改,有聖祖御書額。
眷養出宮太監的“養老義會”在興隆寺。太監在宮裡全靠當奴隸過生活,身無一技之長,一旦不能作牛馬時,便被趕出宮門,多是走投無路,無以為生。因此,在年富力強時,就給自己晚年退身之所作準備。有的把積蓄的錢買地,認寺廟的主持為師傅,把地捐給寺廟。或自己捐錢建寺,出宮后便到寺廟裡安身。“養老義會”便是這些太監自己組織的小團體,用作互相幫助的機構。
現代詩人柳亞子曾住此。柳亞子,初名慰高,后更名棄疾,字安如,改字亞廬、亞子,江蘇吳江人。清末秀才,同盟會員,南社社長。曾任孫中山總統府秘書,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四·一二”蔣介石叛變革命后,被通緝,逃往日本。1928年回國進行反蔣活動。抗戰期間與宋慶齡、何香凝等從事民主革命活動,曾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主同盟會中央委員。1949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建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柳亞子來北京后初居頤和園,后遷居於此,毛主席親筆提其居日“上天下地之廬”。南社是辛亥革命時期進步的文學團體。由柳亞子、陳去病、高旭等發起,1909年成立於廣州。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舊”之意。對鼓吹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反對清王朝封建統治起過積極作用。但也有些詩文流於感傷,頹廢。早期參加者多同盟會成員,黃興、宋教仁、楊銓等皆曾隸社籍。其後社員達千餘人,但政治思想面貌趨於複雜。辛亥革命后,部分成員參加反對袁世凱的鬥爭。隨著革命的發展。少數人參加新民主主義革命,不少人則投靠北洋軍閥和反動政治派系,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的反對者。1923年終於因內部分化而停止活動。
柳亞子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一直反對蔣介石的反動統治,高風亮節,令人尊敬,黨對他也十分關注。1941年12月香港淪陷,黨特派地下人員把他從香港接出來轉移到桂林。1949年建國前夕,他到北平后因職務分工問題,曾有感事呈毛主席一詩,中有“奪席談經非五鹿,無車彈鐵怨馮驤”,“安得南急馳捷報,分湖便是子陵灘”的“牢騷”“引退”情緒。所以毛主席在“和柳亞子先生”一首七律中才有“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徠。”著名史學家、教授、北京市副市長吳晗住北長街。
吳晗(1909—1969)字辰伯。浙江省義烏市人。193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先後在雲南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清華大學教授。1943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積極從事民主運動。建國后,任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北京市副市長,併當選為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大代表,第一、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和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195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當選民盟中央副主席。生平從事中國古代史研究,對明史尤有成就。著有《朱元璋傳》和《歷史的鏡子》、《史事與任務》、《談史札記》、《燈下集》、《投槍集》等。並編有京劇《海瑞罷官》。1945年後北平行轅主任李宗仁私邸在北長街。
李宗仁(1891—1969)廣西桂林人。曾任安徽省主席,1948年4月國民黨副總統1949年1月任代總統並電邀李濟深等促進和平運動,後去美國。1965年回到北京,在海內外產生巨大影響。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會長,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張奚若住北長街。
張奚若(1898—1973)陝西朝邑人。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曾任北京政法大學、中國大學、中央大學法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西西南聯合大學教授。解放後任教育部部長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