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環境保護研究所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環境保護研究所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環境保護研究所包括多種天敵昆蟲工廠化大規模生產、生物源農藥的研究應用、品種抗性鑒定及抗性品種的應用、高效低毒農藥的開發及植物生產過程中所需的生態調控配套技術的研究;對北京農田的環境質量和農產品的農藥殘留進行監測分析,並研究其對策,達到保護和改善首都的生態環境,保障民眾的身體健康,生產安全食品的目的。

目錄

簡介


全所總資產約14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為643萬元。全所辦公區總面積約5300平米,其中昆蟲、病理、生測、食用菌、雜草防治等專業實驗室2000平米,現代化溫室213平米,中試車間及庫房1000餘平米,期刊資料室48平米。研究所擁有如GCLMS-QP2010氣質聯用色譜儀、LC-10ATVP液相色譜、PTC-200多功能熱循環儀、GUJS-5-50全自動發酵罐等大型儀器設備。
該所具備鑒定植物病蟲草等生物種類的能力,能開展植物抗性品種、有害生物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治體系、生物源農藥、高效低毒農藥等研究或開發,研究和監測農田和農產品農藥殘留及污水無害化處理,並能大規模生產用於農林害蟲生物防治的赤眼蜂(年生產能力60億頭)及其他天敵昆蟲。面對植物病理學領域研究領域新的挑戰,近年來我們將更多的力量投入到生物防治技術與產品的研究開發中, 例如篩選植物及微生物源材料,用於主要蔬菜病害的防治取得了較大進展。
“十五”期間,獲得省、市級三等以上科技獎8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北京市科技進步獎1項,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獲發明專利2項。
經過多年的努力,在天敵昆蟲的工廠化生產和應用技術、蔬菜果樹病蟲害診斷及綜合治理技術、農田雜草防除技術、化學農藥殘留檢測技術、食用菌優良品種的選育及栽培技術等方面形成自身研究特色和優勢。在生物防治技術領域,在國內率先建立了天敵昆蟲品質資源和應用資料庫,庫容已達30種64品系,其中寄生性天敵13種34品系,捕食性天敵17種30品系。針對目前生產中為害較為嚴重的害蟲,新選育出優勢及抗逆種/品系3種6品系,建立了赤眼蜂、平腹小蜂、瓢蟲草蛉麗蚜小蜂等5種主要天敵昆蟲的生產工藝流程,可進行大規模生產。為將技術和產品很好的轉化,進行了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集成,探索出天敵昆蟲與生物農藥及生態技術時空組合集成技術,可用於控制玉米、蔬菜、果樹、棉花、茉莉花及林業、園林植物害蟲危害,主要可以防治玉米螟、棉鈴蟲、溫室粉虱、蘋果小卷葉蛾、煙青蟲、茉莉花蕾螟、松毛蟲、桃樹蚜蟲和紅蜘蛛等靶標害蟲,特別是在防治蔬菜和桃園害蟲方面,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生態、生物防治技術體系。針對蔬菜、果樹、糧食生產中主要病蟲草害,開展高效低毒化學農藥和微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的研製工作,具有一定的技術儲備,有3個產品獲得發明專利,2個正式註冊登記產品。截止目前,我所共發表文章175篇,其中學報級論文23篇,國際刊物上發表6篇,出版著作7部。
作為北京地方研究所,該所長期在北京郊區縣從事植保技術的推廣和服務工作,有一支熟悉北京郊區生產情況和具有基層工作經驗的科技隊伍。將成熟的技術和產品在北京順義、平谷通州大興房山延慶密雲昌平海淀朝陽等10個區縣以及香港、湖北、廣西、新疆、上海、河北、福建、吉林等省市進行了推廣應用。通過我們的技術和產品,減少當地農藥使用量20-30%,改善了生產及生態環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生態和經濟效益,為綠色食品安全生產、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作出了貢獻。大面積推廣和應用的新產品和技術有:天敵昆蟲工廠化生產及田間應用技術;設施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果園生草生態調控有害生物試驗示範;玉米田除草劑48%乙莠懸乳劑和48%丁莠懸乳劑、大豆田除草劑28%乙嗪懸乳劑的配套農田除草技術;廣譜殺菌劑50%利得可濕性粉劑、果霉寧及防治番茄灰霉病的一換二輪技術;草坪系列除草劑及相應的配套應用技術等10餘項技術措施,推廣面積近30萬畝,為綠色食品安全生產、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
該所從1980年開始從事食用菌育種和栽培技術研究,迄今已有20餘年歷史。我所食用菌技術力量雄厚,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曾獲北京市政府多項研究成果獎勵,其中“白靈菇杏鮑菇優良品種選育及關鍵栽培技術研究”2004年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目前我所食用菌研究技術已達國內領先水平。我所先後選育了十餘個優良食用菌新品種,如北京大木耳,香菇934、937、867,京香1號,金針菇9309、9321,北京猴頭菌1號,平野1號,黑平1號、2號,白靈菇12號新菌株,杏鮑菇13號新菌株等,其中北京猴頭菌1號獲法國專利。在平菇、香菇、金針菇、猴頭菌、黑木耳、雞腿菇、白靈菇、杏鮑菇等多種食用菌栽培技術方面,也總結出多項配套技術措施並在北京地區示範推廣,使北京食用菌良種覆蓋率由1987年的40%上升到目前的90%以上,食用菌的總產量由1990年的3500噸上升到2002年的23770噸,增長了6.8倍,食用菌產品的品質也有了明顯提高。為農業結構調整,農民致富提供了新的途徑。
"十五"期間,與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法國、丹麥以及中國台灣等地區在生物防治、有機農業以及雜草防除等方面開展了廣泛的合作研究及交流。多次邀請美國、加拿大、紐西蘭等國家和台灣地區的專家來所進行講學和學術交流,同時派遣科技人員赴美、日、法、韓、加拿大、丹麥等國家及台灣地區考察訪問、進修和學習,多次參加國際植保、植物病理、國際昆蟲、國際雜草、食用菌等國際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