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屯海
位於雲南紅河州的斷陷淡水湖
大屯海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中部,地跨箇舊市和蒙自縣境,東與長橋海毗鄰,西距箇舊市大屯鎮約1.5公里,故名大屯海。這是一個由蒙自斷陷盆地內地表水向窪處彙集而成的湖,為古湖殘跡。該湖為斷陷淡水湖。據《續蒙自縣誌》卷方輿山川十五記載:鯉海,舊名矣皮草海,在縣西三十里為大屯海,千頃汪洋,海岸陂陀開田,曰海底田,屯人即海心處築台建樓閣。其中產海菜,魚肥美。這就是大屯海。離蒙自市大約7.2公里。
屯市屯鎮蒙縣雨鋪鎮,積.千米,蓄量,均深.米。隨滇南城市建設步伐,屯潛價值逐漸。
屯寬闊,煙波浩渺,旖旎,漁船星星,掠,波蕩漾。步,臨,粉黛,波連波。春,畝良田片碧綠;秋,稻浪翻滾。稻穀揚,整屯壩空瀰漫濃濃稻香味;收割季節,空田稻映照燦爛。
屯算湖,,居雲南,湖泊稱,橋、角、陽宗海以及洱海,其實這些都是湖。大屯海屬岩溶湖泊地貌,形成於1億多年前的喜山運動,是第三系和第四系的沉積湖泊。大屯海除灌溉耕地外,還承擔著當地居民生活用水和工農業生產用水。
歷史上,大屯海曾經是箇舊重要的經濟運輸通道。大屯海與蒙自縣境內的長橋海相連,滇越鐵路通車后,由鐵路運往箇舊的物資到達蒙自碧色寨車站后,就由牛車搬運至長橋海邊,裝船轉運大屯海抵達大屯,物資上岸后再由馬幫經白沙沖古驛道馱運到箇舊及老廠、松礦、卡房等礦山。其運輸的物資主要是煤炭、糧食、木材、布匹、鹽、紙、糖等,以及其它生活用品,一時運不走的貨物,便存放在海邊的貨倉里。同樣,箇舊的一部分大錫也是由馬幫馱運到大屯海邊裝船,從“海上”運抵碧色寨車站上火車出口。在大屯海水上運輸鼎盛時期,每天在海邊等候的牛車達500多輛,載重5000千克的大木船也多達50餘艘,從早到晚,木船揚帆穿梭在10裏海面上,那壯觀的運輸場面直到1921年箇舊至碧色寨段鐵路建成通車后才逐漸結束。
大屯海中央有一座建於清光緒13年(1887年)的龍王閣。龍王閣共兩層,一樓為四方造型,牆體全部用細琢石頭鑲砌,以防海水滲透,二樓為六角型,用木頭支護,石砌牆體,尖頂翹檐,四面臨水,在茫茫的海水中,顯得格外的耀眼。特別是在每天的清晨,人們透過海面上薄薄的晨霧朝龍王閣望去,龍王閣就像海市蜃樓一樣。龍王閣四面環水,遊人登臨須泛舟擺渡,登樓推窗眺望,四周波光粼粼,海風撲面。
為較好地解決大屯人民的生產生活用水,2003年,在中央財政的支持下,我市投入資金4699萬元人民幣,對大屯海進行除險加固。日前,大屯海除險加固工程通過了省、州、市的驗收,大屯海的總庫容量提高到5520萬方,成為我市最大的一座水庫,同時也徹底解決了大屯人民的生產生活用水問題。大屯海通過除險加固后,大壩已成為一條極富魅力的濱海大道,小汽車在大壩上穿梭,遊人迎著海風在大壩上漫步,海中的片片濕地?棲息著成群的侯鳥?它們不時翱翔在空中?點綴著大屯海的美麗。2005年,大屯海被納入個開蒙---滇南中心城市發展規劃,大屯海,將在未來的滇南中心城市中,增添一道富有都市浪漫情調而又令人陶醉的海濱風光。
每年,大屯海龍王閣都要舉行3次廟會,且已經成為當地的一項民間文化活動被保留下來,每年春節的“觀音會”,求世間無災無難,吉利平安;農曆二月二日的“龍抬頭會”,祭天地,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端午節的“放生會”,老百姓將在市場上買的和自家養的魚、蝦等與粽子一起投進大屯海,希望大屯海年年有魚,人們戶戶糧食滿倉。每到廟會這天,龍王閣便成了大屯最熱鬧的地方。上百條船從四面八方駛向龍王閣,人們在閣內賣各種小吃,敲鑼打鼓表演各種文藝節目,演奏古老的洞經音樂,直到夜深,人們才喊著,唱著離開龍王閣。這時,無數支火把跳動在海面上,成為難得一見的美麗景觀。
但是水質已經污染嚴重,據國家標準,砷超標近100倍,昔日的風景己經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