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經古樂

洞經古樂

青城山,這一座北緯30度神秘而秀麗的山脈,彷彿註定是產生奇迹的地方。同樣有著濃厚神秘色彩的傳統古樂——青城洞經古樂,就從青城山脈發端,源遠流長,不知已經傳承了多少個世紀。洞經古樂成為集民間小調、道教音樂、佛教音樂和宮廷音樂之大成,是明清時期傳入麗江的古樂,帶有古曲絲竹樂風。洞經古樂自明清以來即風行於中國各地文化階層,因其主要用於談演道教經典《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簡稱洞經)而得名。

起源


洞經音樂發源於四川省蓬溪縣,其創始者為劉安勝和衛琪。
劉安勝,南宋蓬溪縣人。乾道四年(1168),在蓬溪縣寶屏山(今赤城山)玉虛壇撰成《文昌大洞仙經》5卷,在社會上廣為流傳。因談演《文昌大洞仙經》而形成了聞名中外的洞經音樂,劉安勝是洞經音樂的開創者。

創始人


衛琪,元人,號中陽子,隱居蓬溪縣蓬萊山。幼好道術,洞測玄妙,曾任南平綦江等處軍民長官。元初,衛琪在東蜀蓬溪縣蓬萊山註釋劉安勝《文昌大洞仙經》。元代至大三年(1310),衛琪將其《文昌大洞仙經注》進獻給元武宗,受獎賞,聲名大震。其書在全國廣為流播,成為雲南、四川等省洞經音樂的主經。衛琪為洞經音樂的產生和傳播立下了汗馬功勞。明代河南巡撫、蓬溪人楊作楫在《修建石魚山書院記》中云:“蓬萊山中陽子曾註解《大洞仙經》。”這是最早記載衛琪在蓬溪縣蓬萊山註釋《大洞仙經》的文獻,載入了清嘉慶本《四川通志》。
洞經音樂是音樂的活化石,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全人類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華坪縣文史資料·第二輯》說:洞經音樂於明永樂七年(1409)由四川傳入大理。《南澗縣文史資料·第一 輯》亦言:是明永樂七年由四川傳入大理,再由大理傳到雲南各地。《通海縣資料》也說是從四川傳入的。《大理 洞經音樂·序言》稱:明嘉靖十三年(1534)大理、下關曾派人到四川習演大洞仙經,並帶回仙經各兩部。四種說法時間雖有差距,但都明確肯定是從梓潼傳入的。這些說法是比較可靠的。它有明人李元陽所編撰的《雲南通志》可作參考。是書記載了明初雲南各州縣文昌宮的情況。

文昌宮


文昌宮是洞經會活動的大本營,洞經音樂便在這裡演奏。書載:昆明文昌宮在西門外。楚雄梓潼廟在城西仁福門外。武定文昌祠在舊府治內。鶴慶文昌祠在府治南太玄宮內。永勝梓潼廟在州治南。保山文昌祠在城西太和山麓,弘治間副使林浚建。歲春秋上丁后四日祭。騰越州亦有祠。鳳慶文昌祠在府治東北三里,嘉靖間土官知府猛寅建。可見,文昌宮早在嘉靖以前便已普遍存在。民國學者由雲龍所編的《姚安縣誌·卷55》載:滇省經會各縣皆有。姚邑自明季即立社崇奉文昌,歌諷洞經,皇經等,以祈昇平。間亦設壇,宣講聖諭,化導愚蒙,歿道家之支流也。但信仰者多系士人,故每屆舉行,均禮樂雍容,古代禮樂得籍以保存於不墜焉。姚邑經會,創史於東山老會(原在白鶴寺)。明末奉人席上珍,始於城中立桂香社。清初有耿裕祈者,游江浙,精習樂律,頗多傳導。逮光緒初,馬駟良由浙東解組歸,精樂譜,就光祿社矯正音律,桂香社亦摹習之。自是姚安經會樂曲始歸雅正。樂器則有箏、琶、管、鍾、鼓、鐃、鈸之屬。經費物品各社多寡不一,統由糾儀保管,每年輪遷充任。先入社者曰經長,年髦者曰前輩。入其社但覺長幼有序,禮陶樂淑,氣象肖焉,並見社會。楊履乾《昭通縣誌稿》(卷六)載:洞經壇,其教傳自省垣,以談演誦經為主,輔以音樂。凡祈晴、禱雨、聖誕、慶祝、超度事,悉為之其經,雜以佛道,附會入壇者,皆屬男子,而無女流也。這些記載表明雲南的 洞經音樂在明代已經開始興盛,其它幾種說法只是四川傳入的變種。

歷史


鼎盛時期

清代是 洞經音樂在雲南大普及、大發展、大繁榮、大融合的鼎盛時期。全省120多個縣凡人口較多的大村鎮,都有數量不等的洞經樂隊定期活動。而且組織健全,活動都已規範化,制度化和經常化了。並已隨著馬幫的行蹤,逐漸傳到緬甸、越南。明末清初因社會動蕩,滇西楚雄、大理、保山、騰衝的人遷入緬甸密支那和曼德勒經商。滇南的蒙自、箇舊、石屏、建水的人跑到越南,洞經音樂流入異幫,在華人中生根開花。滇人離鄉背井,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之際,便展開經書,操起樂器,那悅耳動聽的鄉樂,曾使多少華人流下思戀故土的熱淚……

民國年間

民國年間,洞經音樂仍在雲南各地依例演奏。甚至唐繼堯出師討伐袁世凱之前,還請省城洞經會談經祭旗。解放前夕,昆明市區內還有八九支洞經樂隊存在。雲南解放,以彭幼山為首的一批洞經老人成立了《古樂研究會》,開展搜集整理樂譜工作。

流變特徵

洞經音樂從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產生以來,迄今有830多年歷史了。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經歷了初傳、漸盛、鼎盛、衰微與重振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因經濟、社會與宗教的變化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就雲南而言主要是:第一,樂曲增多。據不完全統計,建國初期全省數百支洞經樂隊尚有二千餘支曲子,后經有關部門大力搜集、整理、鑒定(除掉同曲異名者)尚有1500多支。

曲名


僅《大理洞經古樂》(1990出版)書中便有270首。包括《南清宮》、《北評洲》、《玉華音》、《洞仙贊》、《何仙姑》、《天女散花》、《誦經偈》、《玉律賀章》、《圓通贊》、《梅花引》、《元皇贊》、《迎仙來》、《真武贊》、《妙華音》、《上清宮》、《南華章》、《神洲渡》、《瑤台月》、《長春宮》、《仙花歌》、《金紐絲》、《銀紐絲》、《碧溪三疊》、《翠珠簾》、《迎仙駕》、《天尊頌》、《月殿仙》、《柳青娘》、《吉祥音》、《清華贊》、《詠寶章》等。昆明洞經樂曲據彭幼山先生說曾有150多首。經省市文化局幹部記錄整理出132首。包括《玄蘊咒》、《小桃紅》、《迎仙令》、《道師令》、《青魚令》、《折桂令》、《哪叱令》、《清水令》、《將軍令》、《得勝令》、《叨叨令》、《南令》、《品令》、《到春來》、《到夏來》、《到秋來》、《到冬來》、《南扮妝》、《北扮妝》、《陽扮妝》、《蘇扮妝》、《吉祥音》、《太平音》、《天機音》、《翠花音》、《普光音》、《虛曇音》、《鬧元霄》、《山坡羊》、《一江風》、《水龍呤》、《萬年歡》、《漢東山》、《滿庭芳》、《柳搖金》、《老掛腔》等。唐鑫先生整理出巍山 洞經音樂100多首,包括《步蟾宮》、《漫五言》、《柳青娘》、《慶天宮》、《八神咒》、《賀聖朝》、《風入松》、《金蟬噪》、《四平腔》、《鎖南枝》、《小鷓鴣》、《水龍呤》、《下山虎》、《點絳唇》、《一江風》、《雁落沙》、《賀歸依》、《開經偈》、《五稱》、《新腔》、《疊落金錢》、《仙鶴展翅》、《浪淘沙》、《六五調》、《觀音掃殿》等。彌勒縣有111首,包括《千秋歲1、2、3》、《萬蓮花1、2、3、4》、《得勝令1、2》、《一江風1、2》、《聖號1、2、3》、《仙家樂1、2》、《老懺1、2、3、4》、《朝天子》、《一篷松》、《倒垂蓮》、《大功曹》等。通海縣有《功課》、《步步嬌》、《疊落金錢》、《茶供養》、《香贊》、《寂寂至》、《七星丹》、《陰陽調》《鷓鴣天》、《醉花雲》、《得勝令》、《新荷葉》、《雀踏枝》、《古歌記》、《楚天遙》、《蓬來宮》、《鎖南枝》、《月兒高》、《沙落雁》、《祝皇天》、《仙家樂》等50多首。曲靖市有《山坡羊》、《南進宮》、《浪淘沙》、《柳搖金》、《四字調》、《普光》、《太上說法》、《蒼胡》、《大洞》、《咒燭》、《西江月》、《爐煙滿席》、《香供養》、《散花吟》、《清平調》等20多首。此外,宣威會澤昭通師宗羅平沾益、陸良、富源新平、石屏、建水、箇舊、麗江、保山、騰衝、永勝、華坪武定玉溪劍川鶴慶、楚雄、客川、祥雲、南華、姚安、晉寧、瀘西、文山等地都有許多樂曲。

西昌洞經古樂


西昌洞經古樂
西昌洞經古樂
西昌洞經古樂源於大唐宮廷音樂,已有1000多年歷史。明崇禎九年,洞經古樂傳人西昌,在禮州一帶開始有人演奏,西昌演奏洞經古樂已經有360多年歷史了。
“洞經音樂”是中國特有的文人雅士型音樂,融中國傳統道教音樂、宮廷音樂、民間音樂為一體,帶有古曲絲竹樂風,自明清以來即風行於中國各地文化階層,因其主要用於談演道教經典《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簡稱洞經)而得名,源於四川梓潼,脈盛行雲南麗江、大理等地。
洞經音樂既有儒家細樂的莊嚴渾厚、道家音樂的飄逸灑脫,又有宮廷音樂的古樸典雅和江南絲竹的抒情柔美。被外國朋友稱之為“中國的民間交響樂”。洞經音樂包括吹、拉、彈、打、唱等多種音樂表現手段,主要分為聲樂和器樂,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洞經古樂
洞經古樂
“麗江有納西古樂,西昌有邛都洞經古樂。西昌的洞經音樂將會成為旅遊的一大亮點,為各地遊客留下難忘的記憶。”西昌市邛都洞經古樂藝術團副團長俞啟福堅定地說道。有著民間“交響音樂”之稱的洞經古樂一度盛行西昌於民間,目前已有10多隻隊伍,參演人員上千人。如今,它不僅是群眾文化生活的一部分,還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加以保護和弘揚。
精彩演出 絲竹之聲不絕於耳
6日上午,在西昌市高梘鄉中所村有個廟會,20多名老人早早地來到中所村的小廟裡,此時已經有200多名觀眾在此等候。只聽一位大鬍子老者俞啟福長長地吆喝了一聲,幽幽的絲竹之聲好似從深深的山谷里飄然而來,漸漸地,銅鈴聲和鼓聲四起,二胡的嗚咽和鑼鼓聲的叮咚湧來,節奏越來越快,漸漸混為一體。
這些古老的樂器在老人們的撥弄下,發出整齊有致的動人音樂。“仙樂飄飄,真是夢回唐朝啊!”不少聽眾都閉上眼睛,幻想回到了幾百年前的大唐宮廷之中。
難怪2009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民族音樂和世界民樂系教授李海倫博士來到西昌,在禮州鎮了解和欣賞了西昌洞經古樂后大加讚賞。李海倫說:“西昌洞經古樂古韻飄逸,輕曼悠揚,婉轉輕舒,給人神幻的感覺,這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要繼續傳承、弘揚下去!”
據介紹,洞經音樂包括吹、拉、彈、打、唱等多種音樂表現手段,主要分為聲樂和器樂兩部分。
民間盛行
史料記載已有360多年歷史
已有1000多年歷史的洞經音樂曾在西昌風行一時,清末時期在邛海邊隨時都能聽到婉轉悅耳,沁人心脾的洞經音樂。
“有史記載,禮州明崇禎九年洞經古樂在禮州就有人演奏,西昌演奏洞經古樂已經有360多年歷史了!”從事洞經古樂研究的馮慶春介紹說
“洞經古樂在西昌發揚光大,韓平初、高由熙、李衡儒、曹子琪四大傳人功不可沒!”據馮慶春介紹,西昌是洞經之鄉,早在清光緒34年,寧遠府貢生李衡儒和韓平初等人到雲南學習洞經,宣統二年返回,隨即在西昌城區川興、馬道等地傳習,至解放前,西昌每個鄉鎮都有洞經組織存在,而且極為盛行,然而這之後在一段時期卻被視為“迷信”致其銷聲匿跡。
保護弘揚
10多支隊伍參演人員上千人
為了挖掘民間音樂,光大中國傳統文化,經過西昌市政府的批准,2008年7月6日,西昌市邛都洞經古樂藝術團成立,下設川興、高梘、太和、禮州等15個基層分團,參與人員達上千人。各基層分團經常搞活動,西昌市邛都洞經古樂藝術團每半年要組織民間音樂聯誼會,半年比賽一次。
“這個古樂團來自各行各業退休人員,年紀最大的有90多歲,年紀最小的也有50多歲,他們雖然來自不同行業,但都是音樂愛好者,都是為了挽救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到了一起。”據西昌市老年協會副主任史在德介紹,洞經古樂已被申報為涼山州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加以保護和弘揚。
“目前,西昌邛都洞經古樂藝術團演出曲目《桂枝香》、《九連環》、《山坡羊》等50首,有12首未能正式演出,另外大通樓社區整理的並演出了30首,一共92首。”馮慶春介紹。
“邛都洞經古樂藝術團應該走出涼山,走出國門,所以保護和發展邛都洞經音樂,必須與時俱進。”馮慶春介紹,西昌大通樓社區的演出人員融入佛教、道教、旅遊等方面元素。作詞《邛瀘頌》、《邛瀘吟》、《西昌八景伴洞經》等曲目,同時,他們還做了一個大膽嘗試,編了6個古典舞蹈配合洞經古樂的演出。目前,洞經古樂已輻射到冕寧、鹽源等地。
交流切磋
到麗江與納西古樂PK
“我們也經常和外界交流,兩次和納西古樂切磋!”俞啟福介紹,應雲南省大理、麗江洞經古樂的邀請,西昌市邛都洞經古樂藝術團於6月上旬到雲南省大理、麗江兩地交流洞經古樂,互相切磋技藝。此行得到了麗江納西古樂團洞經傳人宣科的熱情接待,並對西昌洞經古樂給予了支持與指點。
史在德介紹說:“西昌洞經音樂與古舞配合表演的新穎形式也給當地帶去了傳承、發揚古樂的新思路,宣科更是盛讚西昌的創新思路!”
據了解,目前西昌市邛都洞經古樂藝術團在挽救古樂的同時,還致力於將古樂打造成本土名樂,以讓各地遊客到西昌后能欣賞到具有本土性的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