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鎮

隸屬於山東省日照市莒縣

東莞鎮,隸屬於山東省日照市莒縣,2018年,戶籍人口38760人。

春秋時,境域屬莒國。戰國時,屬齊。三國魏時,屬青州城陽郡幕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屬山東省莒縣。1984年6月28日,改設為東莞鄉。1993年4月14日,東莞鄉與龍王廟鄉合併,設東莞鎮。截至2020年6月,東莞鎮下轄7個社區。

2018年,東莞鎮有工業企業40個,其中規模以上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4個。

歷史沿革


春秋時,境域屬莒國。
戰國時,屬齊。
東漢時,屬徐州琅琅國東莞縣。
東莞鎮
東莞鎮
三國魏時,屬青州城陽郡幕縣。
東莞鎮
民國十七年(1928年),屬山東省莒縣。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3月,始設東莞區。
1958年3月,稱東莞鄉,同年9月,成立群星公社。
1959年1月,前進公社併入,更名東莞公社。
1963年1月,同庫山公社合併成立東莞區。
1984年6月28日,改設為東莞鄉。
1993年4月14日,東莞鄉與龍王廟鄉合併,設東莞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東莞鎮,地處莒縣最北部,東和東南部分別與諸城市賈悅鎮、五蓮縣汪湖鎮毗連,南與庫山鄉接壤,西和西南部分別與臨沂市沂水縣楊庄鎮、富官莊鄉相鄰,北與東北與諸城市賈悅鎮接壤,區域面積105.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東莞鎮地勢西高東低、中間凹,地形複雜多樣,有低山、平原、丘陵。境內主要山脈有長城嶺、瓦屋山、屋山、楊家嶺、樓頂山、大頂山、橫山、蓮花山、楊廷山。最高點位於屋山頂峰,海拔451.8米;最低點位於陡溝村南,海拔115.3米。
水文
東莞鎮境內河道屬濰河流域是濰河的發源地,分北源和南源,其中北源流域面積32.3平方千米,佔30.6%;南源流域面積30平方千米,佔28.4%;米河流域面積9平方千米,佔8.5%。潘家河流域面積23.5平方千米,佔22.27%。主河道有一級河濰河北源、南源、潘家河3條,總長35.1千米,二級河河流總長度38.1千米。
自然資源
東莞鎮境內已探明礦產資源9種,全屬非金屬礦產資源,有方解石石灰岩、磚瓦黏土、上水石、荒沙、石英石、礦泉水。其中石灰岩儲量6.5億噸,礦區總面積3.4平方千米,地質儲量3.2億噸。磚瓦黏土儲量600萬立方米,水資源水庫塘壩等總蓄水量5000萬立方米。動物有13綱44目274種,植物資源有143科479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東莞鎮轄有東莞、楊廷官莊、后石囲后、惠泉峪、魏家官莊、前石囲后、北山、賈家莊子、鞠家窯、北劉家官莊、朱留、朱家林、河西、田王莊、東山、黃崖、袁家莊、劉家窪、王家窪、孟家窪、西河崖、東河崖、小店子、天齊廟、季家山、橫山、付家莊、莊家山、后發牛山、中發牛山、前發牛山、蘇家官莊、玄武庵、大王坡、陡溝、關山溝、龍王廟、大沈庄、西沈庄、徐家坡、閻家三山、楊家河、門樓、大石河、趙家石河、孫家石河、郝家石河、石河坡、曾家山、后花泉溝、前花泉溝、大店子52個村民委員會。
截至2020年6月,東莞鎮下轄7個社區。鎮人民政府駐東莞村文心路3號。
東莞社區鞠家窯社區
劉家社區門樓社區
付家莊社區石河社區
發牛社區/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東莞鎮轄區總人口3.67萬人。
2017年,東莞鎮常住人口32641人。
2018年,東莞鎮戶籍人口38760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東莞鎮財政總收入3073萬元,比上年增長24.5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989.9萬元,比上年增長10.8%,是1949年的76.5倍,比1978年增長45.5倍。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441.1萬元,增值稅168.5萬元,企業所得稅332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97%、37.33%、12.53%。人均財政收入490元,比上年增長10.9%,是1949年的62倍,比1978年增加36倍。

農業

東莞鎮有農業耕地面積5.2萬畝,人均1.31畝;可利用草地面積2.02萬畝,林地面積2.4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到7.2億元,比上年增長2.8%,農業增加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8%;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甘薯、穀子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31萬噸,人均629千克,其中小麥9160噸,單產412千克;玉米1.18萬噸,單產528千克,甘薯干1455噸,單產557千克,穀子1441畝,400噸,單產277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黃煙桑蠶、藥材、棉花、綠豆、花生。2011年,黃煙種植面積4500畝,總產817噸;桑蠶種植面積3700畝,總產19萬千克;藥材種植面積3030畝,總產3500噸;棉花種植面積3219畝,產量286噸;綠豆種植面積378畝,產量86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9291畝,其中花生8555畝,總產2378噸;蔬菜種植面積8000畝,產量8000噸,其中芹菜80畝,產量320噸;油菜20畝,產量16噸;茄子62畝,產量124噸;菠菜40畝,產量32噸。
東莞鎮畜牧業以飼養牛、生豬、羊、雞、兔為主。2011年,牛飼養量3310頭,年存欄量2461頭;生豬飼養量7.2萬頭,年存欄量3.6萬頭;羊飼養量4萬隻,年末存欄1.8萬隻;家禽飼養量131.6萬羽,年存欄86.3萬羽;家兔飼養量14.3萬隻。畜牧業總產值5348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4%。
截至2011年末,東莞鎮累計造林4.5萬畝,其中防護林3萬畝,經濟林1.3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5萬株,林木覆蓋率29%。
2011年,東莞鎮有大型農業機械40輛(台);名優特農產品有桑蠶、黃煙、藥材,綠色環保農產品有小米、花生、綠豆。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0096元。

工業

東莞鎮工業是全縣水泥的生產基地。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20億元,比上年增長13%,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60.1%。
2011年,東莞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職工3000餘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3億元,比上年增長14.2%。
2018年,東莞鎮有工業企業40個,其中規模以上7個。

商業

2018年,東莞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4個。

金融

2011年,東莞鎮境內有農村信用社和郵政儲蓄兩家銀行,全鎮存款餘額達3.31億元,比上年增長40.8%,是1978年的531倍;人均儲蓄5067元,比1978年增長563倍;各項貸款餘額4900萬元,比上年增長12%,是1978年的386倍。

文化


東莞鎮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化底蘊豐厚,南北朝時期曾為縣、為郡,素有“東莞故郡”之稱。是著名文學評論家《文心雕龍》著者劉勰、北齊大醫學家徐謇(jiǎn)的故里。境內有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齊長城遺址和沈劉庄漢墓群等名勝古迹,沈劉庄漢墓曾發掘出象徵東方文明禮儀的漢畫像石《親吻圖》,鎮內孟家窪遺址發掘出佐證龍山文化的蛋殼陶杯。

交通


東莞鎮境內有329省道過境,境內長2.7千米。縣級公路3條,日東公路、東棋公路、日廣公路,總長為26.7千米。鎮村級公路總長39.5千米。
2011年末,東莞鎮鎮區道路總長度82.01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2米,道路鋪裝面積34.12萬平方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面積7平方米。

社會


文體事業

1969年12月,東莞鎮開通廣播電台。2011年末,廣播喇叭8000隻,有線電視用戶7800戶。
2011年末,東莞鎮有京劇票友協會1個,會員30餘人;文化大院40個,佔地3600平方米,可容納2000人;公共圖書室6個,建築面積500平方米,藏書10萬餘冊。
2011年末,東莞鎮有體育場地2處,2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東莞鎮有幼兒園7所,在園幼兒887人,專任教師35人;小學5所,在校生1700人,專任教師13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82人,專任教師11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2011年,東莞鎮教育經費1159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652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071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668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5%、55%、33%、56%,比上年提高了4個百分點。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東莞鎮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病床6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6張,固定資產總值458萬元。專業衛生人員34人,其中執業醫師6人,執行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10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2萬人次,住院手術134台次,出院病人3000人次。
2011年,東莞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3.62/10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5萬人,參合率96%;孕產婦死亡率1/1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1.5‰、1.5‰、1‰。

社會保障

2011年,東莞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戶,人數25人,支出5.25萬元,比上年增長20%,月平均175元,比上年增長2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20戶,人數1207人,支出130.35萬元,比上年增長39%,月人均90元,比上年增長26%;農村五保集中供養63人,支出18.8萬元,比上年增長11%;農村醫療救助4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60人次,共支出8萬元,比上年增長40%;農村臨時救濟180人次,比上年增長10%。
2011年,東莞鎮自然災害受災人口58人,農作物受災面積860畝,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救災支出25萬元,比上年增長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81人。全年接受社會捐款8920元,捐贈物資折款5500元,使26名困難群眾受益。
2011年,東莞鎮新增就業人員560人,有19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45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46人,全年共幫助82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3200萬元,比上年增長0.13%,基金支出合計140萬元,比上年增長0.11%。2011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1057人,比上年末增加132人。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東莞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76個,訂閱各類報紙期刊共計78萬份,業務收入160萬元。有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644門,固定電話用戶47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達45.6%;行動電話2.4萬戶,比上年增加400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為60%。寬頻接入用戶1200戶,比上年增加467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30萬元。

旅遊


東莞鎮境內有蜿蜒起伏的齊長城,沈劉庄村傳為南朝著名文學評論家劉勰故里,齊長城和沈劉庄漢墓群等為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
齊長城遺址
東莞鎮境內齊長城遺址位於莒城北50公里,東莞村北2公里處。齊長城東西長千餘里,“遺址多能勘出”的莫過於東莞段。漢箕國東北1公里楊廷山上,是長城遺址之最清晰、保存最完好的地段。今登山遠眺,西見小泰山、穆陵關、峨岣山,東望馬耳山、琅琊山和大海。故城高高隆起,如蒼龍騰越,宛然顯目。東莞齊長城高5米左右,寬近10米,境內一段長10公里。齊長城是連接海岱的一道巨牆,莒縣界內的東莞齊長城越穆陵、涉濰水,生色增險,蔚為壯觀。
大沈劉庄漢代畫像石墓
1985年,東莞鎮大沈劉庄漢代墓出土漢畫像石一組,共21塊,顯示畫像28幅,其中第24幅畫像屬國內罕見。此畫像高87厘米,寬37厘朱,淺浮雕,極為精緻。畫像分上下兩格。上格一婦人端坐正中,頭髮向上飄散,背後兩條豹尾卷豎兩邊,左邊4個不規則的尖狀物,似羽毛狀。下格中間一男一女擁抱親吻,左邊一女在推親吻之女,上邊一下垂物,似帷帳狀。專家分析,上格畫面中婦人為西王母。
民間傳說西王母有不死葯,后羿曾求得此葯,其妻嫦娥竊服后飄然奔月。漢代《漢武故事》載,西王母是年約30歲、風姿綽約的美婦人,住在昆崙山上,所居地有瑤池,故稱“瑤池金母”,曾以仙桃贈武帝。西王母見漢武帝時,先有青鳥集於殿前,隨後在二青鳥的陪侍下款款而來。傳說青鳥是西王母的使者,職責是為西王母取食和送信。漢《神異經》中還塑造了一個東王公,為西王母配偶。常與玉女做投壺遊戲。《神異經》載,昆崙山上有大鳥,紅嘴,目黃如金,面朝南,右翼張開可覆蓋西王母所在的西方之域,左翼張開可覆蓋東王公所在的東海之地。其背有一萬九千里。西王母可一年一度經大鳥之翼與東王公相會。
石刻畫像上格畫面應是西王母經大鳥之翼前往東海與東王宮相會途中。畫面左邊4個不規則尖狀物應是大鳥背部的羽毛被風吹起狀。下格畫面上邊的下垂物應是帷帳。說明當時東王公與西王母兩人已進入內室,為久別重逢正欲擁抱親熱之時,發現丫環玉女在場,頓覺尷尬。玉女善解人意,遂助一臂之力,將西王母推進東王公懷抱,二人激動不已,親吻起來,表現得既浪漫,又幽默。作者構思奇特,具有罕見的藝術想像力。畫面簡樸生動,人物性格及心理刻畫細膩。
沈劉庄村傳說為南朝著名文學評論家劉勰故里,今留有校經“小樓”和“彥和巷”地名。東莞鎮駐地南有風光秀麗的文心公園,園內屹立劉勰雕像。沈劉庄村南今有一株1500多年的古銀杏,樹高33米胸徑6.4米,枝繁葉茂。

獲得榮譽


東莞鎮是山東省首批公布的中心鎮,先後被評為“齊魯鄉鎮之星”、“山東省村鎮建設新型鄉鎮”、“全省科普先進鄉鎮”、“山東省社會治安安全文明鎮”、“山東省桑蠶之鄉”、“山東省歷史文化名鎮”;被日照市表彰為“經濟強鎮”、“紅旗鄉鎮”、“五個好鄉鎮黨委”、“模範鎮政府”、“文明鎮”、“日照市經濟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