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屯街道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轄街道
大屯街道,隸屬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箇舊市,地處箇舊市東北部,東、北與蒙自市毗連,南、西與老廠鎮、錫城鎮相靠,距箇舊市區18千米,總面積135.69平方千米。
明朝中葉后,屯田制逐步瓦解而成集鎮;2019年,撤大屯鎮,設大屯街道。截至2020年6月,大屯街道轄15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大屯新區星河路。
朝葉,屯田制逐步瓦集鎮。
二八(),屯鎮隸屬雲南省蒙縣。
,屯屬蒙縣二區。
1951年1月1日,大屯划入箇舊市。
1956年10月,箇舊市第二區改名大屯區。
1958年6月,大屯區改名雞街區;同年10月,雞街區改建為火箭和鋼鐵2公社。
1960年9月,火箭公社划入蒙自縣。
1961年6月,蒙自縣火箭公社改稱大屯公社。
1962年4月,蒙自縣大屯公社划入箇舊市。
1963年2月,大屯公社改為大屯區。
1970年3月,大屯區改為大屯公社。
1984年3月,大屯公社改為大屯區公所。
1988年8月,大屯區公所改為大屯鎮。
2019年,撤大屯鎮,設大屯街道。
截至2011年末,大屯街道轄大屯1個社區,大屯、楊家寨、團結、新瓦房、小寨、紅土坡、龍井、樓坊寨、戴家莊9個行政村;下設57個村民小組、46個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大屯街道轄15個社區:民大社區、家園社區、古山社區、官家山社區、甲介山社區、大屯社區、幸福社區、楊家寨社區、新瓦房社區、小寨社區、樓坊寨社區、龍井社區、戴家莊社區、紅土坡社區、團結社區,街道辦事處駐大屯新區星河路。
大屯街道地處箇舊市東北部,介於東經130°11′—103°20′、北緯23°24′—23°29′之間,東、北與蒙自市毗連,南、西與老廠鎮、錫城鎮相靠,距箇舊市區18千米,東西最大距離1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6千米,總面積135.69平方千米。
大屯街道地處雲貴高原南緣,地勢四周高、中間低;地形為盆地;主要山脈有蓮花山、麒麟山;境內最高峰蓮花山位於大屯鎮西南部,海拔2749米;最低點大屯海位於大屯鎮東部,海拔1287米。
大屯街道屬亞熱帶高原氣候,其特點是無嚴寒酷暑,沒有明顯的四季劃分,氣溫高、雨量較少;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多年平均氣溫18.5℃,無霜期年平均362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500小時。
大屯街道境內有天然高原湖泊大屯海,集水面積284.5平方千米,水域面積12平方千米,總庫容5520萬立方米。
大屯街道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洪澇等;旱災年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3—4月;澇災年均發生3次,主要發生在6—11月。
大屯街道南部有錫礦。
截至2011年末,大屯街道總人口有6530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5308人,城鎮化率100%;另有流動人口6749人。總人口中,男性32423人,佔49.65%;女性32885人,佔50.35%;14歲以下11057人,佔16.93%;15—64歲45305人,佔69.37%;65歲以上8946人,佔13.7%;以漢族為主,達44483人,佔68.11%;有彝、白、哈尼、壯、傣、苗等20多個少數民族,共20825人,佔31.89%;超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彝、壯、苗、3個民族,其中彝族12964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62.3%;壯族3482人,佔16.7%;苗族2701人,佔13%。2011年,大屯街道人口出生率10.75‰,人口死亡率6.28‰,人口自然增長率4.4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81人。
2016年年末,大屯街道戶籍戶數有31745戶,戶籍人口63208人,其中男性31426人,女性31782人;年內出生502人,大屯街道人口出生率11.7‰,死亡246人,死亡率5.73‰,人口自然增長率5.96‰;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462.76人;世居民族漢族41244人,占戶籍總人口65.25%;彝族13614人,占戶籍總人口21.54%;壯族3695人,占戶籍總人口5.85%;苗族2932人,占戶籍總人口4.64%。
2021年8月11日,根據箇舊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屯街道常住人口為74921人。
有漢、彝、壯、苗等民族。
2016年,大屯街道農村社會經濟總收入16.08億元,同比增長6.99%;農民人均純收入11956元,同比增長6%;累計上報固定資產投資13.23億元,上報招商引資19.47億元;完成地方公共財政支出2073.8萬元。2016年末,大屯街道有鄉鎮企業1907個,從業人員1.6萬人;全年實現總收入75.48億元,實交稅金0.95億元,實現企業利潤2.07億元;企業總產值72.45億元,同比增長8.04%;企業增加值15.50億元,同比增長9.07%。
大屯街道
2016年,大屯街道農作物播種面積55035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9700畝,總產量10100噸;經濟作物播種面積840畝,其中油料作物410畝,總產量70噸;煙葉230畝,總產量24噸;其它農作物播種面積24495畝,其中蔬菜20400畝、總產量20400噸,種植果園6000畝、總產量4700噸,花卉110畝、總產量66萬支;全年生豬出欄204765頭,年末存欄130350頭;牛出欄3075頭,年末存欄6375頭;羊出欄4067隻,年末存欄7620隻;家禽出欄103.68萬隻,年末存欄55.93萬隻,禽蛋類總產量3974.3噸。
2016年,大屯街道工業總產值為55.51億元;工業增加值8.71億元。
2016年,大屯街道有中學3所,小學18所,有幼兒園19所;有3所中學完全中學,即箇舊十五中、箇舊七中、箇舊十八中;有中學專任教師246人(其中高中教師44人);有普通高中班10個,在校學生423人;有普通初中教學班46個,在校學生1954人;18所小學中有民辦學校1所、鄉鎮中心完小1所、村級中心完小11所、村小組完小1所、山區辦學點4個;有小學教學班139個,在校學生5007人;小學在職教職工279人,其中小學專任教師258人;有學前教育幼兒園19所,在園幼兒2702人,有幼兒園教師310人。
大屯街道
2016年,大屯街道有農家書屋11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基層服務點9個,文化經營戶60戶,業餘文藝隊186支;全年組織各種文藝活動30場次,演出文藝節目380多個,舉辦少兒書畫和工藝作品展4次、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活動4次、民俗民間活動4次、耍龍舞獅表演3場次;開辦各類文化藝術輔導培訓15次,受訓人員600多人次。
2016年,大屯街道有醫療機構46個,其中市級醫院2個,鎮屬衛生院1個,村衛生所18個,個體診所15個,單位醫務室6個,口腔診所4個,民營醫院1個;大屯衛生院有職工9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76人,設婦科、內科等8個科室,開放床位51張,全年完成業務收入為506萬元,其中醫療收入313萬元,藥品收入193萬元;9所村級衛生所下屬18個點,有鄉村醫生39人;鎮衛生院年門診量51560人次,住院治療4900人次;全年舉辦鄉醫培訓班12期,培訓鄉村醫生360人次。
2016年,大屯街道發放農村低保1980戶、2040人、358.3218萬元;發放城鎮低保3768戶、5247人、1943.2974萬元;開展醫療救助516人,支出醫療救助金49607.27元;發放危房重建款3戶3000元,發放臨時救助金88人7.08萬元;累計發放優撫對象撫恤金1896人次、209.9449萬元。
大屯街道有昆河國境公路穿鎮而過,連接箇舊與蒙自的公路發展為新、舊兩條;2006年、2007年,紅河大道、箇舊至大屯一級公路相繼建成通車。
● 地名由來
大屯街道因從明代開始,當地有軍屯和民屯屯墾戍邊而得名。
大屯街道
大屯街道風景名勝有龍王閣、魁星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