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天仙

閩北等地區群眾祈福禳災的對象

馬天仙,又作馬孝仙、馬佛、馬夫人,又稱馬仙、馬氏真仙、馬仙姑等,原名馬元君,俗名馬五娘,或雲建甌人,或說霞浦人,還有永安人說等。唐縉雲縣令李陽冰(護國夫人廟碑記)稱其為鸕鶿(今景寧縣鸕鶿鄉駐地)人。

人物生平


概述

唐縉雲縣令李陽冰(護廟碑)稱鸕鶿(今景寧縣鸕鶿鄉駐)。
鄉傳氏貧,辟轤抒。距鶴溪百餘,晨夕返,食羹,釜甑。途逢洪水泛濫,倒持其傘以自渡。鄉人戌邊多得其佑而立功生還。聞於朝廷,遂封為“護國夫人”。今大均鄉駐地有浮傘渡、浮傘祠、浮傘仙跡等,美傳甚廣。昔人廣為崇祀。

傳說和風俗

據喬《閩》、馮夢龍《壽寧待志》載,馬五娘出嫁前夕,未婚夫突然去世。她發誓不嫁,奉侍公婆至孝。民間傳說有一次外出,遇山洪暴發,溪水暴漲,只見她將雨傘仰置於水上飛渡而過,觀者以為是仙女下凡。馬五娘自稱非凡世女子,待公婆終其天年後,就飛升而去。當地百姓遇到旱災,常請她祈雨,據稱隨禱隨應。馬五娘去世后,當地人奉之為神,立廟祭祀。馬五娘的生平在永安民間則另有傳說,相傳馬五娘不願婚嫁,在九天玄女的指導下,吃了桃源洞百丈岩的仙桃而成仙。宋代,宋真宗先後兩次敕封馬五娘,分別為“靈澤感應馬氏真人”和“懿正廣惠馬氏真人”,其影響逐漸擴大,浦城、沙縣、松溪、崇安、壽寧等地都建有馬仙宮或馬仙祠。明清以後,馬仙信仰逐漸向閩中閩南傳播,古田閩清侯官永春等地也建有馬仙宮。馮夢龍《壽寧待志·香火》指出:“民間佞佛者,男奉三官,女奉觀音,他非所知矣。惟馬仙則不問男女,咸虔事焉。……今建中名山,所在有香火,而壽寧尤盛,凡水旱無不祈焉。”馬仙信仰至今在閩北閩東地區仍有較大影響,是群眾祈福禳災的主要對象之一。
俗傳馬仙生於元宵節,故正月十五到馬氏真仙廟進香禮拜者雲集。松溪南霞鄉茶坪村保存一座明初的馬氏真仙廟,被當地群眾奉為農業神。每年正月初,當地群眾要舉行“游廟”活動。游廟活動由“龍頭”組織(一共10人,1人為“大頭”,9人為“小頭”),舉行祭典后,“仙奶媽”被安放在有頂蓬的竹轎里,由兩名健壯青年抬著前行,全村男女老少排成長隊跟隨其後,嗩吶隊、鑼鼓隊間隔行進。隊伍沿著村子四周的田間小路緩緩而行,沿途諸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登”之類的喊聲此起彼伏。繞村一周后,把“仙奶媽”抬進“龍頭”家,放在廳堂的香案上,獻祭五牲。祭畢,“龍頭”宴請眾人,每桌固定12人,22碗菜肴(“龍頭”出10碗,赴宴者每人出1碗)。宴會後,舉行舞龍等活動,慶賀去年五穀豐登和預祝今年風調雨順,最後擇日送神回廟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