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城西門遺址

位於揚州市四望亭路的遺址

揚州城遺址是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古代城池遺址之一。作為揚州的主城門之一,西門遺址是揚州城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

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布展主題為“走進西門”,展覽分揚州城池變遷、千年西門解析、遺址保護利用三個部分,以圖片、文字、出土文物、模型、影像等立體展示西門的前世今生,並有電子屏循環播放資料宣傳片。

正文


宋大城西門遺址是位於四望亭路,展示了揚州宋代城池史,為“八五”期間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之一。史載揚州宋代有三城:宋大城、(老城區)、寶佑城(蜀岡上),夾城(筆架山),宋大城的形製為:規整的長方形,城內開十字大街,與四面城門相通,南北向大街,西側平行一河(汶河,今填平為汶河路),河與南北水門相通。東西向平行街道三條,分別通過太平橋、開明橋、小市橋。相距300-500米。遺址透視宋代揚州城池概貌:五代後周周世宗在唐代舊城的東南隅改築了一小城,世稱周小城,西城門在五代周小城基礎上修築,並一直沿用到清代。
附近為五代城牆馬面(城牆女牆上的戰棚),北宋南宋的瓮城門道,進出城門的磚鋪路可以看出宋代時我國已開始使用磚砌券頂式圓形城門洞,替代了在此以前的木構過梁式方形城門洞,這是因為宋代火藥的發明,對作為戰爭防禦功能的城門也是提出了更為堅固的要求。
宋大城西門遺址
宋大城西門遺址
現今修繕的五代馬面高5.5米,雖為局部,但使人想起宋代沈括《夢溪筆談》中對赫連城馬面的記述“極長且密”,“馬面皆長四丈,相去六七丈,以為馬面密則城不須太厚,人力亦難攻也。”如今有了原始實物佐證修繕的北宋瓮城、南宋瓮城分別達了4.5米和3.5米,城內空間有400平方米,雖為局部,但如標本範例,畢竟展示了五代、北宋、南宋城池的差異和師承。北宋、南宋瓮城外磚鋪路面倒是歷史的原狀,都是立磚鋪地,不僅路牙嚴整,路面逞中高邊低的弧狀,且磚與磚之間排列整齊,錯落規矩,北宋路面車轍痕迹深凹,路面損壞嚴重,證明了北宋社會安寧,經濟繁榮。南宋路面轍淺,路面平,分明戰亂頻仍,經濟蕭條,人口稀少的原因。

結構


宋大城西門遺址
宋大城西門遺址
遺址中出土的宋代券頂式城門,是全國城市考古中發現的最早實例,把中國木構過梁式方形城門向磚構券頂式轉變的時間提早了100多年。獲悉這一重要考古發現后,國家文物局委託著名考古學家徐萍芳、古建築專家傅熹年專程來揚指導,后在北京召開專家論證會,確定了西門遺址在全國考古中的重要地位。1995年,西門遺址考古發掘成果被評為“八五”期間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之一,“宋代磚砌券頂式城門”對研究古代城市發展史、建築史和軍事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既印證了史籍記載,也彌補了歷史文獻的不足,解決了宋大城與五代周小城的繼承關係,為研究揚州城的修建年代、繼承和演變問題,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景觀


西門遺址博物館內,有建築外立面、迴廊、道路與遺址本體有機融為一體。在遺址保護展示方面,重點對西門遺址的五代、北宋、南宋等時期的城門、瓮城、門道、露道、馬面等進行了保護修整。
步入展館,通過圖文並茂的介紹,可欣賞到當年搶救性考古發掘中出土的文物,領略從五代至明清各個時期的歷史演變。此外還可欣賞到西門出土的南宋銘文磚,如鎮江式鋒軍、藏甲等,以及當年的出土文物宋大泉窯青瓷刻劃紋碗、定窯白瓷碗等文物。

歷史


宋代的揚州有三座城,分別是位於蜀岡的寶佑城、岡下的宋夾城、南端的宋大城。其中宋大城是在唐代羅城的基礎修建,比羅城面積稍小。始建於五代時期的西門,五代時作為周小城的西門,城門平面形製為“凹”字形,城門南北兩側各有一座馬面,幾經烽火,幾度修築,防禦功能不斷加強。西門門洞初為木構過梁式,兩側設有馬面,北宋末年,增築瓮城,城門改為磚砌券頂式,這是建築史上城門由木構過梁式向磚砌券頂式轉變的最早實例。在新開放的西門遺址博物館中,通過布展介紹能清楚地看到這一演變。
北宋西門稱“通泗門”,分早、晚兩期修築。北宋建立后的150年裡,基本沿用五代西門。南宋時期城門城牆進一步加厚,加固瓮城,縮小城門,提高了西門的防禦能力。
明清揚州城主城牆沿用南宋大城西城牆,西門瓮城形制呈梯形,在瓮城內加設一道城牆,形成類似雙瓮城的布局。修城中使用了較多石料,其中發現有元代阿拉伯文石碑。