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積液
一種呼吸系統疾病
胸腔積液是一種呼吸系統疾病,指胸膜腔內的液體出現了異常的增多。是由於各種因素使胸膜腔內液體形成過快或吸收過緩所致。胸腔積液的表現為胸悶、胸痛、氣短、呼吸困難、心悸、口唇青紫、低熱、乏力;肺炎相關性胸腔積液和膿血常有發熱和咳嗽咳痰;肝膿腫者有腹部疼痛等。胸腔積液的治療主要依靠放化療、手術治療及其他治療。
● 胸外科或外科、呼吸內科或內科
● 胸腔積液的病因有:
● 患有胸膜炎症(肺炎、肺結核等)、胸膜腫瘤、風濕性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
● 有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腎病綜合征、急性腎小球腎炎;
● 有結締組織疾病(如多發性肌炎、硬皮病等);
● 有血胸、乳糜胸、尿毒症病史;
● 有胸部外傷、手術史;
● 長期服用抗腫瘤藥物(如氨甲蝶呤)、抗心律失常葯(如胺碘酮、苯妥英等)、抗菌藥物(如呋喃妥因)等藥物;
● 接受過放射治療、消化內鏡檢查和治療、冠脈內支架置入及骨髓移植等治療;
● 腹腔積液量較大。
● 引起胸腔積液的病因不同,表現不同;而且,胸腔積液量較少時,可能沒有明顯的不適;大量胸腔積液時,一般會出現如下表現:
● 胸悶、胸痛。
● 氣短、呼吸困難、心悸(心慌)、口唇青紫。
● 低熱、乏力。
● 肺炎相關性胸腔積液和膿血常有發熱和咳嗽咳痰。
● 肝膿腫者有腹部疼痛。
● 確診胸腔積液主要依靠X線檢查、CT檢查、B超檢查、胸腔穿刺抽液檢查、經皮胸膜活檢、胸腔鏡或開胸活檢等檢查。
● X線檢查、CT檢查
● ● 檢查可顯示積液情況,還能顯示肺內、縱隔和胸膜病變的情況,能提示積液的病因。
● B超檢查
● ● 檢查可估計積液量的多少,還可鑒別診斷;對包囊性積液可提供較準確的定位診斷,有助於胸腔穿刺抽液。
● 胸腔穿刺抽液檢查
● 經皮胸膜活檢
● ● 在B超或CT引導下進行經皮胸膜活檢,對積液的病因診斷有重要意義。
● 胸腔鏡或開胸活檢
● ● 對上述檢查不能確診者,必要時可經胸腔鏡或開胸直視下活檢,是診治胸腔積液最直接準確的方法。
● 醫生診斷胸腔積液,主要依據典型癥狀、X線檢查、CT檢查、B超檢查、胸腔穿刺抽液檢查、經皮胸膜活檢、胸腔鏡或開胸活檢等檢查等進行診斷。具體診斷依據如下:
● 癥狀:胸悶、胸痛、氣短、呼吸困難、心悸、口唇青紫、低熱、乏力等;
● X線檢查、CT檢查:檢查可見胸腔有積液存在;
● B超檢查:檢查可見胸腔積液;
● 胸腔穿刺抽液檢查:檢查可見胸腔積液及發病因素;
● 經皮胸膜活檢:檢查可確診病因。
● 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胸悶、胸痛、氣短、呼吸困難、心悸等癥狀,容易與胸腔積液混淆,如氣胸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X線、CT檢查、B超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 對於胸腔積液的治療主要依靠放化療、手術治療及其他治療。
● 全身化療對於部分小細胞肺癌所致胸腔積液有一定療效。
● 縱隔淋巴結有轉移者可行局部放射治療。
● 結核性胸腔積液
● ● 多數患者經抗結核藥物治療效果滿意。
● 肺炎相關胸腔積液和膿胸
● ● 治療原則是控制感染、引流胸腔積液,以及促使肺復張,恢復肺功能;針對膿胸的病原菌,應儘早應用有效抗菌藥物,全身及胸腔內給葯;引流是膿胸最基本的治療方法,可反覆抽膿或閉式引流。
● 惡性胸腔積液
● ● 治療性胸穿抽液和胸膜固定術是治療惡性胸腔積液的常用方法。
● 漏出性胸腔積液
● ● 要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原發病被控制后,積液通常可自行消失。
● 胸腔積液不僅會導致外壓型肺不張還會影響呼吸機循環系統功能,惡性胸腔積液者可危及生命。
● 非惡性的胸腔積液如果及時、正確地治療,一般預后良好;惡性胸腔積液預后不良。
● 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如結核病、心臟病、肺部疾病等。
● 避免抽煙、喝酒。
● 注意隨氣溫的改變增減衣物,預防感冒的發生。
● 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補充豐富的維生素;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燒烤及油炸食物等。
● 適當加強體育鍛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跑步、快走、瑜伽等,有助於增強體質。
● [1] 胡盛壽,王俊。外科學:胸心外科分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 [2] 胡盛壽。胸心外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
● [3] Spiro SG,Silvestri GA,Agusti A.臨床呼吸病學。第4版。邱晨,林江濤,譯。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