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批封

僑批封

僑批封是指中國海外僑胞通過僑批局傳送信件的實寄封。有正批和副批之分。前者蓋有外洋批館印章,大部分貼有郵票,蓋有郵戳;後者由國內外批局填發,沒有加蓋外洋批館印章印戳不全。正批的研究和收藏價值高於副批。僑批封是研究僑批史的重要資料。

簡介


僑批封
僑批封
閩南話把書信叫“批”,閩南華僑與家鄉的書信往來便是“僑批”。“批一封,銀二元”,早年流傳民間的歌謠,唱出“僑批”的重要。“僑批”往往附帶匯款數額,兼具家書、匯款功能。歷經數百年,由於是由故鄉人寄往海外的回信,所以目前國內數量不多,更加珍貴。
2010年4月,閩南“僑批”入選國家檔案局公布的第三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福建泉州將計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僑批”為“世界記憶文化遺產”。
僑批,簡稱作“批”(福建方言就稱“信”為“批”,不僅僅是閩南方言,福州一帶的方言也是這樣指稱的,迄今為止仍舊是這般指稱),俗稱“番批”、“銀信”專指海外華僑通過海內外民間機構匯寄至國內的匯款暨家書,是一種信、匯合一的特殊郵傳載體。廣泛分佈在福建、潮梅地區暨海南等地。僑批封被譽為“東方僑史的敦煌”,對研究華僑史有重要價值。

歷史


淵源

僑批封
僑批封
自唐宋至明永樂年間,中國民信局正式出現之前漫長的年代里,在金融郵訊機構未建立時,最早聯繫海外僑胞與內地僑眷的是所謂的“水客”,他們負責遞帶“人、信、財、物”。最經常送帶的是“銀款家書合封”的銀信。原始的“水客”是僑批業的發端。19世紀上半葉,隨著銀信的增加,“水客”之間開始聯合起來,開設專門機構——僑批館,后改稱僑批局。從此,僑批業有了固定的營業地點,定期收集、解送、投遞僑批,並給寄批人開收據或蓋“館記”戳為證。此時的僑批局,既有收付款項的金融匯兌功能,又有傳遞信件的信使任務,是一個具有多功能的經濟實體。
閩南話稱信為“批”,寄信稱寄“批”。後來,“批”成為南洋華僑寄託銀信的代用詞。經營“僑批”的民間機構則為“僑批局”,也稱“僑信局”或“批局”;負責收送“僑批”的人則叫“派批員”、“批客”或“批腳”。
“僑批”出現於清朝末年,到現在已有100多年歷史。鴉片戰爭后,中國沿海的閩南、廣州等一帶大批百姓出洋謀生,他們打工攢錢后要寄錢回鄉,而當時金融和通訊業並不發達,“僑批”便成了海外華僑給國內僑眷寄錢和家信的途徑。

傳送過程

烽火連天的年月,天各一方,前途未卜,全憑一封封家書往來穿梭織補精神破損的洞子。和平時期,家書同樣珍貴,奔波的旅人,趕考的學子,風塵荏苒,一去數月經年。更有煢煢苦守的妻子織成錦字迴文,織進了寂寞憂傷,寄去思念期盼。而“僑批”更能讓人解讀到什麼是“家書抵萬金”。
“僑批”的送達過程十分複雜,僑批館(后改僑批局)必須定期收集、解送、投遞“僑批”,並在“僑批”封正面寫上國內收信人地址、姓名、寄錢幣種數及南洋寄信人姓名。背面則蓋國外僑批局圖章,並在信封上寫上編號、設簿登記;同時列出清單,附在“僑批”總包內寄出。而為了減輕重量,節約郵費,當時“僑批”用的信紙一般薄如蟬翼。
當時的“僑批”通過海路送達僑眷手中,僑眷收信后要馬上回信,回信再經“批客”的手,送回僑批局,最後重返寄信人手中。寄信人得知家人已如數收到錢物時,這枚帶有“往返”功能的“僑批”才算順利走完了它的旅程。
當時大部分“僑批”的共同特點是:體現在海外謀生的遊子對家人的無限牽掛,而對自己在外的勞苦卻未提及一字。

興衰

僑批封
僑批封
19世紀上半葉,隨著銀信的增加,一些較為富裕的“水客”(負責遞帶“人、信、財、物”者)或僑商便開設了專門機構——僑批局。僑批局在1928至1937年進入鼎盛時期。1938年3月,閩南僑匯中心由廈門轉移至泉州
從1871年泉州安海出現了第一間僑批局,到1976年正式併入中國銀行,近百年的“僑批”成了華僑與僑眷重要的情感紐帶,也造就了中國僑鄉獨特的“僑批”文化。如今退出歷史舞台的一枚枚“僑批”已漸漸被人淡忘,但它們仍然生動地記錄著活生生的華僑移民史、創業史,也是那個年代金融史、郵政史的重要篇章。因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僑批”被譽為“東方僑史的敦煌”。
從19世紀上半葉到20世紀下半葉,僑批局存在了長達150多年之久,覆蓋面從東南亞各國到廣東潮汕各縣市、福建和海南等地,傳遞的僑批數量以千百萬件計,其間蘊含著豐富的華僑文化內涵,被譽為“東方僑史的敦煌”。
在《潮州志·僑批業》有記載:“因華僑在外,居留範圍極廣,而國內僑眷,又多為散處窮鄉僻址之婦孺。批業在外洋……一一登門,收寄(僑批)抵國內后,又用熟習可靠的批腳,逐戶按址送交,即收回批寄返外洋,仍一一登門交還(回批)……至人數之繁多,款額之瑣碎,既非銀行依照駁匯手續所能辦理;其書信書寫簡單,荒村陋巷,地址之錯雜,也非郵政所能傳遞。”
在清代後期,國弱受欺民不聊生,是海南人出洋較多的時期,亦是瓊州僑批業興起的時期。從1876年至1898年的23年間,到新加坡、泰國的海南人便有24.4萬人。1901年至1911年10年間,瓊人移居東南亞各國達159081人。下南洋的華僑身居異鄉,勤儉謀生,稍有積蓄,就寄給國內那些生活更困苦的親人們。光緒年間,海口的張運吉、張遠顯,文昌的莊家就,定安的陳壽卿等“水客”,便以傳遞銀信為職業。他們便是早期的海南僑批業者。
1882年,清光緒八年,海口設立第一家瓊州僑批局。到1928年,東南亞經濟發展迅速,華僑匯款量不斷上升,海口有平民棧、益昌隆、泰昌隆、泰原、中民、瓊海豐、瓊源興等23家僑批局。至1950年,海口有僑批局34家,分佈於文昌、瓊海瓊山萬寧等地的僑批局多達80家。有的僑批局兼營旅店、銀鋪等生意。
抗戰前夕,僑批業發展到最鼎盛的時期。太平洋戰爭后,南洋淪陷,海運中斷,很多靠僑匯生活的人只能坐吃山空,日子過得不是滋味。抗戰勝利后,僑批又重新恢復。但有些批信局利用時間差,拿僑匯批款去黑市炒外匯,結果錢賠了;有的批信局濫發“山票”(兌換券),信譽丟了,有的僑批信局因匪患頻繁,累受搶劫也破產了。
新中國成立之後,人民政府幫助僑批複業。針對國外勢力禁止華僑匯款、海外批局受限制的不利形勢,由中國銀行對僑批業實行外匯管理,對批信局照顧保護,溝通海內外關係。親情線不斷,僑批依舊流轉,“爭取更多僑匯,支援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成了海內外華人、華僑、僑眷的共識。1976年,僑批業完成歷史使命,併入銀行系統,由中國銀行接辦其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