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八郎

楊業乾兒子

楊八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其為楊業認的乾兒子,並非親生兒子。

《洪羊洞》里楊延昭的唱詞:“老娘親所生我兄弟七個”說的很清楚,佘太君徠一共生養了7個男孩。 《 李陵碑》里楊繼業:“四八郎失番邦無有下梢”里說的楊八郎,叫楊延順。八郎原名王英,是楊繼業的老朋友王子明的兒子。王子明當年和楊繼業、王懷、杜天之並稱北漢“四大令公”。王子明臨終前,把唯一的兒子王英託付給了楊繼業,改名楊延順。這就才有了後來的“七郎八虎”,他們八個的名字很好記,按照“平定光輝,德昭嗣順”排列。

故事


據《楊家將演義》評書:楊門虎將血戰金沙灘傷亡慘重,楊八郎被遼人捉住;遼人說,如果他不投降就立刻殺死他。楊八郎認為如果被殺只能落個忠義的名聲,而卻幫不了他父親,於是假裝向遼人投降,遼人還給他配了個公主。後來楊八郎還幫助楊七郎脫險了。結局跟楊四郎一樣。
1991年電視劇《楊家將》李傑;劉俊飾演

文本淵源


本來楊業並沒有第八個兒子。即使在明代小說戲曲中,楊八郎的故事也不見蹤影。到清嘉慶年間的宮廷大戲《昭代簫韶》,楊業多出了一位義子楊順。據楊業獨白,楊順本是“令公王貴之子,自襁褓繼為螟蛉”。鄭騫先生說:¨元明小說戲劇,從無所謂義子八郎,其見於記載,始於《昭代簫韶》。”又說,因老調梆子有《八郎送飯》一折,故“關於八郎之傳說,當是起於明清之間,而《昭代簫韶》因襲之”。這個推測很有道理,《八郎送飯》是一出小戲,秦腔、豫劇(河南梆子)中均有此劇目。全劇只有兩個角色,一是楊繼業,一是楊八郎。劇演楊繼業被困兩狼山,凍餓交加,招贅遼邦的楊八郎前來送飯,受到楊繼業的斥責,灰溜溜下場。

失落遼邦


據徠《楊家將演義》評書:楊門虎將血戰金沙灘傷亡慘重,楊八郎被捉住;遼人說如果他不投降就立刻殺死他。楊八郎認為如果被殺只能落個忠義的名聲,而卻幫不了他父親,於是假裝向遼人投降,遼人配以公主。 。

八郎送飯


遼入侵,潘洪掛帥禦敵,命楊繼業為先鋒,率六郎、七郎出戰,被困兩狼山。楊派七郎突圍求救。潘因七郎打死己子潘豹,不但不發救兵,反將七郎灌醉,綁在樹上,亂箭射死。楊不見七郎和救兵,又令六郎回朝,終因無援,人馬凍餓,楊繼業凍餓交加,招贅遼邦的楊八郎前來送飯,受到楊繼業的斥責,只得含淚而去,最終楊繼業碰死在李陵碑。

八郎探母


楊八郎投遼后,恢復原名王順,向蕭太后自言為宋人,不忍與宋戰,隨即請命北征女真,為遼邦屢立功勛,四郎探母后,乘著一次北巡之際,四郎北上到八郎處,告知老母在三關,八郎心動,遼國侵佔瓦橋三關,朝中比武選賢,佘太君在火塘寨得知此事,派曾孫楊文廣和曾孫女楊金花入朝打探,不想十五歲的楊文廣擅自下場,刀劈王倫以奪魁。經寇準保薦,宋仁宗請穆桂英掛帥。穆桂英因朝廷冷落本已心寒,經佘太君勸勉,慨然接印,整肅軍紀,懾服先鋒楊文廣的傲氣,出征保國,收復瓦橋三關,佘太君也來到三關。此時遼邦缺乏將領,蕭太后把楊八郎南調幽州訪訪宋,楊八郎乘機得空探母,並與母親定下破遼計策,八郎返回幽州。

南北和


八郎不知其南下離開之事暴露,蕭太后命碧蓮公主上陣擒回楊八郎以將功折罪。碧蓮發兵,妹妹青蓮隨行相助,俱被宋營女將孟金榜、柴秀英擒獲,蕭太后遂傾其兵將與宋決戰,敗潰,被圍城中。而八郎從另一路進入幽州,蕭太後下令把楊八郎綁到城頭做要處斬模樣。不想佘太君也綁了碧蓮公主和青蓮公主在城下做出要處斬模樣,僵持之下,蕭太后萌生和意,最後在楊四郎周旋下,蕭太後派遣楊四郎為使者入宋求和,宋皇命眾大臣朝會議論此事,佘太君毅然主動請求代表宋朝出使,最後來到幽州會見蕭太后,兩位親家彼此惺惺相惜,順利簽訂盟約,至此宋遼再無戰事。

藝術形象


戲曲形象
涉及楊八郎的戲劇有《八郎送飯》、《八郎探母》、《南北和》
影視形象
1991年電視劇《楊家將》李傑;劉俊飾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