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福
茶學家
張天福(1910年8月18日—2017年6月4日),出生於上海名醫世家,1932年畢業於金陵大學農學院。
是中國近現代十大茶葉專家之一,且是其中最長壽者;是教授級高級農藝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他創辦福建省第一所茶校和第一個茶業改良場;他創辦了全國第一個茶葉研究所;他設計、創造中國第一台手推揉茶機,結束了中國茶農千百年來用腳揉茶的歷史,極大地提高了功效,提升了茶葉的質量;他晚年致力於茶文化的倡導和茶葉審評技術的傳授,提出“儉清和靜”的中國茶禮,參加各項茶事活動,倍受業界尊敬;他從出生到離世經歷了108年;從住進醫院到離開人世則經歷了108天;他就是中國茶業界之茶學界泰斗張天福。
2017年6月4日在福州去世,享年106歲。
大事件
出生
1910年8月18日出生於上海名醫世家。
創辦茶校和茶業改良場
1935年8月,經多方努力,取得福建省教育廳和建設廳支持,在福安縣城關和社口鄉分別創辦“福建省立福安初級農業職業學校”和“福建省建設廳福安茶業改良場“,張天福任校長兼場長。從此,福建有了現代茶業教育和科研機構。
任廠長負責建“福建示範茶廠”
1940年,由福建省政府於中國茶葉公司聯合在崇安創辦“福建示範茶廠”,任命張天福為廠長、負責籌建工作。經過艱辛努力,開闢茶園200多公頃,建機械初精製等工場,並開展茶葉品種、栽培採制等試驗研究和茶區調查及技術推廣工作、統轄全省茶業各分廠和制茶所,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茶葉生產、科研、推廣、銷售相結合的單位。
籌建全省2個地區茶葉指導所
1950年調到福州,先後在中茶福建省公司和省農廳工作,建立機械制茶廠,設置茶葉收購網點,制定合理的收購樣價和評茶計價的方法,指導茶類改制,籌建全省2個地區茶葉指導所、16個縣茶葉指導站和2個 茶葉試驗場的機構設置、人才配備,促進全省茶葉產銷由混亂逐步走向由序發展。
設計揉茶機,減輕了制茶勞動強度
1953年,他改進由 他早年設計的“九一八”揉茶機為“五三式”、“五四式”揉茶機,分別推廣適應於紅茶、綠茶區,又設計推廣了綠茶三鍋連續殺青機,大大減輕了制茶工藝中的揉茶和殺青勞動強度。
指導創辦當時規模最大的崇安茶場
1954年親自赴崇安蹲點,指導創辦當時全國規模最大的機耕茶場——崇安茶場,為促進福建茶葉發展做出貢獻。
錯划“右派”23年,寫下大量著作
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直到1980年平反。在這23年中,他堅守在茶葉生產的崗位上,幾乎走遍福建全省所有的茶區,寫下了大量很有價值的總結、研究和考證等資料,如《福建白茶的調查研究》、《龍岩斜背茶調查》、《閩西山調查茶》、《福建茶史考》等等。
解決烏龍茶 “做青”工序難題
1980年,到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當顧問,帶領科研人員主持省的重點攻關課題——“烏龍茶做青工藝與設備研究”取得了成功,解決了烏龍茶品質最關鍵的 “做青”工序難題,首次實現人工控制氣候條件下進行烏龍茶“做青”工藝,對穩定和提高烏龍茶品質取得進展。
去世
2017年6月4日在福州去世,享年106歲。
1、張天福。台灣之茶業。台灣實業考察團。福建省農業廳印,單行本,1934 |
2、張天福。改良福建茶業與職業教育的實施。福安農校校刊,1937,1(2):2~6 |
3、張天福.“918”揉茶機的結構與用法。協大農報,1945,7(1):41~43 |
4、張天福。我國戰後茶業建設。福建邵武明志學社叢書,1945. |
5、張天福。大力恢復和發展茶葉生產。福建農業通訊,1955,5(14):13~16 |
6、張天福。影響茶樹種植距離的因素。茶葉通訊,1964(2):67~73 |
7、張天福。梯層茶園表土回溝條墾法。茶葉科學,1965,6(2):72~74 |
8、張天福。攤涼在毛茶烘乾過程中對提高品質降低成本的作用。茶葉科技簡報,1977(3):9~10 |
9、張天福。福建茶史考。茶葉科學簡報,1978(2):15~18 |
10、張天福。關於提高烏龍茶品質的建議。茶葉科學簡報,1983(1):2~3 |
11、張天福。立足改革,開創我省茉莉花茶花色。茶葉科學簡報,1983(2):2~3 |
12、張天福。關於福建制茶機械改革的意見。茶葉科學簡報,1983(3):1~3 |
13、張天福。烏龍茶與健康。見,浙江省茶葉學會等合編。茶葉與健康文化學術研究會論文集.1983:47~50 |
14、張天福。花茶陳坯問題的商榷。茶葉科學簡報.1984(2):6~7 |
15、張天福。烏龍茶的評審。茶葉科學簡報,1984(4):2~4 |
16、張天福。發展名優茶,重在創優質。茶葉科學簡報, |
17、張天福。烏龍茶做青工藝的研究,茶葉科學簡報,1989(3):20~25 |
18、張天福。戈佩員,鄭乃輝等。福建烏龍茶。福州:福建科學出版社,1990 |
19、張天福。焦海冕,烏龍茶做青工藝與設備研究中間試驗報告。茶葉科學簡報,1990(1):1~4 |
20、張天福。茶葉品種與制茶工藝對烏龍茶品質風格的影響。福建茶葉,1994(3):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